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士林神農宮 x 平安服 x 文化銀行 #微出品 】
➡ 平安服:https://pse.is/3krbk7
#吃苦當吃補 #人生不無小補
⠀⠀
我們都討厭疫情的苦悶,卻有人以 #吃苦 #微樂
辣個拉風的男人,就是我們的———
#神農氏 #神農大帝 (。◕∀◕。)
傳說祂的肚子呈現 #微透明 狀態,又稱「水晶肚」
所以內臟運作清晰可見 (((゚Д゚;)))
神農氏嘗盡百草,只要是有毒的,
就會讓祂的臟器呈現黑色,如此一一記錄,
教導百姓藥草功效,避開有毒植物!
⠀⠀
#微透明 的出現
其實史料對於神農的描述,如《宋書》的「人身牛首」、
或是《列子》的「神身人面,牛首虎鼻」等,
神農形象都未有「水晶肚」、「玻璃肚」的特徵或隱喻,
這項傳說,直到明代小說《開闢衍繹》才形成,
清代的民間傳說筆記,才直稱神農有「水晶之腹」呢!
⠀⠀
不過神農大帝的 #食安神力 和 #嘗百草 的精神
認真造福廣大百姓的身心靈,使神農宮長年香火鼎盛,
因此人們常會求 #神農大帝的平安符,保祐身體健康。
1812年正式從福德祠改建的 #士林神農宮,
是士林舊街信仰中心,和新街慈諴宮、芝山巖惠濟宮,
並稱為「士林三大古廟」,
見證了整個士林地區的發展,是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
⠀⠀
#微服 後的平安符
疫情不方便求平安符,那就穿上平安服✨
在這嚴峻時刻,我們和社會企業
Fng世代設計|為了下一代而設計 合作
使用士林神農宮的「回收香灰」製做潮流T,
結合永續環保與信仰,
讓平安服成為隱形保庇的超能力!
⠀⠀
讓古栗 給你 #微鼓勵
設計行員 古栗 將士林神農宮logo重新排版,
製成潮流感的繡片,
背面則繪製了Q版的神農大帝,
並以「吃苦當吃補,人生不無小補」為口號,
作為神農大帝給現代人的大補帖,
把源源不絕的動力穿在身上。
⠀⠀
➡讓平安服,成為隱形的保庇超能力:
https://pse.is/3krbk7
⠀⠀
⠀⠀
參考書目:
王怡茹(2005)。戰前士林廟街發展之研究:以慈諴宮、士林新街、士林市場為論述中心。臺灣文獻季刊,56卷2期,31。
粘振和(2007)。析論茶文化課題中的幾個史料詮釋問題。博學,5,66-72。
江慶輝(2017)。芝蘭街三百年。臺北市:臺北市士林區公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北 文獻 季刊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生命是一段漫長的、逃離自己的過程。」
~英國詩人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新的目標會不停地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人總是奮力地想要變得更快樂,而沒有意識到,長遠來看,這樣的努力只是徒勞而已。」
如果想要控制分心,我們必須要學會處理不適感。
取自《專注力協定》
************************************
各位朋友,晚安:
「心智之所以需要無休止地活動,主要就是想擺脫情緒上的痛苦。然而,不管心智多麼努力,效果都是短暫的,它只能暫時將痛苦掩蓋住。事實上,心智愈用力去除痛苦,你所感受到的痛苦就會愈大。」
~艾克哈特.托勒
因為之前談接納,我多談了一些外星話。但外星話對人類也有實質的幫助,用地球人的方式理解,這能幫助我們看到我們如何逃避痛苦,以及為了逃避痛苦,所發展出來的繁盛燦亮的地球文明。
內在那些不適感、不安感,那些糾纏尾隨不願就此放手的創傷、痛苦,讓我們分心,也失去了內在的安穩。小我創造了許多念頭,這念頭原始用意是想「趨樂避苦」,但越避越苦。
然而快樂稍縱即逝,像天邊流星,我們正想抓住,但只遺留下廣漠的黑暗。趨樂避苦的小我設定,讓我們重複再重複,痛苦再痛苦。有些人即便軀體存活著,心卻早已死亡。
喜歡麻木麻痺自己的人很多,我們許多成癮性的行為即是一種埋葬自己深刻感知的活動。這基本上就是一種心靈層次的自殺,我們刻意忘卻豐富的內在世界,只求每天能活在反覆的感官刺激,直到生命轉換了存在的形式。
不知道這麼一段時間以來,我在外星、地球之間,不同層次的反覆往返分享,各位朋友有沒有一絲絲觸動?
