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 ◎夏宇
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滲透旅人的心靈
即使在天涯海角也急著要賓至如歸
努力把現場消滅又努力再現
就像必須殺死一個人用來陪伴另一個被他殺死的人
雪中睡著的姊姊苔蘚覆蓋的雙唇語言篩過的表面
近讀弦理論還不知是物理是哲學還是李商隱
那混沌日暖虛無生煙欲彈未彈無端一排錦弦
--
◎作者簡介
夏宇,台灣女詩人,戲劇系畢業,寫詩,念詩,寫流行歌詞和劇本,書籍設計,獨立出版,畫畫,偶而翻譯,不時旅行。
--
◎小編賞析
一般分析現代詩的技巧,大多從「意象」、「音樂性」和「結構」來解析,但是詩人夏宇的作品,不僅詩作高度自由、幾乎爆破所有現代詩規則,且她的詩中最迷人的,不是前述技巧,而是詩中的內容。分析現代詩的內容,又可以概略分為知性的「哲思」和感性的「抒情」。〈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這首詩中,又以哲思最為突出。因此,這次想跟大家聊聊〈土地等於母親那一套自動句法〉透過詩中呈現的「哲思」。
這首詩諷刺現代人旅遊的狀況,第一句先覆述旅遊廣告中「土地等於母親」的常見說法,「土地等於母親」這句話或許有些簡略,但「投入大地之母的懷抱」、「樹林與深山就像母親一樣擁抱我」大概是多數現代人都不陌生的旅遊辭令,而這類比喻被濫用的程度,夏宇以「自動句法」形容。
第二句,夏宇諷刺現代人既想享受遠離都市、深入荒野或鄉間的陌生旅程,但又希望當地最好食衣住行都方便得令他覺得賓至如歸,最好有電、有水、有抽水馬桶,最好有24小時的全家與7-11。但這些「賓至如歸」的期待與「天涯海角」的陌生,本身就互斥,難以共存(如果共存,那代表那個天涯海角不夠天涯也不夠海角)。
旅人這樣的期盼,回過頭來影響旅遊產業、改變旅遊景點。例如為了讓旅人享受海灘的清幽,海灘被大飯店的人造水泥圍起,比都市更像都市;比如為了讓遊客好行走,森林地區砍掉樹木拿來鋪登山棧道,還栽種了假花假草。無數旅遊業者消滅天涯海角的「現場」,只為了再現能讓遊客賓至如歸的、另一種對天涯海角的「想像」。這弔詭確實正如「殺死一個人用來陪伴另一個被他殺死的人」。在這樣的狀況下,旅遊地的人物、介紹、語言,都是規劃好,專為旅人設計的表象。
第二段,夏宇納入「弦理論」並以「弦」的雙關帶到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錦瑟〉,這首詩雖然辭藻華美、對仗工整,但被認為是歷來最難解的一首詩,正如被過度包裝的旅遊勝地,徒有其表、難解其實。但正如這首詩的華美辭藻,可以為讀者帶來朦朧的美感,難以確定現實狀態的旅遊地點,也能給旅行者一股朦朧感受。正如唐詩裡所說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旅人的感受往往「無端」、沒有來由、沒有來歷,但那些令人「思華年」、令人悵惘、神傷的感受卻成功被旅遊產業創造出來。
--
美術設計:李昱賢
--
#夏宇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27.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
台灣常見苔蘚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灣欒樹 ◎楊牧
這事發生在不久以前,他們神志
未之能及的水邊,當所有經緯
線索到此都不甚分明或一時
失察便如夢的領域般陷入隱晦
那時星辰都已依照座落指派成型
各自尋到它們光度合適的位置
冷氣團天上生滅有或無,黑潮
在海底提示詩的音律和意志
邊緣?從我鎖定的方位東南望去
看得見夕照自對角以剩餘的漏斗
小量過濾到我們青春的峯頂
罕見的飛鼠在露水裏錯愕驚醒
惟恐所向無非宇宙創生後某紀
一些自戕的殘餘,窮寇,暗中以
劫後的廢氣偷襲我新綠的林相
表裏,歸巢的羽類避之惟恐不及
螢光明滅浮沉自盛夏的胸懷
釋出深邃的畏懼,好奇,和創造力
為無邊的黑暗點燈,多層次的天路
歷程一夕盡毀於弔詭的野火
當森嚴的山勢從高處俯瞰,看見
一隊抹香鯨在偏南的水域日夜泅行
不知道是為遷徙,追踪,抑或遊戲
直到先後都在陌生的沙灘上擱淺
當流泉迅速循浮雲摺角飛濺
直落新蘚與舊苔的石,藤影裏
依稀聽得見地球反面,久違的
那一邊,彷彿有女聲輕歌低吟
她畧過一些我們早期的共同經驗
寒武紀接近奧陶的魚貝和珊瑚
遲到的爬蟲類,恐龍生與死
一貫快長不已的菇菌,豐草,巨木
直接進入預言裏終將到臨,人與碳
互相煎熬的世代,山無陵,江水
