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議題是「環保vs環保」兩難下的權衡,一次看完幾個焦點爭議,瞭解問題的本質,然後分享吧!
洪申翰委員長期深耕台灣能源及環保議題,他告訴大家,藻礁議題並不是開發與環保的價值對立,而是「環保vs環保」的權衡。
目前不同的三接方案,背後都有明確的環境保護功能與目的:中南部減煤減空污 vs 更徹底棲地保育 。
一邊是希望更大程度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但另一邊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
✅申翰委員針對藻礁議題的QA,請大家一起來關心,一起轉發給關心的朋友
—以下分享自洪申翰立委臉書—-
藻礁爭議,表層是「保育v.s開發」,但其實深層是「環保v.s環保」兩難下的權衡
最近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議題爆發後,各種不同立場的朋友都來找我,表達他們的憂慮跟疑惑,包括推動連署方,也包括不贊成公投連署的朋友。不論立場,其實大家都有些相近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再一個接收站?」「目前的方案到底會不會破壞藻礁?」「到底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等等。
我也知道現在有一些人一些惡意的媒體,尤其是擁核勢力,又想要操作二元的善惡對立來簡化或標籤化這過程中努力過的人,我當然也是被鎖定的對象。對於這些無助問題解決的惡意,我只想說,如果這種把立場對立化、簡化的標籤,或突襲式的表決有用,這問題不會發展至此,這都只是姿態的操作而已,這種無用的消費動作還是省省吧。
我其實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在這樣轉型的爭議中,我們恐怕無法再像過去,靠著二元是非善惡的對立來理解,來找答案,這樣是兜不出答案的。
現在輿論上的幾個方案爭執,並不是如表層的價值對立,不同的方案主張後面,都有明確的環境保護功能與目的「更徹底棲地保育」vs.「中南部減煤減空污」,孰輕孰重?大家其實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答案不會簡單,因此在藻礁爭議上,這兩天我接受了專訪,也希望可以相對完整的跟大家說說我長期接觸此案的看法和理解。
【台灣需要第三接收站嗎❓】
#第三接收站是為了天然氣布局 #為了減煤減污和電力風險管理
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改為燃氣發電,是台灣長遠能源規劃的趨勢。為了台灣整體天然氣的佈局,以及南氣北送的風險管理,除了現有的台中和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北部勢必需要再一個接收據點來供大潭、通霄等燃氣電廠重鎮。桃園大潭的第三接收站計畫是馬英九2015年核定的,因此當時原因並不是非核(馬英九又沒有要推非核),而是為了處理台灣整體天然氣佈局的風險管理。
【目前的方案會破壞大潭藻礁嗎❓】
#學者調查證明大潭生態豐富 #離岸迴避方案保留藻礁
桃園的海岸線有很特殊的藻礁生態,目前爭議的大潭藻礁,在過去相對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與關注,當時中油說大潭藻礁遭到沙埋,因此判斷大潭藻礁的生態很差。直到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生態學者進入大潭藻礁的區域做調查研究,發現這塊潮間帶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確實豐富得超出預期。這些新的研究結果,也讓中油無法再單方面聲稱這塊區域的生態很差,也無法否認這些塊區域的生態價值。
馬政府時期核定的方案是,現在看到的海岸上潮間帶藻礁區域要全面開挖,面積高達232公頃。但是因為生態學者和許多團體的投入和努力,讓大潭藻礁的生態受到重視,於是行政部門被逼出現在看到的「迴避離岸方案」。
也就是將工業港移到海上,避開岸上潮間帶,保留下這塊擁有最好生態的藻礁潮間帶,另外同時也將開發的面積縮小、不增加岸上新的開發。這個方案確實避開了岸上裸露的藻礁,保留下生態最豐富的藻礁區域,就生態上來說,從原本要把生態最好的區域全面挖掉到現在,這進展不能說不大。
【現在的方案是否完全不會影響生態了❓】
#目前方案不是完全沒影響 #但尚有生態疑慮需要被釐清
