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的竹竹苗合併討論中,各家提出的意見大致可粗略歸納出五種方案,作為苗栗縣的民意代表,本篇將以苗栗縣民的角度分析,提供意見。
先說結論,不論選哪一種,苗栗都很慘,只有比較不慘跟非常慘而已,這也是本題為何我遲遲沒有說明想法的原因。
1. 竹竹合併不升級
最陽春的方案,單純竹市竹縣合併,優點是大新竹區域可共同治理,不用修法也不用思考直轄市門檻問題,但因為是最陽春的方案,也是改變最小的方案,對各方誘因不大。
2. 竹竹合併升級第七都
此方案需修地方制度法,降低直轄市人口標準至一百萬人,竹市竹縣合併升級成第七個直轄市,最直接的影響是可擁有直轄市的統籌分配款。雖然六都都是直轄市,但因為財務收支劃分法中統籌分配款的公式相當複雜,各直轄市所取得分配亦不均,年年都為此吵架。
比如說台北市因為營利事業額相當高,故獲得的統籌分配款始終最多,以2020年來算人均為16952元,比六都最低的新北市人均8372元要多出一倍。
若目前的公式不變,我用竹竹加起來的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土地面積之加權比例,加入直轄市公式中,以「很粗略方式」計算,那麼大新竹市將非常可怕,雖然分配到的統籌分配款總數會是七都最少,但因為人口才一百萬,人均統籌分配款反而會是匹敵台北市,甚至是七都最高。
先不論此方案是不是讓台北到台中間,只剩下苗栗一個非直轄市,光是大新竹市所能獲得的資源,我們就能預見苗栗將出現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有辦法移動的人,將從新竹生活圈,變成直接加入到新竹生活。除竹北外,應也會再出現另一個人口成長區。連現在難得人口仍能正成長的頭份竹南,都可能被新竹吸回去。
故苗栗不僅在地理上被孤立,從地方建設、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社會福利到行政效能上,都會被嚴重夾殺。
3. 竹竹苗合併成第七都
加入苗栗縣後,竹竹苗將可跨過當前直轄市人口門檻,合併升級第七都。屆時七個直轄市人口就會占總人口的八成,更加深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狀況,直轄市與非直轄市不管在資源分配還是行政制度上,差距都會更加擴大。
縣市合併為直轄市,重要的一個目的是集中資源並加以促進區域平衡,但從台中、台南、高雄的案例來看,雖獲得更多資源,但皆投注於都會區,原本的鄉村區依然邊陲,失衡狀況更加嚴重。
若竹竹苗合併,將成為面積最大、但人口最少的直轄市,統籌分配款總額固然會提昇,但每人平均數字將和原本無太大差異。
在地廣人稀下更不可能雨露均沾,資源勢必挹注於人口集中區,這便意味著即便苗栗加入跨過門檻,但主要建設和資源可能都不在苗栗,或許頭份竹南有機會成為舊新竹市與竹北外的第三個發展核心,但剩下的苗栗縣區,將更加邊緣。
4. 竹縣苗縣合併竹苗市
若為了竹竹合併升級地制法下修,那麼竹縣苗縣也可攜手跨越門檻升級,屆時竹市將相當尷尬,將被竹苗市環繞。
竹苗市也因為過於狹長,交界處多為山區,地理上有所阻隔,故運作上仍會分為舊竹縣區跟舊苗縣區兩大塊,也因為營利事業營業額不高,人口數又少,統籌分配款仍是敬陪末座,此提案唯一用途就是破新竹市的局,除此之外無太大意義。
這方案應該是徐耀昌縣長為了反諷林智堅市長所說的玩笑話,很有創意但並意義不大。
5. 苗縣對切,北併新竹、南歸台中
若將竹南、頭份、三灣、南庄等中港溪流域加入,連同新竹縣市將可望突破125萬限制,升級七都且無需修法。
頭份竹南區域從生活、工作、教育、娛樂到醫療,本就是新竹生活圈,地理位置上也相當鄰近,台一線中華路更是從新竹市區貫穿竹南、頭份。無數的頭份竹南人每日往返新竹就學工作與就學。
加入中港溪流域的北苗栗地區後,不只地理範圍完整、生活圈相符、人口數字與面積也適中,且加入竹南科學園區跟商業活動較發達的頭份市,人均統籌分配款仍能一口氣衝到七都前段班。故對新竹縣市和頭份竹南區來說,不失為較平衡的方案。
但苗栗縣剩下的其他鄉鎮怎麼辦?