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只剩
這海上渺茫的邊緣,黑潮
洶湧,日光輻輳,深淺的風雨
過境,赤石罅中競生著絕無僅有
一系列宛轉變色的欒樹林
──二○○九、十
---
◎作者簡介
楊牧,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臺灣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楊牧自中學便矢志新詩創作,並共同主編詩刊。早年筆名葉珊,,三十二歲而改筆名為楊牧。詩文曾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捷克文等。[註1]
---
◎小編皮皮賞析
在賞析此詩之前,先來認識台灣欒樹。台灣欒樹,又稱金苦楝、苦楝公,是台灣特有的原生種。台灣欒樹的姿態優美、顏色多變,是台灣街景中常見的行道樹之一。
首先,在第一段,楊牧以「這事發生在不久以前」開頭,像是準備娓娓道來一個遠古的神話傳說。「未之能及的水邊,當所有經緯/線索到此都不甚分明或一時/失察便如夢的領域般陷入隱晦」在一開始,一切皆混沌未明,無法區分事物,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如夢境般曖昧的境地。但來到第二段,開始有了轉變:「那時星辰都已依照座落指派成型/各自尋到它們光度合適的位置」星辰皆乖乖地待在屬於自己、並且適合自己的位置,對比首段的不甚分明,事情似乎漸漸有了眉目。同樣在天上的冷氣團則是生滅不定,不若海中的黑潮。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而洋流是具有穩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而音律和意志也是相對長遠的存在,黑潮提示著詩的重要元素[註2]。
第三段,作者首次將「我」放入敘述中,作者遙望,發現時間已至黃昏了,青春到達頂峰,而飛鼠不知是否訝異於時光的流逝,於安靜的露水中驚醒了。「惟恐所向無非宇宙創生後某紀」繼首段「這事發生在不久以前」,可以看出作者更進一步地點出事發的時間點,原來是在宇宙出現後的某紀,而事情不總是這麼順利──「一些自戕的殘餘,窮寇,暗中以/劫後的廢氣偷襲我新綠的林相/表裏,歸巢的羽類避之惟恐不及」一些波折,偷襲台灣欒樹綠油油的枝枒,讓擇木而棲地鳥禽紛紛躲避。「螢光明滅浮沉自盛夏的胸懷」則是繼冷氣團之後第二次提到關於氣候的描述,不只時間的推移,氣候也從冬天來到夏天。夏天擁有恐懼,卻也擁有好奇和創造力,能為黑暗點燈。但好不容易鋪陳完畢的道路,竟這樣毀於突如其來的、詭異的野火,一瞬間什麼都沒有了,比劫後的殘餘更徹底的消亡。
接著,作者將視角從海底移動到山上,從高處往下俯瞰。作者看見了鯨魚泅泳,他不知道鯨魚為何移動,但作者云:「直到先後都在陌生的沙灘上擱淺」,如同上段,在看似充滿希望的夏日,一團殘酷的火焰便毀掉了道路;看似安穩的悠遊,竟也是先後擱淺在不熟悉的海邊。一切都以希望生成,再以失落作結。
接著,新蘚與舊苔的對比,地球的反面有女聲輕輕唱著歌,如此神秘,像極了傳說的續章。時間點漸漸明朗了──「寒武紀接近奧陶的魚貝和珊瑚」爬蟲類、恐龍等,象徵著世紀的生物快速生長,直到事件的尾聲──人類出現了。而現在還生存著的人們,什麼時候又會如同寒武紀的魚貝與珊瑚,彷彿時光永遠凍結在此刻一般的成為化石?那便是「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時候了。當世界失序,季節混亂,人類絕種,地球上還會剩下什麼呢?作者云:只剩黑潮、日光、風雨、石縫中競相存活之物……以及,一系列依舊如常、宛轉變色的欒樹林,種種之類了罷。
[註1]作者資訊擷取整理自維基百科
[註2]洋流資訊擷取整理自維基百科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_1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自然詩 #楊牧 #台灣欒樹 #長短歌行
台灣常見苔蘚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一種植物,它的身高只有幾公分,卻幾乎遍佈整個世界,就連極地或高山也可看見它們的蹤跡;它是最早定居陸地上的植物,它的存在見證了植物從水生過度到陸生的經過,它就是苔蘚植物。
我在2500公尺高的戒茂斯山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悟到了什麼是真實自然的苔蘚庭園!
