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鄉 Childhood • Homeland』張 雍 攝影個展
2021/2/26 – 2021/5/18
09:00am-22:00pm
▲▲▲ 免 費 入 場 ▲▲▲
紅點文旅 1F美好藝廊
400 台中市中區民族路206號
#張雍現場導覽|
2021/3/12 (Fri.) 19:00-20:00
- - - - - -
微醺的家鄉風景,年份十七年
Intoxicating landscapes from the homeland_Aged 17 years
張 雍
旅居歐洲轉眼間已十七年。
近幾次帶著妻小回台探親,進行了幾趟台灣南部與東海岸的旅行。攝影師的直覺總教我驚艷,在台灣每每只要脫離大眾旅遊熱門路線,那些俯拾即是的真實角色與不平凡的故事情節讓人有種在國外旅行的錯覺。可惜大部份時間人在歐洲,苦無機會讓好奇的視線靜下心來從容地透過影像與這些驚喜相處一段時間,直到2017年受邀回台進行長期拍攝合作,難得的機會我前往南投山區、台東都蘭海邊探訪台灣島上獨樹一格的人文景緻,是近年回台最開心的體驗。
清晨六點不到,南投仁愛鄉當地的原住民青年們正駛著一輛輛小貨卡往東眼山山頭上的高山茶園與高麗菜田出發,當地農人熟練地駕駛著四輪傳動車沿著顛頗的山路往晨光剛探出頭的方向逕自奔洋而去,途中來到鑲嵌在山腰上的椴木香菇農場,站在農家細心陳列、裝置藝術一般的上千棵木樁前,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氣,彷彿準備好就要一腳踏進馬蒂斯 (Henri Matisse) 的畫作裡,那心境由層層色塊所詮釋的世界。
另一趟行程來到台東縱谷海岸山脈山腳下,遊客們正搶著與熱門景點合照的那個午後,我獨自走在池上較偏遠的田埂間,側耳傾聽稻穗隨著山風搖曳的旋律,那種讓人從心坎深處感到安穩的聲響、母親在強褓嬰孩耳邊輕柔地哼著搖籃曲的那種音量。
眼前家鄉島上這些夢境一般的光線,即便初次見面,卻有種一見如故的莫名親切。
離開家鄉十多年,置身於初次拜訪的田野頓時有種錯覺 – 好似這片讓人感到微醺的風景與搖曳的光影早已在此等候我多年,很可能,已經等了十七年。只消如此偶然的機緣,讓彼此在總是顯得喧擾的世界有那麼短暫的一瞬間彼此對上眼,即便再準確的文字都無法形容,攝影師與畫面團圓時的那種飄然與雀躍,而能與外人分享如此神奇體驗的唯一證據,是當下悸動之餘所拍攝下的那張照片。
這樣的觀看方式,已醞釀了十七年,誰說攝影只能呈現當下的某個瞬間?
張 雍 (2020)
台中初見旅居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二次新生】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心安好,便是晴天。不知不覺,已經來台四個月了,收穫滿滿遠超預期。
每天日常生活180度的完全顛倒,就是我一直最渴望的第二次新生。人到中年,機器都會滑螺絲,更何況是一台高速運作數十年的高產能機器。第一次的新生來自於八年前的裸辭,令我重拾旅遊初心,還完成了六個電視節目、著作十餘本,而身體的明顯重生是職場黑眼圈及大眼袋消失了。
第二次的新生始於放下了香港優渥的生活環境、商台工作及溫室居所,單人匹馬去了台灣旅居。四個月下來,踏遍寶島11個縣及6都,拍攝了百條Youtube片,由於台灣太多美食,我已經開始用168方式減肥以控制體重。
隻身在異鄉,同自己獨處的時間大大增加,每天晨運一個半小時,跑去公園做運動,呼吸、拉筋、深蹲、打座。
飯後散步去另外一個公園。去年的步伐還帶有香港節奏,十分鐘就散完了。慢慢變成了台灣節奏,現在一個小時後還赤腳在草地上,慢慢享受大地母親的親吻。反正我沒有那裏要去,只停留,享受眼前。越龜速,看到的美景越多。上個月還滿樹紅葉的落羽松凋零了,粉嫩嬌豔的一大片已經掛滿枝頭,原來是緋寒櫻盛放了,這種像吊鐘的櫻花又名鐘花櫻花或臺灣山櫻,是台灣的本土種,也是台中市花,廣植於市區公園。可能本地人多見不怪,並沒有引起路人的注意,反而正中下懷,我可以慢慢地靜靜地每天來數一數,花落知多少?