祝願您,別輕易相信什麼,那是心智常玩的欺瞞遊戲,但常覺察觀照,我們因此甦醒!
************************************
時間管理就是痛苦管理
【文/ 尼爾.艾歐, 李茱莉】
一開始,我也不願去相信自己的分心行為背後真正的驅力是什麼,這個真相令人感到不便。但是細細咀嚼了一些科學文獻後,我得面對現實,讓我們分心的動機真的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在。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如此,而分心只是大腦試圖處理痛苦的另一種方法罷了。如果我們接受這個事實,處理分心要先處理不適感這件事就很可以理解了。
「如果說分心的代價是付出時間,那麼時間管理就等於痛苦管理。」
但是我們的不適感是哪來的呢?為什麼我們總是永無止境地感到不安和不滿呢?我們身處人類有史以來最安全、最健康、教育程度最高、最民主的時代,但是人類的心理有的某個部分,讓我們總是想要替心中那些不停攪動的東西找到一個出口,如同十八世紀的英國詩人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所說的:「我的生命是一段漫長的、逃離自己的過程。」我也是啊,老兄,我也是。
謝天謝地,我們可以安慰自己,這種不滿足的感覺是先天就編織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的。很抱歉得這麼說:我們大概永遠無法對生活感到全然的滿足。那麼,偶爾的喜悅呢?當然會有!偶爾的亢奮和狂喜?也有;時不時想要穿著內衣熱唱菲瑞.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的〈Happy〉?沒問題,誰不會這樣?但是你在電影裡看到的「從今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種持續性的滿足呢?算了吧。這只不過是個神話。那種幸福注定是好景不常,千百年的演化讓你我的大腦幾乎無時無刻都處於不滿足的狀態。
之所以天生如此,原因很簡單,《普通心理學評論》季刊上曾有一篇研究指出:「如果滿足和愉悅是永久存在的,那麼持續追尋更大利益或是進步的動機很可能就會變得相當的低。」換句話說,滿足感對於物種沒什麼好處。我們的祖先之所以會更加努力地工作和進一步奮鬥,是由於他們演化後變成總是憂心忡忡的模樣,而我們現在也保持這個狀態。
不幸的是,這些演化優勢驅動著我們的親族,讓他們總是想要做得更多,因而得以生存,而與此同時,也可能對現今的我們造成不利的影響。
「四項心理因素,讓你的滿足永遠只是暫時的。」
來看看第一項因素吧:無聊。人為了要避免無聊而做出的事情,其誇張程度令人震驚,甚至有時候可能真的是用電擊的方式。一項二○一四年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要求受試者待在一個房間裡,獨自思考十五分鐘的時間,這個房間裡空無一物,只有一個讓受試者可以讓自己觸電的裝置,雖然是輕微的,但是的確會造成疼痛。你可能會問:「怎麼會有人想那樣做?」
事前詢問受試者的時候,他們都說甚至願意付錢來避免遭受電擊,但是,當他們被一個人留在房裡,除了那台機器以外什麼也沒有的時候,百分之六十七的男性以及百分之二十五的女性都電擊了自己,其中有很多人還是重複地電擊。這項研究的作者在文章的結論中寫道:「人比起思考更喜歡行動,即便他們所做的事情非常令人不快,甚至一般來說他們願意付錢來避免這件事。未經訓練的心智不喜歡獨處、什麽都不做。」因此,美國排名前二十五名的網站都是在兜售那些讓我們在索然無味的生活中獲得解套的方法,看到這一點,也就沒什麼好驚訝的了,這些網站所販售的逃避手段包括購物、明星八卦或是方便入口的社交互動。
第二項讓我們分心的心理因素是消極性偏差,「這是一種現象,比起中性或是正面的事件,負面的事件會更容易受到突顯而且需要更高強度的注意力。」某項研究的作者作出以下的結論:「壞比好來得強烈,這一個事實在心理學中看來是非常基礎且非常普遍的。」在人出生沒多久之後,這種消極主義就開始了,嬰兒在七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有消極性偏差的表現,暗示了這個傾向是天生的。還有更多的證據:研究人員相信比起回憶美好的時光,回憶不快樂的時光要來得更容易。研究顯示,即使認為自己成長的過程整體而言是快樂的,大家還是比較容易回想起不愉快的片段。
消極性偏差幾乎無疑給了我們演化上的優勢,有好事發生的話是很好,但是壞事可能會害死我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注意也更先記得壞事,很有用,但真掃興!
