感覺老高只是在簡單介紹疫苗
應該沒有要「滅絕人類」的動機啦😅😅😅
#很蕙編
因此小編整理出4個老高「疫苗影片」爭議:
▪️口罩不能防病毒?
▪️疫苗陰謀論
▪️影片內容可信度
▪️老高槓上網友
#台灣達人秀 #達人秀新聞 #宅潮娛樂 #老高 #老高與小茉 #疫苗 #免疫系統 #懶人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
口罩 防病毒 原理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戴口罩的好處? 防病毒&招桃花?
最近去Walmart買菜, 總會遇到一位在那邊工作的白人. 第一次他跟我聊天, 只以為他純粹是應公司要求要對顧客有禮貌. 第二次跟我聊天, 我覺得這人挺熱情的. 昨天去買菜, 他又來跟我說話, 聊到一半他說了這句"台灣是不是很多漂亮的女人(beautiful women)"後, 我就覺得自己是不是被搭訕了😅 這位先生你馬幫幫忙, 這三次我都戴著口罩你還能看得出我的姿色. 不過我本來對美國人的眼光也沒甚麼信心就是😅
(P.S. 美國人很明顯地鬆懈下來了.......最近去Walmart, 戴口罩的人變少了)
Anyways. 下面是這周的無言亂語.
[Roku公司介紹文]
謝謝股感. 這其實是我臨別股感的文章之一. https://www.stockfeel.com.tw/author/Catherine/
[本周熱門股: Spotify(SPOT)]
馬斯克曾在他節目呼麻!Spotify花1億美元簽下這位播客,他憑什麼?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2565
最近在漲是這個原因: Podcasts featuring Batman, Wonder Woman and Superman will soon stream on Spotify as the Swedish music streaming company has signed a deal with AT&T Inc's Warner Bros and DC Entertainment. 美國人就很愛英雄系列就是. 現在可以用"聽"的.
[好文分享]
Coronavirus was the perfect storm for tech innovation, and this fund manager made out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coronavirus-was-the-perfect-storm-for-tech-innovation-and-this-fund-manager-made-out-2020-06-11?siteid=yhoof2&yptr=yahoo
[趨勢1]
你有沒有行動支付相關個股? 沒有的話, maybe it's not too late.
"Based on Census data, U.S. online retail sales accelerated for the fourth consecutive month to 31% year-over-year growth in May," said Mahaney. "In our view, consumer buying patterns have changed permanently."
[趨勢2]
‘Nothing typical about this year’s political ad market’: As crises continue forecasts predict higher than ever political ad spending
https://digiday.com/marketing/nothing-typical-about-this-years-political-ad-market-as-crises-continue-forecasts-predict-higher-than-ever-political-ad-spending/
[趨勢3]
Live commerce — think QVC meets TikTok — is booming in China as influencers are converting b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of sales. An Andreessen Horowitz partner explains why the US could be next.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live-commerce-china-influencers-taobao-instagram-facebook-us-tiktok-2020-6
[趨勢4]
(From Adobe 財報)
•Q: (from Bernstein)這季Document Cloud and Sign(做電子文件與簽名)業務表現很強勁, 你們提到COVID-19是個tailwind. 可否提一下未來的發展呢?
A: I think the new normal is going to be people working in remote locations, engaging more digitally, making sure that digitization continues to be a really important phenomenon. So I think as it relates to the document, as, Mark, we have been excited about it. (略) We think that these will just continue to be secular tailwind trends that we will benefit from. (略) And so the document business has always been a growth, it just accelerated (加速) and we think that that’s a trend that will be durable(持續的).
[策略]
交友 App 做到年收 345 億!市場正夯,為什麼 Tinder 卻急著要轉型?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8118/the-second-wave-of-tinder
[投資心得]
股價會不會漲, and會漲多少, 要看有沒有題材. 如果沒有題材, 有些股不會一下子漲那麼多. 要去找題材, 就要去注意新聞, 然後think ahead. 如果題材是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 也會比較敏感.
