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每年過了農曆年節後,我們的生活便逐漸緊湊起來,準備迎接這山頭最熱鬧的季節。最先出現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掃墓習俗通常是在元宵過後。接著一到三月,山腳下的路口掛起交通管制時間的預告牌,宣告清明連假即將登場。通常是連假前的二個週末,加上清明連假期間,整條山路連接到台北市富德公塔,全線禁止汽車、機車通行,由政府發包給「首都客運」,派發接駁公車來服務掃墓民眾。
告示牌一出現,老闆的情緒便開始緊繃了起來,代表著忙碌的日子來了。我們皮可得繃緊些了!
當然,從三月以來,瑣事確實變多了。除了安排我們例行性的年度清明超渡法會,其他諸如客人的各式需求,通常在這時候也”順便”冒出來,想安放祖先牌位的、想順便買誰壽位的、想幫親人骨罐貼金的、想領回的、小至幫忙買供品…等等;電話也變多了,光是打來詢問交通管制時間、能不能開車上山、非得開車上山怎麼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天也要接個好幾通。
忙碌歸忙碌,累歸累。但我還蠻期待這種,帶有一點節奏的日子。好像這片山頭每年就等待著此刻,活絡了起來。尤其三月中「首都客運」便開始沿途佈置接駁車的停靠點,警示標語、停靠站告示牌等都就定位後,「首都客運」總經理會率領一票中高階主管,浩浩蕩蕩以徒步健行方式,從山上終點站往山下的起始站,也算是體恤員工體力的安排,把路線從尾到頭踏查一次,沿途的大小神明逐一上香秉告,祈求神明保佑今年度的接駁服務,人車平安。迷信與否見仁見智,但卻可見其慎重之意,對其所被賦予之責任的重視。「首都」已承接這條掃墓公車路線十八年,十幾年來年年如此,每年看見總經理率著人馬來了,差不多我們法會的事前準備也告一段落,雖然來自不同單位,服務內容也不一樣,但為了即將到來節日,一切各自逐一就緒,令人安心。
我們靈骨塔在這條路線上算是一個重要站點,上下車民眾多,也位於一個上下山可會車的轉彎處,每年「首都」固定派駐三到五位在我們這裡站岡指揮秩序,其中有二位在「首都」號稱大師兄及小師妹,年紀不老卻是「首都」的資深員工,每年固定派駐在我們這一站。他們從第一年便跟著接駁專線團隊出勤,也從年輕到如今變成情侶,每年只要他們一出現,就像是看見我們的老夥伴般,來幫忙我們指揮交通了。不過他們一出現,也代表著山路開始實施交通管制,我們得早起趕在清晨5點上班。5點天都還未亮,我摸著黑騎車上山,沿路兩旁除了墓地還是墓地,我媽今年突然問我「你都不怕喔?」我想了一想,到底是從何時變得忒大膽?我唯一解釋,大約是白天時段這條路已走得太習慣,往來常見健行客、自行車隊、甚至這幾年流行的導覽團,這條路在我心目中一直很熱鬧。無論如何,交通管制期間,五點半不到,首都的同仁們也都在各站點就定位,這片山頭儘管天都還未亮,陽氣卻很旺,也就沒什麼好怕了。
有一年為了犒賞同仁清晨上班辛苦,我們安排了天天都不一樣的豐盛早餐,「首都」老夥伴們看得很羨慕,便興起和我們一起訂早餐。而我們倒是羨慕他們菜色豐富的午餐餐盒,山下願意送餐上山唯二兩家便當店,早被我們吃膩,最後我們索性決定交換便當。既然便當都可以交換了,「首都」為員工貼心準備的下午茶,加上我們客人源源不絕的結緣水果餅乾,誰還沒吃飽還沒吃膩的就自己挑選吧!在這山上永遠都餓不死人,只會讓你撐飽著下山。
今年的交通管制早在前二個週末便開始實施,依照慣例「首都」派駐的人力也各就各位,不過今年我們的老夥伴大師兄沒來了,小師妹說他離職回家幫忙,準備接手媽媽的事業,他媽媽煮了一手好江浙料理,在大安區某市場經營熟食店鋪,小有名氣,我們去年已耳聞此事,打拼事業當然祝福,但相隔了一年,我們山上這夥人最關注的,是大師兄到底把小師妹娶回家沒啊?小師妹一如往常的爽朗說,因為疫情這事”又”被耽擱啦!
