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乐:培养为统一牺牲力量,我来带头 | 专访
原创: 专访 观察者网 2016-12-10
【采访/观察者网马雪、冯雪】
本篇系张安乐访谈系列下篇,上篇请点击《专访|三个湖南人 “消灭”了国民党》。
有感于岛内被蓝绿霸占,张安乐希望铺展红色力量。从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经验中获得灵感,他认为将来需要在绿色力量最薄弱的环节——即台东和花莲县——辛苦耕耘。
虽然他希冀两岸能够走和平统一之路,但他也绝不忽视一旦开战的可能前景。
“训练敢为统一牺牲的人,我要带头啊!”
观察者网:中华统一促进党吸收年轻人的时候,有些年轻人会不会说,我不进你们党,我怕被扣红帽子?
张安乐:有可能,但还有人觉得很骄傲。这就够了,不要讨好每个人。
当年,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那时被叫做什么?叫“共匪”,叫“朱毛匪帮”,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他们算多少,可是,他们就是坚持,他们站在穷人这边,最后反而胜利。
如果他们按照民粹的路子,要讨好,说我不能变成“匪”,那就投降,今天就不可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对?所以,现在蓝营最大的问题,想讨好每个人。
现在台湾是“绿色氛围”。比如马英九,原来内心深处绝对是红的,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那天讲了一句话,我们中国国民党终极目标要统一。这句话,从李登辉、连战开始没听说过,他讲了。可随后马英九又在台湾“台独报”《自由时报》的头版登了一个半版广告,说“‘台湾独立’是我们台湾人民的选项之一,我尊重这个权利。”因为他要选举。
“绿色话”讲久了,自己就“绿化”了,你看看这次洪秀柱自己“绿化”,本来在两蒋时代的教育都是大中华认同的教育,那时就算深蓝也是中国人,讲我们台湾“中华民国”要反攻大陆,两岸都是一家等等。但经过李登辉陈水扁的20年,再加上马英九不敢拨乱反正,现在绿色达到了“绿色民粹”的地步。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反对它的因子存在,绿色干到底下会形成一个反对它的一个因子。
现在要引导红色,像我这次来上海,但马上要赶回台湾,因为在彰化有一百多个年轻人要加入我们,我要给他们成立“华夏青年军”,现在有一千多人了,都是年轻人。“华夏青年军”就是“红军”。现在台湾有蓝有绿没有红,我们要让“华夏青年军”多跟大陆交流。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不要忘了大陆十三亿同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支持我们的。
之前经常有一些台湾南部的小朋友来我家,进进出出大概前后二十多年,其中历程也蛮坎坷的。有个小朋友自己原本没参加过什么政治活动,后来跟着我,我就带他参加“红色活动”。他在家那边本身就有点江湖地位,他就对那些原本是绿色的兄弟讲,我将来为统一而死,我是烈士,你们将来为“台独”而死,就会像条狗一样。我们就需要这种精神,要慢慢在台湾训练敢为统一牺牲的人。当然,我要带头啊!
观察者网:台湾南部的人多多了解大陆,也慢慢会改变他们的想法。
张安乐:老百姓可能会,但政客不太可能。其实有些国民党大佬,他们也不希望统一。因为一旦实现统一,他们的利用价值也就降低了。政客希望老百姓与自己越对立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向大陆讨要好处。大陆对台工作如果过于专注“说服”岛内政客,难免有些“缘木求鱼”。禅宗讲过一句话: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越过政客直达基层,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共产党成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还有统一战线。解决台湾问题,我也提出过三大法宝:红色公益、红色文宣及红色组织。说到底,靠的都是红色公益。“打土豪分田地”是共产党成功的秘诀,简单说就是——分田地。“分田地”用现代话讲就是“红色公益”。老百姓从共产党手上拿到土地,红色文宣工作就可以开展了,比如“红军到,穷人笑”。这样,老百姓拿到土地,生存问题就解决了,就会跟着红军走。如此一来,组织就有了,也就有了党的建设。
在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下手
观察者网:您如何评价如今大陆的对台政策?