目前的離岸方案還存在爭議的是,工業港在海上,那對於海底下的生態會不會造成影響?以及,這些海面上的構造物,是否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針對海底下的生態影響,目前攤出來的科學資料,水深十二米以下的底棲生物棲地,仍有礁體和沙地,離岸工業港的興建,確實仍會對這些水下的礁體和沙地造成影響,這也是部份深海底棲生物的棲地。我認為很武斷說「絕對不會有影響」這是不精準的,但是影響程度多大,海底下生物狀態如何?還需要更多科學實證的證據。
另外,也有學者提出,海面上的構造物,工業港和棧橋,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不會對生態影響到什麼程度?目前確實是各說各話的狀態,因此也還沒有辦法被好好被釐清討論。
以上兩個爭議,我認爲都還需要更多方法和證據,包含現況與可能影響的程度,都需要更多科學方法來確認跟釐清。
【如果將第三接收站移到台北港會是最好的選項嗎❓】
#臺北港方案最大成本是時間 #是環保vs環保的問題
大家也在討論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例如,台北港合適嗎?我認為台北港最大的問題和成本是「時間」。臺北港所需要的時間加上環評、生態調查、填海造陸及工程時間等,我不採中油自評18年的說法,這說法太誇張。但在綜合工程和政策資訊後,我認為最最最樂觀的時程預估,也至少需要9到10年以上。如果從2021年開始做,需要到2030以後才會完工,因此原本預計2023-2030中南部要用燃氣來大幅減煤、改善空污的計畫將會停擺。
中南部有相當高減煤減空污的期待,這也是我過去幾年工作的重點之一,臺北港方案最大的實質影響,是我們原本預計2023-2024年可以更大幅度用燃氣取代污染最髒的燃煤,減少空污的計畫時間將會停滯,難以再執行。
另一個台北港案的影響是,原先要來替代燃煤的大潭8號、9號機將可能面臨完工卻沒有氣可使用的狀況,因此會影響到電力的備用容量。精準來說,這個備用的影響不會到絕對的停限電,但在未來半導體用電增加下,確實會使供電的風險會增加,這是一個機率的概念。
綜合以上,我們會發現,一邊是希望更徹底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但另一邊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所以,第三接收站和藻礁的議題不是一個尖銳的價值對立,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其實是環境保護與環境保護的權衡。
但我也想再提醒,這也是很多環團朋友對中油非常不諒解的地方,他們經歷這麼多年的過程,一定會想指控,如果中油在2015年2016年就開誠佈公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那現在就不用遭遇目前這個時程的巨大壓力跟兩難。這是他們這麼憤怒的原因。
【就是非核家園破壞藻礁嗎❓】
#國民黨挺藻礁別有用心 #但核四重啟無法解決藻礁爭議
最近擁核派和國民黨不斷說要拿核四來解決藻礁爭議,這都是錯誤的誤導和刻意擾亂視聽。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核四都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首先,目前封存的核四其實尚未完工,而建照也已經失效,要重新取得建照、重啟復工,光是重啟復工就需要7+N年,現在建照失效之後至少是10+N年,不管怎麼樣都趕不及成為可使用的選項,來緩解爭議,而這些都還不談到核四設備的老舊、拼裝的安全問題。
撇除擁核反核的立場,客觀來說,天然氣接收站和藻礁保護的議題,就是沒辦法用核四解決。但國民黨最令人厭惡的地方,就是一直拿核四來混淆視聽,但這都不是真的要解決藻礁問題,僅是國民黨見縫插針,覺得只要讓資訊更混亂、讓事實更難釐清,就可以獲得政治上的利益。
【接下來,我們應如何面對藻礁公投爭議❓】
#各方的努力和焦慮都該被理解 #各方資訊利弊都該被釐清
過往,我們習慣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理解議題,但像我前述,在這個轉型的當口,我們需要拋棄這樣的習慣與方式,嘗試並學習如何好好對話和相互理解各自處境。
這段時間非常多不同立場的朋友來找我交換想法,我也很有收獲。我看到推動連署的朋友對保育、保護環境的心意是非常的真切,很難用黨派思維來否定。他們跟我說,這些連署是關心環境者、年輕人和許多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的朋友提出疑問的方法,他們強烈希望是否能再多討論,目前的方案是不是最好的,希望這件事情可以被好好釐清和討論,希望開啟更多對話。
