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老一句話點破!#鍋編
完整新聞看這裡-https://reurl.cc/VEqzzY
⭐️中天文創商品專區(多款設計帆布袋、系列馬克杯)👉http://cti.news/FB044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年磨一劍 林佳龍拚台中從「握手」學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Npk9Dm3_c 你所不知道的林佳龍!台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偕妻子廖婉如今天與媒體茶敘,並公布新一波名為「台中.希望」的文宣小冊及影片;林佳龍表示,這本小冊子蒐集了他從小到大的十個故事,除...
台大 馬克杯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恁仔細、承蒙你|
今天到新竹找鄭朝方,他帶我從白天玩到晚上,我才發現新竹縣原來這麼好玩,而且拍照拍起來超美,以前只是工作才來真的太可惜了。朝方說:「這麼喜歡要不要搬來新竹住啊?」我說:「從高雄、台南都有人要我搬去住,我這樣好為難喔~☺️」
朝方先帶我去「新瓦屋」認識好多商家老闆,以及駐村的藝術家。聽他(她)們聊地方創生的願景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就覺得這地方好有活力且文化底藴越趨豐富。
朝方帶我來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時問我:「你知道客家文化嗎?」我說:「土樓不是花木蘭住的房子,好像也不是客家文化,就像油桐花、客家花布都是被建構出的客家符號。」本來想當面跟交大客家學院院長求證,但一見面院長就請我們喝「東方美人茶」,清新香氣撲鼻,入口神清氣爽,就亂聊聊開了。黃院長問我:「等你碩士班畢業,歡迎你來這讀博士班。」(噗~~~~我口中的茶瞬間噴出)離開前,院方送我紀念馬克杯,我要求院長跟我一起碰杯成一個「囍」字。我隨後上網查了一下黃紹恆院長的學經歷「台大經濟系、東京大學經濟系博士」,我忽然覺得我好失禮,竟然要求院長跟我拍奇怪的照片⋯⋯😅如果對客家文化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碩士班,也有在職專班喔。
朝方帶我來到北埔名店「六木珈啡」,裡面的裝潢、傢俱真的不得了,咖啡有夠好喝。原來老闆是咖啡師傅,而太太是烘豆師,店裡的起司蛋糕與蜂蜜司康我吃了兩個。朝方說:「你是我朋友中,第一個把桌上蛋糕全部吃完的人。」我回:「沒偶包錯了嗎?😤」
(中間有數個點先跳過,因為我懶得寫了。)
吃完粄條,朝方帶我來體驗新竹縣夜生活,是一家專業的餐酒館。我點了一杯Espresso Martine ,真的很會調。喝完一杯超想追酒,但想想來這邊都讓朝方請客,還是要有點矜持比較好。😆
回台北前,朝方說下次來要調配一個專屬「焦糖哥哥」的香水送我。我說要灑在身上,會讓群眾想把我撲倒慾望的那種喔。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六木珈琲焙煎所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台大 馬克杯 在 Cecillia優雅過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經典英式甜點:從大不列顛到北愛爾蘭,36款水蒸 × 烘烤 × 沁冰英倫經典甜點,一口就愛上!
台大畢業後前往英國讀研究所,
絕對是我人生中最勇敢的決定之一,
在當時那個美國才是留學主流國家的年代,
憑著自幼對英國的憧憬而選擇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
初次搭飛機就獨自從印度轉機到倫敦,
在英國的留學生活不僅要加倍用功唸書,
更要努力適應文化衝擊,
很幸運的,在我所屬的學院裡遇到很好的一群室友們。
每天下課後回到學院宿舍,
室友們都會先繞到小廚房裡打招呼並坐下來喝杯茶,
英國人的生活哲學認為「沒有什麼事是一杯茶無法解決的」,
我們會慢慢喝著各自沖泡好的英國茶,
也常一起動手做司康,
在等待出爐的迷人烘焙香氣裡,
交換著當天的大大小小挫折與開心事,
這是我在英國唸書時最難忘的美好記憶,
一直到現在,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依然是我很重要的日常生活儀式。
#日本英倫甜點女王砂古玉緒
#經典英式甜點
#瞭解英式甜點就能瞭解英國
在二個多月前,
當我收到尖端出版社的邀約為即將出版的『經典英式甜點』
一書中文版掛名推薦時,
就非常期待這本由日本知名的英國甜點研究家砂古玉緒所著的
好書正式上市。
本書作者砂古玉緒曾旅居英國十年,
深入研究全英五大區的經典英式甜點,
也從道地英式甜點裡瞭解英國的歷史演進與生活智慧。
在台灣播出很受歡迎的NHK連續劇「阿政與愛莉」中,
作者也曾擔任該劇的蘇格蘭料理與點心製作指導顧問。
在『經典英式甜點』一書裡,
砂古玉緒深入淺出的介紹英國各區的經典甜點,
詳細解說料理步驟並搭配圖解教學,
同時從在地生活的角度分享甜點背後的文化故事,
包含食材、器皿介紹及歷史、地理小知識,
因為甜點在英國飲食文化中是極為重要的存在,
「如果能瞭解『英式甜點』,便能瞭解英國!」
#人生中最重要的英國紅茶時間
#無法想像沒有紅茶的生活
讀著書裡有趣的甜點小專欄,
作者提到英國人的『專屬於自己的馬克杯』、『餐盤的泡泡只要擦過就OK!』等習慣,
我就忍不住會心一笑。
真的是這樣呢!