第三項因素是反芻思維:我們傾向於一直去反覆回想不好的經驗。如果你曾經在心裡反覆咀嚼一件你做過的事,或是別人對你做的事,或是某個你沒有但是很想要的東西,翻來覆去,感覺一直揮之不去,那你所經歷的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反芻思維。這種「被動地把現況拿去跟某個未達成的標準做比較」的反芻思維可能會以自我批判的方式表現,例如:「為什麼我沒有把事情處理得更好?」像是某個研究所指出的:「藉由反省,思考出了什麼錯以及如何修正,人可能可以找出錯誤的根源或是替代的方案,最後就不會重蹈覆轍,未來就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因此,這也是另一項很有用的優勢──但是,也真的可能會把我們搞得很慘啊!
無聊、消極性偏差以及反芻思維,每一項都可能引發分心,但第四項因素可能是其中最殘酷的一項:享樂適應。這種傾向,讓你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滿足感都會很快地回降到基礎線,這是身為萬物之母的大自然所採用的誘購法(bait and switch),所有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我們以為那些會讓我們更快樂的事,其實都沒有真的讓我們更快樂,或者應該說,就算有也不會持續太久。舉例來說,曾經體驗過非常幸運事件的人,像是中樂透,表示那些曾經讓他們感到開心的事情,最終都不再有魅力,實際上他們最後都還是回到事情發生前的滿足度。大衛.邁爾斯(David Myers)在《追尋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裡面寫道:「所有讓人垂涎的經驗:熾熱的愛、精神上的崇高、獲得新東西的愉悅、成功的快感──都只是暫時的。」當然,跟其他三個因素一樣,享樂適應帶來利於演化的優勢。一項研究的作者解釋道:「新的目標會不停地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人總是奮力地想要變得更快樂,而沒有意識到,長遠來看,這樣的努力只是徒勞而已。」
我們現在要下任務失敗的音效了嗎?我們命中注定要徒勞無功嗎?當然不是,就像我們已經學到的部分,不滿足是我們天生具備的能力,我們可以將其引導成一種助力,讓事情可以進行得更順利,像我們那些遠古時代的親戚一樣。
「我們的大腦預設值是不滿足和不適感,但是我們可以讓它們給我們動力,而不是將我們擊敗。」
如果我們的物種失去了這種永恆的焦慮感,我們會更慘──甚至有可能會絕種。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不滿足所推動的,包含狩獵、追尋、創造以及調適,甚至是無私的舉動,像是幫助別人,都是由我們需要逃離罪惡感和不公義的感覺所驅動的。 正是這些無法滿足的欲望、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想法,讓我們推翻了獨裁者,也是推進了改變世界的發明以及拯救生命的科技,這也是一種隱形的燃料,讓我們得以向著這個星球以外,更遙遠的宇宙去旅行與探索。
不滿足這一點,對我們物種的進步有功勞的同時,也需要對我們所犯的錯誤負責,為了駕馭這個力量,我們得要迅速地否決這個誤導性的想法:如果我們不快樂,就是我們不正常──這完全是事實的相反。這個觀念上的轉變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違和,但同時也可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由舒暢。
「感覺不舒服並不是件壞事,認知到這點是件好事;這也正是適者生存想要達成的目的。」
從接受這一點開始,我們獲得了一個幾會可以避免人類心智上的一個隱患,我們可以認清痛苦並且從中跳脫,這是在通往心無旁騖這條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
本章一點通:
.時間管理就是痛苦管理。分心所付出的代價是時間,並且,就像任何其他行動一樣,分心源自想要逃避不適感的那種欲望。
.不滿利於演化,心滿意足則否。我們有著無聊、消極性偏差、反芻思維以及享樂適應的傾向,這幾項湊在一起讓我們永遠無法獲得長時間的滿足。
.不滿足對於我們物種的進步有著功勞,卻也讓我們犯錯。這是一項天生的力量,可以被引導成助力,協助我們改善事情。
.如果想要控制分心,我們必須要學會處理不適感。
.
