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Trip【𝗔𝘀𝘁𝘂𝗿𝗶𝗮𝘀山裡渡假去 | 影像記事Part 7 | 𝗚𝗶𝗷𝗼́𝗻 | 絕美港灣城市:看人看街看建築🎈】
Asturias渡假系列繼續。其實我沒什麼想講的了,但是阿卡拍的照片好美,不能不分享啊😊
在山城渡假期間的某天,我們駕車往北,到座落於比斯開灣上的港灣城市Gijón(中文翻譯為希洪)走走。Gijón雖不是Asturias自治區首府,但是自治區第一大城,自古羅馬時期就已建城。
雖說我倆渡假目的是要遠離馬德里城的塵囂喧擾,但是在小山城待了昏昏懶懶的數天後,一踏進大城市,感到濱海城市的脈動、經過超有個性的店家、看到打扮比馬德里人更有型的Gijón男男女女,我跟阿卡整個醒過來活過來超級興奮🤩
兩人喝一杯小酒時相視而笑說:哎呀我們還是城市人啊!
話說這兩週忙碌之娛,去我家附近的電影院看了原音版(沒配恐怖不搭嘎西文)的《尚氣》和《沙丘》,還到我家旁邊的戲院看了兩場表演,一場是德國超級舞團Pina Bausch和非洲舞者合作演出驚天動地的舞作《春之祭》、一場是韓國傳統民俗音樂非常歡樂的演唱會。
走幾步路就能當影癡並且享受世界級的藝文饗宴,對我來說還是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雖然週末不往山上跑受不了,這幾年應該還是會住在城市裡。I’m still a city girl🚦
———
📷
𝗚𝗶𝗷𝗼́𝗻舊城區有些建築根本倫敦🖤有的角落偶爾巴黎💜當然少不了很西班牙的主廣場和露天座💛到處都是色彩繽紛的可愛房屋,重點是型男型女真的很多!!!驚喜不已🥰最後一張照片是城裡必吃的「冰島」冰淇淋店,有各種很Asturias的口味,譬如蘋果西打酒、藍紋乳酪、大白豆等等,可惜我們晃來晃去後來錯過沒吃,留點遺憾下次再回來🍨
🧳 #胡嘎的西班牙小旅行
📍 𝗚𝗶𝗷𝗼́𝗻 @turismoasturias @spain @cntravelerspain
📸 #Fujifilmxt4 by阿卡 @velascotrigger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未秧 Win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古羅馬時期有名的記憶方法 但因為中文資料不是非常充足 英文文獻的部分也有一些出入 所以影片的內容是我自己整理彙整 自己嘗試過做了一點補充的方法! 可以供給你們參考 想要融入到課本或學校教的內容 也非常的實用跟方便 大家可以自己試試看! 記得訂閱分享跟小鈴鐺 希望你們能夠多多幫忙分享! 我們下次...
古羅馬 時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種美叫做數學你好美》
萬神廟(義大利語:Pantheon),又譯萬神殿、潘提翁神殿,位於今義大利羅馬,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後改建成一座教堂。公元60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將萬神廟獻給教宗波尼法爵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由於其完美的古典幾何比例被米開朗基羅譽為「天使的設計」
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的公墓,這裡埋葬的除了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外,還包括了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和阿尼巴雷·卡拉齊等人。所以如其名萬神廟。
萬神廟今天還是義大利的一個教堂,這裡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但同時它又是世界各國遊客們競相參觀的對象,以及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瞭,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1436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泄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萬神殿的穹頂是一個完美的半球體,支撐在直徑43米多的圓柱形圍牆之上,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構採用牆面從下往上厚度逐漸減少的方式建成,圓柱形圍牆底部的厚度為六米,而到了頂部的「Oculo」時,變成了兩米。這個「 Oculo」就是萬神殿著名的圓孔,一個完美的圓,直徑幾乎達到九米,為整個穹頂內帶來光線,但很多人都會這麼問:
由於這個天窗始終是打開的,除了光線射入,雨水不是也會落入呢?
