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愛滋貓抗病日記了?w
今天發燙、沒精神的Moon ,
帶牠去醫院了解狀況 🥺
昨天講的不接受治療是指開刀、住院之類會折磨到牠身心。
能舒緩的還是會帶牠去給醫生看,
不然可能是吃藥就能好的,
被我們放置到惡化也不對🤔
這次帶牠來家裡附近的醫院,
沒特別帶去當初開刀的腫瘤科…
今天醫生看牠一年半前開刀的位置(口腔內)…
問我開完刀後就這樣?!
嗯…根本沒有癒合過🙂
醫生先初步幫牠腫塊的位置用針扎了,
檢查切片看是否有惡性病毒…
又來了!
跟上次開刀一樣,
等切片結果都好緊張😭
上一次開刀完…台大病理切片報告是“良性”
但腫瘤科醫生覺得“惡性”
說避免轉移,
提出需要一些療程跟手術…當然是拒絕了!
過這一年半…
究竟是復發?還是新的問題發生?
我也得知道😤才能知道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呀…
等待20分鐘…
👨⚕️:嗯…我沒看到病毒哦!70%的可能性是良性(因為是用針,採到的細胞較少)
😳!!
似乎是口腔傷口一直癒合不了,
這次病菌感染到腫起來(也可能是貓愛滋的常見慢性症狀)
吃藥觀察沒效,
才得切下來再送病理切片看是否誤判 。
也證明了…這傢伙沒有癒合能力!
當初指甲斷也長不回來…
開了一年以上的傷口卻都無法癒合😢
未來選擇開刀治療,
絕對對他來說是非常大的折磨…
更肯定不能幫牠做手術🥲🥲🥲🥲
真的希望會是像佐藤說的意外長命,
就是些愛滋小毛病,淋巴瘤不要蹦出來😶😶😶😶
//
我真的很希望1、2樓的貓咪好好相處,
很想嘗試看看一天交換房間幾個小時…
讓牠們彼此熟悉味道…
不然一樓的貓其實心裡有不平衡的地方吧?
覺得主人被外來胖貓搶走、原本一起睡卻都不行!
每天還沾著討人厭的味道😂
偏偏佐藤老是叫我不要去做一些…
嘗試讓牠們好好相處的事😶
他就是擔心很多那種,怕打架傳染幹嘛的!
但是連基本的熟悉氣味、地盤共享,
都做不到了肯定打啊🙄
彼此熟悉地盤,
能夠和平相處不才是消解貓咪壓力嗎😑
像黑貓他也說無法共存😑
如果試過不行再放棄嘛…
老是沒試就說不行!
這地方倒是蠻惱人的(趁機抱怨)
口腔切片怎麼做 在 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牙齦發炎腫脹
看起來都是牙齦發炎腫起來,但兩邊狀況大不同~
上方的病例是 #小朋友乳牙因蛀牙感染,導致根管神經壞死後,產生的牙齦發炎及化膿。
下方的病例是 #成人上排左邊側門牙因外傷感染,接著又因為反覆發炎,變成了化膿性肉芽腫。
這病例中小朋友的牙齦感染是容易治療的,因為乳牙神經已經壞死,醫師把乳牙牙根治療好後,通常不需拔掉,牙齦感染就會自然痊癒了。
所以如果家長看到你的小朋友,有類似照片中的牙齦感染,大多是蛀牙到了乳牙神經引起,讓孩子給醫師治療後就沒事了,也通常不影響之後的恆牙萌發及換牙。
而至於下方的成人病例,因為這種發炎的形狀有點像腫瘤,通常不痛但容易流血,對牙周病治療沒有反應,意思是牙周病治療後,這感染的組織還是在那裡,因此很多民眾會蠻擔心是否是口腔癌。的確無法完全排除癌症的可能,建議讓醫師做切片來確認比較適合,而其病因除了機率較小的癌症外,多半是 肉芽腫性炎症的一種反應,意思是反覆外傷+發炎而形成的,是一種屬於良性的病變。但因為起因是『外傷』,通常問病人是怎麼受傷的病人都大概忘的差不多了,但是『重複的外傷』是關鍵,例如太大力的刷牙、不良的吃東西習慣等等,都有可能是兇手。
如果不是癌症,治療其實不困難,醫師會用雷射或一般手術切除這肉芽組織,在適當的傷口照顧下,通常會自行癒合。但是如果原本的外傷發生原因持續存在,復發率也有16%的可能。
