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認真地聊我當初想聊的那些
《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那在我眼裡它暗合了什麼哲理呢?
我想先說說這部片的基本架構。(雖然這部片已經十幾年了,但我還是設個防雷線好了)
---------防------------雷------------線----------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基本架構不複雜。主要圍繞著三個人進行,男主角萊恩(喬治·克隆尼 飾)、艾莉克斯(薇拉·法蜜嘉 飾)、娜塔莉(安娜·坎卓克 飾)。
男主角萊恩是一個不婚的單身漢,它對熱愛工作,熱愛工作中的自由,還有這份自由帶給他不受拘束的感覺、四海為家的旅遊樂趣,還有處處留情的方便性。
是的。他在各地移動進行專業度很高的工作之餘,可以跟他看得上眼的美女進行人與人的連結(心靈與肉體都有),但他就如周星馳在《家有喜事》裡所說的一樣 : 「感情就像戰場,贏他是贏定了,但絕不能收容戰俘!」
所以他處處飛行卻也處處留情,大家都能接受這種關係的展開,自然符合台灣鄉民的最高道德標準--不偷不搶了。
這份工作他進行了很多年,一直樂此不疲,且相當專業,直到公司來了一個新進人員--娜塔莉。
娜塔莉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她如同一般大學高材生一般對自己相當有自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普天之下的知識與專業,但實際上卻是"燈下暗",全然不知道自己沒掌握的區塊與盲點何在。
娜塔莉認為自己看出了眼前這個行業別在運作上的缺點-沒有效率。
沒有效率來自於 : 這個公司養太多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龐大的旅行費運造成巨大成本,移動距離則成為浪費時間跟經費的硬傷;在她眼裡,要開除一間公司的冗員,根本不需要花時間飛到那裏去,跟他面對面講話,只要透過網路視訊,把該講的講完,就能省力省事的達到一樣的效果,從此幫公司省下成本,將"成本"轉換成損益表上的"股東權益"。
這是他的專業所及,但他眼界所不及的盲點則在於.......她忽略了她說話的對象是一個人,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回憶、有家累有開銷的員工。制式的問答只能在制度上解決一個人的職缺,但心理面的想法卻是視訊無法顧及的。
(想想線上祭拜神明、線上祭祖、線上探病......是否能取代你心目中親臨現場的感受?)
而萊恩在工作旅途上遇到了聰明成熟的艾莉克斯,她是一個自主的女性,在工作自主、情感自主,身體上也自主;所以她雖然已經有了婚姻與家庭,還是想在工作上放飛自己,在旅途中跟一個自己看得上眼的男人發生關係,保持聯絡......然後繼續發生關係,或與她出遊(聯袂參加婚禮之類的活動)
這是三個人的架構,接下來是這個架構下擦出的火花
----------------------------
人的個性是會改變的,人跟人是會互相影響的,但一般都是價值觀相互影響下的小改(大改通常要遇到重大事故、疾病或災難);這些小改,足以引發蝴蝶效應,造成巨大的改變。
體現在戲中的兩個角色,也是如此。
萊恩在工作上遇到了娜塔莉,其實就是老派工作觀念遇到了摩登工作觀念的革命火花(revolution)。
萊恩堅持自己的工作方向才適合這個職務的運作,他也不斷解釋與親自示範;但挾帶著公司高層授意與無比自信心的娜塔莉,則認為自己的新倡議才能顛覆這個產業,帶來效率與利潤。
於是她大膽的嘗試了,也觸及到她的盲點並迎來了挫折,這改變了她原本看待這個產業的方式與看待萊恩這個老古板的眼光。
但影響是互相的。娜塔莉也回頭影響了萊恩的單身主義。
在娜塔莉的幾次衝撞下,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那種自由方式是否真的是自己要的;而此時劇本的合理性便在此處彰顯.............這個年紀的男人,如果只是因為一個小孩子的三言兩語就動搖了心態,反而顯得不合理了。
所以在主觀上,先前遇到的那個睿智、聰明、甜美可人、身材姣好(真的很好,那個全裸背影跟測乳.......實在經典)的艾莉克斯更讓他興起了想要"定下來"的念頭。
在客觀上,則是萊恩的妹妹結婚,他受邀參加婚禮竟動了想要帶艾莉克斯參加的念頭,而自由的艾莉克斯也真的去了,且相當稱職地當了一回完美旅伴。在良人美伴的相陪與婚禮現場的浸淫下,"定下來"的念頭更是在萊恩的心中下了實錘。
於是,萊恩的中心思想動搖了,他不只放棄了自己揚名於一時的"空背包理論",更在思切交集下直飛愛莉克斯的所在地,想給她來個驚喜與告白。
只是在他看見艾莉克斯的家庭、家人,聽見她對老公說自己只是個"迷路的問路人"後,忽然懂了,也心碎了。
原來自己只是在感情路上的一個"迷路人",而且問道於盲的找到了艾莉克斯............這個過去風流不羈,可能對不起並傷過許多女人心的花花公子,終究也嘗到了"只是玩玩而已"的苦頭。
過去他遵循著"逢場作戲"、"玩玩而已"的規則遊走在各州、各女人之間是多麼的快樂快意,但沒想到自己真心想定下來時,再回頭聽著女方對他說 : 我們只是逢場作戲,如果你還想繼續這樣下去,再來找我...........時,心中想必悵然若失、百感交集了。
該說是報應嗎?
