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56】入圍作品導覽🏆
金鐘獎快到了,店長想帶大家導覽一下56屆金鐘獎的入圍作品,會選擇入圍比較多項的作品來介紹,也有店長的觀後小心得,最重要的是我會評分一下有追完的劇!希望藉此篇貼文讓大家快速進入金鐘獎,期待10/2晚上一起看頒獎典禮~
——戲劇節目——
🟡《黑喵知情》#寵物溝通
寵物也是家人,你家的事牠都知道!是一部療癒溫暖的小品,劇情帶點懸疑,雖然整體平淡日常,但在題材上取勝,可說是本次入圍的大黑馬。
以寵物溝通為題,看似講述人與寵物的關係,實則回歸到人與人相處的根本,寵物作為旁觀者,牠最清楚家人之間的感情與問題,人類情感難解的謎,或許能從寵物身上找到解答。
🏆56金鐘:入圍6項
推薦指數(5):⭐️⭐️⭐️
/
🟡《女孩上場》#女子籃球
由客家電視台推出的客語劇,以女子高中籃球隊為故事背景,破除過往戲劇都以「男籃」為主,是一部青澀、女子力滿滿的運動題材戲劇,更提及在鄉間學校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全劇客語發音,像店長不是客家人,有時候聽的有點吃力,但邊看還可以多學一個本土語言,覺得也不錯!
🏆56金鐘:入圍5項
/
🟡《若是一個人》#單身 #女性成長
單身議題精緻台語劇,文青療癒小品,故事說出現代人寂寞心聲,陪伴大家找尋和自己相處最適合的模式。很喜歡這部作品,推崇單身不等於寂寞的價值,用平淡溫暖的劇情,來訴說人們寂寞脆弱的一面,承認難過的情緒,並且找到自癒的方法,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過程,重點是更認識自己,若總是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可能也會遺失了自我。
🏆56金鐘:入圍3項
推薦指數:⭐️⭐️⭐️⭐️
/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家庭喜劇
收視率高達5.5,創下公視開台以來最高紀錄!大人小孩都愛的詼諧家庭喜劇,貼近日常又好笑,笑點的背後是現實社會的悲慘,起初看《婆婆》的心得是,怎麼會全部的小孩都不成材啦!但又很有趣令人會心一笑。全長有40集,不過店長沒有從頭追到尾,都是跟著電視跳著看,但每一次看都覺得很促咪。
🏆56金鐘:入圍8項
/
🟡《天橋上的魔術師》#奇幻
故事背景是1980年代的台北中華商場,講述商場裡的人們,遇到天橋上的魔術師後,所發生一連串奇幻的經歷,在這之中看清自己的內心。此劇寓意深遠,看完一遍後腦海中會反覆思考細節,很出情節會帶入80年代的台灣社會事件,說得很隱晦,卻能喚醒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天橋》也是今年一直留在我心裡的神劇!
🏆56金鐘:入圍14項
推薦指數:⭐️⭐️⭐️⭐️⭐️
——迷你劇集——
🟠《人生清理員》#死亡現場清理員
公視人生劇展,電視電影的篇幅,許多人說是台版《遺物整理師》,不過它比較早推出哦!故事主角是死亡現場的清潔員,清潔環境也同時是清理往生者的罣礙,讓死者一路好走,也撫平家屬的不安。大家從國外的作品注意到這類型的題材,當時也掀起熱潮,回頭看看台灣早已有相似作品,需要大家更支持,才能讓台灣的故事走出去!
🏆56金鐘:入圍7項
推薦指數:⭐️⭐️⭐️
/
🟠《戒指流浪記》#婚姻
戒指流浪在七個人手中,這七個人也各自帶著戒指展開不同故事,為整體戲劇增加了趣味及豐富性,其中核心都圍繞著「愛情」「婚姻」「家庭」等議題之上,以輕鬆的喜劇風格探討愛情及婚姻觀,一同思考愛情到最後,一定需要結婚和婚戒來綁住彼此嗎?這部挺有日系風格,導演正是日本人北村豐晴
🏆56金鐘:入圍4項
推薦指數:⭐️⭐️⭐️
/
🟠《大債時代》#青年債務
以「青年債務」為主題,描述不同類型的人,面對債務的處理方式,以及各自的金錢價值觀,債務也有分有形的金錢債或無形的人情債。探討的議題、演員表現都不錯,但可能受限於短篇幅,結局有點無力,結束的倉促,但整體戲劇傳達的概念很好,大家可以一起重新思考人生與金錢的價值觀
🏆56金鐘:入圍4項
推薦指數:⭐️⭐️⭐️
/
🟠《做工的人》#工人
《做工的人》以喜劇手法包裝社會底層的悲歌,短短六集篇幅,帶領我們了解工人的生活、習性,有趣味荒謬的日常,也有許多無奈與心酸,透過戲劇能更理解工人這份職業。演員陣容都是老戲班,情緒的渲染力很強,主演群大部分都有入圍獎項。
🏆56金鐘:入圍9項
推薦指數:⭐️⭐️⭐️⭐️⭐️
————————————
以上是56金鐘入圍作品的精選導覽,有些戲劇雖然在首播時話題性不高,但在金鐘入圍名單上表現也很亮眼!�本篇也加了店長的個人觀感與想法,分享給各位~�⭐️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看過幾部⭐️
—————
#金鐘獎 #金鐘 #黑喵知情 #女孩上場 #若是一個人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天橋上的魔術師 #人生清理員 #戒指流浪記 #大債時代 #做工的人 #戲劇 #台劇 #追劇 #偶像劇 #公視 #HBO #華視 #linetv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予樂 Ler4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witch/Steam 予樂10萬訂閱限定周邊8/27 12點發售:https://www.cmer.co/ 發摟我的推特:https://twitter.com/yuler4u 歡迎使用綠界斗內:https://p.ecpay.com.tw/236E1 【聊天室守則】 謝謝大家來收看直播,請遵...
