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8年級生是桑葚族,
鮮乳坊 #牧場人才培訓計畫 第5年了,
媒合了46位同學在寒暑假到牧場體驗學習,
身為這個計劃的執行者,我不認為‼️
牧場有屎、有尿、有危險,#公主王子病不宜🚫
更別說抱著打工換宿、玩樂心態,
幸好透過計劃媒合來到牧場的同學,
絕大部分同學都發揮了驚人的柔軟度和適應力,
「真實體驗牧場的工作環境和生活,
可以直接了解牧場迷人之處!」📍台大獸醫宜紋
台灣教育多填鴨式、是非題,忽略實作的重要性,
但來到牧場 #要玩就玩真的🔥
我們也遇過同學問我們怎麼沒有學習單、報告,
但抱歉,離開學校的高牆後,
這世界沒人會給你課綱、告訴你標準解答,
「不懂的積極主動問,並且親自觀察從文獻上學到的東西。
實習結束後學到不少,非常感謝。」📍台大獸醫允禎
牧場重視團隊合作,光有獸醫專業、動科背景,
眼睛卻長在頭頂的,我們不歡迎🚫
#你必須先懂養牛才能醫牛🌱
牧場除了醫療,營養配方、環境改善、設備更新環環相扣,
「牛過得舒服健康並產高乳量,需要酪農與獸醫達成共識,
營造更優良牧場生態最為重要。」📍中興獸醫淳鈞
要能多融入、多接觸酪農、工人、獸醫,
「短短時間內,從這麼多人、多個面向去學習、討論,
最有效率地認識酪農業。」📍台大獸醫承訓
牧場是活的,大自然的生命教室不可能永遠只是誕生的喜悅,
學習面對生以外,#老病死是每個獸醫學生必經的課程,
同時,乳牛是經濟動物,不比家中的毛小孩,
傾家蕩產、全神投入只為救一隻牛,是酪農無法選擇的選擇,
「認知到生命的脆弱,會讓人更想變得更強,
盡最大努力和專業讓生命多點韌性!」📍中興獸醫純禎
此外,也有學生跟我們分享對於人生的新體悟,
「酪農鮮少怨天尤人,他們遵守自己的本分,
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學會專注地活在當下,再幸福不過。
未來職涯規劃,也多一個思考面向!」📍台大獸醫姿璇
#有機會接觸了才有機會喜歡
喜歡乳牛、喜歡酪農、喜歡鄉下、喜歡這種生活模式,
所以願意投入、想要守護,是我們最期待看到的。
計畫執行5年下來,我們收到很多實習詢問,
有獸醫系、動物科學系(前身是畜牧系)、甚至來自國外,
能被大家青睞、分享、期盼,真的覺得很棒!
同時也被大家的實習回饋鼓勵著。
台灣12萬頭乳牛,500個牧場,
我們需要60~100位獸醫師來服務這些動物與農民,
但現在卻只有20多位全職出診獸醫,而且超過一半即將退休。
乳牛獸醫的培訓不容易,除了資源、人力大不如貓狗獸醫,
還要有認同培育理念、熱心提供場域、願意照顧學生的酪農。
所以,我們相當重視且珍惜每一個實習名額,
現在,啟動暑假計畫,持續招募:
#認同以上內容
#有高度意願認識和投入酪農產業相關科系學生
有興趣請email至:service@ilovemilk.com.tw
我們不是軟爛的桑葚族,只是還沒認識這個,
讓我們踩著屎尿、風吹日曬、留著汗水、
臉上仍滿是笑容的職業🐮💕
by沾到8年級邊很不服氣桑葚族稱號的Q編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鮮乳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Re: [問卦] 台大生命科學系? - 看板LifeSci_93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系友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混過大學四年的方法 - 臺灣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國立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 貼文Facebook - 歐洲國家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大生化科技系出路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請教一些大學的問題(第5頁) - Mobile01 的評價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CIE收錄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Taiwania期刊】
位於生命科學館的Taiwania期刊編輯室於2017年11月28 日正式收到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出版部門通知: Taiwania將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引文索引資料庫收錄。這不僅是國際期刊對Taiwania期刊的一種肯定,也將提升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學術界的能見度!這真是給Taiwania創刊70歲生日的最好賀禮!