在羅馬,人們一直說,儘管有這個開口,但雨水不會進入到萬神殿,它們會消失、會飄散。
這個傳奇的形成是來自很久以前,當時還沒有電,教堂里總是燃著蠟燭用以照明,蠟燭火焰產生的熱量形成一股向上的熱氣流,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煙囪效應,上升的熱量將雨水霧化,於是令人感覺雨水不會落入到教堂之中。事實上,雨水還是會進入到萬神殿,在大理石地板上會感覺到有水,但古羅馬人把地面建得略微向中心凹陷,這樣就把雨水排到了隱藏在彩色大理石拼接處的二十二個小孔之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萬神殿解說機)
去演唱會都未曾耐心的排隊,但,這壯觀的萬神殿排隊隊伍,卻不減我的熱情。
好不容易進場,聽著萬神殿的解說機,仰頭看著這穹頂,還真的看到輕輕的慢慢的飄下了一片鳥的羽毛,
這,是真的天窗!!
羅馬人的建築設計、數學幾何所建造出來的建築!好美!他們是天使轉世投胎來建造這些?還是ET披著人皮來地球建造如此壯觀且碩大、完美的構造?還是他們就是如此聰明絕頂?
我才發現,數學,好美!
《人生很難,但學好數學就會變美》
————————————————————————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鐵板》
作者 金禧 @chinhsi
時報 出版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博客來 @bookstw |https://bit.ly/2D8L3cI
|誠品 @eslite_global |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866655
|金石堂 @kingstone.com.tw | https://bit.ly/3gxVMeq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鐡板 #人生的台步用自信來走
#我在巴黎走台步 #金禧 #chinhsi #法式人妻 #模特兒 #國際名模 #金挑禧選 #choixdechinhsi #巴黎 #paris #galerieslafayette #france #parisianne #international #model #modeling
古羅馬 時期 在 王馨世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年人要如何養生,才不會造成社會的負擔
北京人(遠古人類)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當時生活環境艱鉅困難,大約只能活到14歲。青銅器時期(四千年前)的人,平均壽命只有18歲,而在古羅馬時代(約距今三千年以前的銅器時期),人的平均壽命為23~25歲。在18世紀中期(1750年),人的平均壽命是35歲。19世紀中期(1850年),人的平均壽命約為42歲。1950年代,男性的平均壽命為51歲,女性為54歲。之後,隨著食物產量供應的增加、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衛生資源的擴增,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21世紀初,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80歲以上。預估到21世紀末,人的平均壽命有可能達100歲。但「百歲人生」只侷限在經濟水準富裕的地區,而在非洲的貧窮國家,人口平均壽命目前還是只有40歲左右, 這說明經濟水準與壽命的關係很密切。
自古以來,大眾都追求長壽,因此,「百歲人生」似乎是文明與科技共同創造的結晶,但是否能帶給大眾歡樂,則未可知!
台灣失智與失能的人口數
2016年,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26萬人,預估2041年將增加到67萬人左右。而人口老化快速,疾病年輕化,導致台灣的失能人口愈來愈多,在2016年已經高達77萬人,預估2021年將達87萬人。中風與失智是造成殘障失能的兩大主因。
平均壽命愈長,失智與失能的機會愈高,需要別人照顧的狀況愈多,也就是增加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若是如此,百歲的平均壽命不一定是社會之福。
活得久,就快樂嗎?
長壽又無病,再加上和樂的家庭、與孝順的子孫,是人人稱羨的優雅長者,但有多少人能享有這種福分?年紀大、若又罹患重病,活著很痛苦,卻又無法解脫,這樣的「百歲人生」,有意義嗎?有些年長者,連下床的能力都沒有,雖然活著,其實只是折磨!
