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人合理化一些行為時,會說『先撩者賤』這句話。
我沒否認,不過『先撩者賤』必須雙方是站在同一個權位上,例如朋友或同事。權位不對等的時候,這句話就是很勉強了。
早前馬來西亞學校發生一個事情,某女中學生當面罵男老師是變性人(阿瓜),而老師拿籐鞭狂掃女學生。
在這個情況下,老師和學生在學校裡的權位,是不對等的。老師狂抽女學員,不能用先撩者賤為由。
其實老師可以要求校方 Suspend 這女學員,給警告信。結局將會是那位潑辣的母親會來校方道歉解釋。
(李民傑老師對這事件有一個洞見:女學生目中無人的當面侮辱老師,是她自己的責任?抑或是父母的責任?她用的這些阿瓜詞彙是誰教的?當女學生的母親到學校罵老師的時候,還很興奮的自己拍錄下來,就有答案了,母親的罵風是線索!)
每當我聽到一些佛教圈子裡面的性醜聞時,信徒的人會先嘗試否認。否認不掉的時候,就會說是女方的錯,是女方去勾引男出家人。然後,再好一點的,就會說兩方都有錯,男出家人不應該要搞,女信徒不應該太親密接觸。
問題是:宗教師和信徒的關係,是個不對等的權位。先撩者賤不能用來解釋宗教師的行為。
拜託,女信徒沒有強姦你,你是有權位權威的人,就算是女信徒來到你房間,你可以命令她離開的。她不離開?你可以自己走!
同樣的,當政府與民眾有暴力衝突時,政權和軍權、槍火砲彈都是掌握在政府的手裡。這是一個不對等的權位,在民主的社會,只有在接近大選的時候,政府才會應酬和向民眾獻媚,因為這時候的權位感覺上好像是在民眾那方。
古代行軍的時候,圍攻比較弱的敵軍,一定會留一出口是不封鎖的,好讓敵軍覺得可以逃出生天。然後下一輪的圍攻,又是一樣樣留一生路給人逃。但每一輪的圍攻,你才能削弱敵軍的力量,同時逐步減低敵軍的士氣。
為甚麼一定要留一個生口?
因為若敵軍意識逃也逃不掉,就會不顧一切的奮死一戰,這一下當然敵軍依然還是死,不同的是己方的軍也會大傷,因為敵軍臨死之戰通常會狂性大發。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是一個女人被丈夫打,我們的慣性思維,一般都是站在女方那邊。直到我們聽到原來那女人的孩子也打她,我好像看到了一些留白。
是的,任何正常人都知道,暴力是不應該的。
我重複,任何正常人都知道,暴力是不應該的。
任何正常人都知道暴力是不應該的。
#重要的東西要講三次
#照片跟這文章沒直接關係
#只不過香港總警長盧偉聰在這記者招待會上譴責暴力行為時
#他是唯一一個臉上有含苞待放欲笑未笑的笑意
#大家可以看回那個視頻
#修煉NLP的職業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