Taiwania期刊命名源自於臺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的屬名。這個物種也是全球唯一以「臺灣」當作「屬名」的植物,臺灣杉的發現與中國之水杉、銀杏,美洲之世界爺等同為當時世界珍異物種,臺灣杉更是一舉成名而見知於國際植物學界。Taiwania期刊成立於1947年,原刊名Acta Botanica Taiwanica,為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出版之第二種研究報告。1948年經當時之植物學系系主任李惠林教授創立以Taiwania為名之期刊,由植物學系植物分類學研究室出版,並於1954年經第二任植物學系系主任李順卿教授正式合併Acta Botanica Taiwanica,將發表內容延伸至所有植物學領域,且更改為植物學系出版,並成立編輯委員會。本期刊在2003年以前,由理學院植物學系負責管理及發行。2003年生命科學院成立,理學院動、植物學系整併為生命科學系,一度由新成立的生態學與演化所生物學研究所管理發行,刊登文章除了維持原植物學領域為主外,並擴及其他生物多樣性領域; 2010年起,由生命科學院委託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管理出版。
該期刊從1988年時,登錄文章即被收錄於Biological Abstracts資料庫(屬於Web of Science平台,前身是Web of Knowledge);自1996年起也一直是國科會優良期刊,1998年並納入國科會所建置「中華民國科技期刊引用文獻資料庫」(Taiw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簡稱 TSCI)中;2007年被全球最大的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收錄。近年來因應國際學術刊物資料庫的電子化,期刊編輯室也開設獨立網站,將舊刊掃描並開放全文下載,至2015年末,全刊文章皆已開放下載並同時完成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簡稱DOI),2017年初,收錄於「開放期刊總目」(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七十年來,Taiwania在近1400名各國作者努力下,發刊62卷,總計發表了1403篇學術論文。
Taiwania期刊自創刊以來一直是以英文發表的國際學術刊物,創刊時將本刊定位於作為東亞、南洋與西太平洋地區,分類與植物地理發表期刊,我們秉持著創刊時的理念,經過不斷的努力,本刊在臺灣與東亞、南亞的生物多樣性的領域扮演極為重要角色,根據印度2001-2015年植物調查研究發表統計,Taiwania期刊在該國文章發表於國際期刊中排名第一,凌駕於其他知名刊物之上。該刊初期除了有植物系師生的稿件外,並由植物系師生向所接觸的學者邀稿,期刊的內涵逐漸豐富,國際稿件也漸漸出現,此外也向交流訪問的學者友情邀稿發行特刊,稿件多樣性日漸增加,也有愈來愈多國際學者的參與編輯委員及投稿,根據近10年來紀錄,有11個國家的學者加入編輯委員,參與刊登稿件的作者來自31國,研究地點除了亞洲外,並延伸至歐美與非洲。
Taiwania草創期間曾受美援、校方出版委員會與國科會的期刊補助,還有系友募款支持,後歷經校方系所重組,在相關單位的經費支持下,持續維持穩定出刊。本刊物除了是系所與學校間的交換刊物外 (在台大總圖中許多特有學術刊物也是由此交換而來),也曾經是官方國民外交的愧贈禮品,默默為臺灣增取學術交流與榮譽。該刊在過去五年主要由院方從邁頂計畫挹注部分經費,校方則僅由圖書館與出版中心提供部分印刷和郵資支出,因此經費短絀,為維持期刊永續,編輯部門樽節開支,慘澹經營,勉強支撐至今,亟需各方支援,在此呼籲校方能提供所需資源,讓我們能永續發行Taiwania。
Taiwania編輯群藉此機會向經費補助單位、賜稿的作者們、無償協助的審稿者,還有歷年來的編輯,編輯委員,與關心Taiwania 的朋友獻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magine the Future
─記筑波大學來訪交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句,因為朋友的來訪,不只帶來生活中一點點新鮮事,也同時帶來遠方未知的觀點、見識、文物、資源,這些能量的交會通常會撞擊出更多的創新,這大概也可謂「見賢思齊」的一種行為刺激,所以國際交流,對台大要邁向成為領航台灣的一所偉大的大學是非常重要的。近期就有兩次極盛大的交流,一是日本京都大學由校長松本紘(Prof. Dr. Hiroshi Matsumoto)率領將近一百位師生來台大進行兩天的學術交流,一是筑波大學校長永田恭介(Prof. Dr. Kyosuke Nagata)率領四十位教授來台大做教學與研究的交流。京都大學的訪問在去年十二月底,正逢年度交替,許多重要活動交錯進行,ㄧ時未及記載精采事蹟與大家分享,就容日後再找時間說明。筑波大學的訪問是在二月21、22日兩天進行,趁記憶猶新,有不少觀察值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當然還是要特別謝謝醫學院李財坤副院長的積極籌劃,生技中心丁詩同主任的大力支持,他們兩位盡心盡力規劃所有細節,國際長張淑英帶領國際處的全力配合,再加上最重要的兩位校長--楊泮池校長與Nagata校長高瞻遠矚的推動,兩校將近兩百位師生共同參與,才能讓此盛大活動順利且有意義的進行。