「台北 實 境 解 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追劇便利商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姜冪 Hami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萍姐愛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問題] 求推薦台北實境解謎或尋寶- 看板True-Escape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實境解謎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實境遊戲/實境解謎分享&交流&宣傳社團 的評價
- 關於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玩轉城市實境解謎遊戲】新型態台北一日遊!帶你 ...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姜冪 Hami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多久沒出門走走了❓
疫情爆發後🦠五個月了,病毒可怕,生活還是要過😣
還好大家防疫有做好👍
連續一個禮拜,本土確診少於五人😳
出門終於可以比較安心了。
但 還是會害怕🎶人擠人的密閉景點😈
平日假期,可以選擇九份周邊逛逛。
一邊玩室外實境解謎💕戀戀金九份💕
這是我第三次玩波克熊🐻的戶外解謎遊戲👾
依然非常有難度😖
這次解謎,跟以往不同是,
由浪漫愛情故事❤️作為主軸,
配上超有質感的解謎卡💳玩完還可以當老照片收藏。
戶外實境解謎,不僅沒有閉館時間限制🏫
隨時可以出遊,重要的是還能藉由遊戲增廣見聞👩🏻🏫
Ps:照片為疫情大爆發前拍的
一直等到最近疫情比較穩定才發文~
想玩關鍵字 🔍玩轉城市
#玩轉城市 #九份 #波克熊 #實境解謎 #密室逃脫戶外版 #密室逃脫 #taiwan #taipei #台北景點 #台北美食 #台灣景點 #台灣美食 #約會景點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witch/Steam
予樂10萬訂閱限定周邊8/27 12點發售:https://www.cmer.co/
發摟我的推特:https://twitter.com/yuler4u
歡迎使用綠界斗內:https://p.ecpay.com.tw/236E1
【聊天室守則】
謝謝大家來收看直播,請遵守以下規則唷!
1. 友善聊天,共創美好環境!
2. 請尊重予樂和其他的觀眾,請勿自己聊起來,可以多跟予樂互動聊天唷!
3. 除非我提起,請不要提到的其它頻道,也請不要在其它頻道主動提起我。
4. 如有人洗頻或發言不當,請使用檢舉功能,或等我們扳手協助禁言,不要理會壞壞份子。
----
¡Hola!我是予樂,喜歡分享遊戲,分享快樂🌟
如果是初來乍到的小樂們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予樂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er4u
💟追蹤我的IG,會有日常的予樂(?👉yuler4u
💗歡迎加入頻道會員,成為我的小樂⭐
https://ler4u.pros.si/JOIN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或直播,歡迎贊助糧食(?
Donation⭐https://p.ecpay.com.tw/236E1
BGM音樂製作 羽天 ‣ https://pse.is/3jkz6e
==================
業務工商相關請聯絡我的Buddy
email➡ ler4u@capsuleinc.cc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徳路3段34號15樓
==================
#hoa #遊戲試玩 #switch #花之靈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萍姐愛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日北投深度旅遊
#地區限定戶外實境解謎遊戲
喜歡玩密室遊戲的你!
你一定沒有玩過戶外的解謎遊戲吧🎮
對..我也沒有玩過!哈哈哈😄
這次也很感謝 #Popworld蹦世界 的邀請
收到廠商寄來的遊戲包後,先看完故事內容
直接跟朋友相約,在一個週末
熱血的起個大早!跑去台北北投玩😆
雖然這種戶外解謎遊戲
👉🏻身邊沒有小天使 👉🏻需要走很多路
但好處是
👉🏻APP擁有提醒跟看答案的功能🤫
👉🏻時間自由,說走就走,超級彈性
👉🏻可以深入的走進北投一般少去的景點
我們還意外獲得限量新北投車站車票!
