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AZ疫苗27死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29354)
不要誤會,我並沒有要大家不打疫苗。但事實是,接種比例已經開始掉,新北市已經從6成掉落至4成7,政府需要重視人民的顧慮。人民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死那麼多人?
但指揮中心輕輕回一句:「整體利大於弊。」只讓人噁心。
這句的白話文就是:「為了全台接種免疫,你去死吧。利大於弊嘛。」政府完全沒有準備處理,只想逼人民就範。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38064)
根據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過去跟疾管署強調多次,接種疫苗後死亡案例,一定要快速進行解剖以對外說明。大規模接種初期,這類人力(如法醫)一定要備足,立即釐清疑慮才有辦法讓接種順利進行下去。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39217)
這代表指揮中心早就有被建議,只是不在乎。
疫苗接種爭分奪秒,這關乎更少的死亡、更少的傳染、更少的重症去減輕醫療資源、關乎到台灣是否能更早恢復生產。政府怎麼敢用「人民健忘,反正過陣子他們還是會打」的心態來處理?
政府沒有分配人力處理已是大錯,更應該盡快釋疑:
若與疫苗無關,可以有效降低民眾疑慮,穩定接種速度。
若與疫苗有關,快速公布風險肇因,人民會知道「自己該不該打」,而不是像現在只想「疫苗不該打」。拖垮台灣接種進程。
更慘的是政府不但沒有規劃,就連在疫苗分配跟施打規劃上,也是只有政治算計,與一盤散沙無異。
#5月疫苗分配酬庸
五月底配發AZ,重災區新北1.8萬劑 V.S. 高雄市2.1萬劑,指揮中心說,是用比例來算。但放眼世界,哪個不是重災區優先配給?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517890)
沒想到接著側翼開始瘋狂攻擊,說雙北施打速度比高雄慢,只會哭沒疫苗。
(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116922)
那時我想,唉~雙北這次的確沒做好,怪不得人家攻擊。但我發現我錯了,不是雙北沒做好,有人作弊根本比不了。
#6月疫苗考前洩題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528714?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原定6/15配發的日本捐贈AZ疫苗,在13日就提前配發,疫苗數量也是當天才知道。雙重突襲各縣市措手不及。
結果高雄市彷彿未卜先知,說用民政系統可以推算出87歲以上人數。提前一周就發接種通知單,「神奇預測」可施打人數,「精準算出」87歲以上老人都可以打到。
我只問一句,所以用民政系統可以算出指揮中心要配給你多少疫苗囉?騙肖!
政府真的把人民當白痴,一再強調疫苗要由中央統籌分配,才能有效率的全盤規劃。但我看不到任何效果,我只看到高雄每次疫苗接種都「有備而來」,民進黨把執政優勢運用到極致,卡捐贈護國產、疫苗酬庸、分色接種配給。
只為政治規劃,完全忽視防疫,將全台的生命安全棄之不顧。
尤其是看到許多專家推測:「長者接種死亡可能非疫苗,建議改善接種模式,別因為外出奔波加重老邁問題,干擾到疫苗接種效益。」更感到寒心。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38909)
如果全台縣市都可以像高雄一樣,提前一周知道配給疫苗數量,都有更多時間規劃安排。
我們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接種場所與人力安排?
是不是可以讓老人不必又累又熱的排隊群聚?
是不是可以少幾條生命的消逝呢?
政治操作難道比人命重要?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615/XEB2MQXD6NFCPFFMSZHOHZCAAY/)
現在的我們,只能看著不斷往上的接種死亡人數,還有各種專家學者的死因猜測,惶恐遲疑不敢讓老人家去打AZ。
更慘的是,接著要來到的,還有副作用未卜的國產疫苗。
台灣人,命苦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Jang Li Harmonica 李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祝大家新年快樂,豬事大吉! 這次我錄製了這首米津玄師的Lemon獻給大家,由於有朋友提到這首B調的作品十二孔半音階音域上無法完全演奏,加上半音階口琴在B調的性能發揮比較受限,因此製作了這個C調伴奏,希望大家會喜歡!(我才不會承認是因為我不會彈 B調的Bass呢) 眼看著訂閱人數就要破萬啦,等...