苗栗目前的發展本就被批評過於集中頭份竹南,如果還把最精華的地方分出去,剩下的鄉鎮不管是併入台中,還是改為省轄市,都無法逃脫區域發展更加失衡的未來。(其中一個變形方案是北切新竹、南切台中,中間苗栗市鄰近鄉鎮合併成省轄市。)
小結:很多朋友我支不支持竹竹苗合併,我實在很難回答,因為在認真分析後,不管是哪個方案,苗栗都很慘,甚至這些討論都還沒加上縣府現在的債務,以及新竹人、台中人的意願。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應藉此機會,討論是否該廢除三級制,全面統一政府機關為二級制;並將已不合時宜的縣市邊界進行做調整,重新檢討直轄市制度;民意代表選區與數量,應調整更符合比例且能適當反應民意;再加以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讓中央與地方資源分配更均衡。
若無法跳脫竹竹苗區域全面調整現行制度,那麼不管怎麼選,在這場政治賽局中,苗栗都只能成為牽制人的籌碼、或是加減法的附加區域。
(本圖於去年11月於南庄拍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月2日《早安健康》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頒獎典禮,大會評審團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楊志良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同時由「台灣路竹會」劉啟群會長、《早安健康》林文玲發行人及「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邵懿文理事長,從創新力、號召力、整合力、社群影響力、執行力和...
台北 市 營利事業 家 數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停班停課合理嗎? 從歷史教訓看西部登陸的熱帶低壓】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質疑為何平日都不放假,假日一到就放假,雖然小編心理也有OS碎碎念,但天氣預報數據攤開來看,就一目瞭然:
■熱帶低壓(原盧碧颱風) 路徑南修,今晨已在竹苗一帶登陸,引進西南氣流造成中南部豪雨。
造成:
■高雄沿海空曠地區強風警報,會有9-10級強陣風
■高雄全境發布超大豪雨特報(降雨量500mm)以上,山區更可能達800mm。
■適逢大潮,沿海地區排水困難。
這已經遠超過平地350mm,山區200mm的豪雨假標準,放假自然合理。前幾天是都沒有達到這個嚴重度的。
過去從台灣西部登陸的颱風罕見但有,例如
■2002年7月10日的娜克莉颱風在台中以北登陸,此颱風只比熱帶低壓強一點,但也創下翡翠水庫單日降雨紀錄,並釀成2死。
另外就是昨天提到的 #87水災:
■剛好62年前,1959年8月7日,熱帶低壓在嘉義布袋鎮登陸,雖然隨即解體,但引進強大西南氣流,導致西南部當日降雨量超過500mm,三日累積降雨量800-1200mm,以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受災最嚴重,彰化市區甚至淹水3公尺高兩天。縱貫鐵路中斷,共有297處受損,總共造成667死942傷408失蹤,是台灣史上僅次於921大地震和88水災的重大災害。
■災損35億台幣,是當年國民所得11%,相當於今日災損1.8兆台幣。(難以想像)