還有中心新村的歡迎貼紙😆😆😆
難度我覺得算適中,最後我們花了三小時玩完👍
說實在,我很喜歡這種戶外解謎遊戲❤️
跟家人、朋友一起相約到不同的地區
安排個兩天一夜,邊玩邊深度旅遊走走,
真的很不錯❤️❤️❤️
😘趕快來看看我到了哪些景點吧!不爆雷⬇️
https://www.popdaily.com.tw/forum/travel/954487
🎮奇憶北投戶外解謎遊戲購買資訊⬇️
https://reurl.cc/9Z9dG8
—————————————————————————————
歡迎追蹤⬇️
❤️粉專
👉🏻 https://reurl.cc/kV9ADq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apingchung/
❤️集購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38433289557449/
❤️痞客邦
👉🏻 https://centuria520.pixnet.net/blog
❤️popdaily👉🏻
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15618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KK 我,走著、走著、走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夢遊王國 密室逃脫很威欸!!
新推出 #屍蹤報導 超大型逃脫體驗
真人喪屍、自由探索多重結局
體育館5000坪場地
⏳140分鐘密室實境遊戲
光看遊戲的宣傳片,就讓人緊張起來了😱
僅只有開放兩天4/24(六)、4/25(日)
限量66場給大家來玩而已!!
-
到底多恐怖?多好玩?多有趣?
來分享我這次逃脫的心得~
本文不會暴太多雷,場景也沒全曝光
光逃都來不及了,我哪有時間拍啦😂
-
🧟♀️屍蹤報導 遊戲介紹:
本該是共襄盛舉的春季盃,卻突然爆發不明病毒,感染者具備高度攻擊性,幸虧軍方及時控制場面,並將體育館封鎖為禁區才姑且落幕。然而報社收到一封同仁的求救信,察覺這一切似乎並不單純,身為記者的您即將深入禁區,揭露被謎團包圍的真相。
-
▪️ 史無前例!新莊體育館驚人5000坪逃脫
▪️ 近百位專業演員NPC,同場互動解謎
▪️ 真人喪屍層層包圍,140分鐘的噩夢饗宴
▪️ 多重調查任務開放探索,打造專屬結局
-
✅屍蹤報導 玩後心得文:
https://halokkvision.com/taipei-scaperoom-dream94zz-zombiekk/
-
🌟若怕知道太多的話,看宣傳片就好喲:
https://lihi1.com/LU59J
上方口袋售票TikiPoki連結,預約場次
輸入折扣優惠碼【 ZombieKK 】
享有折扣NT$660,期限至4/18!!
一起來組隊到 #新莊體育館 來體驗玩🧟♀️
-
分類搜尋🔍 #kkvision台北 #kkvisionfun
-
FB遇見我💙【我,走著、走著、走著,】
https://www.facebook.com/halokkvision/
IG追蹤我❤【halokkvision】
https://www.instagram.com/halokkvision/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實境解謎 的推薦與評價
與實境解謎有關的話題. ... 好奇,藉由觀察實際環境來解謎破關的感覺其實挺有趣的,之前有玩過貧型世界,場景是設定台北車站,雖然我每天通勤都會經過,但實際玩了之. ... <看更多>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實境遊戲/實境解謎分享&交流&宣傳社團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大家加入! 這裡可供大家自由的分享實境解謎的資訊,也歡迎宣傳自己做的遊戲,無論是正評或負評都請理性! ... <看更多>
台北 實 境 解 謎 在 [問題] 求推薦台北實境解謎或尋寶- 看板True-Escape 的推薦與評價
朋友來台北小旅行度假
想買個實境解謎在台北走走
只有2個人~~
城市尋寶系列都玩過了
聚樂邦的黑色地帶跟下一個受害者也玩過
目前有考慮這不是死一個人的問題
請問推薦這款嗎
或是可以推薦有其它不錯玩
解謎時間大概3小時左右難度的~~
謝謝大家~~
補充一下玩過的解謎心得
城市尋寶系列 難度較高 有時候會卡關
適合多人一起 解謎時數很長 會絞盡腦汁到放空
搭配故事尋找線索滿有趣
唯一解到生氣的是尖山陶寶
沒遮蔽地方 風跟太陽都超大 解到晚上附近沒有東西吃 哈哈哈 XDDD
城市尋寶的道具很有紀念性
最近接觸到聚樂邦
跟社會議題相關
個人覺得角色的代入性比城市尋寶強
黑色地帶的錄音很逼真
下一個被害者也讓人入戲
玩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就是裡面的角色
破關以後的用餐時間還會跟朋友繼續討論裡面的議題
不過難度較簡單 適合小團體 2~4人
另外還有玩過高雄捷運其中一款
完全不記得故事
只要到地點對景物解就可以了
有點陽春 沒什麼記憶點XD
※ 編輯: argon081 (220.133.186.1 臺灣), 05/14/2020 23:24:13
哇是聚樂邦員工~~
目前玩過兩款台北的聚樂邦解謎
覺得很舒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邊玩邊閒晃吃美食~
不然在台北真的已經覺得不知道要幹嘛了哈哈
有解謎可以玩之後感覺閒逛都充實
接下來真的考慮去玩桃園中壢的故事XD
耶!這個感覺很酷 我來查查
XD 感謝推薦 一樓也有推制裁者
等我下次揪4人團來玩!
※ 編輯: argon081 (220.133.186.1 臺灣), 05/16/2020 18:44: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