「台灣法醫人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沈智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青木原/失眠詩(何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Jang Li Harmonica 李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新聞] 法醫沒人當月薪差醫師20萬- 精華區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法醫學歷、法醫研究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法醫學歷、法醫研究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醫勞盟- 在台灣,任何醫師都可以開死亡證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Re: 請問當法醫的資格? - medstuden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 在 死亡人數嚴重低估?! 法醫高大成揭武漢肺炎在中國感染率超高 ... 的評價
台灣法醫人數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50例本土、26例死亡;疫苗提早開打,雙北首波只開放到85歲長者;首例疑似AZ死亡,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高速公路匝道口塞爆,車流量比去年端午大減;陳時中針對萬華被指為防疫破口致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新增250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以及1例境外移入,新增26例死亡,分佈範圍仍以新北市13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65例。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疫情沒有很大變化,也沒有突發惡化,還是要謹慎以對,呼籲端午連假不要出門,減少群聚。
原訂6月15日開打的日本贈送AZ疫苗,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提早完成疫苗檢驗封緘,深夜就陸續配發首批50萬劑到各縣市,卻有地方政府抱怨臨時更改時程來不及反應,對此陳時中表示,昨天都有和地方政府溝通,還是以15日開打為原則,但地方政府若提前準備好就可以先打。
今天是端午連假第一天,高速公路局為了降載運量進行匝道管制,卻讓各地匝道、交流道大塞一小時以上,也影響到貨車載送物品,甚至有救護車塞在車陣,交通部長王國材上午緊急指示,彈性延長匝道綠燈秒數,緊急救護車可走匝道路肩。
■疫情持平,死亡26例仍高
今天新增的250例本土病例,為116例男性、1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1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3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65例,基隆市16例,桃園市13例,苗栗縣9例,花蓮縣3例,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台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52例中,45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天基隆確診數名列全國第三,基隆市政府表示,今天新增的16例,有10例跟養護中心有關,其中有9位是住民,1位是外籍照護員。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這個養護中心先前就有確診個案,今天公布的10名確診者在6月3日PCR核酸檢驗時都陰性,是透過前陣子基隆制定的長照、洗腎機構加強版管理準則,在10日再次檢測時篩出來的,市府會針對這個確診機構降載。根據準則,高風險接觸區的院所人員及病友,每3天篩檢一次,第0、7、14天用PCR核酸檢測,第4、10天用快篩。