#提醒大家刷牙要手下留情牙齦是會抗議的
#刷太大力不只牙齒會酸會敏感牙齦還會外傷感染
口腔切片怎麼做 在 鼠寶發電廠No.4 CLU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毛球
#黑色素癌(腫瘤)
#醫療筆記分享
在毛球陸續出現病狀時,我查了很多資料和問了許多資深鼠友,對於這病症的前中後期了解都很少,就連醫生在臨床經驗上倉鼠確診治療也非常少,本文單就毛球本身的病程和經驗做分享,在這裡每一次的診斷與醫療處理沒有對與錯,我相信專科醫生在當下都會做最好的判斷,只是希望提供給之後遇到一樣問題的飼主有個參考資料,不會像我一樣一邊走著一邊想著最後的結果!
沒耐心的可以直接看最後 #心情分享❤️
----------------------------------------------
✏️提要:黑色素瘤是皮膚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瘤種,容易出現遠處轉移。大部分病徵為皮膚有不正常色素沉澱、紅腫,甚至潰瘍,可見凸出於表面、毛少之團塊。即使沒有明顯的黑色素瘤的表現,仍需謹慎處理。在初期發現時通常會建議做團塊切除手術,但復發轉移機率相當高。
註:口腔的黑色素瘤是狗狗最常見的口腔惡性腫瘤
----------------------------------------------
✏️初期:
發現毛球病症是八月初某天小姐姐在跟毛球玩時發現她兩邊耳朵異常,邊緣有乾硬捲狀,其實沒有非常仔細看真的很難發現,當時詢問了鼠友大多以為是病毒疣或是耳朵膿包,立刻預約了最近的時間前往專科就診。
✏️第一次就醫8/17 $750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2198591741819?sfns=mo
醫生懷疑麥角中毒或是黴菌感染,當天回家我還把家裡全部已開封的飼料全部丟棄,上網看的資料還真的滿像麥角中毒的症狀,不過一般多半是四肢居多,毛球當時四肢還沒有症狀!
醫生當時先開了血管擴張劑治療。
(補充:當時在嘉義的專科也有多起倉鼠麥角中毒的案例,多半是因為家裡榖物變質)
✏️第二次回診 8/22 $800 抗生素 消炎 抗黴菌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6510707977274?sfns=mo
在吃了藥一周後,病狀沒有明顯改善,請住附近的鼠友幫忙帶去另一家專科做再一次的診斷,這次醫生有用耳視鏡深入檢查確認耳朵沒有膿包或腫瘤,因為藥物血管擴張劑並沒有發揮作用加上沒有更多的未稍部位有症狀,她比較排除麥角中毒的可能,轉而懷疑是黴菌感染,採取了結痂物做細菌感染,建議如果藥物再沒有發揮作用可以做切片送病理檢驗。
✏️第三次回診 8/30 $3850 採檢體做組織病理切片檢查 /服用類固醇 /抗組織胺/抗生素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29593007669044?sfns=mo
上次皮屑和結痂物沒有培養出黴菌或其他菌種來,所以排除了黴菌感染的可能性,耳朵和耳後傷口持續還是有組織液流出,遲遲無癒合⋯
醫生開始懷疑可能是免疫系統問題,改吃類固醇看看,我們討論後決定做切片送檢,雖然醫生有說切片耳朵可能會缺角不好看,對我而言能夠找出原因治癒是更重要的!!目前生活作息、食慾沒有什麼改變,還是那個時間到會下樓盪鞦韆等放風的毛球球~
✏️第四次回診9/10 $600 黴菌藥/ 降低類固醇劑量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34863300475348?sfns=mo