說"報應"太沉重,我想到中國諺說 "獵犬終須山上喪,將軍難免陣前亡",台灣俚語說"菜蟲吃菜,菜腳死";又或是,我們通俗說一句 "夜路走多終遇鬼"吧~
在這個圈子混,本來就會碰到這種事;只是之前自己身在規則中玩的不亦樂乎,但今日想跳出圈子外,卻發現這個規則竟才殘忍至斯。
不是規則變了,而是萊恩的心態變了,變得不能接受這個規則是這個玩法。
-----------------
最後,原本的娜塔莉以為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改變這個產業與眼前這個自負自滿的男人,甚至在感情上也好好給這個風流不羈的男人一個震撼教育,好起到撥亂反正之功。
但萊恩在工作上沒被影響,被影響的是反而是娜塔莉。一個個案當事人輕生,讓初出茅廬的娜塔莉徹底被擊垮,因而辭職。
而感情上,自己的男朋友也跟自己提了分手,自己以為的從一而終、自此白頭的想法,還在幾次衝撞中頂撞了萊恩的美好理想,卻在一夕之間變成了一個笑話。
萊恩似乎還是不被動搖的那個?
其實,他還是受到了娜塔莉這個小姑娘的影響,卻在心上人的門前狠狠地滑了一跤,帶著百味雜陳的情緒回到高層旅館看著窗外的風景回顧著自己的所有價值觀。
他也像娜塔莉一樣,曾經以為自己是對的。
但事實一樣不如他所想,甚至無法控制的遭受了挫折。
無可掌握、身不由己、事事沒有絕對的對錯,其實就是人生的寫照;這樣的主線交纏,所要揭示便是如此。
#那到底暗合了什麼道理?
佛教中有「四聖諦」(苦集滅道)之說,其中的「苦諦」中又有"八大苦",裡面有三項是 : 相愛別離、怨憎相會、求之不得。
(能看到這邊,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將佛理全部講完,你大概也瘋掉了)
《型男飛行日誌》裡面其實也暗合箇中道理。
萊恩與艾莉克斯、娜塔莉與男朋友,有愛但最後別離;很多員工對公司有愛、對職位有眷戀,最終也要別離;萊恩跟炮友鄰居曾經有愛,但對方成了家,也需別離------這體現了「相愛別離之苦」。
艾莉克斯對家庭有束縛感,卻必然要回家相聚;萊恩對家人有生疏感,且大妹妹對他有不滿,小妹妹對他有所求,最後還需相聚相憎;娜塔莉對萊恩有諸多不滿,見到對方在工作與感情上與自己格格不入,卻因為工作不得不在一起行動...........這體現了「怨憎相聚之苦」。
娜塔莉想要的是穩定的感情、工作的創新、成就與認同,最後皆盡鎩羽而歸;萊恩想要追求那份自己想定下來的女人與愛,最終也在一個巨大打擊下成為泡影;許許多多的公司革員,希望能夠在眼下的工作中養家活口、退休終老,最後仍然被公司革除,甚至還是請外人來開除自己..............這體現了「求之不得之苦」。
一個109分鐘的電影,揭穿了佛理、講遍了人生、演繹了眾生之迷惘、蒼生之苦,實在是結構精實、微言大義的作品。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每個人所經歷不同,所見自然也不同,各花入各眼,你可以看到喬治·克隆尼的帥氣性感、安娜坎卓克的朝氣自信可憐可愛,也能薇拉法蜜嘉的性感、冶豔、知性與美麗的桐體;也可以看看裡面的微言大義、眾生之苦。
是一個細思極恐,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
.