今天另外新增26例死亡,共計為男性17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9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1日,死亡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1日,其中有4例未住院即死亡的案例,包括6月4日即被媒體報導出來的北投一家4口3死案,以及6月7日被發現死於廁所的電視台攝影。今天另有一例10日死亡的102歲患者,則是目前台灣最年長的死亡個案。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人數中,年齡在80歲以上,佔了31.4%,70至79歲比例佔30.8%,60至69歲則有28.2%,總計60歲以上就佔了約89%,除了高齡,大多都有慢性病,今天許多到院前死亡案例就都有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
陳時中則表示,疫情沒有很大變化,也沒有突發惡化,這幾天雖然病例有少一點,但還是要謹慎以對,呼籲連假期間民眾留在家裡面,避免外出、減少聚會。
下午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布了昨日的快篩陽性率下降到1.1%,為兩週來最低。柯文哲表示,假日門診沒有開,快篩陽性數會比較低,從大趨勢來看,疫情有慢慢下降,但確診數平均到各區,要使用「熱點殲滅戰」,派出機動隊到社區熱點篩檢,找出隱形傳染者。
■疫苗提早開打,雙北首波只開放到85歲以上長者
6月4日從日本進口的124萬劑AZ疫苗,原預計6月15日開打,不過食藥署連日加班,提早完成疫苗檢驗封緘,昨天深夜就陸續配發首批50多萬劑到各縣市。但台北市政府認為突然提早打亂節奏,新北市府也委婉表示,如果提早告知比較能準備周全。對此,陳時中表示,昨天都有和地方政府溝通,還是以15日開打為原則,但地方政府若提前準備好就可以先打。
台北市此波可運用的疫苗為5.8萬劑,扣掉前五類優先施打者,疫苗數量無法完全涵蓋第六類75歲以上高齡者,目前只夠開放到85歲以上長者及65歲以上原住民,共175個施打據點,明天(13日)早上8點開放網路預約,15日開始接種。柯文哲在記者會中拜託,長者使用網路較不方便,請兒孫輩幫忙長輩輸入(資料),若沒有網路或不方便者,可以請里幹事協助,這些訊息今天晚上會準備好,至於其他75~85歲的長者只能先說抱歉,要按照年紀最大的先打。
新北市則獲配8.3萬劑疫苗,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目前數量只夠開放到85歲以上長者,因為長輩行動不方便,將分區、分里、分時段安排接種,安排巴士或計程車接送,預計15日開始施打,相關資訊公布在各區公所官網。
高雄市則是第一階段針對87歲以上的長者優先,預計將有3.1萬人優先接種;第二波接種的對象,則是80至86歲的長者;第三波則為75至79歲的高齡長輩,接下來將視中央疫苗撥補狀況再做進一步通知。
陳時中表示,這次發送的量當然還是不足以讓大家施打,對地方一定會形成壓力,希望中央地方一起合作,制定分流計畫,避免接種時過度擁擠。第一類醫事人員可以選擇打莫德納或AZ疫苗,第二類長照機構工作人員和住民則會透過外展,安排醫護人員到機構內施打,這波也開放洗腎病人施打,會由執行洗腎的醫療院所執行,不限於疫苗接種合約院所。
陳時中指出,首批疫苗以一到三類施打率滿9成為目標群,住宿長照機構、洗腎患者也希望打滿,75歲以上則預計施打率55~60%,會根據各地對目標施打群效率,調整第二批疫苗。離島則是以至少9成目標群施打來配送數量,因為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各醫院互相支援不方便,傷患運送困難,所以一次配發較多。
至於在4月21日開放一般民眾施打疫苗時,已經接種過第一劑的民眾何時可打第二劑?陳時中表示,因為距離第一劑還沒間隔10~12週,若疫苗陸續進來,還是會讓他們施打第二劑,請專家再評估作法。
■首例疑似接種AZ死亡案例,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
昨天台灣傳出首例疑似因為施打AZ疫苗死亡,莊人祥今天在記者會表示,經過法醫研究所協助,發現他是冠狀動脈硬化相關心臟病,屬於急性心肌梗塞。