筑波大學與台大的教師規模大約相當,皆在2500位左右,他們號稱是101加上40年的歷史,前身是東京教育大學,四十年前才正名為筑波大學,是所年輕的大學,但至今卻已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兩次的物理獎,及西元2000年的化學獎,更特別的是共得過20面的奧運金牌。學校的重點在醫學、生命/生物科學及理工方面,而臺大在這幾個研究領域也相當傑出,這也是為何他們會選擇台大為最重要的國際交流學校。
這一次兩校交流的重點大約分三方面,第一項是「Higher Education without Borders」,第二項是「Cutting-edge Leading Research」,最後一項則是相關學院的交流互動。詳細的議題詳見臺灣大學與日本筑波大學聯合研討會網站內容(http://ntu-ut2014.weebly.com/),我就不再贅述,我想記述一下我的感想
一、〝Imagine the Future〞
這也許只是一句口號,筑波大學當成校內師生推動校務的口號,但Nagata校長及Ae副校長在簡報中,說明他們在此精神下所推動的「Education Reform Initiative」強調未來世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校內大幅度的改組,以Degree Program(類似本校之學位學程)為主體,教學重心改以院(school)規劃整合,Degree Program則以faculty方式做統整,將跨領域學習所需的課程有效統合。他們的作法大膽且創新,難怪Nagata校長認為他們是在推動世界大學的新標準。姑且不論這樣的調整是否一定正確,但跨領域學習是所有教育者現在常提的方向,然而我們還是一直面臨各專業本位上僵化的一些限制,甚至一直無法面對跨系、院選讀、承認等問題。我向Ae副校長詢問這項改革面臨的挑戰時,他說他當系主任時也反對此種改變,等到站在全校發展的角度,以及對學生未來的教育意義時,他就覺得真的得全力且快速推動,才是正確的方向。而在教學轉變的同時,研究的重心就由各研究中心來承擔。
二、國際化
筑波大學在校務發展講述中,就一直強調他們是所「Open University」,而且是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所以他們這次也報告了在西元2011年12月所創立的School of Integrative and Global Majors (SIGMA),這就像我們在台大校內一直鼓吹的國際學院。筑波大學是以全英語授課的專業學程方式來推動此school,教師來源一樣是由專業faculty承擔。比較值得一提的是,SIGMA掌握的仍是以student-center方式做學習規劃,而且他們聯合數所日本大學一起往外聯結,在日本境內有所謂的G30(Global 30)的聯盟學校,筑波大學並進一步與台大、愛丁堡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組成國際聯盟學程,提供跨國界之學習環境。
三、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我在個別的交流時間與筑波大學研究副校長Miake教授有比較多討論,他給我ㄧ個數據讓我頗為驚訝,他說筑波大學這些年來也極重視研究成果的新創衍生機會,從西元2001年起就有正式的推動措施,這些年來,全校總共已有96家創新公司成立,其中百分之六十是教師一起參與創立,百分之四十才是學生創業。新創領域則是約有三分之一為電子資訊產業相關,三分之一為生醫領域。這麼蓬勃的創新活動力及成果,很顯然與印象中日本教授做研究不重產業連結的記憶有些不同,似乎也顯示日本大學教育界近年來在觀念上已逐步跟上世界產業趨勢。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樣的交流,對所有參與的師生,都有極大的刺激。台大要作為學術與未來社會的領導角色,一定要多多注意觀察世界的發展,以引導大家關注人類重要議題,才能真正帶領出對社會有貢獻的新方向。誠如孫震前校長在今年新春團拜時所期許的:「不同專業的人在一起聊天一分鐘,也許比起你在研究室裡研究一個月的收穫都多。」希望將來學校有更多類似國際交流,也期待激盪更多我們卓越領航的研究成果!大家一齊集思廣益,以各種創新做法,讓台大更具競爭力!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台大生科院就來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生化系、台大生化所、台大生科院就來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台大生命科學系前身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大生命科學系 前身 在 Re: [問卦] 台大生命科學系? - 看板LifeSci_93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這麼多人討論, 忍不住跳出來小聲說話~ 分享一些自己的心路歷程~