而環團很難諒解的是中油這麼多年的態度,讓處理此案的時間限制越來越大,要怎麼創造這個時間點對話的基礎,都還要各自再靜下想想。
長久以來,公共議題討論被國民黨的政治操作攪亂,在2018年的公投選舉中,更是重創台灣好不容易要開啟社會對話的機會。直到今天,國民黨也確實不斷利用罷免和公投的方式在進行政治操作對立跟分化,不惜打亂公共討論的風向來謀自己的利益,我知道很多朋友經歷當年的過程,這樣的焦慮很深很深,這樣的擔心也絕非空穴來風。
我心中最大的擔憂是,如果,轉型中各個環節和爭議點都變成是非善惡的對立,「轉型」將會越來越艱難。而對立的態勢和混亂的資訊所造成的局面,也是國民黨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法,相信也是各方朋友都不樂見的情況。
我希望透過這篇文,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了解剝除爭議的表層,這其實是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上的難題和權衡,但能否讓它成為我們好好討論能源轉型的機會,端看我們接下來怎麼作。
藻礁公投的連署已經達標,接下來我們該要逐步把問題利弊釐清,讓各方可以有機會對話,社會大眾才能好好思考選擇其中的權衡。
民主成長和能源轉型,我們的確都在十字路口。
https://tinyurl.com/ya983sj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台中港與清泉崗議題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及港務公司。目前自由經濟示範區五港一空並沒有包含清泉崗,林佳龍要求葉匡時回去反映,「五港一空要朝五港二空來發展」 加入台中清泉崗機場。林佳龍也提到,他將搭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列車,規劃大台中雙港發展特別條例,以此政策引領促進台中...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吳濬彥 Wu Jun Y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臺北港的大夢!臺北港可能取代基隆港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機關名稱:null - 標案瀏覽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 more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yy港灣建設台北港全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吳濬彥 Wu Jun Y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藻礁爭議,表層是「保育v.s開發」,但其實深層是「環保v.s環保」兩難下的權衡
最近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議題爆發後,各種不同立場的朋友都來找我,表達他們的憂慮跟疑惑,包括推動連署方,也包括不贊成公投連署的朋友。不論立場,其實大家都有些相近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再一個接收站?」「目前的方案到底會不會破壞藻礁?」「到底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等等。
我也知道現在有一些人一些惡意的媒體,尤其是擁核勢力,又想要操作二元的善惡對立來簡化或標籤化這過程中努力過的人,我當然也是被鎖定的對象。對於這些無助問題解決的惡意,我只想說,如果這種把立場對立化、簡化的標籤,或突襲式的表決有用,這問題不會發展至此,這都只是姿態的操作而已,這種無用的消費動作還是省省吧。
我其實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在這樣轉型的爭議中,我們恐怕無法再像過去,靠著二元是非善惡的對立來理解,來找答案,這樣是兜不出答案的。
現在輿論上的幾個方案爭執,並不是如表層的價值對立,不同的方案主張後面,都有明確的環境保護功能與目的「更徹底棲地保育」vs.「中南部減煤減空污」,孰輕孰重?大家其實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答案不會簡單,因此在藻礁爭議上,這兩天我接受了專訪,也希望可以相對完整的跟大家說說我長期接觸此案的看法和理解。