那時住在英國學校宿舍裡,
雖然有提供共用的各式餐盤器皿,
但唯獨馬克杯是不能隨便拿取使用的,
室友們各有慣用的杯子。
而最讓我不習慣的是在喝完茶後,
大家會順手把馬克杯放入水槽內那盆清潔劑泡泡水裡沖洗一下,
再用茶巾布直接把沾滿泡泡的杯子擦乾就算清洗完成了。
(第一次看到時,真的目瞪口呆)
也還好每個人都有慣用的杯子,
我自己的杯子一定會用清水沖洗很多次再擦乾,
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啊!
#展現生活智慧的英式點心製作方法
#堅持傳統美好英國飲食文化
本書依製作方式詳細介紹英國甜點作法,包含有:
⭕️水蒸點心:各式傳統英式蒸布丁的作法。
⭕️烘焙點心:例如著名的柑橘夾層蛋糕、鳳梨烤布丁蛋糕等。
⭕️冰涼點心:例如皇家夏洛特蛋糕、乳酒凍、檸檬布丁等。
英式蒸布丁與我們習慣的軟嫩布丁是很不一樣的,
這一點在我剛到英國時也曾帶來文化衝擊,
在學院的例行晚餐會上,
明明看到當天菜單上的甜點是布丁,
滿懷期待中端上來的卻是比蛋糕口感還扎實的蒸布丁。
原來英式布丁是指在容器內填裝食材後隔水蒸煮的製作方式,
通常會使用陶器皿來製作布丁,
蒸好的布丁可以長期保存,
要吃之前再淋上糖漿或醬汁。
奇妙的是在旅居英國的那段時間,
我竟也不知不覺的愛上這種樸實風味的傳統英式布丁了,
尤其是聖誕節前每家都會早早就開始製作、有著豐盛餡料的聖誕布丁,
回台後因為太思念那美好滋味,
只要在聖誕節前有機會飛往澳門度假,
我都還會特地去Marks & Spencer買了帶回來。
#2018年世界食譜大獎國際料理類別亞軍
#近25年最佳國際食譜
『經典英式甜點』一書內容深入豐富,
作者所介紹的每款甜點食譜作法也非常清楚易懂,
絕對是喜愛英式甜點的人不能錯過的好書。
🎖此書還榮獲2018年世界食譜大獎(2018 Gourmand Cookbook Award)「國際料理類別」亞軍!
🎖而且獲得Gourmand International頒發近25年「最佳國際食譜」之一(1995-2020 Best of the best)!
在此刻不能出國的日子裡,
就讓這本書帶著大家從道地英式甜點滋味裡,
一起遨遊英國、品味美好英倫風味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典英式甜點:從大不列顛到北愛爾蘭,36款水蒸×烘烤×沁冰英倫經典甜點,一口就愛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0654?sloc=main
台大 馬克杯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十年磨一劍 林佳龍拚台中從「握手」學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Npk9Dm3_c
你所不知道的林佳龍!台中市長參選人林佳龍偕妻子廖婉如今天與媒體茶敘,並公布新一波名為「台中.希望」的文宣小冊及影片;林佳龍表示,這本小冊子蒐集了他從小到大的十個故事,除了能讓民眾更認識他的成長及從政歷程,更使人了解他的個人特質,深耕台中十年的這條「不一樣的政治路」,期望使人民感動。
林佳龍說,深入走訪大台中625里及守望相助隊,跟民眾分享很多他的個人故事時,常聽到一句話:「佳龍,你甘有新的個人的文宣?想要向更多的朋友介紹你﹗」林佳龍強調,2005年接受民進黨徵召至台中投入市長選舉後,至今已過十個年頭,從起初的挫折,到走訪台中每一塊土地、握過的每一雙手,都為他帶來堅持和打拼的力量,此次選擇用十則故事的方式,使人民感受到他的心路歷程。
從這本小冊子可見,林佳龍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政治路」!從「裁縫師之子」的出身到「讀書狀元才」的優異表現,從豐富的政治歷練到國會「第一名立委」的問政,從勾畫「大台中一二三」的藍圖到「台中希望」,經由這本小冊子,能讓夢想與市政願景被更多市民瞭解,也讓妻子廖婉如的溫暖與親切感動台中市民。
大家也從小冊子中的照片發現,林佳龍從小就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30年前一位在台北內湖山區名為老黃的橘農,因為租用的農地遭建商覬覦,他為了守護2000株的橘子樹,拿著地租證明到處求助,林佳龍因緣際會下出面幫忙他,當時他只是個台大政治系的學生,和現年已70多歲的老黃並肩作戰,保住了果地至今,而這個訴訟至今還在持續中;另外,也有人從小冊子中的照片發現,原來林佳龍與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同樣是李登輝的門生,曾同時擔任國安幕僚。
廖婉如表示,希望透過這本小冊子,幫助大家「閱讀」她所熟悉的林佳龍。廖婉如笑說,自己比較像是馬克杯,一碰觸到就能感受到溫度,有人說,與林佳龍相處像是隔著一層鋁箔包或是保鮮膜,但在她眼中,林佳龍比較像是一個保溫盒,雖然外觀看起來、摸起來沒有溫度,但是當你打開之後,會感受到裡頭是滿滿的愛心和溫暖,這一份熱度,保溫著對這個社會的愛、理想與願景。
廖婉如表示,十年前剛到台中的林佳龍或許沒有故事,但是十年後的現在,林佳龍已經充滿了故事,有別於初到台中時緊湊的步調,現在的林佳龍用時間打好了地基,放慢了步調,瞭解台中的過去,未來也要與市民一起打造希望的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