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6
編曲者對於『時間感』的觸感,主要在於使聆聽者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安排了音樂主體對於聆聽者的情緒導引,他也許使用的是樂器的樂音、音色、樂句設計、和聲編排,他也許使用了環境、情境的效果聲響;無論使用的是什麼樣的音樂工具,無非都是要讓聆賞者在自己所設定的『音樂地圖』裡,有效率地達成編曲者對於聆賞者的『預設聽覺經驗』,而這一切所經歷的情緒起伏,說來,應該都是編曲者有意識的行為。前文之所以提到這是一種『時間軸上的心理遊戲』,是因為作為一位專業的編曲工作者,他應該要能熟悉、理解什麼樣的音樂語彙會帶給聆聽者什麼樣的情緒反應,以及最重要的是:這些情緒反應應該發生在什麼時間點,可以產生最大的作用。
什麼樣的作用呢?用一種非常簡化但還算全面的度量標準來說,就是『感動』兩個字。我在北藝大的製作概論課程裡常常用一種很市儈的方式來描述:『要讓聽眾感動到願意從口袋掏出錢來購買你的音樂或相關的產品』。而這個能讓『音樂工業』發展成為一個『產業』的必要條件,不應該只是單靠好的詞、曲創作或好的歌手、藝人來支撐;事實上整個製作環節、企劃概念、市場分析與行銷手段都缺一不可。但我特別以為編曲工作者需要有更大的責任承擔,因為,有極高的機率,聽眾按下音樂的Play鍵時,你的音樂語彙是他們第一個聽見的聲響,這整個作品有沒有機會讓『聽眾感動到願意從口袋掏出錢來購買』,聽眾很可能只願意花寶貴的5~30秒來決定---特別是在這種數位串流來決定『要聽什麼樣音樂』的時代!
所以,你如何運用這短暫而寶貴的時間,為自己的音樂爭取到聽眾願意『繼續』花下去的時間,甚至願意花全部的時間聽完你用音樂說的故事而且還被感動,難道不是一個極有挑戰性的心理遊戲嗎?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3] ~時間_03
為了讓你在『與聽眾的時間戰爭』中獲得較大的優勢,你必須比聽眾更早預知他的反應,而為了達成這樣的戰術目標,你必須非常理解自己所使用的基本武器:旋律/曲式。
說起來,因為現在音樂工業的分工模式,作為『主角』的主旋律,很多時候都已經不是由編曲者自己來創作;從好的角度來說,編曲者可以比較客觀而不『當局者迷』地去理解、認知現在正在『包裝』的這條旋律線在寫作上有什麼優、缺點,而可以冷靜地做『隱惡揚善』的音樂強化工程。又因為音樂的進行與時間密不可分,也就是『旋律在進行時,時間也在進行』,如果我們希望能在時間軸的『理想時間點』建構起音樂的起承轉合,你就必須將整條旋律線用『區段』的方式,去切割出它的『段落』;這樣的切割與分析,我們可以借用古典音樂的專有名詞來建構起這個觀念(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6%A8%82%E5%BD%A2%E5%BC%8F )。
對!概念很簡單,如果旋律很明顯就是AB兩個段落反覆出現,古典音樂的範疇稱之為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視段落反覆排列的方式而定)、流行音樂習慣叫做『主歌(Verse)、副歌(Chorus)』,如果旋律明顯有ABC三種不同的段落,古典稱之為迴旋曲式或混合自由曲式(視段落反覆排列的方式而定)、流行音樂習慣叫做『主歌(Verse)、導歌(Pre Chorus)與副歌(Chorus)』,而有時候,我們還會遇到多出了D段甚至到E段的旋律結構;但不論結構簡單或複雜,作為編曲者,你應該知道聽眾大多只會被旋律的最大峰值所吸引---也就是流行音樂工業裡常說的『Hook~記憶點』,因此你的編曲工作,其實就是『協助聆聽者順利聽到Hook並獲得最大的感動,而且還期待在接下來的音樂中再聽到一次或兩次』。
怎麼做呢?我的建議是在聆聽、分析過旋律之後,就先以曲式的概念在你的腦海裡勾勒出一幅橫軸的時間地圖,用你最重要的想像力,像是玩樂高積木地那樣,將這些樂段反覆的方式做腦內想像式的排列組合,然後設定整個編曲內容的能量最小值與最大值,想像這些能量應該如何以『對比』的方式做出收斂、開展的運動,最後讓Hook的位置點得到最大的能量支撐。
我們用一個『問題』來統整上面的敘述:我們知道Hook通常發生在B段(或者說副歌),所以,我應該讓A段有一種醞釀的感覺,然後把能量推送到Hook時變得最大來得到最大的感動?那~如果你希望的段落組合,副歌會出現三次,這三次的Hook都會是『最大的』能量嗎?如果這三個『最大的』能量都是一樣大,那怎麼會有最大值?
