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認識了一位同為建築師王大閎粉絲的新朋友,我們聊起各自對王大閎最喜愛的建築作品。其中談及了建國南路自宅、國父紀念館、濟南路虹廬、外交部以及敦化北路上的良士大廈。這些建築都有王大閎個人的風格,但真正令我們難忘的還是競圖。
1961年,王大閎設計了故宮博物院。風格自然是以現代主義建築,配上其獨有的中國氣質,算是融合出了某種特有的中國現代主義建築。可惜這美麗的故宮競圖,因為蔣介石不滿意其帶有的中國宮殿色彩不足,因而打了ˊ回票。(BTW,當年國父紀念館的建造中,蔣介石同樣打過數次回票,最後才修改成如今模樣)。
後來,王大閎同樣參與因應台北鐵路地下化而需要重新興建的第四代台北車站建築競圖,他同樣拿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只不過這美麗的建築同樣只存於紙面上。我不禁試想,如果台北車站真照了王大閎建築進行施工,也許這麼多年來就不會有人認為台北車站醜陋了。
但這兩張圖紙,依舊不是我倆認為的第一。
《登月紀念碑》是我心中無庸置疑的第一名。它是一座高252.71呎的純白紀念碑,兩支聳立的柱子,代表著人類雙手合十的意象。當時是為了紀念美國登陸月球,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以及是美國的友好邦交,因而起了這項計畫,預計用募款的方式,替美國興建一座美麗的紀念碑作為外交禮物。
事實上王大閎也確實真有此資格,他畢竟是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的高徒,當時比之同窗貝聿銘來說,王大閎承襲了更多現代主義基因,也是當之無愧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可惜的是,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在當時已經非常不穩定,1979年斷交後,這項計畫就石沉大海,再也沒有外交官在乎。直至今日,這美麗的《登月紀念碑》終究只能存於圖紙和模型之上。
同時也有6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幸福空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專線0809000123轉12170 #YHS DESIGN設計 #楊煥生 #郭士豪 #YHS #琢白 熟諳高端豪邸規劃的#YHS DESIGN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這回在現代主義經典建築─ #55Timeless琢白,透過優雅且具玩味性的設計,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的光線和遼闊視野,打破...
「台北現代建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Docomomo Taiwan 台灣現代建築檔案- 帖子 的評價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台北現代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台北現代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北現代建築 在 臺北市松山區/ 台北小巨蛋有著優美的弧線與巨大的LED廣告外牆 的評價
台北現代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美館的旁邊,隱藏了一間有趣的中式現代建築-#王大閎建築劇場。外頭有高高的圍牆,房子所占面積很小,卻有個大大的庭園。雖然叫劇場,卻並沒有甚麼特別演出,反而像個展示空間。原來這間奇特的建築,是仿照台灣知名現代建築師王大閎的舊宅所重建的。
王大閎最為人所熟知的建築應該是國父紀念館,他的建築看似西式卻帶有東方的語彙。這間重生的舊宅,空間運用非常任性,已經不大的小房子還要轉了個彎才能看到客廳,卻是他對兒時曾住過的蘇州庭園的嚮往。曾經他也像這樣坐在客廳中面對大庭園賞景,從月洞窗內望像屋外的竹林。建築師畢生追求的理念,就像詩人般優雅,在喧囂的台北市給自己一個安靜沉思的空間。
台北現代建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的年代,台灣這塊土地就已經有人類的足跡,而且隨著年代的演進,還產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往對史前資料都停留在,那種電影原始人的概念,不過我想不同的地域跟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對,如果不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程,一定無法畫出符合故事中的氛圍。
剛好手上有個台灣史前的漫畫題材要畫,漫畫家對於故事畫面的呈現,一定是要置身投入,才會有對應的畫面產生,如此才有可能畫出心目中的具像畫面。
所以為了瞭解這段歷史,我決定走訪台南的南科考古館,因為這邊保存了許多有關台灣史前的資料,還有許多出土文物的展示,親身感受體驗,才是最直接的取材方式。
因為住台北,所以這次選擇搭高鐵下台南,一路上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出門前手錶時間慢了10分鐘,差點沒趕上高鐵。在高鐵上,遇到認識的朋友,竟然就坐在我後面。
出門前才發現,因疫情影響,考古館需要提前上網預約登記入場,結果當天已經額滿,想說到現場再說,沒想到再刷一次頁面,就出現有人讓出名額,當然手刀下定預約。
下高鐵發現假日的接駁車沒班次,趕緊改搭火車等等的狀況,一切的巧合,讓整個行程好刺激,不過都有驚無險地度過,LUCKY!