【台灣需要第三接收站嗎❓】
#第三接收站是為了天然氣布局 #為了減煤減污和電力風險管理
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改為燃氣發電,是台灣長遠能源規劃的趨勢。為了台灣整體天然氣的佈局,以及南氣北送的風險管理,除了現有的台中和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北部勢必需要再一個接收據點來供大潭、通霄等燃氣電廠重鎮。桃園大潭的第三接收站計畫是馬英九2015年核定的,因此當時原因並不是非核(馬英九又沒有要推非核),而是為了處理台灣整體天然氣佈局的風險管理。
【目前的方案會破壞大潭藻礁嗎❓】
#學者調查證明大潭生態豐富 #離岸迴避方案保留藻礁
桃園的海岸線有很特殊的藻礁生態,目前爭議的大潭藻礁,在過去相對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與關注,當時中油說大潭藻礁遭到沙埋,因此判斷大潭藻礁的生態很差。直到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生態學者進入大潭藻礁的區域做調查研究,發現這塊潮間帶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確實豐富得超出預期。這些新的研究結果,也讓中油無法再單方面聲稱這塊區域的生態很差,也無法否認這些塊區域的生態價值。
馬政府時期核定的方案是,現在看到的海岸上潮間帶藻礁區域要全面開挖,面積高達232公頃。但是因為生態學者和許多團體的投入和努力,讓大潭藻礁的生態受到重視,於是行政部門被逼出現在看到的「迴避離岸方案」。
也就是將工業港移到海上,避開岸上潮間帶,保留下這塊擁有最好生態的藻礁潮間帶,另外同時也將開發的面積縮小、不增加岸上新的開發。這個方案確實避開了岸上裸露的藻礁,保留下生態最豐富的藻礁區域,就生態上來說,從原本要把生態最好的區域全面挖掉到現在,這進展不能說不大。
【現在的方案是否完全不會影響生態了❓】
#目前方案不是完全沒影響 #但尚有生態疑慮需要被釐清
目前的離岸方案還存在爭議的是,工業港在海上,那對於海底下的生態會不會造成影響?以及,這些海面上的構造物,是否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針對海底下的生態影響,目前攤出來的科學資料,水深十二米以下的底棲生物棲地,仍有礁體和沙地,離岸工業港的興建,確實仍會對這些水下的礁體和沙地造成影響,這也是部份深海底棲生物的棲地。我認為很武斷說「絕對不會有影響」這是不精準的,但是影響程度多大,海底下生物狀態如何?還需要更多科學實證的證據。
另外,也有學者提出,海面上的構造物,工業港和棧橋,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不會對生態影響到什麼程度?目前確實是各說各話的狀態,因此也還沒有辦法被好好被釐清討論。
以上兩個爭議,我認爲都還需要更多方法和證據,包含現況與可能影響的程度,都需要更多科學方法來確認跟釐清。
【如果將第三接收站移到台北港會是最好的選項嗎❓】
#臺北港方案最大成本是時間 #是環保vs環保的問題
大家也在討論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例如,台北港合適嗎?我認為台北港最大的問題和成本是「時間」。臺北港所需要的時間加上環評、生態調查、填海造陸及工程時間等,我不採中油自評18年的說法,這說法太誇張。但在綜合工程和政策資訊後,我認為最最最樂觀的時程預估,也至少需要9到10年以上。如果從2021年開始做,需要到2030以後才會完工,因此原本預計2023-2030中南部要用燃氣來大幅減煤、改善空污的計畫將會停擺。
中南部有相當高減煤減空污的期待,這也是我過去幾年工作的重點之一,臺北港方案最大的實質影響,是我們原本預計2023-2024年可以更大幅度用燃氣取代污染最髒的燃煤,減少空污的計畫時間將會停滯,難以再執行。
另一個台北港案的影響是,原先要來替代燃煤的大潭8號、9號機將可能面臨完工卻沒有氣可使用的狀況,因此會影響到電力的備用容量。精準來說,這個備用的影響不會到絕對的停限電,但在未來半導體用電增加下,確實會使供電的風險會增加,這是一個機率的概念。
綜合以上,我們會發現,一邊是希望更徹底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但另一邊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所以,第三接收站和藻礁的議題不是一個尖銳的價值對立,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其實是環境保護與環境保護的權衡。