你如果能意會、理解到前面一段的問題重心,那麼,你其實就應該已經理解再上一段的描述了:那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試圖說明的是『當主旋律已經確認時,編曲有對於支撐主旋律的能量分佈的運作自由與能力,而最大的能量峰值是一個刻意的設定---這一切雖然都還只在腦海裡,但其實整個構圖已經接近完成了』。
很抽象?看起來的確是!但我一直很相信藝術應該是一種『謀定而後動』的行為而不單純只是情感層面的衝動,所以在『執行編曲的實際行動』之前,你應該已經設想完整個編曲的結構了。那麼,所謂『執行編曲的實際行動』的第一個具體的行動步驟又是什麼呢?
鍾興民先生(Baby老師)指導我的編曲第一課,就是『把旋律採寫下來』!用五線譜或簡譜將旋律清楚地寫下來。『這樣,你才[看]得到旋律的高低走向,你才知道整個編曲應該如何去[因應]這個旋律的走向』,Baby老師如是說。
即使我們也許不是非常熟悉五線譜,但請隨意翻看幾個五線譜的旋律線,你很容易就能理解整個線條的行止與走勢,而我們知道音樂或任何藝術都有著『對比』的根性,也就是『當旋律起伏大的時候,你適合設計相對比較平穩的編曲;當旋律比較平直的時候,你適合設計相對比較有起伏的編曲』這類型的思考,來『襯托』出旋律的存在.時至今日、電腦編曲軟體強大的功能中,我會非常倚重用鍵盤以Midi的方式將旋律Key在編曲的第一個軌道,透過電腦視覺化整個音樂的呈現,你會『看』到旋律音符以非常邏輯的形式,清楚地呈現出它的結構;而這個『視覺資訊』所昭示我最重大的關鍵,其實是在整個時間軸進行過程中,旋律線『沒有』在流動的地方---也就是旋律語句『止』的位置,那通常是旋律線休止符的地方---,它為什麼重要?因為『旋律休止的地方,就是樂器可以說話的地方』!
一個好的旋律線,一定不會一直喋喋不休,它一定會有『留白』,讓聆聽者有時間來回味、思考前一個語句所蘊含的能量;編曲者就是要善用這些時間點,建立起你對於這個旋律的音樂見解與回應,以誘導聆聽者依照你的設計,『同意你的見解』、『欣賞你的回應』;但如果你未能在做出任何回應之前、先對於整個音樂架構有一個清楚的時間概念,就會很容易讓這些回應的音樂語彙流於繁瑣,而缺乏『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的自知之明,與『究竟應該說什麼』的權衡之宜。
因此,我非常建議在開始執行編曲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將旋律線以正確的音高度數、拍分用Midi記錄下來!如果你本來就已經是這麼做,我相信你一定能瞭解前面所描述的種種必要性;而如果你先前的習慣是『把旋律記在腦裡、心上』來臆想旋律的行進從而安排和聲進行的話,我真的想請你試試看這個幾乎是音樂工業中的最基礎標準動作,相信我!你一定不會有損失的。
而且,你會越來越理解為什麼『時間』對於音樂的存在,會有那麼重要的連帶影響。
直到下一次相會,希望你已經開始這個基本動作了。祝一切順利!
--------------------------------------------------------------------
後記1. 這次援用了網路資源圖檔:第一、第二張是Google『旋律線』這個字詞所能搜尋到的圖像資料(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97%8B%E5%BE%8B%E7%B7%9A&safe=off&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auq3s8urYAhVDE5QKHcFpATYQ_AUICigB&biw=1278&bih=952 ),用來『顯像』旋律線的走勢;第三~五張圖檔是近期編曲的工作檔截圖,用來示意Midi旋律線的走勢,以及轉換成聲音檔案後的時間軸樣貌,以及最後在編曲上能量分佈的『視覺資訊』。最後一張照片是引用2017年在高雄LiveWareHouse舉辦的音樂講座,學員所拍攝的課綱提要。
後記2. 如果想更進一步『具體理解』旋律線的高級運作邏輯,歡迎參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tUM5aLHPA
太驚人了!