來到南科考古館,當你踏入館區那瞬間,很難想像現在考古館的位置,在5-6千年前還是一片大海,對!沒錯!就是大海!這裡是高山經過雨水沖刷,順著河流把泥沙往外擴張,在與海水互相拉扯下,逐漸形成了這塊土地平原,才有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有高山有大海有平原,山海原正是我這次漫畫案的核心,感觸特別深。
想像我站立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不斷的演進後,才形成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館中有一區特別展示了這塊土地的演化,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大自然的變化真神奇,應證了土地是會成長的,現在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館內有些甚麼特色。
整棟考古館用了類似方塊的造型堆積,聽說是仿造考古挖掘時,一層層挖掘方塊坑洞的感覺,館內有些走廊的窗戶,也是朝這樣的構想設計,牆壁裝飾切割成,不同層級的挖掘圖案展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設計巧思,其實看到考古館的外型時,有點意外,因為跟我正在進行的漫畫設定,概念本質上蠻類似的,歷史是由方塊組成,由方塊堆積,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尤其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史前歷史,那更是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進入會場後,先到櫃台買門票,然後跟著指示牌的指引方向導覽,有好幾個館可以慢慢看,不過要注意中午的休館時間就是。
上去的手扶梯旁,有許多挖掘的古物介紹看版,剛好是對照外面的牆壁圖案。首先進入第一個展館,也是我這次主要取材的地方,入場的空間用了好幾個投影機做環繞投射,這個館主要講述館區的由來,以及各種年代文物的展示,一進去就會看到,台灣史前到現代的各種文化演進,在這塊土地上,竟然就像一個三明治,一層一層的包覆著不同文化,每一層堆積著當代的文物紀錄,土地真的是最好的歷史保管箱。
旁邊有一個平台,展示著我剛剛講的,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土地的過程與原因,上下皆有投影動畫演示,講解的相當清楚,接著就是各個年代挖掘出來的文物展示,展示的不外乎是,陶器、貝類、鐵器、玉器,骨骼等等...這些較不會因時間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器具呈現,像陶器就有很大的區分,不論是材質、外型甚至外表的壓紋,都有每個文化的特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隔,每個文化與文化的銜接點發生了甚麼事?這都是編故事時很可以發揮的地方。
另一區館方還做了一個各文化的環境模型,可以從居住跟地形變化上,了解每個文化的生活環境,做的很細緻,剛好有一些建築參考,當然是從各種角度拍了許多照片,資料不嫌多!
順著走道來到第二個展區,這一區展示模擬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與精神模型,都是1:1的模型展示,體會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物件細節可以參考,例如衣物的穿著,使用器具的纏繞方式,都會以當時的環境假想還原,對於未來畫成漫畫還蠻有幫助的。
來到第三的展館,這裡展示的是跟考古作業比較相關的素材,他把地層切割展示,還有模擬挖掘的現場,各種挖掘出來的骨骼比對,有點像我們素描在學的藝用解剖學,還有分析台灣各地的地質比較,感覺學術性質比較重的一區。
接著下去是兒童親子區,不過去的時候沒開放,應該是定時會有一些影片活動的展示。
這次去剛好遇到,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裡面展示一些人骨墓葬的文物,看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骨頭講故事,陳列很多相關骨骼的模型資料,角落有撥放一段史前人類的生存小影片,也有影片劇照、道具還有分鏡的展示,當天下午有這段影片的拍攝講座,其實也是特地為了講座下去聽,看影片如何用現有的文物資料,轉換成電影的概念,或許可以當成我轉成漫畫的一些參考,聽後有些收穫跟想法,還發現台上講座的主角演員,竟是我FB的朋友王國仁老師,真是巧啊~
這趟體驗,除了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演變外,也有了更深的故事想法,很多資料不能光靠搜尋或書本上去取得,實際走訪感受實際靈氣,真的會更加有想法,這也是我提供未來需要取材的人一個建議,很多是真的必須要親自看到,體驗到,才有辦法真實的紀錄下來。
在遠古那個沒紙沒筆沒電腦的年代,人類要如何保留自己的歷史,甚至保留自己曾經存在的紀錄,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不管任何年代,人跟土地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
誠如我故事中準備的一句台詞:
就用我們的身體跟土地,來告訴後代,這裡曾經發生的事吧!