至於疫苗能否混打,台大副校長、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現在國內有AZ和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和承辦組長的確都在討論這件事,先前有西班牙非正式報告,德國也有論文報告,雖然此論文還沒完整審查,但看到比較多資料顯示,打AZ後再打BNT/輝瑞疫苗,中和抗體比同樣都打AZ更為理想,理論上先打一個腺病毒載體(如AZ疫苗),再用另一個不同平台如mRNA(如BNT/輝瑞、莫德納),學理上有更強的免疫反應,所以若有基本實證資料,可以考慮這樣的模式。
■高速公路匝道口塞爆,高公局彈性延長匝道綠燈管制
為了因應疫情,高公局管制高速公路車流量,降為以往連假交通量的一半,在匝道口進行紅綠燈高強度管制,但從昨天晚上9點開始實施後就接到許多抱怨,許多較晚下班的民眾無奈跟著返鄉人潮一起卡在匝道口。今天各地匝道口持續大排長龍,需等一小時才能上高速公路。高公局統計,截至上午10點,車流量比去年端午連假首日少了79.8%,高速公路主線都很順暢,但因嚴格匝道管制,國道交流道車輛回堵到地方道路。
被堵住的車輛返鄉人潮,還包括許多運送民生物資的貨車,甚至有救護車,王國材上午視察時,緊急指示高公局彈性處理,針對民生貨車及大客車較多的匝道,請交控中心彈性放寬綠燈秒數,緊急救護車輛可走匝道路肩。國道一號五股交流道、桃園交流道、高雄楠梓交流道,貨運需求較高,會彈性放寬,國道五號有大客車專用道,會讓大客車優先通行。
高公局也呼籲民眾將國道留給貨運、大客車和緊急救護車行駛,一般民眾非必要不要上國道,改走地方道路。
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則在記者會表示,新北五股、中和、土城、台北市濱江等重要路口的確都受到影響,感謝國人理解,對於物流業者、必須上班的民眾造成不便感到抱歉,不過也因為這樣,讓端午節絕大部分民眾都能留在家裡。
■陳時中針對萬華被指為防疫破口致歉
昨天有立委在立法院質詢時,詢問這次疫情破口在哪,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回應這一波疫情主要是在萬華散播開來,「這個地方是一個破口」,引發台北市政府不滿。柯文哲在今天台北市記者會上表示,「萬華存在已經好幾百年,病毒不是從外太空掉在萬華,石崇良應該也知道自己失言,除非想被我病歷砸第二次。」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更要求石崇良向萬華人道歉。
對此,下午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回應,「指揮中心或者各地政府,發言時有些話語如果講得不夠精確,讓任何人受傷害,我要表達歉意。」他再次強調沒有要標籤化,沒有人願意染疫,或把疾病帶給別人,病毒就是這麼狡猾、無所不在,大家的敵人是病毒,講到特定族群、地區,都會形成傷害,會盡量避免,希望大家團結一致對抗病毒。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攝影/陳曉威、林彥廷、楊子磊)
#延伸閱讀
【病毒的逆襲──斷鏈防線下的社區焦土戰】https://bit.ly/34H0SBA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疫苗 #AZ疫苗 #端午連假 #塞車
台灣法醫人數 在 青木原/失眠詩(何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梁凌杰先生被裁定「死於不幸」,而非自殺或意外,意思否定了他的捨身就義,而且沒有人需要負責任。這些卑鄙的判詞才是真正的不幸。
歷史會判斷,去年寫了關於梁凌杰先生的文章紀錄事情起末,收錄在《我們的最後進化一書》,全文如下:
「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
6月15日,金鐘太古廣場外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一躍而下,成為反修例運動中第一位因議題而犧牲者——「黃衣人」梁凌杰。
這天以後,黃色雨衣的背影成為香港抗爭歷史的符號。
6月15日以前,香港人經歷了香港抗爭史上最大的挫敗。6月9日,香港動員了一百萬人上街要求撤回惡法,換來政府於當晚十一時發聲明宣布如期二讀草案。為阻止二讀,6月12日市民在金鐘一帶集會,期間有人衝出馬路及進攻立法會,遭警方以催淚彈、布袋彈及橡膠子彈鎮壓。
面對政府以強硬手段鎮壓示威,加上政府宣布「暫緩」修訂,抗爭進入瓶頸階段,民陣號召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但民間反應已因「暫緩」降溫,一方面部分市民無奈接受政府讓步,另方面眼見一百萬人遊行亦無法讓政府撤回草案,對示威遊行的作用抱疑。運動陷入史無前例的絕望,討論區上開始出現自殺告文,部分是對運動感到氣餒,亦有人表示願以死相諫。
