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逝世40周年音樂會在台南,市議員蔡旺詮與林易瑩為民主發聲
—————-///————————————-
〈內容:〉
陳文成博士逝世40周年紀念音樂會將於8月29日舉行,由台南市議員蔡旺詮與林易瑩擔任協辦單位並招開記者會,探討台灣民主之外,也邀請愛樂視障合唱團現場表演音樂會曲目,希望藉由音樂來傳達陳文成教授的民主精神。
蔡旺詮在記者會中提到,台灣民主有現在這樣的成果,是眾多前輩先人不斷的犧牲,漫長的旅程一路走來,塑造了台灣的民主奇蹟。眾所皆知,陳文成博士深愛這片土地,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熱心支持台灣的人權與民主發展。他留學期間,短短三年內拿到碩士與博士學位,是數理奇才也是學界中耀眼的新星,然而卻因支持台灣的民主運動,而殞命於台大校園。
蔡旺詮表示,早在30年前就與陳文成基金會結下很深的緣分,當時他是東吳大學學生會長,也是串聯13所大學的學生自治聯盟第二屆召集人,他從第一任召集人范雲與副召集人鄭文燦手中接下重任,並擔任聯盟刊物「大學報」的總編輯,第一次專訪就獻給了陳文成基金會,這也是全台灣第一次在大學中公開討論此事件,讓他受到極大的衝擊,也更堅定民主的道路。這份報導也讓大學生們知道,在台灣的民主歷程中,有這樣一位前輩披荊斬棘。
現場蔡旺詮也展示了30年前的刊物,雖早已泛黃,卻不影響其中蘊含的民主精神。蔡旺詮也提到,愛樂視障合唱團藝術總監黃南海及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張龍僑,兩人與他都是舊識,但都20多年沒聯絡了,音樂會又將他們聯繫到一起,感嘆緣分的奇妙,也極力促成此次的紀念音樂會。除了感謝基金會與合唱團的努力,他也特別感謝楊黃美幸董事長的支持,巧合的是,兩人當年也是同事。這次音樂會選在台南這民主聖地舉辦,意味著傳承與走出歷史框架的意義,民主是爭取來的,然而紀念之餘一定要有所反省與警惕,我們共同的信念就是「阮的愛底這」,讓政治的傷口化為民主歷程的墊腳石,權利是爭取來的,我們緬懷陳教授用生命換我們今日的和平生活,用最虔敬的心,預祝音樂會順利。
黃南海總監表示,這次他以一種非常光榮且莊嚴的心情來舉行音樂會,也是首次紀念音樂會移師台南。陳教授為民主的犧牲大家有目共睹,他以生命爭取民主,今日大家才得以享受和平的生活。他也預告,音樂會一開始會以三首詩歌撫慰陳教授在天之靈,之後會有一系列的台灣民謠歌曲,有不少出自他本人之手以台語創作,以壓軸曲「千秋之敬」弔唁陳教授,並由83歲的男高音獻唱,最後以祝福曲作為結束,獻給家屬。他也提到,因為疫情影響,所以座位必須有間隔,原本260個名額減半成130名,大家如果想到現場聆聽,一定要把握先機。
張龍僑執行長表示,首先感謝愛樂合唱團黃博士和王老師主辦這場紀念音樂會,也謝謝台南鄉親的幫忙。陳文成殉難40年了,促轉會在2020年提出調查報告,雖然強調他殺的可能性大於自殺或意外,但仍然無法給家屬和社會大眾一個明確的真相,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需要大家繼續的努力。近日美軍撤離阿富汗,引起美國是否會放棄台灣的爭論。我們想說,我們當然希望朋友們能和台灣站在一起,但首先我們自己要有堅持留在台灣的決心。1980年陳文成在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下,仍然心繫台灣,念茲在茲的就是要回來台灣為自己的國家頁獻心力。愛鄉愛國,保衛家園,這就是陳文成精神、台灣人的精神。陳文成博士殉難40周年紀念音樂會,邀請大家來參加,發揚民主的精神。我們會繼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公平正義,新而獨立的國家。最後,有許多朋友今天早上聲援黃春香家的緩拆行動,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林易瑩也回憶了自己與陳文成基金會的淵源,大學時他參加學運社團,隔年爆發318學運,由於他的學費都是自行打工賺取的,因學運而減少了工時,雖不後悔,但卻面臨學費無以為繼的困境,所幸當時有基金會的「社會關懷獎學金」資助,讓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她也提到陳教授的名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感嘆我們都是成長在麥田裡的小孩,享受著民主的社會。她也強調台灣還有不少人權爭議,如南榕廣場的正名、陳文成紀念碑的修改等,這些都代表台灣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期望大家一起來努力。
最後蔡旺詮也對今日南鐵拆除事件表示看法,他表示我對聲援緩拆也表示支持,對於鐵路局堅持拆除一事表達沈重的遺憾,如此並無法真正使城市發展向前進步,突顯出了,即便解嚴過了三十多年了,我們離真正民主的道路仍然有一段距離。也希望藉由音樂會的精神傳承,發揚民主精神,使台灣變得更好,需要你我一同來努力。
台大學生會台語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早仔發這篇回顧敢若去 hőng 檢舉
佇遮重發&全文備份
兩週年,母語人閣 ài 繼續拍拚
#母語復振 #母語正常化
#中華語毋是台灣人ê預設值
〔全文轉〕
【抗議台大合作社語言戒嚴,呼籲校方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 】