古典機率客觀機率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5
承上文,所謂『流行音樂編曲者』的工作職責,就是在『瞭解聽眾的聽覺心理狀態下,將音樂進行的這一條時間軸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做出最引人入勝而能玩味再三的序列安排』。我們從小就被訓練的作文,或是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粗淺理解,一直都非常強調『起承轉合』的文體結構運用或賞析,但我們很可能沒有很清楚的意識到,之所以要在『起』與『承』之後,會需要進到『轉』的這個背後,其實也隱隱蘊藏著『時間』的作用力—-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某些文字、文章敘述得令人索然無味,或反之覺得這段文字的『節奏感』真好!因為當你在『開始』閱讀一篇文字時,你的心理同時開始了一個時間的計時器,這個計時器不見得會與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定義出來的『秒、分、時』單位相同,但你就是會在一個『有流動感的呼吸』裡,來看著這些文字如何敘述它的主體;如果在你的計時器對於『一種狀態』持續到快要感到無聊之時、或之前,文字的敘述突然有了一個轉折,你就會有很高的機率,繼續被這個文章、文字給吸引下去,反之,在你已經開始覺得『這個狀態』有點兒『持續了太久』,但作者還沒有給你預期以外的驚喜,你的注意力下降或開始覺得無聊,應該都會是很正常的反應,所以,你很可能根本不會繼續讀下去。
從『起』到『承』,你的計時器已經感知到『一段時間』的『過去』,所以,編曲者所最需要關注與判斷的是:什麼才是最好的轉折時間點呢?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2] ~時間_02
如果我們做一個這樣的敘述:『最好的轉折時間點是在音樂進行的一分三十秒左右』,你一定會覺得好像什麼地方怪怪的…對!它很怪!因為如果你的音樂時間長度根本不到一分三十秒,又或者你的音樂是一段二十分鐘的長篇,怎麼可能會在一分三十秒就做了『最好的』轉折?那…後面怎麼辦?
所以我們可以約略地知道:這個最好的時間點,其實必須先知道整個音樂的時間長度,才能做比較合乎邏輯的推估。
你知道前面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先冷靜想一下我們會是在什麼時候去問『最好的時間轉折點』呢?通常應該是在你『剛準備開始』進行工作之前吧?而上面的推論是:『 這個最好的時間點,其實必須先知道整個音樂的時間長度,才能做比較合乎邏輯的推估』,也就是說:『你還沒有開始編曲之前你就必須知道整個編曲完成之後會是多長的時間長度,所以你才可以因此去安排、選擇最好的時間點?』
是的!你應該在還沒開始編曲之前就知道你編完的時間長度,所以你才可以『縱觀了整個音樂的時間長度,做出轉折點最好的安排』。我如果可以再任性一點地去描述,我會說:『你應該在還沒開始動手編曲之前就已經編完了』。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常常發生的編曲困境吧:『我編了一個還不錯的前奏,但好像一進到唱歌的部份,就覺得哪裡怪怪的』、『這個曲子適合用的和絃好像都長得一樣,我…應該怎麼讓它聽起來更有趣』、『那個和絃連接…從這邊到那邊,會不會很奇怪啊…?』、『我覺得我對這首曲子充滿了想法與熱情,但為什麼編起來、聽起來好像都沒什麼起伏啊?』、『我覺得這個曲子的旋律好無聊啊…要怎麼辦才能聽起來特別一點』……諸如此類的不勝枚舉。
我大膽地推測:你喜歡的編曲方式,是從某一個特定段落(也許是前奏,也許是主歌,也許是副歌,也許是間奏…也許直接是尾奏)的第一個小節開始編,而一個小節接著一個小節地編下去,就像是在玩樂高積木那樣一塊一塊積木地接合起來……然後就遇到了上面不一而足的困境們。
不!你不是在玩樂高積木!因為如果你是在玩樂高積木,你就會對於『等一下要組合起來』的那個『主體』,在腦海裡先做出了『整體的想像』,而你手中所選擇的積木形狀、顏色、『功能』,都會是為了完成、逼近你所想像的『主體』所做的必要配合與判斷,最後完成呈現出你腦海裡面那個別人沒辦法看得見的『狀態』。
我一點兒也不在意你用樂高積木所組合起來的直升機、機器人到底像不像客觀世界中大家所熟知的模樣,我比較在意你所組合出來的物件像不像你心裡所建構的那個形象。我在意的是你在開始動手編曲之前,究竟有沒有先在心中對於整個音樂有一個整體的想像,還是一個小節一個小節缺乏『導航系統』的那種排列組合。
