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疫情大爆發前的舊照片 請莫驚慌】
萬華不是只有「阿公店」,還有從小吃到大的華西街「大鼎肉羹」香菇滷肉飯,廣州街及梧州街上的懷念愛玉冰、頂級甜不辣(另有家青山宮旁的亞東甜不辣也好)、鱔魚炒麵、新竹肉圓、皇后牛排館(隨餐附上比西餐廳還好喝的酥皮濃湯)、開很晚的萬華麻油雞(梧州街上),大陸姐妹經營成功的「艋舺螺螄粉」,和平西路上的「海天香餃」(也是大陸來台新移民成功創業,水餃、雲吞、撈麵都好吃)、「陳記專業蚵仔麵線」(好吃到不知怎說,一定要加麻辣),剛從廣州街搬到和平西路的龍都冰果店(原龍山商場老店,我媽小時候就有)……都是「養育」我的好滋味。
我父母都是道地的台灣本省人,父親祖輩明末就隨鄭成功屯墾台南,母親則是在地艋舺(萬華)人。我小學、國中都在萬華成長,班上沒有半個外省人,直到高中考上建中,同學裡才赫然出現許多典型的外省軍公教子弟,跟我說台北「代表美食」是鼎泰豐、牛肉麵,當時我可以說是聞所未聞,但也從高中起才接觸建中旁的四海包子店(江浙小吃)、劉媽媽麵館(雲南米線)、南門市場等外省菜,一樣很喜歡!可在我內心裡,還是要艋舺才能稱得上老台北!
嚴格意義上的老艋舺,是早年的「龍山區」(不含雙園區,現合稱萬華區),也就是此次民進黨有意扭曲操作為「防疫破口」的地方。這裡除了有美食,還有濃濃的傳統人文風貌。走過三百年的艋舺龍山寺,分靈自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主祀的觀世音菩薩歷經二戰美軍轟炸戰火,金身安然無恙,看著我從小長大,如同母親一般。旁邊的青草巷則是媽媽給我抓草藥「轉大人」的地方,長大後我也常來買魚腥草、洛神花等保養。至於剝皮寮也是清末留下的古蹟,電影《艋舺》在此取景,去年秋天還來此看「反殖民與台灣光復」展覽,沒想到如今竟成了新冠肺炎的快篩站。
翻出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照片,當時帶著朋友走從小熟悉的華西街,轉換成觀光客的心情,又有另一番味道!雖然早年盛極一時的蛇肉店榮景不再,但坐在1980年代建造的「觀光街」裡品嘗小吃,有種半室內半開放的愜意感,陪著朋友探訪自己也不曾吃過的台式日本料理攤,還有大概是兒時曾吃過的當歸豬腳、排骨湯,本是夏日夜晚三五好友「台式」酒局的好地方,而如今也都成了奢求。
當綠媒三立大剌剌的打出「萬華病毒」四字,我不知道萬華人你服氣嗎?沒有經過普篩的台灣,潛藏的社區感染沒人知曉,如今一切就怪罪給萬華,「3+11」的范雲繼續大言不慚,其女弟子苗博雅更說出「全台灣幹嘛陪雙北坐牢」的話,更證明什麼「同島一命」從頭到尾就是狗屁!萬華好像變成了一個沒立委的地方,林昶佐還在關心大麻合法化嗎?這些和陳柏惟一樣,靠蹭「抗中保台」當選的一干綠眾,疫情當前全現了原形,等到換比疫情更凶猛的那天來臨,會是什麼尿性大概也不必我再多言!
可憐萬華還是民進黨在台北的重要票倉,那些「阿公店」的業者和顧客也有一大半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如今卻都被綠媒當作「病毒」對待。可笑?可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
台北 外省 牛肉麵 在 一葉之頁-食旅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工了來跟大家拜個晚年❤️哞喜哞喜恭賀新禧~(但此篇內容跟拜年完全無關?)
年假的時候幾乎每晚都在clubhouse上,聆聽李律老師開講的「中華商場的前世今生」系列,迎接這週六2/20在公視開播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整個系列分成四天開講,真的好喜歡!!前面兩天在講當時國民黨來台的故事,還有我們從沒了解過的外省文化,當時的文化、歷史背景都需要有前頭完整的鋪陳解說,我們才能理解中華商場因何而來、人們是如何生活在那的。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原來外省人是有分高級跟低階外省人,有錢人才能住眷村,窮人只能隨便找地方亂蓋房子住,也才有後頭中華商場的出現。
整個脈絡梳理下來才在第三天講到中華商場,那天晚上聽著解說一邊看著google map了解當時的地理位置、一邊搜尋當時的照片,透過李律的描述、聽眾的回憶分享,想像當時的中華商場風貌,那些照片看不到的內部結構和環境。
每天都有許多聽眾舉手發言分享,都是聽著李律老師的解說而憶起年少回憶的人們,一起補充遺漏的部分,第三天神奇的是在QA時間,劇組的美術人員、編劇,甚至導演都出現了,也補充更全面的資訊。
聽大家一直提到的「點心世界」似乎是那個年代很大間很有名的店,許多聽眾都心有戚戚焉,說在中華商場打通了四個店面,做得非常大,後來美術人員還補充到其實是八個店面,因為建築的前後店面都包下來了等等。好像還有金園排骨?有聽眾提到當時都要站在吃飯的人後面等位子,問了現在店面在哪裡,說下次回台灣想要再吃。另外便是饊子,外省人愛吃麵粉製品,麵食、饅頭、饊子都是當時國民政府來台的老兵們愛吃,饊子便是來台時帶來的食物。
大家聽到美食都討論得相當熱烈,還有聽到好多店家但當下沒有記下來(倒是半夜聽這些聽到肚子很餓),等之後如果podcast有整理出來再來筆記一下!或許現在來吃不一定會覺得非常美味,但那些都是老台北人的記憶,如果可以,也想透過食物感受當時的風味。
聽完後我也詢問家父當時會不會去中華商場,得到的回應是「那時候在讀高中,下課很常去中華商場逛街啊!制服也都去那邊做、那裡很熱鬧有很多東西⋯⋯」還順便說很常留在士林吃牛肉麵(?),我也跟他說《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以當時的中華商場為背景,他相當有興趣的記下首播時間和頻道(笑
太喜歡這些老台北人的記憶還有當時的風華,在那個時代之後出生的我們,真的都該多多了解當時的故事,不能讓這些記憶隨著時間消逝,李律老師的整個系列都太好聽了好喜歡!!!(而且聲音超好聽,哈哈)
國師說沒跟到的人之後還會有podcast可以聽,有空有興趣的人可以留個言,之後看到podcast上線可以再分享給你們。
《天橋上的魔術師》將在2/20晚上9點於公視播出,播出之後當天Netflix就會上架,總共10集,大家一起追起來吧❤️
若有經歷過中華商場最燦爛年代的讀者,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你記憶中的中華商場、你和中華商場的故事,我太喜歡聽這些故事了。(逼大家暴露年齡的概念)
二月號的聯合文學雜誌也做了天橋上的魔術師專題,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買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353722618033354/posts/5554470157958548/
*中華商場存在的時間為1961-1992
*李律老師的博士論文為《臺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1960-1990: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
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
唐綺陽占星幫 (tag國師壓力好大)
中華商場 (點進去看會有很多驚喜!)
(李律老師是個人臉書標不到🥲)
#甩妹說說
#要clubhouse邀請碼的人也可以留言
#我還有1個扣打
台北 外省 牛肉麵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牛肉麵也都開始走文青風了~
#牛肉麵 #盤點 #文青 #YFB
台北 外省 牛肉麵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