老年人要自強、自救
老年人要懂得如何養生、保養自己,才不會造成家人及社會的負擔。年長者必須要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及自由行動活動的身體,重點是:日常生活(吃飯、上廁所、洗澡、簡單的活動及運動…等)不需要依賴他人,以及腦部認知功能正常。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於中壯年時期就要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除了可以將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內,還可以降低疾病的罹患率。
世界衛生組織1992年所公佈的資料指出:個人的壽命與健康狀況,60%取決於自己的飲食與生活型態,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如:酷暑或嚴寒)。
每日規律的快走可以增強體能
年長者不適合過於激烈的運動,每日規律的快走(每秒走2步,持續40-60分鐘)對年長者是最好的建議。「快走」對許多器官系統都有幫助,不但可以控制體重,還可以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預防癌症、預防骨質疏鬆、減少膝關節的退化與酸痛、保持美好的身材…….等。
多用腦、運動與喝咖啡可以預防失智
多用腦、多唱歌,尤其是學習唱新的歌曲、學習彈奏樂器、學習跳土風舞、記帳等,都可以強化腦部的功能,預防失智。盡量少看電視,看電視的時候,腦部幾乎停止運作,降低了對腦部的刺激,容易引起腦部的退化,加速失智的發生。去電影院看早場的電影,順便喝一杯黑咖啡,是最佳的推薦,可以達到「多用腦、運動與喝咖啡」的多重效益,早場的電影人不會太壅擠,空氣品質也比較好。
執著而持續的「耐力性」運動(每次至少持續40-60分鐘以上的運動),好處相當多,已知的科學證據如下:(1)可以抗老化,讓DNA保持年輕,延長細胞的壽命(刊登於2016年7月的科學進步期刊Science Advances-e1600031);(2)可以減緩認知衰退,降低失智的機率(刊登於2016年2月的細胞新陳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 2016; 24: 332–340);(3)減少肥胖的發生,調整體內脂肪的分布。英國劍橋大學精神科學的研究發現,肥胖會使大腦白質提早萎縮退化,中年肥胖的人,大腦年齡比無肥胖者老10歲,研究成果刊登於2016年7月的「老化神經生物學期刊(Neurobiology of Aging)」。
「壓力」增加會導致腦部神經細胞損傷,「老化」會增加摺疊異常的蛋白質堆積在腦部,形成斑塊,因此,「壓力」與「老化」都會使認知功能變差。而大腦的一種酵素-NMNAT2,可以保護腦部神經細胞免於受壓力增加所造成的損傷,也可以減少摺疊異常的蛋白質堆積在腦部的斑塊,對大腦的認知功能很重要。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夠促進大腦的酵素NMNAT2的製造,因此可以防止大腦認知功能退化與失智,此研究成果刊登於2017年3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10.1038/srep43846)。每天1-2杯咖啡(黑咖啡)是可以接受的,不加糖,不加奶精,若有需要,無糖豆漿是比較好的選擇。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2178
古羅馬 時期 在 未秧 Win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是古羅馬時期有名的記憶方法
但因為中文資料不是非常充足
英文文獻的部分也有一些出入
所以影片的內容是我自己整理彙整
自己嘗試過做了一點補充的方法!
可以供給你們參考
想要融入到課本或學校教的內容
也非常的實用跟方便
大家可以自己試試看!
記得訂閱分享跟小鈴鐺
希望你們能夠多多幫忙分享!
我們下次再見!
—————————————
▪️未秧今生最愛書籍▪️
張嘉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丹尼爾·卡尼曼《快思慢想》
宋尚緯、任明信、潘柏霖詩集、三毛書籍
—————————————
▪️訂閱未秧Winter▪️
開啟小鈴鐺看到我最新的影片
—————————————
▪️我的instagram▪️
個人帳:@shinnnyu__(三個n、兩個底線)
http://instagram.com/shinnnyu__
美感帳:@beauty.gymm(一起成為台灣美感推動者)(暫時關閉)
http://instagram.com/beauty.gymm
美食帳:@2foodiesdiary(暫時關閉)
http://instagram.com/2foodiesdiary
—————————————
▪️我的Facebook▪️
http://facebook.com/winnie880225
—————————————
▪️任何問題、合作歡迎mail▪️
beautygym25@gmail.com
—————————————
音樂:Artlist
相機:Sony A7III
後製:Kathy
軟體:Final Cut Pro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tFvY0Rgcw/hqdefault.jpg)
古羅馬 時期 在 葳葳愛旅遊WEIWEI Love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年4月,我們來到了位於歐洲的克羅埃西亞旅遊,這趟旅程成了至今最後一趟歐洲之旅,不曉得何時才會再有機會前往了呢!