一直以來,『編曲』或其他藝術都是高度的心智活動,它是一種『心、腦,先於手』的程序。說回古典音樂作曲家的音樂建構,如果他剛好是一位鋼琴、絃樂或其他種類樂器的演奏大家,那當然很棒!但他所能運用的『演奏技巧』,都是為了服務他『作曲』的主體,或者說,為他的作曲作品添加一些旁人不易企及的音樂色彩。當他在作曲的狀態,他早就已經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了!那些將音符一個一個從腦海中謄寫到譜面的過程,大多數的時間對他而言都像是在看昨天看過的報紙那樣的感覺—-而新聞,在昨天已經發生完了。但對比回我們,我們似乎有更高的機率是用『手的操作』來『影響』著音樂的發生,如此看來,我們在音樂所表現出來的局限性,應該也不是太意外的事了。
在這篇文字中,我想藉著對於『還只存在於腦海中』的音樂『時間全貌』認知,來強化對於藝術創作所不可或缺的『整體想像力』這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與武器;譬如觀賞玩味一幅傑出的中國水墨畫,你應該可以理解作畫者在還沒下第一筆之前,整幅山水都已經在他的胸襟間開展出來,他才能以墨瀋、留白這樣的『對比』方式,潑灑出紙上江山。而『想像力』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音樂存在的載體是時間,而想像力是唯一可以摺疊、開展時間的工具』(再一次,請高等物理學家們原諒我的愚昧與魯莽)。
在下一次繼續討論這些抽象的問題之前,也許你會願意檢視一下現在所進行的音樂建構方式;於此同時,請容我奉上一首我超級崇拜的加拿大三人搖滾樂團『Triumph』(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umph_(band) )在1984年所發行一張幾乎都在討論『時間』的專輯『Thunder Seven』(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under_Seven )裡面的曲目『Time Conon / Killing Ti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mfFJ_gpvc 來為思辨的過程提供美好的時光陪伴。
祝一切都很好!
--------------------------------------------------------------------
後記1.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類似像『樂高積木』的這種小單元拼合式的玩具有非常多類型,不知何時,『樂高』就一統江湖了;但我始終比較喜歡它最樸素的方塊造型,而不太欣賞後期近代這一些完全設定好主題的『拼圖式』的整合概念。雖然這裡面許多人物、造型都設計得相當可愛,但我真的覺得某些系列產品非常扼殺想像力的發生。
後記2. 如果你也會喜歡80s’/90s’的搖滾音樂,相信我!『Triumph』這個樂團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尤其『Thunder Seven』這張專輯,簡直是神人之做!而且裡面有一首『震古爍今』的木吉他獨奏曲,簡直~~~令人髮指啊!
有機會再來介紹。
古典機率客觀機率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4
自有記憶以來,我們在過往所聆聽、接觸過的古典音樂,『作曲家』所完成的音樂全貌,理所當然地包括了所有發生在音樂裡的每一個元素,在作曲家精心安排的音符序列所寫成的旋律、應用和聲技法所建構的聲部組織,以及設計、運用強、弱拍分所形成的節奏性,讓我們在巨大的音樂殿堂裡,不斷地感受到各種不同的心靈、情緒上的振動;有時候,你會覺得這一切美極了,有時候,你會覺得糟透了!而不論是哪一種方向,你都可以『感受』到音樂這種看不到的『能量』。這種能量,你不見得會『非常需要』它(這其實與從小的教育環境有很大的關聯),但當這種能量在空氣中傳遞時,你有很高的機率會『喜歡』它。
能量!這種抽象、不可捉摸的『XYZooxx』究竟運作的原理是什麼?它究竟是來自於我們最容易能辨認出來的『主旋律』,還是包覆、襯托出這個主旋律的其他音樂元素?那麼,這兩者究竟是什麼先後關係?