但我也想再提醒,這也是很多環團朋友對中油非常不諒解的地方,他們經歷這麼多年的過程,一定會想指控,如果中油在2015年2016年就開誠佈公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那現在就不用遭遇目前這個時程的巨大壓力跟兩難。這是他們這麼憤怒的原因。
【就是非核家園破壞藻礁嗎❓】
#國民黨挺藻礁別有用心 #但核四重啟無法解決藻礁爭議
最近擁核派和國民黨不斷說要拿核四來解決藻礁爭議,這都是錯誤的誤導和刻意擾亂視聽。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核四都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首先,目前封存的核四其實尚未完工,而建照也已經失效,要重新取得建照、重啟復工,光是重啟復工就需要7+N年,現在建照失效之後至少是10+N年,不管怎麼樣都趕不及成為可使用的選項,來緩解爭議,而這些都還不談到核四設備的老舊、拼裝的安全問題。
撇除擁核反核的立場,客觀來說,天然氣接收站和藻礁保護的議題,就是沒辦法用核四解決。但國民黨最令人厭惡的地方,就是一直拿核四來混淆視聽,但這都不是真的要解決藻礁問題,僅是國民黨見縫插針,覺得只要讓資訊更混亂、讓事實更難釐清,就可以獲得政治上的利益。
【接下來,我們應如何面對藻礁公投爭議❓】
#各方的努力和焦慮都該被理解 #各方資訊利弊都該被釐清
過往,我們習慣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理解議題,但像我前述,在這個轉型的當口,我們需要拋棄這樣的習慣與方式,嘗試並學習如何好好對話和相互理解各自處境。
這段時間非常多不同立場的朋友來找我交換想法,我也很有收獲。我看到推動連署的朋友對保育、保護環境的心意是非常的真切,很難用黨派思維來否定。他們跟我說,這些連署是關心環境者、年輕人和許多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的朋友提出疑問的方法,他們強烈希望是否能再多討論,目前的方案是不是最好的,希望這件事情可以被好好釐清和討論,希望開啟更多對話。
而環團很難諒解的是中油這麼多年的態度,讓處理此案的時間限制越來越大,要怎麼創造這個時間點對話的基礎,都還要各自再靜下想想。
長久以來,公共議題討論被國民黨的政治操作攪亂,在2018年的公投選舉中,更是重創台灣好不容易要開啟社會對話的機會。直到今天,國民黨也確實不斷利用罷免和公投的方式在進行政治操作對立跟分化,不惜打亂公共討論的風向來謀自己的利益,我知道很多朋友經歷當年的過程,這樣的焦慮很深很深,這樣的擔心也絕非空穴來風。
我心中最大的擔憂是,如果,轉型中各個環節和爭議點都變成是非善惡的對立,「轉型」將會越來越艱難。而對立的態勢和混亂的資訊所造成的局面,也是國民黨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法,相信也是各方朋友都不樂見的情況。
我希望透過這篇文,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了解剝除爭議的表層,這其實是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上的難題和權衡,但能否讓它成為我們好好討論能源轉型的機會,端看我們接下來怎麼作。
藻礁公投的連署已經達標,接下來我們該要逐步把問題利弊釐清,讓各方可以有機會對話,社會大眾才能好好思考選擇其中的權衡。
民主成長和能源轉型,我們的確都在十字路口。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協和電廠第2場二階段環評公聽會|毫無誠意的台電公聽會】
基隆協和電廠要將重油機組除役改建為燃氣機組。因要接收天然氣,台電要在協和電廠旁「 #填海造陸」約18.6公頃來興建接氣碼頭和綿延好幾百公尺且高12-14公尺的堤防,將造成基隆外木山海洋生態、漁業、海岸景觀巨大衝擊。
許多參與者質疑第1場二階環評公聽會未談填海造陸替代方案,這次,台電將替代方案說明放入公聽會ppt內容,但仍然沒有放入 #環境影響評估書 中——等於這些替代方案只是公聽會上說說、無法進入環評程序,更無法提供給環評委員做環境影響評估的重點審查。
毫無誠意如同過水的公聽會後,真正能為基隆美麗的海岸、沒有辦法講話的自然環境、生態和生物發聲的,只有每一個關心海洋的公民。我們需要每一個愛護海洋的公民一起來連署,不要讓美麗的外木山海岸被粗糙的開發手段破壞,拒絕零替代方案的填海造陸政策,要台灣電力公司把替代方案完整納入環境影響評估書、供環評委員嚴格審查!