日本有座名為「西芳寺」(苔寺)的廟宇,因為地理位置緯度和氣候原因,天生就是個適合苔蘚生長的庭園,而以庭園內含120種苔蘚植物聞名,台灣因為海拔的差異擁有比日本更多的苔蘚植物,只是因為高山太難到達,所以生活在平地的我們不常見到佈滿山林的樣貌及品種。
在這裡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面貌,真實超越世界上所有的庭園!
期待十月份最美麗的台東,在山海間跟著花開去旅行。
#跟著花開去旅行 #台東 #GQ #CNFlower #攝影師陳敏佳 #凌宗湧 #苔蘚植物 #戒茂斯山
台灣常見苔蘚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全區日夜溫差極大,氣候隨海拔高度概分為副熱帶及溫帶季型氣候。南有濁水溪流域、中有烏溪、北有北港溪,東北則有大甲溪流域,形成高山廣佈、河流交橫的特殊地理景,也因此有著多樣且豐富的自然生態。
1.印度蜓蜥:印度蜓蜥廣泛分布在臺灣本島1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區域,以及馬祖、龜山島、小琉球各離島地區,為臺灣蜓蜥屬蜥蜴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種類。印度蜓蜥在森林底層生活、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印度蜒蜥鑽到腐葉堆,口含住蚯蚓,破土而出。印度蜓蜥的食性很廣,從環節動物到昆蟲都有。
2.紅紋沫蟬:紅紋沫蟬是低海拔或平地林緣最常見的大型沫蟬,會停在植物枝條上吸食植物莖幹的汁液。紅紋沫蟬又稱「泡沫蟬」, 因為牠們的幼蟲在尚未長大之前會吐泡泡,然後把自己藏在泡泡中間,讓天敵看不到牠,藉此保護自己。等到牠變成成蟲、有自保能力之後,牠才會離開那個泡泡。
3.冠羽畫眉:冠羽畫眉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分布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及針葉、闊葉混合林,常成群活動於樹冠,非常活潑。牠的最大的辨識特徵在於,頭上暗褐色、高聳的羽冠,也因此成為牠名字的由來。冠羽畫眉的食性偏素食,特別的是牠還會吃花蜜。為了快速的吃到花蜜,冠羽畫眉舌頭的構造和一般的鳥類不同,牠們的舌頭經過演化變得像毛筆一樣,舌尖有分岔、還有很多一根一根細細的刷毛,這樣在吸花蜜時就跟乾掉的毛筆吸水一樣,能一下子就把花蜜吸到嘴裡。
4.菝契:菝契為蔓莖植物,它身上長了很多刺,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為了能夠牢牢地扣住其它的枝條,讓它可以抓緊之後再繼續延伸。菝契的果實的形狀像煙火炸開一樣,果實無毒,早期曾有人拿來食用。
5.台灣深山鍬形蟲(中部型):台灣深山鍬形蟲喜歡住在海拔五百到一千六百公尺的山區森林。公蟲最常能長到8、9公分左右。全台灣都能發現台灣深山鍬形蟲,但因為區域,牠們有分三種不同的形態:北部型、中部型,還有南部型。中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整體的大顎較北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要細長一點,北部型的大顎比較粗短。
6.赤煉蛇:台灣赤煉蛇為日行性蛇類,常常以山區溪流、樹林底等潮濕環境為棲地。以青蛙、蟾蜍為食,偶爾以魚或其他蛇類果腹。會在夏季產卵,每窩約8-47顆卵。台灣赤煉蛇有儲存毒液的特異功能,牠們能夠在捕食蟾蜍的同時,將蟾除皮膚腺中的毒液分離出來,然後將這毒液物質集中儲於背側頸部的腺體中,以備不時之需。
7.樹皮螳螂:樹皮螳螂喜歡住在低中海拔森林,牠身上的顏色跟像地衣苔蘚非常相近,不但躲藏得很好,而且非常敏感,警覺性很高,大部分的人很難發現牠們。樹皮螳螂的若蟲,在長成成蟲之前不會離開一出生就棲身的樹,只會在同一棵樹上面。因為牠來到地上的時候,移動並不像在樹幹上那樣敏捷,危險性會增加。所以在成蟲之前,牠盡量會讓自己待在樹上。等變成成蟲,有翅膀了,牠就比較容易能離開生長的樹木。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Jiw9Mvipf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OsqzVkn9v4bLfoMyAu6eQ1WIK0Q)
台灣常見苔蘚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種全身長滿細刺,配上特別斑點紋路的螽斯,依照外觀判斷,應該是假裝為地衣苔蘚的偽裝客^_^
Phricta tortuwallina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拈花惹草、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目前為電視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台灣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自然觀察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小學國語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熱血福利克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ijak0...
熱血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shijak0526/wretch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著作: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我與鍬形蟲的日記』(紅樹林出版)。
『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
書籍連結網址:
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
東森節目:好好玩自然(講師兼任主持)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
【更新】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mE1fynZDs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