直播
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的前一天,2019年6月15日下午四時許,各個媒體直播視框聚焦同一畫面,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在金鐘太古廣場外高逾二十公尺的臨時工作平台,並在棚架掛上寫有「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橫額。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的消息,亦在主流媒體新聞平台推送,成為當天全港關注的事件。
危站期間,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三度向警察要求與黃雨衣男子直接對話被警方拒絕。鄺俊宇只能留在金鐘道對面人行道用揚聲器叫喊,呼籲「下來,我們明天一起去遊行」,然而聲音未能清楚傳到太古廣場的平台。
晚上八時許,男子脫下黃衣坐在平台休息,約九時,他突然爬出棚架,消防員嘗試將他拉回不果,他的上衣被拉脫後墮下,跌落安全氣墊旁之人行道,目睹過程的鄺俊宇激動痛哭。男子被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後證實不治,成為反修例運動中首名死者。
消息傳開,當時新聞仍以「黃衣男」、「雨衣男」等稱呼作相關報導。
當晚香港一片哀聲,網上出現悼念文宣及畫作,以黃色雨衣為記號。同日死者身份亦被確認公開,這名黃色雨衣男子為梁凌杰先生。
梁凌杰,生於1984年3月7日英屬香港,卒於2019年6月15日,終年35歲。
梁凌杰先生的犧牲,激發了翌日兩百萬人上街遊行,民陣以「200萬+1」宣布遊行人數,向梁先生致敬。終於,在兩百萬人上街的空前壓力下,林鄭政府當日宣布「已停止」修例工作,並向市民致歉。
在梁凌杰先生死後的一天,他臨終親手寫下的「全面撤回送中」訴求,終於得到回應。
跳下來
梁凌杰先生的離世,對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意味著香港抗爭運動由過往推崇和平示威,過渡到準備流血犧牲的抗爭意識。
香港資深遺體修復師及生死教育會長伍桂麟從6月15日當日下午開始關注新聞,從觀看直播中,他推測梁先生墮樓機會很高。他表示,從梁凌杰先生的抗爭行為,包括選擇金鐘這個極具標誌性的地點、清晰明確的標語、連最後的衣服亦選擇顏色最鮮明的黃色雨衣,這些都顯示梁凌杰先生當時的理念十分強烈。
伍桂麟從新聞直播畫面中直接看見梁先生墜樓的一刻,他觀察到梁先生墜樓時身體向後並且後腦著地,死亡意志堅決,搶救成功的機會很低。最終梁凌杰先生於香港灣仔區律敦治醫院宣告不治。
梁凌杰先生的死屬於「利他型」自殺,借自殺表達訴求,希望為在世的人換來理想,歷史上也不少例子,以死亡將抗爭運動提昇到另一個階段。伍桂麟說:「正如電影《十年》裡面的自焚者,想不到十年的一半也不用,就真的出現。」從事生死教育多年的伍桂麟對自殺行為十分理解,他說當社會運動膠著:「用過好多方式去爭取,都沒進步,甚至倒退,就會生出自殺念頭。」自殺是因為絕望,亦是希望為生者帶來希望。
梁凌杰先生離世後,伍桂麟曾考慮應否站出來為他打點身後事。當時他留意到不少組織正聯絡梁先生家人,伍桂麟憂慮擔心事件若捲入了政治組織之中,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於是他聯絡612基金會,由於伍的殯殮專業背景,梁先生家人信任並交給他主理。伍桂麟陪同梁先生家人見法醫、警察、處理法律程序,並協助告別式的安排。
修復
梁凌杰先生的遺體修復工作由伍桂麟處理,進入修復室之前,伍桂麟在facebook已看過梁先生生前的樣貌,直至看見眼前的遺體,在重重傷痕以下,仍然能認得出來。除了墮樓造成的創傷,由於梁凌杰先生屬於非自然死亡,因此需要剖屍檢驗。伍桂麟感觸說:「他在死前已經面對這麼多創傷,死後還要增添這麼多傷口。」
「會感覺到痛。」伍桂麟說。伍桂麟日常處理的九成也是長者自然死亡的遺體,面對年輕死者會特別感觸,尤其如梁凌杰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看見這樣的滿身傷口,會感覺痛。
伍桂麟說,沒有一個遺體可以完美地回復本來的面貌。「沒人製造創傷,就不需要有人修復創傷。」他慨嘆,梁浚杰的犧牲、整場運動對香港人留下的創傷,香港人日累月積地承受,只有公義得到彰顯才能修復。
殉道者