耳後傷口遲遲沒有癒合,屁股皮屑增多、有點脫毛、一邊耳朵有些溼溼的。
醫生也覺得狀況變嚴重了點,皮膚的皮屑檢查後確定有黴菌(之前沒有),可能搔癢去咬導致傷口和脫毛,耳道有變厚、腫,切片的縫線開了所以耳朵就變分岔些微流血!目前先調整藥物比例看看,陸續看診也近一個月了,遲遲沒有明顯改善。
✏️切片檢查結果出來 9/17
(確診為非典型黑色素瘤)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38906666737678?sfns=mo
✏️第五次回診 9/22 $1600 黑色素瘤回診聽報告/照X光/改非類固醇消炎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41600639801614?sfns=mo
照X光發現已經有轉移到腹部部的現象,顯示其實癌症已經進入中後期了
醫生直言就小動物(倉鼠)而言,很多癌症治療方式是沒有辦法再倉鼠身上做的,這時候我們能做的有營養支持 、疼痛管理 、安寧照護,回診時間拉長至三周,因為密集回診也看不出病程的改變。
✏️第六次 回診 黑色素瘤回診 10/11 $1600 打退情針/雷射傷口/止癢藥/消炎藥/抗生素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53392595289085?sfns=mo
經過三周在兩耳的變化更趨明顯嚴重,在兩側和臀部也開始出現傷口和潰爛,我想這段期間醫生也默默做了很多功課,她跟我分析覺得目前可以試著嘗試的醫療方向:嘗試雷射傷口與打退情針或許可以改變些甚麼,我其實相當感謝我的醫生,因為在有限的案例和經驗中醫生也不全然真的放棄就這樣安寧到最後,我們願意做任何可以讓病情更好的努力。
✏️第七次回診 10/21 $1050 第二次退情針/開始服用止痛藥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60516847909993?d=n&sfns=mo
發病已經滿兩個月,除了外觀傷口潰爛之外這之前的毛球並沒有很明顯生病的感覺,
在這最後一個月我想才是她最辛苦的時間了,開始會出現疼痛的叫聲,讓她不舒服的部位不是一開始的耳朵,而是後來潰爛嚴重的臀部,肛門處,甚至可能是腹部!
因為疼痛讓她開始不喜歡走動,也不喜歡讓人碰觸,這時候是我們最難過的時刻,因為肛門的傷口讓她排便極度不舒服,會在籠內尖叫亂竄,對於止痛藥也非常的抗拒,之前都乖乖吃藥的她看到止痛藥超級討厭快速逃跑,只好強迫抓出來餵,因為疼痛我第一次被毛球咬了,我不怪她但更心疼她的痛和不舒服是有多大,抓著她時也總是因為大力掙扎把原本因為不敢用力大出的便,都一一排出了,這種抓著她一邊尖叫著一邊大便的畫面,總讓我想哭又想笑,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有多苦!
✏️第八次回診 11/2 $600 服用類固醇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69116777050000?d=n&sfns=mo
傷口範圍持續擴大反覆癒合又潰爛,這幾個月的傷口照護,因為避免過度刺激更痛,只在明顯潰爛的傷口灑上外傷藥粉保持乾燥不黏到墊材,把多餘的結痂皮剪掉避免拉扯,而鼻子也明顯出現傷口,這部位癌細胞的轉移讓她後期出現呼吸不順的感覺,因為同時小香在氧氣房治療中,所以我們就分流一邊的管讓毛球也待在氧氣室中,臀部的傷口已經潰爛到開始有腐臭的味道,醫生說其實她那部位已經沒有甚麼感覺,因為都壞死了,排便也不再疼痛尖叫,大便異常油亮有時會有流出透明液體,醫生研判腸胃也可能癌細胞轉移出現狀況,耳朵有一邊已經壞死自然脫落了!