公園還有三個生態池,不知名的螺在戲魚。除了很多人溜狗,也有高中生成群結隊騎着機車來公園練舞,氣勢強勁。也有小朋友在踢波和吹泡泡,樂也融融。桃花已經迫不及待地含苞待放,很低調地藏於一角, 行色匆匆的人無緣一見。
@溫暖人間 562期
台中初見旅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攝影是一種強大而能以知性與感性去領會的共通語言。我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事物總是感到著迷。我希望人們透過我的攝影作品去試圖了解我們所身處的多元社群。並反思與體察我們彼此之間的共通點,而非是差異與分歧。」納坦 德維爾
作品介紹:tinyurl.com/yhddkmxa
.
----
「家鄉。Homelands」
.
.
天氣陰冷的台北市,我走進了信義新光三越A9的攝影展。在台北展期只到這週四,接著就會到台中跟台南了。(展覽地點時間請見附圖)
.
大部分人都是去看金磊的大翅鯨展覽。但我是專程去看Natan Dvir的個人展:「Homelands」。這也是此次展覽中最大的主打攝影師。
.
--
Natan是我十幾年前的男友。上週他特意通知,叫我一定得去看。
.
此次展出了他數個作品集中的精華。擷取自「Eighteen」,「Coming Soon」,「Platform」,「The Last Walk」,還有其他。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對人性的觀察,和溫暖的包容。許多紐約街頭的拍攝,形形色色紐約客的日常與階級反差,還有來自他故鄉以色列的各種宗教與人種衝突。
.
照片描繪出他出生長大的以色列,還有旅居十多年的紐約市。兩個都是他的家。
.
其中讓我最有感覺的就是「The Last Walk」。那是他去年三月在逃避疫情而搬回以色列的前一天,拿著iPhone走遍全紐約他最有回憶的幾個地方,拍下空空蕩蕩因為疫情而封城的紐約街頭。
.
看著空蕩的紐約街頭,我難以置信。以往這幾個充滿人潮的地方包括中央車站和下東城,被一個病毒攻擊卻把不夜城紐約變成了鬼城。以往記憶中的紐約似乎已經不在。
.
我也是因為疫情而從紐約逃回台灣的疫情難民之一。雖然當初設想只要等疫情過後就可以再回去,一切就又會恢復正常。但本以為短暫的等待卻變成了一兩年。而在這一兩年的等待中,世界卻慢慢的往前演化,紐約已經變成了新的城市,幾個我常去的咖啡店跟餐廳或酒吧都已經倒閉。我和Natan也都因此而跟自己的母國連結變深了。
.
世界不會就地避難等待的。世界只會一直往前走。沒有所謂的恢復正常這種事,只有變成新的秩序。
.
而在這樣的等待中,我們也都不知不覺的變了。
.
回歸自己的根,探索心裡最深的記憶,在冒險世界後又回到原點,但卻又是一個新的自己。
.
當年在紐約夜生活中笑鬧幹盡瘋狂事的我們兩個屁孩,現在也都沈穩下來,走出了自己生命中的新秩序。
.
當年的我們,誰也不知道會回歸以色列和台灣呢。
.
唯一不變的,只有兩人心中對當時天真愛戀瘋狂的記憶,還有現在那份想好好珍惜這份情誼的感懷。
.
.
以色列和台灣都是我們的家,但紐約市呀,那個充滿年少輕狂,許多自我追尋與覺醒的夢幻不夜城,也是我們另一個家。
.
.
Natan是個極端溫柔,包容,心智很穩很安全的大男孩。195公分的他吃起蘋果派也是像個大孩子。也正是這份仍保有天真的溫柔,才讓他成為這麼細膩的人文攝影家吧。
.
---
Natan:「能讓你在台灣看到我的個展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很高興你去看了。」
我:「你他馬的怎麼不來台灣啊?」
.
他不用回答我也知道答案。因為我們都想生根了。
.
.
大家快去看喔!!!!
作品介紹:tinyurl.com/yhddkmxa
台北:信義新光三越A9-9樓,2/27-3/11,11:00-21:30 (最後一天只到18:00)
台中:中港新光三越10樓,3/14-3/25,11:00-22:00(最後一天只到18:00)
台南:小西門新光三越6樓C,3/28-4/8,11:00-22:00(最後一天只到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