💪一起來連署關心(同步協助傳遞公聽會補充意見):https://forms.gle/gBCmfvm55irpomQo9
---
以下是此次公聽會,我針對 #生態保育與漁業資源、 #海岸管理法與漁業法規、 #替代方案納入環評程序、以及 #能源轉型目標 四個面向對此次填海造陸案提出嚴正質疑。
➡生態保育與漁業資源🐠
在環說書階段與環評書階段總共2+4次的調查,這麼有限的次數就發現保育類海龜綠蠵龜、玳瑁龜,保育類海龜的除了族群稀少需要保護外,更彰顯孕育其生長處的自然生態豐富。由於綠蠵龜等保育類海龜幼龜時期需要依賴馬尾海藻,其主食是海藻與海藻,因此珊瑚礁與藻類共生之處是海龜重要的覓食場域。每次台電都基於「文獻回顧」說填海造陸處不是海龜「棲地」、「海龜會離開、影響不大」到底是基於甚麼研究基礎?破壞保育類海龜的生存場域對其族群是否會掠奪食物資源造成嚴重影響、相關評估在哪裡?
而此處生態豐富,填海造陸的衝擊除了海洋生態和破壞所有基隆人的自然資產外,更會破壞此處漁民賴以為生的漁業資源。而台電一直說會做生態補償,請問填海造陸後,台電可以把這些在不同水深、海洋生物重要覓食場域、超過16%覆蓋率的珊瑚與藻類補償回來嗎?又要如何執行?
➡海岸管理法與漁業法規🌊
此次填海造陸及建造防波堤堤的區域為環境敏感區域及水產動植物保育區,除了對生態、海洋環境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外,也會影響基隆市的漁業和漁民生計。除了罔顧漁民權益,台電的環評書中提到,此次填海造陸區域位於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因此也是一級海岸保育區,但台電認為《漁業法》並未對圍堤造地有相關規定,因此引用了《海岸管理法》第12條第二項作為開發依據,然而,填海造陸是為了「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需要」嗎?可能造成環境和產業嚴重危害,甚至造成整體海岸線、港灣安全危害的填海造陸,是國家安全所需嗎?
➡替代方案納入環評程序📋
前任環評學者提過從台電自己的林口電廠碼頭和台北港空間接收天然氣,並以海底管線方式運送至協和。對此,台電一直說海底管線方案不可行,因「工程期程會太晚」、「北部海底地形複雜」,沒關係,很困難,但好好把「工程技術可行性」、「工程經費」做完整的評估、納入環境影響評估,這件事還要再講幾次?
最重要的是,五位前任環評學者都曾經提過永久「浮動式接氣碼頭」(FSRU)作為替代方案,直接在協和利用客製化的船舶接收、儲存天然氣,不會大幅影響海洋生態與生物生存。2019年,全世界有這麼29個已建造完成、6個興建中與30個預期完工的FSRU接收站,且都是「永久」的接收方案。協和電廠在正式商轉之前,也得暫時性使用FSRU來供應一號機組的燃氣發電。為什麼不能納入協和周遭海域的氣海象及港灣條件、遮蔽規劃完整調查,評估永久式「浮動式接氣碼頭」的替代方案?這些,台電是否有準備要納入環評程序?