张安乐:在我看来,现在对台政策有两个盲点,第一没有做好红色公益,反而做成了绿色公益,归结起来就是我一直主张的“奶嘴理论”。比如我的三个孙子,保姆是我请的,奶粉是我供的,可是小时候,我想要抱他们,他们都不肯。为什么?因为是保姆一直喂奶给他们。
今天大陆对台湾输送利益方向就有问题。马英九到台湾深绿地方云林县,夸耀说自从我当了“总统”,两岸关系改善了,我们的农产品可以卖到大陆了。结果,出身民进党的云林县长民进党苏治芬就说了,马英九你太不要脸,东西是我卖的,不是你卖的。苏治芬没讲错,上海、杭州和深圳都专门给云林县设点。最终,云林县开出来的票都是绿油油的。牛奶工厂是红色的,但奶嘴是绿色的,台湾民众只认绿色奶嘴。
那到底要怎么做红色公益呢?比如台湾发生风灾,就可以搞“五星旗下的爱心活动”。大陆某个企业捐一条路,就可以拿这企业的名字做路名。上海长宁区捐一座桥,就可以叫“长宁桥”嘛!“五星旗”在台湾一直被歪曲宣传成“血腥活动”,我们应该宣传成“爱心活动”。
在民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民众才会认同你。平常你去台湾采购,做些锦上添花的工作,民众没有太大感觉,因为人的欲望往往是无穷尽的。但是,民众一旦有难了,这个时候你伸出援手,民众就会感激你。
我有一个讲法,“一国两制,花东先行”,也就是花莲和台东。这两个县经济比较落后,人口结构平衡,民风淳朴,地理位置也重要,有机场和军港。在这里试行,效果会比较突出。
我们一直在这里耕耘。如果有一天选出来一个“统一党”的县长,坚持“一国两制”,再加上给予政策扶植,相信四年后超过新加坡是有可能的。
“一国两制”一定要在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历史上,共产党找根据地也不是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在井冈山、赣南、陕北这样国民党薄弱的地区。同样,在台湾试行“一国两制”,也一定要在绿色最薄弱的环节。
这是我们眼下在努力做的事情。花莲那边,我们经营很久了。由于交通不方便,台东去得比较少,只能每个月去一次。上次我们去花莲一个原住民的村子,有150户,都是低收入。我们就每一家送一袋米,一袋也就5、6公斤吧。我们现在能力有限,也就这么多资源,但关键是要坚持下来。
第二盲点是,没有找准依靠对象。当年毛泽东搞革命力排众议,坚持农民是共产党依靠的对象。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阶级问题是核心,没有国家认同问题。现在台湾要依靠的对象不再能以阶级来划分,要以感情来分:谁有中国情怀,谁是依靠对象;谁没有中国情怀,谁就不是依靠对象。
之前有大陆单位邀请台湾里长到大陆参观,可是一听说是台北的里长,就说不要台北的,希望多些来自台南地区的。但我不这么看,不要以为人家一定跟你走,小心他们将来都会绿化。
当年共产党在赣南,如果想当然认为农民一定会跟我走,不会追随地主,干脆跟地主把酒言欢,也不分土地给农民,农民还一定会跟你走吗?如果地主再给农民粮和饷,那就干脆参加地主武装了嘛。结果可能就是,地主跟共产党翻脸,农民就打共产党了呀!民众眼睛都是雪亮的,你从来也没有管我们,你却去巴结人家。哎,不幸都言中了,台湾很多“蓝天”都变“绿地”了。
所以现在只有退守花东。再不做工作,花东也会全面绿化。重点是,不要再想着讨好每个人;念叨着讨好每个人,就会丧失根据地。当年要是共产党没有在延安设立根据地,机会来了也不属于你。
大陆支持台湾一个县还不容易嘛,要搞“一国两制”,就要搞出一个成功的试点,让大家都看看。
以目前局势来看,和平统一越来越难了。如果将来是武力统一,就需要在岛内有股红色力量,就是部队。现在就要两手做准备,一是把花东当根据地,一是要建立红色部队。
红色部队的作用就是,只要绿色势力敢嚣张,就会有大部队去跟他们较真。只要敢宣布“台独”,就敢起来反抗。我这个年纪,看看还能培养红色部队到什么程度吧。
观察者网:那你们有没有在花东培养“立委”?