去年因為疫情,掃墓人潮據「首都」統計少了百分之九十。但礙於政府的招標規定,班次有一定規範,即便祭拜人少了,車趟卻不能減,據說慘虧。少了百分之九十的掃墓人潮,這山區誰不是慘虧呢?最辛苦的是墓地清潔員,掃了一整年,家屬若沒來,很難收到錢。倒是沒有經營壓力的小員工如我,偷得了一個清閒的清明連假。不過今年三月以來,車潮陸續出現,為了一位難求的車位,我們是煞費苦心,每位客人都不能得罪,要公平安排車位著實是大學問。好在上週末「首都」夥伴們已各就定位,我們的兼差人力也補齊了,即將到來的連假,是否會出現“報復性”掃墓人潮?我忍不住想倒數,還剩七天就可以休假了。
台北市 午 班 清潔員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來你可能不信,台北市所有的行人垃圾桶,只要過了午夜,無論地段好壞、地價高低、居民素質差異,任何一個行人垃圾桶都會被塞滿各類家用垃圾。齋主是個喜愛夜遊的人,當你看到仁愛路、信義路或安和路這種極高價地段的垃圾桶,仍被塞滿垃圾時,你真會懷疑自己的眼睛。
台北市一名王姓男子,十月十二日的中午於民生東路四段路口,計畫丟棄家用垃圾,被兩名環保局稽查員發現,王姓男子害怕開單而逕行逃逸,不幸於過馬路時遭到路面絆倒,被駕駛休旅車的陳姓男子輾過,不幸身亡。除駕駛陳姓男子遭到警方以過失致死移送地檢署之外,兩位環保稽查員也被王姓男子家屬提告過失致死。
柯文哲於今年年初,撤除台北市五百個行人垃圾桶,其根本原因是清潔員們工作量太過巨大。你只要有幸早起,看到台北市的行人垃圾桶,就能知道清潔員的抱怨從而何而來。垃圾桶裡滿滿的家用垃圾不說,還有許多低道德人士,丟棄大型垃圾,甚至當垃圾桶滿了,還自以為貼心的將垃圾堆在垃圾桶旁邊,早上就形成一片垃圾山。更令人無語的是,許多低道德住戶,甚至連基本的垃圾清潔都沒做,許多食物殘渣吸引住在水溝中的蟑螂及各類蚊蟲,即便清潔隊員們奮力清潔,早上經過依然能聞到諸多異味。
齋主我是相當反對柯文哲撤除行人垃圾桶的。因為這確實造成許多合法公民們走在路上丟棄隨身小垃圾的不便,但我卻也能理解何以北市府不得不撤除行人垃圾桶。因為即便大多數的使用者皆為合理使用,但少數低道德者給整套制度造成過重的負擔。
你或許會質疑,為啥住在天龍國天龍區天龍里天龍路天龍巷的天龍居民,會做出如此低道德的行徑? 有些居住於此的居民不見得真的天龍,他們可能經濟並不如你我所想這般寬裕。有些即便經濟優渥,但思維仍舊貧困,覺得垃圾袋能省則省,每天依舊將垃圾棄置於行人垃圾桶中。甚至更多時候問題遠比我們所想的簡單,這些垃圾桶中滿滿的垃圾,不過居於他處的人騎乘機車特地前來棄置。
至於有沒有能力開罰,你別開玩笑了好嗎?隨意棄置家用垃圾,罰款是1200~6000元,這筆數目不只是小,還得要由環保局稽查人員開單。台北市有1200個行人垃圾桶,每個垃圾桶派一個人站崗,一天能不能賺飽他們的薪水都是問題,更別提甚麼退休金了。不然改用監視器如何? 好,那得確定所有垃圾桶附近都有電源能牽線,假設每支監視器加上軟體成本,算起來每支約5萬元,光是這樣就6000萬元,這可還沒加上請人員監看,以及後續追查違規者的行政成本。換言之,要抓到亂丟垃圾的低道德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必須要得柯文哲一點掌聲,因為他曾嘗試要解決這事情。前陣子有輿論罵柯文哲亂花錢在科技研發上,但那些被罵的項目中,有個名為「iTrash」的計畫。其核心主旨是讓上班時間過長,無法追著垃圾車倒垃圾的上班族,能用悠遊卡刷卡倒垃圾。齋主起初真的覺得立意良善,可惜這項計畫後來似乎不了了之,似乎是遇上了無法克服的問題。