對了,本來那天預計留宿台南一晚,隔天順便到附近的一些展館參觀,後來聽說一般美術館跟藝術館,周一幾乎公休,沒錯!無處可逛 !所以只好乖乖地打道回府,一切都是天意~
----------------------------------
#漫漫話畫
#南科考古館
#PODCAST
#youtube
台北現代建築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免費專線0809000123轉12170 #YHS DESIGN設計 #楊煥生 #郭士豪 #YHS #琢白
熟諳高端豪邸規劃的#YHS DESIGN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這回在現代主義經典建築─ #55Timeless琢白,透過優雅且具玩味性的設計,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的光線和遼闊視野,打破奢華扁平的想像,再次引領當代設計!
本案置身在台北市#信義區精華地帶,#楊煥生X郭士豪 一開始的構想,即從四周環境、建築本體,再深入室內空間,藉由一脈相承的連續性、通透無邊的環景視野,把自然的美好及都市的壯闊帶進生活。設計上以紳雅的英倫風尚為典範,融合現代美學語言,既重塑了奢華的維度,亦應和著家的暖度。空間裡#英式新古典 藝術氣息貫穿始終,#楊煥生X郭士豪 積極保留所有空間的大面採光,牽繫起由外而內的緊密銜接,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光線及遼闊視野,打造出回歸自然的人文精神場域。
從餐廳望向戶外,一望無際的都市天際線,將城市的流光溢彩皆盡攬於眼中,完美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足。空間原木色溫潤的質感,搭配一盞華麗精美的古典吊燈,於簡約之中流露出低調奢華的氣息。臥房擁有最好的景觀朝向,設計師以大面落地窗迎接綠意與日光,把山林當作背景,這是自然與生活的再次相遇,也是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藉由溫柔舒雅的空間鋪敘,賦予獨享恬靜的私人時光。
房屋坪數:100坪(室內)
設計風格:新古典
房屋類型:大坪數
房屋狀況:毛胚屋
主要建材:
木皮、大理石(黑橄欖、浪花綠、潘朵拉)、灰玻、皮革、壁紙、鍍鈦、不鏽鋼、造型浪板
【立即洽詢,線上客服】
https://lin.ee/lzovGdM
【更多資訊】
■ 幸福空間官網 https://www.hhh.com.tw
■ 幸福空間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hhfb
■ 幸福空間 LINE https://line.me/ti/p/%40ovs4341s
■ 幸福空間 https://www.instagram.com/gorgeous_space/
台北現代建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北現代建築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屋新生,靜心古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南港這裡有個秘密空間,靜心苑的前身是日治時期所建「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經過了八十多年的歷史變遷,還是保有濃厚的日式風情。
一間間老房子,應該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尤其在象徵現代、科技的南港,有這樣的文化資產更是難得。文化局推動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靜心苑也成是其中一員。
經過大家的努力,現在的靜心苑保留了日式的建築和造景,偷偷在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這裡其實是個特色食堂,用最樸實的料理和恬淡的氣氛,讓所有人都能在這裡放鬆兼放空。
最近,靜心苑對面的藝文空間也要對外開放了,第一個展覽就是「台灣特色口罩展」,未來,在遵守防疫規定下,歡迎大家來走走逛逛!
#台北市 #副市長 #黃珊珊
#靜心苑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
#老屋新生 #老房子文化運動
台北現代建築 在 台北現代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建築特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台北有名建築、台北現代建築、台北建築作品就來手搖飲社群資訊站,有最完整台北建築特色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北現代建築 在 台北現代建築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搖飲社群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建築特色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台北有名建築、台北現代建築、台北建築作品就來手搖飲社群資訊站,有最完整台北建築特色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北現代建築 在 Docomomo Taiwan 台灣現代建築檔案- 帖子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已經超過一百年,由於文資學者普遍對現代性與現代建築價值的無知,許多可貴的經典設計已經遭遇拆除破壞,如台南中正路末廣町的現代町屋、台中東海大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