■政府頒布中華民國佔據台灣後首次《#緊急處分命令》,重建期長達10個月,中元普渡婚喪喜慶全部停止,#並課徵重稅,例如公有及私用小客車、電費、電話費、鐵公路客運票價等也都一律附加「水災復興建設捐」、營利事業所得稅附加15%、綜合所得稅附加30%、屠宰稅附加30%。北高等5個城市的電影票每張加收娛樂稅1~2元、各地宴席稅附加30%、地價稅與田賦皆附加40%、房屋稅和證照、貨物稅等亦附加30%,造成人民極大負擔。
■高雄縣市雖災情沒這麼慘烈,也造成12死21傷9失蹤,88棟房屋全倒的災情。
■蔣介石佔領台灣後,大量軍費用在維持大規模陸軍準備反攻大陸,而非強化防衛台灣所需軍事投資,造成財政支出傾斜,中南部建設落後,除了中央政府所在台北以外,多缺乏河流整治、都市計畫整備、排水道強化等措施。87水災後,修復道路經費甚至66%依靠美援,以中國黨的話來說就是 #乞丐政權。
■當時的氣象觀測更是離譜,雨量計是每週轉一次的,山區沒有雨量紀錄,沒有民用氣象雷達(只有軍方有,不開放民間用),以至於雖然當時技術已經都有,但台灣幾乎沒有氣象預報能力。在本次教訓後才逐漸建立。
■這次水災也造成中南部部分鄉村「滅村」,人口加速都市化,也加快了城市發展,對社會影響頗大。
可以注意到,本次熱帶低壓帶進的雨量,其實已經接近62年前87水災,只是當年一個熱帶低壓造成全台危機,千人死亡,GDP損失1/10,國家經濟嚴重困難還要加稅15~30%。可見當代的防災能力已經強化許多。但大家還是盡量小心,這次超大豪雨不是開玩笑的!
台北 市 營利事業 家 數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領頭羊是領頭壓迫人民?!】
😡這個焚化爐廠商獲利一年5億以上收入連續20年!(新竹縣府一點好處都沒有)
😭最毒底渣回歸新竹縣
😭事業廢底渣也將回歸新竹縣掩埋場
💧💧毒廢水一日生活圈即將啟動
今天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焚化爐案件第一次開庭,如同納骨塔案一樣,縣府彷彿忘了是每一張選票賦予這個政府來為人民做把關,而每一個法條是為了讓縣府依法行政,讓縣政府好好把持做為一個公務員的本份、做為被民眾基於信任而賦予權力去執行的一個角色,法條不是縣府拿來為廠商背書。
今天跟在地里長曾台安、綠黨秘書處、連郁婷議員、自救會成員與委任律師詹順貴律師一同來開庭,見證新竹縣政府再一次的迫害。在法庭上,由自救會的所有縣民用血汗錢一點一滴湊起來對抗的是新竹縣政府的壓迫,用人民的稅金,新竹縣政府聘請律師來打壓民眾、踐踏民眾、這個焚化爐案件,一開始面臨的就是不公不義!!
以下簡述焚化爐爭點,我也將再次陳述這個政府對人民的謊言。
⚠️縣政府從一開始就有計畫讓特定廠商得標
當初招標即是以限定資格招標,#先射箭再畫靶,當初此焚化爐開標時便訂好招標條件:「#必須有地才能來標」,試問所有縣民,如果這塊地是新竹縣唯一已經過環評的地,縣府原有此計畫何不自己買下做BOT? 至少20年後是自己的焚化爐,但縣府不這麼做,第一讓特定廠商買好地才來標,第二,等於 #截斷其他好的廠商想要投標的限制,新竹縣就只有這塊地是曾經通過環評要蓋焚化爐,請問縣政府故意不花2億元買土地,是預留操作空間給得標廠商? 是預留未來廠商的小金庫嗎? 還是縣政府有些人有投資分贓的疑慮?? 這是民眾要去思考的!
⚠️去年4月份 #疫情期間連開兩場公開說明會
10月開標,決標速度超快,結束後不顧地方民眾、議員的反對硬要在疫情期間開說明會,甚至限制參加人數。請問這個焚化爐做完如果是全新竹縣要用,請問為何要限制人數、限制地區? 在公開說明會現場,環保局當場說謊:「營利事業所得稅會回饋3400萬給新竹縣政府」。
⚠️事實上營利事業所得稅是屬於中央稅收,新竹縣政府半毛都沒有!!!!
⚠️回饋僅有一年300萬權利金
⚠️回饋僅有一噸600元的回饋金
⚠️電度一度都沒有回饋
公開說明會就這樣一次一次說謊,請問民眾對這個焚化爐廠商可以信任嗎?請問民眾對環保局可以信任嗎?