张安乐:这个得一步一步来。问题在于要选举的话,就必须讨好民粹。我们现在打的是“正红旗”,这在岛内选举中就不太好吃得开。
政客和政治家不一样。政治家是坚持理念,这个事情对台湾民众有利,对两岸有利,那就坚持;政客呢,为了要选票,就迎合民粹,民粹说怎样就怎样。
所以啊,也不能怪新党在选举时高呼“保卫‘中华民国主权’”,因为这是最保险的做法。我们讲,两岸要和平统一。这话讲出来,目前人家会不太敢接受。为了要争取一两席“立委”,丧失自己的原则,那就跟着国民党摇旗呐喊好了嘛。什么“捍卫‘中华民国’,反‘台独’”,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
国家认同这种感情不会消逝
观察者网:按您所说,绿色大本营,红色旗子插不进去,那当蓝色大本营也开始慢慢“变色”时,红色旗子有机会插进去吗?
张安乐:像我们在眷村搞活动,他们一般都支持我们的,可最后投票的时候却没有反映出来。有很多人在公共场合要跟我照相,说“中华民国”要靠你了,但不说中国要靠你了,都是这样。
他们觉得我的主张可以针对“台独”,这一点上是跟我站在第一线的。可选举的时候,他们讲想听到的是“捍卫‘中华民国主权’”,我的口号则是“和平统一救台湾”。
这个时间,我就觉得酝酿“中国台湾”的讲法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平台,缺乏红色文宣,也就没有声音一直在强调“中国台湾”。
观察者网:您有考虑过“一国一制”的可行性吗?
张安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沿海已经成长起来很多的中产阶级。虽然现在大陆内部存在贫富悬殊的现象,不过中产阶级在慢慢成长。我相信再过30年,量变发生质变,变成中产阶级社会,到时候就会选择适合中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亚洲现在实行所谓“民主”制度的国家或者地区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菲律宾,选举暴力事件猖獗,参选人甚至会把对手杀掉。在台湾,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暴力现象,但买票活动猖獗。
“民主”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效率,“威权”办事就非常有效率。台湾大搞建设都是在两蒋时代。要土地改革,做,没什么好啰嗦的,也没什么好反对的。现在不可能了。台湾要建一条机场捷运,20年都修不成,各种利益方在中间扯皮。
大陆现在实行的是精英选拔制度,必须经过在基层锻炼多年,才有可能担任要职。不像在台湾,凭一张嘴就能当市长、“总统”。
观察者网:蔡英文上任至今,您怎么看两岸关系的走势?
张安乐:反蔡英文的因子已经慢慢形成了,但有不同角度,有“中华民国派”的集结,也有我们“中国台湾派”。台湾经济一直萧条,民众不满。但问题是,有些台湾人主观上已经不认同中国了。
人生有三大事情是感性的:宗教、国家认同、男女激情。激情会消逝,但国家认同这种感情不会。蓝营现在缺乏感性的支持者,我们就是要培养感性的红色支持者,两种培养方式:第一,红色宣传,学校教育、媒体等我们掌握不了,只能靠网络宣传。我们要告诉台湾老百姓,只有和平统一,台湾幸福最大,永久和平无战乱。大陆经济持续发展,给台湾优惠,台湾经济会不好?在海外有任何事,中国大使馆会保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还有尊严,台湾老百姓还要什么?第二,就是刚才讲的红色公益,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
观察者网:好的,非常感谢您能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录音整理:廖志鸿、张珩、黎娜、张晨静、庄怡、武守哲、朱健)
https://mp.weixin.qq.com/s/nSxLDrOVvwX-yB1M65FY7g
「台湾为什么不敢宣布独立」的推薦目錄:
台湾为什么不敢宣布独立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下是上周《光华日报》给我的专访,我以文字的答复如下:
问:占中对大马社运的影响,会分裂,还是更激进?