.
#上次9月6號那篇歪樓歪的利害
#這次認認真真的把內容補正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
只是 相愛的關係 netflix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內有《機智醫生生活2》第四集的劇情雷)
再怎樣好的人,願意為別人著想的人,自己會不會受傷呢?
一定會的。
但如果他們受傷,又該怎麼辦呢?
《機智醫生生活2》來到第四集,5人組照樣有各自的故事,當然我們最心疼的是金雋婠(鄭敬淏 飾演),面臨感情的折磨以及工作的繁忙,幾乎快喘不過氣。
「我的生活就只有醫院與家裡,有什麼好看的。」
原本從第一季開始,我們都很熟悉5人組無比堅強的溫暖,那麼這一集,便開始讓我們看見他們的脆弱,以及他們如何面對脆弱。
李翊晙(曹政奭 飾演)總是願意為每個人帶來歡笑,無論是他的病人、朋友、同事以及家中保姆,他真誠對待每個人,他追不到心儀多年的女神,但依舊維持陽光熱情,逗樂對方,無時無刻都希望任何人快樂,他不擅長太過直率的安慰,但他知道讓一個人笑,就足夠了,尤其是那個「와」的顏文字,實在太可愛。
安政源(柳演錫 飾演)還是一樣可愛,他說自己有小孩,每個照顧過的病童都是他的小孩,他用小指比劃傷口,卻意外與女童打勾勾,看他溫暖笑說「以後想開兒童醫院」,你真的相信那是他終生的夢想。
楊碩亨(金大明 飾演)雖然不熟悉如何表示好感,但這一集與同事們一起吃年糕,看見他已經開始會為秋敏荷開飲料、拿餐點,能察覺他細膩的貼心,楊碩亨會發現秋敏荷的筆記,主動要她問問題,這些小舉動都讓我們愛上楊碩亨。
蔡頌和(田美都 飾演)這集依舊是許善彬的最佳導師,面對善彬的感情挫折時說「兩個相愛的人,總能找到結束冷戰的時機」,面對善彬頂撞上司而困擾時說「妳確實錯了,錯在不願據理力爭證明自己是對的」,面對幫忙修改論文時說「我只是喜歡念書,不是因為有用是因為有趣」,連泡咖啡都想稱讚這位晚輩,意識到其實是自己泡的咖啡時仍幽默笑答「我只是在自言自語」。
金雋婠(鄭敬淏 飾演)的形象一直是冷酷尖銳,但這集被點破,他是最怕孤獨的人,他與安政源住在一起不願分開,他苦苦等待一通電話不願睡覺,他沒用社群網站但他渴望被看見,突然想起他是最常找其他朋友吃飯的人,連吃飯也不想一個人吃,他懂得孤獨,所以不希望別人也孤獨,才為病患發IG貼文,找來許多人陪伴,就為了不想有人與他一樣孤獨。
我一向覺得《機智醫生生活》系列美好的原因在於溫暖,但溫暖的一體兩面往往是感傷。
人與人的關係,有時候可以很堅強,堅強到願意為對方相守一生,有時候也很脆弱,脆弱到距離與時間就能消耗。
雖然如此,5人組面臨過繁忙的手術、生死交關以及情感上的挫折,但他們不曾喊累,會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緒,或是會趁著與朋友吃飯的當下,抒發自己的不愉快,放下碗筷後,還是得繼續堅強,還是得付出一己之力,為自己最愛的人。
每個人都為彼此說,辛苦了,謝謝你,但就因為有彼此當彼此的後盾,這樣的辛苦,總不算什麼。
對這群醫生來說,最美好的是生活,在困難挫折之前,都學著更勇敢,也給了我們更多勇氣,即使5人組還會遇到更多困難,但一定都能否極泰來,他們都這麼努力了,在螢幕前的我們,也得好好加油啊。
Netflix
#機智醫生生活
#슬기로운의사생활
#슬기로운醫師生活
只是 相愛的關係 netflix 在 港式情侶 HKstyleCoup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不定期片單推介 - 《我是遺物整理師》短評】
生離也好,死別也好,每次離別都總令人痛苦不堪,聽MK到震的情歌會喊、經過一齊去過的地方會喊、放工程巴士無事發生又喊,連隔離大叔都忍不住遞紙巾給你,細細聲問你ok嗎,結果你忍唔住喊得更大聲......