雖然警方提出要求不進行公開悼念,但伍桂麟堅持要舉行公祭。梁凌杰離世觸動全港,他作為一個殉道者,「因為死者為對抗政府以死明志,這已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死,不再屬於一件『家事』。」
治喪期間,他們亦不敢刻意用「烈士」作稱謂,怕引發更多人仿效。伍桂麟說,公祭本來有一種集體療癒的作用,「參與一起悼念,看到大家還記得這個人,大家在儀式內會感受到好深的連繫,會有情感上支持。」
與家人商討後,梁凌杰先的公祭設於香港殯儀館外球場。然而,考慮到其時社會情緒崩緊,同時考慮到家人的巨大壓力,他希望梁凌杰先生的告別式以平穩氣氛進行。伍桂麟說說:「父母不想高舉兒子作聖人,只希望香港人可以記得他。」
公祭在2019年7月11日舉行,梁凌杰先生的父母對香港人寄語:「感謝社會各界人士悼念杰仔,每一位善良的香港人,包括兒子在內,都希望香港能變得更好,讓每人都能安居樂業、自由發聲;而每一位勇敢走上街頭巿民都是因爲深愛香港。年輕人要好好保全自己,活下去,才能繼續為社會不公不義之事勇於發聲。」
犧牲的意義
伍桂麟說,為抗爭而殉道,在歷史間也不罕見,然而看到歷史在香港重演,只能說感觸。梁凌杰先生身故後,社會間自殺情緒爆發,討論區、群組中傳出不同人表示有尋死念頭,以及親友準備尋死的求救信息。
事實是,公開資料顯示︰至少五名年輕人,在去年,自殺前寫下反修例口號。
伍桂麟表示理解這種想法:「在絕望之中堅持,當沒結果,最後同歸於盡。」他更收到不少人向他查詢應該如何處理遺書,部分希望尋死,另一部分是做好了在抗爭中犧牲的準備。他提供資訊的同時,亦希望年輕人能再三衡量生命與抗爭之間的輕重。「用死去表達訴求,我會覺得尊重、可敬,但不希望見到。」
在台灣戒嚴時期,鄭南榕面對打壓而選擇在《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內自焚而死,他的犧牲使台灣從此不再壓制言論自由,而鄭南榕逝世日被定為「言論自由日」。然而,亦非每一次自我犧牲都能讓公義得到彰顯,如在西藏,多年來已經有過百名藏人自焚,卻依然被政權漠視。
犧牲的意義孰輕孰重,我們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伍桂麟說:「香港的歷史,梁凌杰有份。」
附錄:後來者
盧曉欣,21歲,2019年6月29日下午近四時,在粉嶺嘉福邨福泰樓的高處墮下,墮樓前在後樓梯間的牆壁上用紅筆上寫上遺言,其後被擦去:
「致香港人:
雖然抗爭時間久了,
但絕對不能忘記
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
一定要堅持下去。
強烈要求全面撤回條例
收回暴動論釋出學生示威者
林鄭下台 嚴懲警方
本人願可以小命
成功換取200萬人的心願
請你們堅持下去!
曉欣 」
鄔幸恩,29歲,2019年6月30日,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四樓平台墮下救後不治。在個人Facebook留下遺言:「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
麥小姐,28歲,2019年7月3日凌晨。在長沙灣住所墮樓身亡,墮樓前在房間發留下字句:「不是民選的政府是不會回應訴求」
范遠聰,26歲,2019年7月22日,因反送中的立場與家人政見不合,發生爭執而被趕出家門,最後在大廈高層後樓梯高處墮下搶救不治。
郭先生,25歲,2019年8月26日晚上九時許,從觀塘順天邨天韻樓高處墮下,倒臥大廈天井證實死亡,遺言節錄:「香港人為香港付出左幾多,得返黎又係幾多,出過聲,流過淚,受過傷,流過血,但係出黎既結果永永遠遠都唔係你所想!香港人未輸,邊個撐到最後邊個就會贏,香港人加油!」
何小姐,27歲,2019年9月4日晚上十一時,於粉嶺嘉盛苑嘉明閣二十一樓危站輕聲說:「香港人加油!」後便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台灣法醫人數 在 Jang Li Harmonica 李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祝大家新年快樂,豬事大吉!
這次我錄製了這首米津玄師的Lemon獻給大家,由於有朋友提到這首B調的作品十二孔半音階音域上無法完全演奏,加上半音階口琴在B調的性能發揮比較受限,因此製作了這個C調伴奏,希望大家會喜歡!(我才不會承認是因為我不會彈 B調的Bass呢)
眼看著訂閱人數就要破萬啦,等破萬的那一刻到來,我打算分享這首歌的伴奏給大家下載,大家還等什麼呀趕快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吧!