以上文字取自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1163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北 文獻 季刊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哲生原力 累積的力量
張哲生 從「懷舊卡通達人」到史料分享,啓動超時空的相遇
對e世代的人來說,張哲生這個名字幾乎與「懷舊」畫上等號,但他的興趣不侷限於過去,積極求新的他始終站在網路科技發展的浪頭上。
二十世紀末,網路的野火竄起,身為台灣架設多媒體網站的第一批人,張哲生從分享個人收藏的《科學小飛俠》內容出發,守備範圍持續擴大,最後變成眾所皆知的「懷舊卡通達人」,光是在網上分享的懷舊卡通曲便超過百首。
幾十年過去,數位世界幾番動盪,昔日熱鬧的眾多線上平台牆倒樓塌,張哲生卻未曾離去,懷舊的觸角更遼闊,追蹤他的觀眾已不可計數。此時,臉書與YouTube的崛起讓多媒體的分享易如反掌,張哲生近年致力分享台灣本土早年影像,以大規模「古今對照」攝影、主題性的剪輯短片讓網友看見時代變遷,使得懷舊不再只是在圖書館翻閱塵封舊檔、嚴肅而充滿隔閡的苦差事。
《科學小飛俠》收藏只是冰山一角,從小念舊的他,舉凡票根、遊戲卡匣等歲月遺痕皆交給老鐵盒封存,盒面還貼上自製的「勿丟」封條,就怕媽媽失手當垃圾拋棄。不過,成長過程中,保存最好的或許不是那些細瑣的玩具與紙屑,一直沒有丟棄的,恐怕是難得的赤子之心。
因為喜歡廣東歌裡文雅的用字,張哲生國中就大量聽廣東歌,學說粵語;喜歡繪圖,便自己畫漫畫,從小學一路畫到大學──喜歡了便義無反顧、學習當玩耍的心性,也表現在各方面,他無論是收藏或玩3C都相當起勁,很少半途而廢,由此看來,張哲生這個名號撐起的網路懷舊世界能夠歷久彌新,並不讓人意外。
對他來說,網路讓懷舊愛好者不只是「孤獨的收藏者」,而是可以找到同好,甚至傳播文化的眾人之事。也許天生就有現代網民的分享熱忱,小學擔任學藝股長的他,曾和同學共同發行報紙,購買畫本繪製連環漫畫全班傳閱,在網路時代尚未來臨前,他已是樂於分享的視覺創作者。
長大後,因為喜歡《科學小飛俠》,於是架設網站分享所愛,當年的卡通主題曲難以取得,有網友拷貝了一捲卡通主題曲卡送他,乍聽「飛呀飛呀小飛俠」從喇叭響起的時候,竟忍不住落下男兒淚,彷彿與舊友久別重逢。擦乾眼淚後,他第一個反應依然是「不能只有我聽到」,現今回顧這些卡通不再困難,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正是有他這樣不厭其煩的分享者。
有美術天份的他,兒時拿媽媽的口紅在牆上塗鴉,母親並不在意,最初始的美術啟蒙或許從這裡開始;小學時期,母親買了宏碁小教授電腦給兒子,張哲生因而開始鑽研電腦,小小年紀就會寫基礎網站語言。出社會後,「我經常是公司裡那個不是IT的IT人員,」張哲生苦笑道,老闆連滑鼠壞掉都會找他求救。從小到大喜歡畫畫、熟悉電腦軟體,加上大學時期就讀印刷傳播學系,主修平面設計與電腦繪圖,為他日後建造的懷舊網路世界奠下了基礎。
早年架設網站時,張哲生曾在主頁上寫了一段開場白,戲仿《星際大戰》「迷地原蟲」、「原力」(the Force)的概念,期許自己的網頁也能產生「哲生原力」。他強調哲生原力不是帶有目的性的力量,「不是很強的power,而是一種force,並不強迫人認同,這股force也許是一股知識或文化上的力量,人被觸碰到時,會覺得獲得很多,自然而然地感動,繼而願意分享。」
懷著這股信念一路走來,哲生原力從原本的個人懷舊,漸趨於史料分享,他的網頁經常發布台北市立文獻館的展覽訊息,也持續分享國家文化資料庫網路典藏的老照片。同樣的照片對某些人來說懷舊,對新生代來說卻是增廣見聞,在媒體交相傳播之下,擴大個人的影響力使得眾人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年輕時張哲生對「哲生原力」的想像,今日終於實現。
作者:包子逸
本文節錄轉載自 2018微笑季刊冬季號《好物款款行Ⅲ》聚物迷人X 迷物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