.
用了三個月或更久你才勉強叫似返個人,到你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與滿載你們回憶的 「遺物」說再見,那些曾經的合照、舊戲飛、寫滿 「我愛你」的手寫卡又再次令你敗走。離別總是很難,處理屬於他的遺物更難,因為自你與他相識,這些物品不再是死物,而是活生生證明你們愛過的憑證。突然話掉就掉,令你不禁懷疑,當年深深愛過的你算甚麼,這些留下的回憶又算甚麼?
.
Netflix最近新上映的新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探討的正正是有點偏門又傷感的題材,表面是想用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敘述「逝者的遺物該如何整理」,實質探討的卻是每個人人生最難的課題「該怎麼面對離別」,用十個橫跨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用一個老掉牙的方式講離別。
.
故事有選擇一起離開世界的公公婆婆、有被家人遺忘卻始終惦記兒子的獨居母親、有賣命工作養家最後卻因工傷身故的年輕人,這些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可能正正因為太過真實,才令觀眾隔著螢幕都看得熱淚盈眶。小編本來最怕看這類煽情片,人大了總是對生離死別之類的題材特別敏感,但又見《我》劇上映已經三星期,從未跌出香港觀看次數Top5,結果還是看了(最後喊到豬頭第日差啲返唔到工......) 但亦令我對離別有新的了解,或者唯有會離別,方令每段感情、每個你愛的人,特別彌足珍貴。
.
「到了該離別的時候,那果斷轉身的背影其實格外勇敢」
人生在世,每一樣東西都有限期,罐頭會過期、感情會過期,連人的生命都有個限期。再不想離開,到該走的時候,還是別無選擇。就像劇中其中一個單元,講述一對年老的公公婆婆,婆婆有長期病患要住院,公公剛被解僱又被確診癌症末期。於是公公選擇在最後的日子,買了一束花把療養院的妻子接回家,兩人一起看了最後一次大街的風景、聊了最後一次天,親自安排了身後事,然後雙雙服藥自殺。
起初作為遺物整理師的主角大感不解,甚至覺得公公自私剝奪了婆婆的生存權利,直到得知婆婆生前的願望是「是比丈夫早一天離開」,才發一直誤會了的不是公公,而是自己。人們總害怕死亡,講起會死都立即補一句「touch wood」,但其實微笑着接受死亡,無懼面對離別,何妨不是一種勇敢。兩個相愛的靈魂勞碌了半生,最後的小小心願只是希望可以望着老伴的臉龐,攜手離開,旁人也許覺得是錯,對相愛的公公婆婆來說,卻已是能力所及最了無牽掛的選擇。
.
「只要你記得,有些人、有些事就永遠不會消失」
每次離別最心痛,就是感覺要永遠失去一個人,生離或死別都好,那種以後再也見不到一個人的感受,經歷多少次還是一樣難受。有時甚至令你有種「愛一個人究竟為乜」的無力感,累積了一堆你珍愛的人,最後又要你逐一割捨,每次都遍體鱗傷又剩你獨自一人,漸漸你也懶得交朋友、懶得拍拖、懶得去愛。
.
劇中的主角患有自閉症,對所有事情都過目不忘,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理解卻很遲鈍,只知道媽媽先走了,後來爸爸也突然因心臟病離開。雖然知道雙親都永遠不在了,自己不想再又有人離開,但卻始終無法整理這份傷感的心情。直至親手整理父親的遺物,看到了爸爸在影片中安慰自己「過目不忘的你,已經把我們的回憶存在腦海了吧」,才真正接受了自己的不捨和難過。
.
或許有天我們都要和心愛的人離別,但原來只要我一直記得,愛的人其實從未消失。只要我想,閉上眼睛還是能看到他,就算那天我開始記不清他的臉了,卻始終記住了我和他在一起時的感覺。你做了很多一個人做不到的事,經歷了很多兩個人才能一起體驗的感受,離別帶走了你愛的人、帶走了你的快樂,卻始終帶不走屬於你們的回憶。
.