➡能源轉型目標🌎
為什麼我要一直談填海造陸案的替代方案?能源轉型目標下,2025年的能源占比──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其中天然氣占比高是要去支持再生能源發展,讓2050年再生能源的占比提升。再過10年、20年,天然氣占所有發電的占比也許會降到35%,也就是,2050年,協和電廠改建計畫中的填海造陸所興建之儲氣槽使用量到那時也許只用不到一半。
我再次強調,這次協和電廠轉天然氣發電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手段、是來要支持未來再生能源發電。現在為了一個 #過渡性的發電,卻要花這麼多成本去填海造陸、對基隆海岸造成 #永久性破壞,到現在台電還不能將其他衝擊性較小的方案納入「環境影響評估書」,以符合能源轉型的永續、再生的目標?還說填海造陸零替代方案,連帶的海洋與景觀的永遠破壞,就要這麼逼基隆人吞下去?
我支持能源轉型,但能源轉型是不斷調整與反思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能源轉型是因其訴求著永續、循環與再生,因此更應該回歸其本質──重視自然生態與環境永續性,不應以暫時性的目的,將手段放在永久性的破壞上。
➡開發單位回應
規劃公司回應,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評估能夠設置最大的FSRU是六萬公秉,這個量只有一半,使得未來基隆港FSRU進出的頻率會非常高,為避免對基隆港造成大的影響,因此作為臨時的供氣方案。另外,此次會影響的珊瑚數量推估出來是會有七萬四千多株,至於海龜則重複強調協和海域是海龜的覓食區,不是產卵棲地,主要的洄游路徑都沒有在協和電廠附近,只有少數的海龜會遷遷徙終點是在東北角海域。
其餘關於覓食地破壞對海龜族群影響、是否有辦法將破壞的珊瑚、藻類做完整生態補償?這些都沒有回應。
接著,台電副總只一直強調可行性研究階段有評估過這些替代方案,並且拿出可供「學習」的國外「填海造陸」案例,沒有談到海岸管理法的議題,以及任何能源轉型的目標和手段,就是做完全模糊焦點、毫無就事論事的歌功頌德,例如提台積電要用台電的電,所以大家要支持台電(不知道廠區位於新竹的台積電到底用了協和電廠多少電)或是副總來基隆很多次溝通很辛苦云云。
整個公聽會中開發單位的回應,沒有談到任何替代方案是否環境影響評估程序、替代方案是否會完整呈現給環評委員審查。在我不斷大聲呼籲之後,經濟部與台電才在最後說會納入環境影響評估書。
在這場毫無誠意的公聽會後,我希望關心海洋的大家跟我一起連署,不要讓美麗的外木山海岸被粗糙的開發手段破壞,拒絕零替代方案的填海造陸政策,要台灣電力公司把替代方案完整納入環境影響評估書、供環評委員嚴格審查!