[讀書摘要: 股票上漲的原理]
https://makingsenseofusastocks.blogspot.com/2020/06/the-big-money-common-sense-is-way-to-go.html
研究成長股, 也就是要研究公司的strategy, 還有產業的趨勢. 如果高層看的&想的不遠, 那不會反應在策略&戰術上, 也就無法持久, 那投資人也就會在股價大跌的時候, 賣掉個股, 而不會加碼或是繼續抱住. 這也是, 投資人要當"業主"的原因--不是為了成為公司的股東, 而是更要設身(CEO)處地去想.
而且成長公司做的決策更多, 決策後的結果也不是一時會出來, 所以如果會去判斷, 可能會有幫助。
[美國人的戴口罩情結]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why-do-so-many-americans-refuse-to-wear-face-masks-it-may-have-nothing-to-do-with-politics-2020-06-16
[工具箱]
對資安有興趣, 或是有甚麼問題, 可以參加這個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ybernetworking/
[佳句分享]
心理學家Phil McGraw: 別人看待你的方式, 是你教他們的.
Picture: 今天花園綻放的牡丹(peony)
口罩 防病毒 原理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知識防疫] 認識飛沫傳染,預防病毒感染!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攀升,這陣子你可能聽到很多讓人恐慌的訊息,例如:
住在不同樓層,卻感染到武漢肺炎!
某人只是近距離15秒就被傳染到武漢肺炎!
陝西高鐵清潔工被確診武漢肺炎,之前曾搭乘20趟高鐵!
…一大堆聽起來非常恐怖的訊息,讓大家談武漢肺炎而色變,網路甚至有網友留言道"地球上到底有那個地方可以躲過這個病毒!"
事實上,上述都是誇大的片面訊息。現今媒體為了獲得點閱率,往往不求證就刊登一些誇大訊息。這些誇大的訊息很容易讓不了解狀況的民眾陷入恐慌,造成身心壓力。所以今天Stella要來和大家談談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傳染方式。懂得這個知識將讓你具備"判斷氾濫的網路謠言真假"的能力,並能能正確做好防疫,照顧好自己與家人健康喔^_^
▌武漢肺炎病毒真的有那麼神奇、恐怖嗎?
武漢肺炎和季節性流感都是由病毒所引起,是透過飛沫來傳染的,但為什麼大家對武漢肺炎的關切度遠遠超過流感呢?這是因為武漢肺炎為”新興”病毒性疾病,亦即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沒有現成藥物可用;再加上中國早期遮掩疫病訊息,讓整個疫情失控,造成大規模感染與死亡,以及媒體的過度渲染。所以頻頻出現上述如”近距離15秒就會被傳染”之類看似神奇、驚恐的傳染案例,讓大家對它談之色變。
事實上,回到現實層面來看,不管武漢肺炎病毒再怎麼突變,它的本性就是病毒,是病毒就具有下面特色:
1.病毒為絕對寄生,是透過宿主細胞的複製系統來繁殖的,所以只能活在宿主體內。
(註)這也是為什麼隔離會是防堵病毒性疾病最好的方式,因為只要沒有人(宿主)可以讓病毒寄生,病毒最後就會死亡。
2.病毒在活體外存活時間有限,視環境(如溫度和濕度等)而定,從數小時到數時小時不等。
(註)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武漢肺炎在夏天疫情會趨緩”這樣說法的原因,因為夏天溫度高,病毒在體外存活時間會縮短,故傳染性相對會降低。
3.病毒要離開人體才能傳染給下一個人,而我們所聽到的傳染途徑其實就是病毒離開人體,傳染給他人的方式。
武漢肺炎是透過飛沫來傳染,所以即便你曾經和帶有武漢肺炎病毒的A處在同個空間,只要A沒有當你的面打噴嚏或咳嗽,將病毒直接噴到你的口鼻,而你也沒有跟A接觸,基本上你是不會被感染的。
(註)這也是為什麼在載過武漢肺炎確診患者司機的案例裏,若車程不長,專家會認為危險性很低的原因。
總結來說,武漢肺炎病毒就是病毒,它不會瞬移,所以不會莫名其妙就從被感染者A身上跳到健康人B身上,不可能近距離15秒就讓人感染;也不會隔層樓從10樓跳到12樓感染別人。那麼,文章一開始舉的例子中,這些人是如何被感染的呢?答案就是接觸到沾有病毒的汙染物。
▌解碼飛沫傳染~病毒是如何透過飛沫來傳播?