「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之有年,也稱得上是成功,必須這政策大量減少了垃圾體積,讓市民更願意投身環保工作,也讓社會更在意要如何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舉例來說,台北市攤商或小吃們,因為垃圾費隨袋徵收,因而減少了體積較大的保麗龍餐具使用。禮品店、藝品店甚至是水果行的包裝材料,也更講求精緻小巧,而非是過往的蠻橫大氣。
只是即便一項成功的政策,都還是能造成許多負面的副作用。以本次不幸的意外來說,大概是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悲劇。
對慘死休旅車輪下的王姓男子來說是悲劇
對王姓男子的家屬來說更是悲劇
但就我來看,兩名稽查員被告上法院更是鬧劇
而那名倒楣的陳姓駕駛,則肯定是悲劇中的悲劇
那這齣悲劇又從何而來?
為了害怕6000元的罰單而賠上一命
也難怪廉價的人,有著廉價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也拖累著整個社會跟著一起沉淪
台北市 午 班 清潔員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勞動部從今(17)日起分區舉辦5場關於一例一休以及勞保年金的公聽會,下午舉行北區場次。在公聽會開始前,包括桃園市產業總工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等多個勞工團體在勞保局前舉行記者會,高舉「小英裝傻,綠委硬幹,資方大賺,工人被賣」的布條,表示勞基法、勞保年金已是最低標準,反對勞基法「修惡」。
北市產總總幹事秘書長陳淑綸批評,勞動部是在資方團體要脅下,召開公聽會修改勞基法,且多數要求修法,抱怨一例一休造成「成本上升」、「排班困難」的資方團體,都是過去不守法的雇主。
桃產總顧問毛振飛在公聽會中表示,政府現在的勞保年金改革都是在騙人、只是延後破產,到民國118年還是會發生財務危機、費率還是要調整,很多年輕人到時候還是領不到,這樣的改革沒有對年輕人負責,並不是永續;「有的勞工連一萬塊都領不到,退休怎麼過日子?」他認為勞工需要樓地板保障,勞動部應該說清楚,一例一休、勞保年金到底要怎麼改革?
另一方面,上月初有北捷李姓清潔工與台北市議員王威中召開記者會,指控外包公司積欠清潔員資遣費及工資,其中被點名的萬成公司,今天也派代表來到公聽會。邱姓代表表示,他照顧員工不遺餘力,但卻被對方誹謗、被媒體不實報導,「叫企業如何生存?」他也批評勞檢人員,「有的素質是不是那麼OK、還語帶威脅」,更提到現在一例一休增加一倍人力,「應該要給緩衝」。
勞動部部長林美珠則在公聽會前則對媒體表示,公聽會是要持續傾聽各方意見,現在沒有修法打算。對於總統蔡英文日前「看不懂勞基法」的發言,林美珠表示,總統的意思是條文太複雜,不容易懂。但術業有專攻,若經過解釋與長期適用,應該不至於有疑義。
(圖與文/何宇軒、鄧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