💪一起來連署關心:https://forms.gle/gBCmfvm55irpomQo9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針對台中港與清泉崗議題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及港務公司。目前自由經濟示範區五港一空並沒有包含清泉崗,林佳龍要求葉匡時回去反映,「五港一空要朝五港二空來發展」 加入台中清泉崗機場。林佳龍也提到,他將搭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列車,規劃大台中雙港發展特別條例,以此政策引領促進台中的產業、經濟、生活發展。
林佳龍表示,從台灣整體海空交通運輸來看,台中同時有海港跟空港存在優勢,但從這次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其具體內容與法規尚未明確,光從中央相關部會對台中的規劃,就知道自由經濟示範區還是缺乏一個宏觀整體思惟,看不出對大台中地區雙港效應有甚麼加成效用的政策。
林佳龍表示,目前台中港有貨無客,清泉崗是有客無貨,台北高雄就沒有那麼大的腹地,大台中有精密機械工具機等優勢產業,最適合也最有機會做「前店後廠 」、「海空聯運」、「境內關外」 的國際港。
林佳龍指出,今年航港基金的用途中,在港灣建設計畫上的經費,台中港最少;專案計畫的項目裡面,台中港只有兩項加起來三億左右,相對基隆港與台北港,以及高雄港都來得少,「港務公司對台中港的上位政策是甚麼?」
林佳龍也表示,台中機場從水湳遷到清泉崗他當初在民進黨政府 花非常多時間參與。他要求交通部能加強清泉崗在物流、運籌的角色。葉匡時表示,現在已經開放了貨運航線,只要有足夠的地坐物流專區,應該是可行。林佳龍隨即說,「台中地最多」,葉匡時則表達,「附近都是軍方的地」,林佳龍再說,「國防部很難剃頭,也很好協調」,他說當初水湳也是行政院跟國防部協調出來,關鍵在有沒有政策及行政首長支不支持政策。林佳龍要求葉匡時回去反映,「五港一空要朝五港二空來發展」。
葉匡時回答,交通部過去主要做交通建設,產業招商不是交通部擅長的,但自由經濟示範園區成立後慢慢演化,港務公司成立後,港一定要跟地方經濟密切合作並作為帶動地方經濟的引擎。葉匡時也回答,台中港條件很好,但清泉崗目前有兩個限制,一是軍民兩用,二是有宵禁的規定,從物流來說是有先天限制,七月會將有港市論壇將會來討論此議題,台中機場只要有足夠的腹地,而且有廠商願意配合,港務公司會思考如何跟機場來配合。
林佳龍表示,地方政府也要爭氣,過去縣市政府不把雙港當作自己的一部份,很多國際都市都朝港市合一的發展方向。台灣港務公司還是朝交通為主,航港局把管理交給台灣港務公司,讓地方首長當董事,還是解決不了規劃的問題, 還是一班行政協調而已,因為規劃權永遠在中央手上,他要求航港局與台灣港務公司、經建會、交通部等更宏觀的角度未來正視大台中以及大中部產業發展的需求。
林佳龍提到,他將搭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列車規劃大台中雙港發展特別條例,以此政策引領促進台中的產業、經濟、生活。
林佳龍在度表示,航港基金的用途中,除了台中港最少,也只是做淤沙區漂飛沙整治,以及部分的碼頭與公共倉儲建設,台中港連汙水下水道都沒有,「1%也沒有!」,而且連外道路只有主道路開了,其他都沒有。林佳龍說,「答應我」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案,盡速辦理。
林佳龍表示,國際都會發展一定要有它自己的主體性,不然為什麼神戶港跟大阪港這麼近,兩港之間走阪神高速5號線只有28.2公里,不到半小時就到了,東京港跟橫濱港這麼近,兩港之間走首都高速一號線只有30.2公里,各港一定要有其跟港市發展的獨特性。
葉匡時表示,交通部在港務公司成立後要求港一定要跟地方經濟密切合作,並作為帶動地方經濟的引擎,從國際眼光來看,這些港口不要惡性競爭,放在一個公司下,每個港有各自的特色,才不會over capacity。林佳龍馬上表示,現在台中港決不是over capacity,而是under development。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機關名稱:null - 標案瀏覽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期 類型 代碼
20090609 決標公告 90‑206
20080307 定期彙送 95‑608‑1
20080104 決標公告 96‑204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是第一商業銀行在新北市八里區的台北港貨櫃儲運中心-B棟管制站ATM詳細資料,包含金融機構名稱、地址、縣市、鄉鎮市區:... ... <看更多>
台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 在 臺北港的大夢!臺北港可能取代基隆港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港 是否可能如政府所計畫「從目前的65萬TEU達到400萬TEU的營業額」? 還是成為一座超大蚊子港? 而台北港特定區的土地是否也只是為了炒作一座不切實際的海市蜃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