而,究竟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主旋律寫作』與『音樂元素編寫』(特別是在現代流行音樂的範疇)儼然像是分了家的兩兄弟,各自有各自的家產、經營,各有各的專業與難題?如果這兩個主角真的像是分了家、由不同的工作者所分別執行,那麼,這個作品所呈現的能量,我們怎麼知道這是不是最好的組合?
我們不知道。
但市場知道。
嚴格說來,『市場』也不是『知道』,它只是客觀地反應了所有閱聽人的大致消費傾向。當音樂成為一種商品,你對於你所喜歡的音樂進行了『消費行為』(時至今時今日,甚至數位點擊也可以擴大解釋為一種消費行為…),你就成為了一個可觀測、計算的基數;而經過聰明的市場分析家針對一個長時間、大範圍的『基數』資料整理與分析,他們就可以推測『什麼樣的主題旋律搭配什麼樣的音樂包裝,能達到市場效益的最大化』。
這個資訊對唱片公司來說太重要了!因為,『音樂成為一種商品』,對唱片公司來說,那是計算投資與報酬率的『生意』,如果有一個數據顯示『A+B=獲利』,而你做為一位公司決策者卻不去努力實踐,這對於投資公司的股東們來說,是絕對罪無可赦的行為。只是,不幸的是,當市場上所有的唱片公司都奉行著『A+B』的公式時,勢必造成市場上的商品同質化,而消費者對於同質化的商品,因為缺乏了獨特的吸引力,大概只會產生兩種反應:用最低的代價消費,或甚至不消費。
這剛好是這十來年發生在臺灣華語流行音樂的市場寫照。
從我進入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的製作環境開始,就一直很好奇:『究竟是消費者影響著唱片公司的行銷策略,還是唱片公司可以引導消費趨勢?』以客觀的事實看來,似乎是前者比較佔上風;但如果以這個邏輯來看、簡化這個模型,結論像是『消費者影響著唱片公司的行銷策略,讓消費者不再消費』的這麼怪異。反過來說,這十幾年的韓國流行音樂文化在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事實,不是『唱片公司(…或者說—系統—)導引了消費趨勢』的鐵證嗎?他們為什麼做得到?
因為華語流行音樂產業的決策層都太聰明了!看到了『A+B』就像找到了一條捷徑,當大家都看到了這條捷徑、知道可以省掉多少時間與油耗成本而一窩蜂地都走了這條路,那麼,大家一起塞在這條路上而動彈不得、哪裡也去不了的窘境,應該非常可想而知吧。
因為市場觀測的指標不應該是那麼直覺、不經思考地運用的,至少韓國人不是。市場觀測到的,是基數群的行為傾向;但實質進行消費的,是你的『個人意志』。也許可以這樣說:韓國流行音樂文化不是只知道你『喜歡』哪種音樂樣態,而是它知道你『為什麼喜歡』這個音樂樣態。
因為知道『為什麼』,所以它可以操作你的消費傾向與意願,也就是,它瞭解你的心理。
回到古典音樂各種樂派在各個時代各為主流的時空下的各個偉大作曲家,他們的音樂能在當代受到青睞甚至流傳後世成為經典,我覺得除了他們各自深厚的音樂學養之外,他們也都是高明的心理學家;他們知道怎麼給你可預期的導引,怎麼給你預期以外的驚喜,怎麼讓你留下一個樂句或一個樂段的記憶—特別是當時還沒有錄音技術的發明—,他們知道怎麼去建構你『喜歡』的場景。
而在現代音樂產業的專業分工,『作曲』與『編曲』的確已經交由不同的專業人士來執行的客觀事實下,如果我可以冒昧地為『編曲』這個音樂工作範圍所代表的意涵,下一個極為主觀的解釋,我會說:『那是與聽眾一起在時間軸上所玩的心理遊戲』。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1] ~時間_01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由許多的元素組合而成,譬如音程的距離、和絃構成、樂器的音色、節奏的呼吸感等等;但!如果不是因為『時間行進』的這種恆定狀態(高等物理學家的看官們請先容許我這個粗淺的科普認知),其實,這些元素連『動』都不會動,更遑論音樂的流動了。因之,舉凡音樂、電影、舞蹈、戲劇這些與『時間』高度相關的『動態藝術』,應該要去深究『時間感』之於閱聽人的『心理感受』,實在是一個非常基礎卻又常常被忽略的課題。