武漢肺炎是由冠狀病毒所感染,它是透過飛沫來傳染的:病毒被飛沫包裹,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射而出離開人體,然後在空氣中飛行一段距離後落下。
在沒有遮掩的情況下,飛沫可飛行的距離大概有1、2公尺之遠,所以你會看到如果A確診有武漢肺炎的話,疾管局會追蹤A半徑2公尺內的旅客。
很多人會直覺認為既然如此,那麼要預防飛沫感染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戴口罩。但事實上,飛沫傳染中主要的病毒傳播者是帶有病毒的汙染物,而非飛沫本身。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會噴出許多帶有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有大有小,會出現下面狀況(參考附圖):
一.較大的飛沫質量較大,受重力直接影響而主要以”彈道”射出(像子彈射出般,動力不足後就會落地),所以無法飛太遠,一般約1公尺左右就會掉落下來,滴落在物體表面成為污染源。
二.較小的飛沫因質量小而較不受到重力影響,會以”雲霧” 型式(英文名稱為Aerosol,俗稱”懸浮微粒”,中國媒體翻成”氣溶膠”),隨氣流飛到較遠的地方,約能飛行2公尺左右。
雖然較小的飛沫能飛得比較遠,但相對而言,攜帶的病原體量也會比較少,所以如果你不是倒楣遇到感染者A剛好在你正面打噴嚏或咳嗽,帶病毒的飛沫沒有直接噴入你的口鼻的話,是不會造成感染的。較大的飛沫因為攜帶的病原體比較多,而病毒在體外可存活數小時到數十小時的時間,所以這些沾有病毒飛沫的物體反而是飛沫傳染的主要的感染源。這也是為什麼會說勤洗手是比戴口罩更重要且有效的防疫方法的原因。
現在,再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例子,為什麼居住在不同樓層,或只是錯身而過並沒有接觸到帶病毒的A卻感染了武漢肺炎呢?因為他們可能是因為接觸到沾有病毒的汙染物所感染的。居住在不同樓層或兩者會擦身而過,意味著和感染者A有重疊的生活圈,例如可能居住在同棟大樓,所以電梯按鈕、門把、大樓附近公共設施等可能會沾有A所遺留下來的病毒(例如A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掩,然後手又去摸這些地方的話),當B摸這些汙染物後,又用手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的話,就可能讓病毒得以入侵而造成感染。錯身而過,也代表可能有去過重疊的地方,例如逛過同一個市場、同一家店,因為接觸到沾有病毒的錢幣或物品而被感染。所以,如果沒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就算有戴口罩也可能被感染喔。
▌正確防疫~如何正確勤洗手、何時需要戴口罩!?
一.如何正確勤洗手。
[方法1] 使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乳)來洗手,掌握「濕、搓、沖、捧、擦」五字訣,之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其原理是利用清潔劑的介面活性劑來破壞病毒,所以不管是肥皂、洗手乳或甚至洗碗精都可以用來洗手。
[方法2] 如果人在外面,水源有限而不方便使用肥皂洗手,可以使用酒精濃度75%的洗手液,或直接噴75%酒精來消毒。這是因為武漢肺炎病毒具有外套模,所以可被酒精所破壞。酒精調配方法:95%的藥用酒精100c.c.加入30c.c.的水。
[洗手時機] 只要出門我們的雙手都可能觸摸到公共物件而沾染到致病微生物,所以只要條件允許,隨時都可洗手。若無法經常洗手的話,至少在下面狀況下一定要洗手:
1.觸摸自己的眼、口、鼻之前
2.上廁所後
3. 打噴嚏及咳嗽後
4.觸摸或處理病人的物品後
5.進食或處理食物前
二.健康人是否需要戴口罩?