答:这是一个还有待观察的问题,因为现阶段大马的社运比较保守,论述也不很前卫新颖。基本上号召群众出来“示威”也要说成事“集会”,尽量和警方配合,不挑战《和平集会法》,温和得很,根本无法对抗议对象构成威胁或对城市的运作造成局部瘫痪,以迫使对方坐下来谈判。如大马之前也有社运搞手学习占领华尔街运动,来个占领独立广场(occupy dataran),但作用不大。bersih的集会也是当天下午五点就自行宣布解散,没有留守,扎营过夜,持续抗争。所以,公民抗命,在大马还是没有人敢尝试。
问:大马社运活动往往被政党/政治骑劫?
答:这是一个很幼稚的现象,大马的社运“集会”,如果没有民联,更准确地说,如果没有伊斯兰党的动员,根本就不成气候。如果单一NGO基于单一议题搞示威抗议,更多时候不是“示威”,而是“示弱”,因为人数太少。当然,某些NGO有政治洁癖,担心其活动被政治人物或政党“骑劫”,好比绿色盛会里面就有一些离异份子,在今年622关厂运动前夕不断兴风作浪,施压行动党每一站接待脚车队不能有火箭旗出现,担心行动党“骑劫”绿运。这些人其实严格说来不是社运份子,他们只是爱好脚踏车的朋友,从理论到实践,他们和黄德的认知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斗争当前,为了团结,很多时候黄德也忍气吞声。我作为行动党人,我参与其盛,冷眼观察,无限唏嘘。换做是我,如果有理念相近的政治人物或政党肯为我的运动或诉求背书,或者出来挺我,我不会将之理解成是“骑劫”,用行动党青年议员邹宇晖的说法,是力量的“集结”,英文可以是solidarity,越多人来“集结”越好,而不是有政治洁癖,自我孤立。
问:在民主架构下,大马社运扮演角色,被执政党接纳?
答:大马的NGO,严格来说,有不少是亲建制派(国阵)的,他们搞的不是“运动”,是“活动”,这些NGO,是国阵维稳的社会工具,不是民主运动的臂膀。甚至连大专校园里也有这种情况,他们活动有拨款,领袖有勋衔,不温不火的社会评论有媒体应酬,根本就没有菱角,不挑战社会的既定权力架构,所以他们不能被称为社运,只能算是民间福利团体。当然,执政党最喜欢这种组织。
问:比较大马学生运动与香港学运份子的成熟度。
答:大马学运若和60年代比较,是每况日下,一代不如一代。香港学运有优良的传统,比如这些发动罢课和公民抗命的学联(HKFS),成立于1958年,是由由香港八個大專院校學生會組成,以「放眼世界,關心社會,建設民主中國,爭取同學權益」為綱,推動學生運動和增加學生對社會的投入。学联70年代就参与保钓运动,原本是一个亲中亲共的团体,甚至有过支持文化大革命的立场。但是后来转为支持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民主化,尤其六四后,更是坚决地反对共产党的专政。今天,學聯同時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創會會員,以及民間人權陣線、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席、關注副學位大聯盟,亞洲學生協會及香港維護二次大戰史實聯席會議的會員。我接触过这些香港学联的领袖,他们的政治理念都很进步,从发动“公民抗命”,鼓吹“占中”,这些都是新左派思潮的产物,绝对不是什么美帝国主义的走狗。然而大马的“学生活动团体”,很多时候是巫统民族主义和伊斯兰神权政治的外围,或是攀龙附凤的学生投机分子。真正有进步理念的大专青年,都不在主流。这和香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从思想意识到社会抗争,香港学联比我们成熟很多。这或许是我们社会保守封闭、大专法令的钳制、学阀掌校等等,构成我们的学生运动十分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