⚠️至今底渣處理問題不清不楚
在環差說明會上縣民與民代、環差委員多次詢問底渣如何處理?結果廠商每一次都說不會在新竹縣處理,卻在合約書上寫明如果新竹縣政府掩埋場有空間,就以市價優先讓廠商做處理。而在環差委員的定稿本上,卻明明白白說:「未來以環保署認定合格廠商處理」,請問未來的事情可以做準嗎?廠商連如何處理底渣、會在哪裡處理底渣都沒有一個定論,跟環差當天說法也不一,請問要人民怎麼信任?
也許有民眾認為自己垃圾自己燒,但合理溝通需不需要?底渣跟新竹市真的沒關係嗎⁉️
💧💧乾淨水運動追溯源頭,問題出在新竹縣未立案廠商與工業區高污染廠商,萬一以後焚化爐底渣埋在上游,請問下游的竹北市跟新竹市毫無關聯嗎?
前幾年爆發好幾次的新竹縣傾倒事業廢棄物案,很明顯感覺到新竹縣因為幅員廣大,對於合法廠商做非法事件的處理,環保局在管理上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目前要在新竹縣動工如此大的工程, #未來將影響後代子孫20年甚至更久的汙染問題,我認為新竹縣民更應該去了解,去釐清新竹縣政府是否有真正為人民把關,如果今天任何事情以最直覺,新竹縣就是要有焚化爐才乾淨,阿你們沒有垃圾要處理嗎?這樣的討論或是風向,將會掩蓋掉很多縣政府沒做好的部分。
粗暴的認定,將毀壞掉未來每一個公民討論的機會,只能是縣政府餵你吃屎,你就吃,縣政府出賣人民權益也沒人關心的地步,人民不是只有投票那一天是頭家,人民是賦予政府權力的基礎,而每一個關心,每一個分享,都將促進公民討論,也讓新竹縣政府積極面對所有民眾雪亮的雙眼。
大家有發現嗎? 最近縣政府的回應多了,也代表更多人看見真相,縣府才出來解釋,我好希望縣政府來打我臉!!我好希望縣政府講出這個廠商對我們有多好!!!!如果講不出,也請縣政府立即停止無恥的侵害縣民權益的行為!!!!
⚠️這廠商每年僅回饋300萬就要換我們新竹縣未來20-60年的汙染源!!這廠商從得標台鎔,另外成立翰陽、現在又轉祥貴公司,請問未來找誰負責?
是空頭公司嗎? 還是縣政府默許? 說清楚講明白。
#綠黨 #拒絕惡質廠商
台北 市 營利事業 家 數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8月2日《早安健康》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頒獎典禮,大會評審團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楊志良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同時由「台灣路竹會」劉啟群會長、《早安健康》林文玲發行人及「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邵懿文理事長,從創新力、號召力、整合力、社群影響力、執行力和個人魅力五個面向進行評比,今年共分為三大組別:「個人組」、「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
個人組共計超過百位專業醫療工作者報名參賽,其中除一般常見的醫師、藥師及營養師之外,更有目前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的兒童職能治療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更號召17000名網友參與人氣投票活動;而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則吸引了將近20組團隊報名,橫跨北中南各縣市衛生局,精采程度可見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獎名單:
公部門組:南北資源差異,讓行動數位落實縣市公衛
本屆公部門組公共健康數位傳播首獎為【嘉義縣政府】。由於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西臨臺灣海峽,東則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居民以年長者居多,故縣府衛生局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積極透過全方位數位整合宣傳,搭配行動醫療車,提醒年輕人能夠帶家中的長輩參加定期健檢,而偏鄉的年長者則能夠享受行動醫療車的便利服務,不必再受路途之苦,大幅降低醫療資源的不足及解決偏鄉照顧的不便。
本屆獲選的同時有 「台南市政府(組織創新)」、「嘉義市政府(社群互動)」與「新北市政府(健康促進)」等三個縣市衛生局單位。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表示,台灣公部門長期處於南北資源不均的困境,但台南市、嘉義縣與嘉義市能夠了解縣市民眾的現況,並且積極的整合現有資源,讓公共衛生服務能夠可長可久的被完善,實屬難能可貴。