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是因為戴口罩的目的是遮掩住口鼻,避免帶有病毒的飛沫直接飛入我們口鼻。但在正常的情況下,要直接被病人的飛沫噴到並不容易。舉例來說,要直接因接觸病人由口噴出的飛沫而傳染武漢肺炎,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
1.A帶有武漢肺炎病毒,
2.A打噴嚏或咳嗽時完全不遮掩。例如本人沒戴口罩,或打噴嚏或咳嗽時不用手帕或手肘遮,讓飛沫飛出一兩公尺的距離而噴到你。
3.A剛好站在你正面,你們兩人面對面且中間沒有任何物品(如椅背等)擋住,而讓飛沫能直接噴入你的口鼻。
由於國人普遍衛生習慣還不錯,咳嗽、打噴嚏時多半會遮掩;生病時也會自發性帶口罩,因此要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機會並不高。再加上目前台灣並未發生社區感染(也就是所有帶有武漢肺炎的人都是境外感染進入台灣,這些人都被監控著、隔離著),我們周遭中不會遇到(或機率很小)帶有武漢肺炎病毒的人,因此,健康人在一般狀況下是不需要戴口罩的。現階段戴口罩防疫其實心理因素比較大,若真正想要防疫的話,要做的反而是勤洗手。
三.那麼,何時才需要戴口罩?
健康人在一般狀況下是不需要戴口罩的,但在下面場合則建議還是要戴上口罩:
1.醫護人員。如果你是醫護人員的話,你可能會近距離接觸到帶有病毒(例如流感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患者,故帶口罩可保護自已。
(註)特別是那些要照顧可能感染武漢肺炎者,或已確診病人的醫護人員。因為身處在狹小的病房空間,有可能因為病人頻繁的咳嗽、打噴嚏讓房間充斥著帶有病毒的懸浮微粒,或空間中有很多沾有病毒的汙染物,所以這些醫療人員除了戴口罩外,最好是全身防護,例如配戴護目鏡和防護衣。
2.上醫院時。由於醫院病人比較多,故環境中可能會有較多的致病菌,再加上病人一般抵抗力比較弱,所以上醫院戴口罩是一種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方法。
3.自己感冒或生病時。如果你身體不舒服,會咳嗽、打噴嚏時,請戴上口罩。並在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或手肘遮掩,以保護你周遭的家人與朋友。
4.當台灣併發社區感染時。如果你所居住的社區有確診武漢肺炎者,因為不知道是否會有帶有病毒的A突然在你面前打噴嚏或咳嗽,此時戴上口罩可給自己多一層保護。
[正確挑選口罩] 如果你是為了預防武漢肺炎或流感等藉由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的話,記得要使用醫療口罩或N95口罩。醫療口罩的外層為防水層,可阻擋飛沫,中間層為靜電層,藉由靜電原理可吸附(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過濾掉病毒,所以一般口罩是沒有作用的喔。要特別提醒的是請勿用酒精或加熱方式來消毒口罩,因為這會破壞醫療口罩的靜電層,影響其過濾能力喔。
總結來說,武漢肺炎就是一種病毒性疾病,正確防疫可降低其威脅,不需過於惶恐慌張,自己嚇自己。而在預防武漢肺炎上,勤洗手遠比戴口罩重要,特別是在尚未併發社區感染的現在,健康人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喔。
口罩 防病毒 原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_bipfgNuL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