今天我們來到扎達爾(克羅埃西亞語:Zadar),是克羅埃西亞的第五大城市,也是扎達爾自治州(Zadar Administrative County) 的首府。扎達爾曾是威尼斯近郊的港口城市。曾是達爾馬提亞王國(Dalmatian)的首都,歴史可以追塑到石器時代末期以至新石器時代(Neolithic),而我們來到的舊城區可說是南歐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保留許多古羅馬的遺址及建築物。這次我們就要帶大家來探訪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札達爾
我們這次會帶大家來看
1.舊城門(The Land Gate)---
位於札達爾半島的入口,威尼斯統治時期,1543年由義大利維洛納建築師(Michele Sanmicheli)所打造,城門上的浮雕是守護神St. Chrysogonus騎在馬背上的英姿,上頭展翅的聖馬可石獅子,是威尼斯的精神象徵
2.五井廣場 (The Five Wells Square)---
16世紀時,由於土耳其人不斷入侵,除了修築城牆外,威尼斯人還建造大型的儲水槽,水槽上方有5個開口(井口),19世紀後,儲水槽已不再重要,奧地利將軍Welden便在此建造第一座公共公園,而公園的入口就在這5口井旁邊…
3.船長塔(Kapetanova kula)---
五角造型的高塔,當時是威尼斯人存放武器的塔樓位於五井公園旁
4.聖多那教堂(Crkva sv. Donata u Zadru)---
札達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興建於 9世紀,當時稱為三一教堂,外觀是少見的圓形建築形式,是典型且獨一無二的拜占庭風格聖殿,15世紀時由主教聖多那重建,因此改稱為聖多那教堂,由於音響效果極佳,1979年後成了每年國際中古世紀文藝復興音樂季的場地
5.聖瑪利亞教堂修道院(St. Mary’s Church)---
屬於本篤會女修道院,一般相信此教堂是札達爾女貴族 Čika 於1066年所興建,教堂在16世紀時翻修成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加上了三葉型的圓潤山牆,而內部則為巴洛克式風格
6.羅馬廣場(The Roman Forum)---
羅馬時代的市政中心,由第一位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設立,大小為45*90公尺,廣場上由柱廊包圍,柱廊上方有各種裝飾,柱廊下方為當時的商店、工藝舖,目前只剩地面舖與兩根羅馬石柱仍保存著
7.海風琴(Morske orgulje)---
由建築師尼古拉·巴希奇(Nikola Bašić)設計,於2005年4月15日向公眾開放,白色碼頭堤岸的步道底下,安裝了藏於海中的35根長短大小不一的共鳴鋼管,地表只露出一排方形、圓形小洞,隨著海浪衝擊而產生強弱變化的共鳴聲,可聆聽亞得里亞海的浪漫樂章...
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拍攝器材:
GOPRO6、IPhone
#克羅地亞 #札達爾 #歐洲之旅
克羅埃西亞Croatia之旅|閃耀海上的羅馬古城札達爾Zadar|聆聽自然旋律海風琴【葳葳愛旅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dZEh5uaigU/hqdefault.jpg)
古羅馬 時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國短毛貓—英短貪吃屬癡肥高危一族 肌肉型肥仔活潑兼敏捷
英國短毛貓(British Shorthair,簡稱英短)擁有一身蓬鬆順滑的毛髮,相信是繼本地唐貓後,另一類最多香港人飼養的貓品種。今集《動物百科》就跟大家談談英國短毛貓的歷史、健康及飼養心得吧!
英國短毛貓跟波斯貓一樣,同樣是歷史悠久的古老貓種。雖然牠們名帶「英國」,但起源地卻是遙遠的古羅馬。有指英國短毛貓祖先的足迹早於公元二世紀已經出現。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大軍為免糧草遭老鼠吃掉,就帶同貓咪出征,讓牠們擔當滅鼠大臣,有部份貓咪因而被帶進英國札根生活。直至十九世紀,英國有繁殖者想將英國短毛貓標準化成為獨立貓種,因而開始繁殖混種的工作。他們將波斯貓跟其他貓種交配,最終就繁殖出英國短毛貓。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23/GPLQ2CRB6VAEVLUXKNABOU6DD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英國短毛貓 #英短 #波斯貓 #古羅馬 #唐貓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Hp34-IiOI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l1VgdGmCsgJIbQAkGtW1SNAB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