不只遺物留下了逝者的氣息,你的腦海也留下了你們相愛的憑證。也許《我是遺物整理師》想說的是,回憶就是一個人留在世上最大的遺物。離別再難過、再想念他,你還是可以隨時在記憶中找到他的身影,而也恰巧是離別,賦予了這份回憶、這段關係特別的意義。
.
致每個因生離死別而痛苦的人,希望睇完呢套劇之後,你會對離別有新的了解,喊到豬頭好正常,放唔低亦係常態。但小編始終相信,有日你能夠真正釋懷,帶住所有好與不好的回憶,笑住繼續向前行。
.
#離別可以傷心 #諗起往事可以難過 #整理舊物更加可以喊到豬頭 #但個世界可以帶走佢個人 #帶唔走你同佢嘅回憶 #只要你記得就不曾消失 #情侶 #愛 #愛情 #語錄 #拍拖 #香港 #女朋友 #hkig #離別 #我是遺物整理師 #影評 #netflix #電影 #影評
.
即like 港式情侶 HKstyleCouple 緊貼更多港式愛情生活資訊❤️!
IG : https://instagram.com/hkstylecouple
歡迎Dm投稿戀愛趣事,我哋等緊你㗎😙!
只是 相愛的關係 netflix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你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正意義嗎?是什麼現實因素磨損了我們的生命?本集我們繼續讀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在上一集我們講述了瑞蒙‧卡佛的小說〈所有東西都黏在他身上〉──相愛的年輕夫妻因為丈夫想去打獵而起了爭執,後來和解;女孩下廚為男孩做了早餐,男孩卻不小心弄翻了盤子,將培根、煎蛋等一鍋子食物黏到身上。而見證這畫面的小貝比,他們的女兒,長大後,在聖誕節這天,獨自來到米蘭拜訪父親。女兒對父親說:「我想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父親回應:「我可以告訴你還是小嬰兒時候的事。那與妳有關,可是只有一點點關係」。
一點點關係。那是見證,彷彿又未曾見證。小貝比不會有意識,但確實是在場的,目擊過父母不復存在的甜蜜時光。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或遭遇讓長大的女兒必須在聖誕節時來到米蘭,向父親索求一個絕無特出之處的兒時故事呢?卡佛始終未曾明確交代。但故事是這樣收尾的:
就這樣,他說,故事說完了,我承認這不算是個故事。
我覺得很好聽,她說。
他聳了聳肩,把酒杯拿到窗戶旁。天色已經暗了,但是仍在下雪。
有些事情變了,他說,我不知道是怎麼改變的,但有時候你不會發覺,有時候也不希望它們改變。
對,這倒是真的,只是──她沒有說完她想說的話。
她停止這個話題。從窗戶的倒影中,他看到她正仔細看著她的指甲,然後她抬起頭,興高采烈地問他可不可以帶他參觀米蘭市。
他說,把靴子穿上,我們走吧。
但他待在窗邊,回憶著。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小說結束。離那一天打翻培根、煎蛋,已倏忽過了二十多年,當年的小貝比已然成年,但與父親看來似乎並不熟稔;而父親則獨居於米蘭。伊格言說,許多看不清的故事(想必皆以分離與敗壞為主題)懸浮在這敘事的空白之間,然而如此真切,帶著粗礪而明確的觸感。像一座湖,湖水清淺前緣的沙岸,你看見群聚的細沙困處於此(它們的形象是憂傷的、雖則多彩但仍帶著某種光度不足的灰暗),僅僅露出模糊的,不明確的稜角;隨後便無聲消逝於吋吋加深的水中。「她停止這個話題」──故事轉身離去,於時間與對話的縫隙間缺席。窗外大雪紛飛,無數的變動與死亡猶且在冰冷中流動醞釀──他們「曾經歡笑,依偎著彼此笑著,直到淚水湧出」;而即便如此,我們所擁有的,或人生所可能擁有的,依舊僅僅只是寒冷,以及,薛西佛斯式的,終究徒勞的行進,手無寸鐵但持續不斷冒著寒冷要去的他方──「其他的一切種種──寒冷,和他冒著寒冷要去的地方──都在外面,在外面不遠。」
伊格言說,這就是無可迴避的終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