昨日(7/30)台大員生合作社召開本屆第二次理事會。會議中,理事孫博萮使用台語發言,竟遭主席施秀惠惡言遏止,施秀惠甚至大力拍桌向孫博萮大喊「你不要說話」。我們認為,此舉嚴重違背《國家語言發展法》所保障的語言平權,作為台大的學生 ,我們要求台大員生合作社理監事會即刻廢除「語言戒嚴」,會議主席施秀惠與理事官俊榮也應為會議中不適當的言行道歉。
針對當日會議主席、台大生科系教授施秀惠在會議中大力拍桌,並用手指著孫理事說出「你沒有資格發言」與「請你閉嘴」等言論,施秀惠表示,之所以用主席職權禁止孫理事以台語發言,是因合作社理事會已於 6/14 的會議中,表決通過由農經系官俊榮教授理事所提出的「日後理事會會議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動議案。
本次會議(7/30)中,始作俑者官俊榮理事亦發言,其將講台語比喻做抽菸:「你有抽菸的自由,但不能侵害到別人的自由,因此會有菸害防制法、禁煙區」,並表示不反對孫理事私底下講台語,「但不能侵害到其他人開會的自由」。官理事將台語類比為對人體有害的菸之發言,實是反映其對台語使用者深刻的鄙夷,同時,我們也難以想像在民主化與轉型正義的時代,竟然還能從最高學府的教授口中聽到說出這種歧視性言論。
合作社的理事們不懂的是,他們在 6/14 通過的「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決議,早已經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2018 年底通過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中,規定台灣國家語言包含了台語和客語、原住民族族語等本地語言,國家語言一律平等,且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因此,官俊榮、施秀惠等教授顯然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條文內容和立法精神。
《國家語言發展法》是台灣對過往威權時代文化政策的重大反省,也是邁向國際全球化時代的重要里程碑。台灣即將在 111 學年度開始將國家語言列入十二年國教的課綱中,破除學校教育中的華語霸權,給予各個台灣國家語言實質的平權。而當台大學生已在熱烈討論是否廢除獨尊華語的「大一國文」必修課程,讓各種語言能在學術殿堂平等地被使用時,卻還有台大的教授固守著華語霸權的思維,甚至發表歧視台灣人母語的言論。
因此我們訴求,台大員生合作社理監事會應即刻廢除在 6/14 會議中通過的「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之決議,尊重台灣國家語言被使用的權利。且會議主席施秀惠與理事官俊榮,也應為會議中不適當的言行道歉。此外,我們更呼籲台大校方對此事件做出回應,並發揮台大的社會責任,要求台大校級單位與關係組織實際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
附錄:《國家語言發展法》條文:
§ 3 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
§ 4 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
§ 11 國民參與政府機關(構)行政、立法及司法程序時,得使用其選擇之國家語言。
台大學生組織共同聲明:
台大台語文社-ntutgbs、台大大新社(大學新聞社) 、台大意識報 、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語言平權小組、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 、 史志: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 、 台大濁水溪社
{博萮佇遮再次感謝友志 ê 聲援}
https://www.facebook.com/1834715526563493/posts/2309976579037383?s=100000485136345
台大學生會台語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族群與語言微歧視經驗募集】via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
本人做為台大員生合作社學生理事,合作社理事主席佇會議中刁工提案並強行表決以後佇會議中 ài「以國語發言」,並揚言若是本人堅持使用台語,伊將無欲予本人發言、抑是本人發言無欲紀錄入去會議記錄,另外一位理事則以「二手薰」來形容台語使用者;理事主席亦多次佇會議中「強調」本人 ê 台語「無輾轉」(伊聽無),本人只好向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文化句、文化部)申訴,要求撤銷彼个違法決議,並佇會議上出示「我的國語是台語 Guá ê kok-gí Tâi-gí」標語來回應理事會無理 ê 決議。
另一案則為本人係原告,於宜蘭縣地方檢察署偵查庭時以台語陳述案情,然檢察官面對書記官台語聽打能力無好、對於台語使用者非但無欲請通譯協助,反而以惡劣態度要脅本人「以國語陳述」、「不願幫你翻譯給書記官」,否則「書記官聽不懂(無法正確紀錄)」,即便本人多次表示會放慢語速、且若有聽不懂嘛會閣做解釋,最後甚至表示若有紀錄錯誤會自行負責,檢察官嚴重缺乏語言平等概念、地檢署對書記官的語言要求及訓練嘛明顯不足,後來本人亦進一步向地檢署佮文化部申訴,然地檢署到今猶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