✏️第九次回診 11/15 $100
https://www.facebook.com/132566104038404/posts/478446842783660?sfns=mo
這是最後一次回診了和第一次就醫大約過了三個月(12周)的時間,還記得醫生曾經給我看過一個國外的研究文獻,非典型的存活時間是 22-88天,毛球很努力走到最長的預估期了,最後這一周的她因為止痛藥的發揮,睡眠時間很長,醒來總還很努力吃的,但因為鼻腔、吻部的腫脹開始會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臉部也因為腫脹眼睛被擠壓到快不見了,四肢有明顯的紅腫,走路呈現不自然地扭動。現在看這影片眼淚還是會不自覺自然落下!
✏️11/17日完結篇:毛球離世
毛球離開時全身多處因癌細胞侵犯而充滿潰爛傷口,身體總有些濃濃的腐臭味,大便因為沒有力氣擠出總是卡在肛門口,即使這樣的她仍然是有食慾的、即使這樣的她仍是我們愛的孩子,最後那幾天只要有空我們就會抱著她出來,用毛巾或衛生紙包著她以免弄痛傷口,靜靜摸摸她、跟他說說話,珍惜著這最後的時光。
❤️心情分享:
那段期間每次發文總會稍微刻意避開她不好看的傷口~
因為我不想大家擔心難過
因為我不想有人跟我說:你怎麼不讓她安樂死
我不想跟任何人解釋我對她的愛
我也不想爭論安樂的正確與必要
我只知道我們相處的時間是一分一秒到數著
都嫌不夠長了
三個月的時間因為黑色素腫瘤就這樣讓一個原本漂亮健康的孩子離開,五月份時才幫她做了結紮手術,因為基因因素讓我們想預防、想治療都顯得有點無所適從!
大部分在社群看到的內分泌失調多是呈現輕微外傷和短時間掉毛,毛球則是轉換成黑色素癌呈現在皮膚外顯上,我都想著還好我第一時間就決定送檢,知道病因總會讓心堅定點,不然盲目的治療、怎樣看沒能癒合的潰爛傷口,一定會讓我更恐慌!
🔎很多鼠友常常私訊我問一些醫療問題,我都會給一個觀念,找個信任的專科醫生、然後相信你的直覺還有你的孩子想要跟你說的話:
你覺得他還想活、 醫生說還能醫 、我們就努力去救
不管結局是好壞,如果不幸在手術台離開也是命運安排
你覺得她可能累了、 醫生也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就陪伴她最後
在任何決定的當下是為他好而做的就夠了
🔎還有醫療費的部分-----------
雖然我從來不刻意說我為了這些鼠寶花了很龐大的醫療費用,但醫療基金的準備是你在任何決定時可以更從容的必要因素。
要開刀、要檢查、要租氧氣機都是需要不少的費用,醫院不是慈善機構、倉鼠也沒有健保,我都會建議我的領養人,在領養後鼠寶之後,一定要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醫療基金。
通常很多遺傳疾病會在一歲半甚至提前至一歲就會出現,當然更多時候是你來不及準備的!
❤️在毛球離開滿一個月的今天,我終於整理這份回憶起來不太美,照片看起來不太好看的醫療筆記,希望大家永遠記得曾經有隻抗癌小黃金#毛球、也希望不要再有跟她一樣辛苦的案例了!
❤️還是要說聲:謝謝大家一路陪伴與打氣
口腔切片怎麼做 在 口腔白斑癌前病變液態氮冷凍治療 中視新聞20180219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口腔 白斑症是臨床常見的 口腔 癌前病變,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優點是可以一次切除病變部位,缺點則是在 切片 的部位會留下疤痕;研究發現,使用液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