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聽到最多的陳情案件:
一個微解封中央地方不同調
#以下民眾反應:
中央地方不同步,微解封上午宣布,媽媽開小吃餐廳,跟附近部份攤商看到中央宣布馬上就叫貨了,菜商也很缺錢很快就送菜來,結果晚上看到,桃園三級境界維持現狀不開放內用,鄭文燦到底在為難誰,只有餓死跟病死沒有第三個選擇,剩下的資金錢繼續投入叫貨的款項內,這種感覺就像颱風來了,全台灣宣布停班停課,鄭文燦隔天才宣布一樣感覺,造成民眾的困擾,明明是民進黨卻跟中央不同步,苦的是誰,都我們已經撐快兩個月了,還不放過我們,以為桃園人月薪都4.5萬以上嗎,存款都有幾十萬嗎。
安親班不開放,家長請照顧假久了等於準離職了,雙薪家庭已經很久沒有辦法正常收入支出,很多同事乾脆直接離職了,家裡沒存款的人,租金房貸車貸都已經快撐不下去。
BNT也搞意識形態一直不購買,中央拖一天就可以保國產一天,小孩子沒辦法打疫苗,因為適合12~17歲的疫情全世界認證的只有BNT一支,連莫德納都沒有認證,我姐姐小孩今年國中剛畢業,青少年難道就沒有生存求生的權益嗎,9月開學情何以堪,給政府一年了看到沒幾支自購疫苗進來,給民眾選擇的權利但是不包含BNT,這還叫選擇的權利嗎?中央搞意識形態,地方政府跟著黨在走,有聽到我們也要BNT嗎,聽不到。
我的小孩才國小三年級,我已經請假一個月,還沒餓死前就先信用破產了,開學後又有一堆錢要付,如果不是還有存個幾萬塊可以貼房貸,月光族恐怕連房子都要賣掉了,桃園除了跟中央黨部的風之外,請問鄭文燦有拿出什麼自己為了桃園人的作為嗎,一點聲量都沒有,從3+11之後就默默的怕被電。
這次宣布微解封不跟進,保持三級警戒,我相信是對的,因為太多確診黑數,連他自己都不敢解封,如果確診人數的驟降方式跟台北新北一樣,桃園早就清零了,多久了,桃園總是每天維持在平均確診數量,對這個政府已經沒有信心了,有沒有一點廣篩的魄力阿,不篩就沒有傷害嗎?
台灣多久沒有颱風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來想說點類似這樣的話:「一個人得花多久時間來了解,人們正對他們的命運作共同的決定」,但想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達到「全島一心、同島一命」之前,每個人心境的轉變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焦慮、自我思辨的過程,更以複雜交織程度影響著社會,何時可以到達「總該做些什麼」的階段?真的也說不準。
大多數人在焦慮、自我思辨的階段,總是要找些人出氣、把某些人抓出來指責,可以怪罪的都怪罪好讓自己鬆一口氣、沒地方可以丟心理的垃圾,所以開始亂丟,剛好妳是擺在他眼前的箭靶,就掃到颱風尾。
除了注意自己的心情,還要注意不會被別人給傷到。就好比開車上路,注意路況,也要注意對向車道的車子,縱使有交通規則,可是人是最大的變數呀!
但疫情是來自於病毒,除了防病毒還要疼惜人心。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共同防疫,這不是喊個口號而已,身為公民,並不是把所有責任都往上推,去期待一個全能天子天女出現,這樣企盼的還是個從上而下的統治。
責任始終落在自己身上。
要怎麼阻斷病毒傳播鏈?這只是中央或者地方的事情嗎?還是可以僥倖的覺得無所謂不會中標?
有人選擇請假在家防疫盡量不出門,有人還是要上班,第一線醫護警消仍舊很緊繃的在忙碌著,只能更注意自身防疫。
階段性的降低人流而不是直接全島封城,正是為了考量到人性,所以必須做最小的損害,通盤考量拿捏好分寸。
全台兩週的關鍵三級警戒是為了前兩週的爆發,為了分析在三級以後病毒傳遞是否是級數上升?雙北的疫情很容易影響到周邊縣市,所以基隆要多觀察一兩週,因為許多基隆人會到雙北上班,所以要確認有沒有控制了雙北的疫情、而影響基隆的程度又到哪。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沒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如果你自己都忍受不了在家防疫,那封城可以關多久?如果你對公衛不了解,更不要去散佈錯誤的資訊來製造恐慌;如果你身邊的人很焦慮、開始罵著很沒邏輯的話,你有沒有想過溫柔告知正確資訊?
政治就是生活的一切總和,對一切漠不關心、沒看記者會、不知道現在幾級、不知道全球疫情與台灣的差異、不知道一中兩政權根源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就是造成藍綠之爭的關係、不知道藍綠之爭導致了支持藍綠一樣爛的人們,在每個議題上形成強烈的對立。
複雜的防疫礙於台澎的政治局面,讓我將之化為動力,寫文章、開直播、開社群。引一段聖峰在「台澎小堅果」社群說的:「面對現況,我們可以悲觀,但不可以失去希望。可以當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別當失敗主義者。為最糟糕的狀況做準備,對最好的結果抱持希望。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
#全民防疫
#做點什麼吧
台灣多久沒有颱風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的不要再假仙了、不要再裝了」,一名台電退休人員表示,政府官員必須誠實面對問題,不要再用意識形態面對事實,否則國家永遠不會進步,尤其不要把核能看成凶神惡煞,應該用科學證據來討論電力問題。>
台灣一周內在5月13日、17日兩次大停電,今天也可能輪流停電,核四前廠長王伯輝嘲諷簡直是「台灣奇蹟」,誰敢再來投資下一個「護國神山」?台電調度處一名退休高層指出,5月份就如此,恐怕5月13日第一次停電只是開頭,以後等著瞧。
王伯輝表示,昨晚朋友突然傳來警訊通知,又要分區停電了,過沒有多久又有朋友傳來明潭水庫放水通知,水情吃緊,為什麼夜間要放水?因為明潭抽蓄機組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落差達380公尺,共裝置六部水輪機及發電機,利用上下池間的位能差帶動發電機,當正轉時,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時,又可將下池的庫水抽回上池蓄存,故可配合電力負載需求。六部機組,每部機組容量為26萬7千瓩,總共裝置容量達160.2萬瓩。
王伯輝說,為了支援5月17日的用電需求,不得不滿載運轉,但至昨晚8時左右,雖滿載運轉仍無法滿足系統負載要求,下池明潭水庫因容量限制必須放水,讓抽蓄電廠繼續運作,因此開始計畫性的放水。若以正常狀況,水資源很寶貴,除非颱風期的調節或緊急需要,明潭下池放水的機會很少,而昨晚明潭下池放水,應該是電力公司不得不的緊急措施之一。
王伯輝說,水放太多會影響往後的調度,台電昨晚大概認為反正社會上罵定了,快放水,讓抽蓄可以繼續發電最重要。其實實際在抽蓄工作的人,認為放太多對抽蓄電廠並不好,尤其在枯水期補充水源,必須靠老天保佑。他批評,一個政策的錯誤,導致一周輪流停電兩次的台灣奇蹟,「誰敢再來投資下一個護國神山」。
一周2度大停電 台電退休高層:513只是開頭以後等著瞧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46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