而新北市政府則是善用其行動數位的服務,為民眾建立一個綿密且有效率的醫療網絡,這在公部門單位是相當罕見的創新與突破。
非營利事業機構組:任重道遠,默默為公共衛生而付出
本次非營利事業機構組獲得首獎的是【 南投縣國立草屯商工】。 草屯商工長期透過各式網路行銷及影片宣傳,持續推動校內及社區健康減重競賽,讓學生及社區民眾都能夠透過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從減重來降低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傷害。除了校內服務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推展到社區服務,讓一般民眾也能夠配合學校的活動,一同為自己的健康而減重。
另外得獎單位則是 「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組織創新)」、「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社群互動)」和「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促進)」,在非營利事業機構組,評審團著重於服務時間的長短及持續性,因為公共衛生服務與教育服務不同,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所以在於持續服務的精神及態度上,就顯得格外重要。
個人組:從數位傳播,破除民眾的醫病迷思
本屆個人組參賽者將近100位,來自北中南各地分屬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大家對於目前的公共健康傳播皆有著相當沉痛的認知,那就是台灣民眾目前在於公共衛生的教育嚴重不足,導致醫療資源被過度浪費及偽醫藥流竄。
今年獲選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得主一共有25位,分別是王孟祺醫師、林世航營養師、林友祺醫師、林思宏醫師、白永嘉醫師、吳映蓉博士、吳宜樺治療師、吳予曦護理師、吳肇鑫醫師、呂紹睿醫師、江守山醫師、胡海國醫師、洪永祥醫師、陳欣湄醫師、陳保仁醫師、陳志金醫師、楊承樺營養師、徐嘉賢醫師、劉博仁醫師、劉宗瑀醫師、黃貴帥醫師、樓中亮中醫師、蔡宏斌醫師、廖偉呈藥師與蘇妍臣營養師。評審團的評比重點在於公共健康的文章篇數、影音數量及互動人數, 免除類似商品或醫療代言的置入文章,讓認真推動數位公共健康的醫療工作者,能夠被民眾所看見。
本次個人組評選,因為決選候選人皆相當優秀,故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及劉啟群會長特別要求追加獎項,讓認真備賽的候選人都能夠藉由本次評選獲得獎勵。
「網路人氣獎」得獎者為許添盛醫師,許醫師以將近4000票的超高人氣,搶佔總投票數的1/4,充分展現其個人魅力及數位傳播影響力。
「社群互動獎」得獎者為李錦秋營養師及王思恆醫師,二位皆是以網路化名-啾啾營養師與史考特醫師,透過幽默且有趣的插圖及淺顯易懂的文章,與民眾進行互動與解惑。
「創新服務獎」得獎者為江坤俊醫師與黃峻偉醫師,二位醫師雖然服務於基隆及雲林等地方,但仍積極透過數位平台與病友互動,改善醫病服務無法連續的問題。
本屆個人組「公共健康首獎」得主為葉勝雄醫師及魏智偉醫師, 葉勝雄醫師以大量且豐富多元的小兒科保健文章,在FB等數位社群平台擁有極大的傳播影響力; 而魏智偉醫師則是以急診室醫師的身分,以淺顯的文字、富情感的描述及手繪漫畫,透過FB、youtube及電視節目等多元豐富的傳播,讓民眾能夠理解正確的醫病關係。
主辦單位《早安健康》發行人林文玲表示,公共健康是一門艱難的功課,它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靠少數個人就能促成,希望我們都能夠藉由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評選及集結,讓善的力量能夠被聚集,而後放大。
期許明年各位參賽者都能夠再次齊聚在這裡,也希望早安健康能夠拋磚引玉,讓社會對於公共健康的議題更加關注,一同為公共健康傳播而努力,讓健康每天都做得到。
相關文章
全台首度!萬人讚聲,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得主出爐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09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