敝人B93B, 生科第二屆, 當年剛考上的時候真的是感覺未來無可限量~
印象中我的分數只有倒數幾間醫科能上, 那時候的考量大概有以下:
台灣醫生人口太多, 工作越來越辛苦, 真正賺錢的是那少數名醫, 我不認為能自己有能力
能成為那金字塔的頂端的高薪族群 (除了高薪, 還要工作內容相對輕鬆喔~)
再者, 選擇留在台大, 至少教育資源豐富, 同學大部分都會是念書達人, 將來在人脈上的
發展潛力會比較高~ 其他原因我不贅述了, 總之在多方考量下, 選擇進入了"生蚵"~
---剛入學---
剛入學, 系主任就開玩笑地說, 動物系+植物系合併, 再加上幾個生物相關的研究所,
換個名字就騙進這麼多人, 分數直直飆~ (配合著爽朗的奸笑)
(當年我的分數可以上中山醫科, 或是陽明牙醫之後的所有牙醫系)
剛開始只覺得有趣, 好像是這樣, 不過生技產業相關在那幾年被大家炒作, 前景看好~
當下是真的有點"前途無可限量"的爽快感~
---大一---
通識課程為主, 大學新鮮人, 其實並不感覺出來未來出路堪憂~ 唯一的問題, 是我並不
喜歡念書, 所以成績一直都在班上吊車尾的, 反正大一開心過就好, 不用有甚麼憂患意識~
---大二---
開始一些專業科目, 那時候心態比較幼稚, 一直覺得一起修課的生技系學生不如我們
(正妹倒是不少 XD) 其實這時候還是沒有太多奇怪的想法~
反正就念書, 家教, 在家打電動...
---大三---
生科系的課程選修依個人喜好, 慢慢的在分歧, 植物, 動物, 海洋, 生態, 分子生物...
許多不同的方向慢慢出來了, 對於我來說, 沒特別喜好, 念甚麼都好, 反而對於未來充滿
疑惑, 開始擔心自己該何去何從, 再加上我的成績一直都不好 (沉迷電腦遊戲又不念書)
(大三下1/2科目被當, 還好大三上的時候學校就改成雙二一制了)
當時很羨慕那些有自己目標, 而不斷努力的同學~ 有些人對蕨類植物很有興趣, 就很明確
有些人對遺傳有興趣, 跟果蠅玩的不亦樂乎, 有同學看清現實, 轉去獸醫系了~
更有強者們轉去念法律, 經濟, 電機然後回來輔系或是雙主修!!!
這時候的我超級迷惘又無助, 但是還剩一年, 或許自己會有甚麼想法吧~
---大四---
我錯了...對於環境適應性很自豪的我, 真的覺得念甚麼都好, 路怎麼走都可以~
可是也就是因為如此, 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無法訂個目標, 總感覺沒有動力去朝著一個
確切的方向努力 (或許只是自己單純懶得念書而已 XD)
這時候, 開始覺得, 或許畢業後有個一技之長的科系, 才是未來的王道~
牙醫, 獸醫, 藥學系, 生化科技系, 好像都比生科這種純念"學科"的系所來的適合自己~
但是能力所及, 大學時期的悲慘成績是無法轉系的, 重考又太花成本...
很龜縮的心態就決定還是繼續下去吧~
---延畢一學期---
因為 4年下來被當的科目太多, 最後剛好差一門課, 3個學分...就這樣開始了每周3堂課
的生活, 大部分的時間就在補習班打工跟家教, 順便去健身房運動練練身體~
因為考上了預官, 所以畢業後的半年, 就維持著還在學校的生活, 沒太大改變~
退伍後就報名了補習班開始準備研究所, 畢竟路好像還是要這麼走下去, 算是被外在環境
逼著做這樣的決定, 繼續待在生物相關的求學路上~
---
不過這時候有了一個工作機會, 在多方考量之下, 毅然放棄所學, 決定進入社會就業~
對於我來說, 所學無所用真的很可惜, 台灣的教育資源被浪費, 身為其中浪費者一員,
我其實深感羞愧, 也感到有些無奈~
總而言之, 曾經有許多夢想進了生科系, 結果好像並不是很適合自己, 我雖然喜歡生物,
但是終究不能走完這條路, 確實是很可惜的~ 過程中的教育訓練跟經驗, 倒還是很寶貴的
一點心路歷程與大家分享, 對生物有愛又有研究精神的, 歡迎加入~ 台大生科~~~
P.S.
敝人現職司機, 空中巴士 A330-300
--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Special Guard ═▄▄▄▄▄▄▄ IIIIIIIIIIIIII ▄▄▄▄▄▄▄▄▄
台大生存遊戲暨軍事研究社 ▄▄▄▄▄▄▄▄▄▄▄▄▄▄▄__▂▄▄▄▄▄▄
社板:NTUSG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8.0.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25778102.A.DF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