又論及『音樂為什麼有行進、流動感』,就應該探究音樂運作的最基礎原理:『不穩定往穩定的解決』(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D%E7%A8%B3%E5%AE%9A%E9%9F%B3%E7%A8%8B ),我們可以這樣看:當我們聽到一個相對不穩定的音(以C大調的自然音階來說,它的2、4、6、7音有著不穩定的感覺),它會有想要往穩定的音(1、3、5音)移動的慾望,特別是從7音移動到1音的傾向更強烈,而當我們的確讓不穩定音向穩定音移動時,我們會得到一種聽覺的滿足感;而從音階上所構成的和聲、和絃,也都有這樣的現象,這種不穩定、不和協的『懸疑』感受,一旦去到了穩定、和協的感受,就是音樂上所稱的『解決』。我們甚至可以粗糙地說:整個音樂編寫的過程,就像是不斷地設計了衝突、不和協,但又巧妙地予以解決、回到安定感的遊戲。
這樣的遊戲當然有設計上的優劣之分,但它都建基於一個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條件上:恆定的時間流動。用白話文來解釋:我在多久的時間後製造了一個持續了多久的衝突,然後『用什麼方式』解決了它,然後又在多久的時間後製造了一個持續了多久的衝突,『用什麼方式』解決了它的這樣週而復始的設計,而這樣的設計,還要讓你覺得玩得很開心。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打電動、閱讀引人入勝的小說,你一定就瞭解這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過程是多麼充滿了樂趣;反之,那些讓你覺得平淡、無聊、了無新意的電影、電玩、文學讀物,一定是這其中的情節要不就是乏善可陳,要不就是看了第一頁就知道結局,最糟的是,帶給你預期以外的驚嚇而且毫無邏輯。
『編曲』之於音樂上的設計也是如此。
但除了『解決』這種音樂上的『原力』之外,音樂在能量的呈現上,還有一種觀測的表述:『開展』與『收斂』。同樣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我設計的能量在什麼時間點開展了多久,然後花了多少時間做到什麼程度的收斂,然後又隔了多久再一次開展』的幾次反覆。按理來說,音樂這種能量的呈現,只能在聽覺上去感知其中的變化;但拜數位科技發展之賜,現代的電腦錄音軟體將一切的聲音訊號都視覺化了!請參看附圖照片,這是三首我為完全不同的創作歌手編曲完成的三種不同音樂性的音檔截圖,這個圖檔完全建立在橫向時間軸的呈現,由左至右表現了每一首曲目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不同的能量變化。以這三張圖例來看,第一張圖相較於其他,很明顯採用了一個長時間的壓抑,而後突然在某個時間點有著戲劇性的能量開展,雖然在其後有小範圍的收斂,但隨之其後有持續了相當長時間的能量高原,最後又戲劇性地收斂。第二張圖例顯示了一種比較含蓄的開展、收斂;而第三張圖例很清楚可以看到幾次的能量變化。我們可以這樣說:即便我們沒有聽到音樂,但大致也都可以想像這三首音樂在聆聽上,會有怎樣的差別概念。
而能量的開展、收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編曲中配器的增加、聲部度數的收放或音量、音色的改變,但其實,即便只用一把吉他,你所選擇的和絃把位、和絃中的音程鬆、緊,低音弦與高音弦的配置、彈奏的方式,都同樣可以具體而微地呈現能量的變化。我們也可以合理地聯想到:如果音樂的能量一直持續停留在某一種狀態而沒有『對比性』的變化,其實在聽覺與心理上,都會因為缺乏變化而覺得無趣,這個遊戲就會『沒那麼好玩』。
是的!『對比性』!我個人主觀地認為這應該是任何一種藝術都可以共通的觀測標準。在編曲的思考過程中,幾乎可以簡化成『在什麼時間製造了什麼樣的對比』;而優秀的編曲工作者為何能在上面簡單的敘述中做出聰明的判斷與高明的戲法呢?因為他知道怎麼給你什麼東西你會覺得有趣,因為他瞭解人的心理。
關於音樂的發生與時間的關聯性,我們在下一次會有後續的討論。在此,先將圖例的三首Youtube 連結表列於下:
01. 謝銘祐-彼卡皮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iJIaQXQHs
02. 郭修彧-Yesterd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nkdxjS9Zo
03. 韋禮安-為了你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_DXEmEwnA
以上。祝音樂冒險旅程開心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