感謝破萬!伴奏已推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eXTDwsXaM
【簧格時代】2019李讓口琴獨奏會
繼2011《十年日記》後睽違8年,李讓口琴獨奏會再次登場!
2019/4/4(四)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演出人員|口琴/李讓 Jang Li、 鋼琴/金墨雨 Morris Kim
░ 線上購票|https://goo.gl/7Ku8q9
░ 購票請洽全臺超商&兩廳院售票系統
░ 詳細節目資訊與票價詳情請鎖定【李讓 Jang Li】Facebook粉絲專頁
░ 訂閱【Jang Li】官方YouTube頻道並開啟小鈴鐺,別錯過最新的口琴音樂影片
https://jangliharmonica.com/
李讓 Jang Li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ang.Li.Harmonica/
--
Jang Li, a famous & professional harmonica performer from TAIWAN. THREE WORLD CHAMPIONS of World Harmonica Festival (2009 Jazz Chromatic Harmonica & Diatonic Harmonica:blues/rock/folk/country, 2013 Harmonica Trio)
李讓來自台灣,曾獲得世界口琴大賽(WHF)2009雙料冠軍(半音階口琴爵士組&十孔口琴藍調/搖滾/民謠/鄉村組)、2013口琴三重奏冠軍,現為專職口琴音樂家與作曲家
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法醫系統之比較- 台大醫學院台灣. 香港. 司法制度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 海洋法系. ... <看更多>
台灣法醫人數 在 台灣法醫人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台灣法醫人數」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法醫系統之比較- 台大醫學院台灣. 香港. 司法制度大陸法系. 大陸法系. 海洋法系. ... <看更多>
台灣法醫人數 在 [新聞] 法醫沒人當月薪差醫師20萬- 精華區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31/115/18mal.html
法醫沒人考!考試院院會決定請相關單位放寬法醫資格,以免無人報考法醫。為何沒人當
法醫?專家指出,法醫月薪大約八萬到10萬,一般醫師月薪至少30萬,差別太多;且法醫
工作繁重,又一定要需修有醫師相關學分者才能當,當然找不到人!
立法院曾在2005年昨天通過《法醫師法》,明定法醫師的考試資格為:大學院校法醫研究
所畢業,或是具有醫師、牙醫師和中醫師資格且修習法醫相關課程的人都可以報考。當時
多數學者都認為,此舉算是「放寬資格」,應可增加法醫人數。
但今年法醫師高考,竟完全無人報名。何以致此?台大法醫研究所教授、曾任台大醫學系
法醫學科主任的郭宗禮曾在司改會表示,一般民眾都有「醫師看活人,法醫看死人」的想
法,因而排斥法醫,且一般醫師的月收入約有30萬,法醫只有八萬元左右,少有醫學系學
生願意投入這項工作。
法務部表示,為解決醫人力問題,曾採取多項培育計畫,例如在民國83年起與陽明大學、
成功大學醫學院合作,以公費補助,遴選優秀學生進行法醫培訓,但這些學生受訓完後,
竟多半轉行當醫生,拒絕履行法醫義務,寧願賠款。
84 年起就以司法特考方式,擴大招考法醫師及檢驗員,但法醫師應考者仍極有限;檢驗
員則錄取了20餘人,暫時解決人力不足之窘境。但到93年六月底止,各地方法院檢察署之
法醫師僅五名(預算員額為20人)、檢驗員35人(預算員額為36人),因此現行90%以上
之屍體檢驗,是由檢驗員執行;解剖屍體則由外聘顧問或榮譽法醫師進行,死因鑑定則由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委請顧問醫師負責。
沒想到《法醫師法》修法完成後,仍找不到人報考。資料顯示,美國平均每20萬人有一名
法醫師,以此推算,台灣至少需要100位法醫師,但目前台灣法醫人數,也不到10人。知
名法醫高大成也曾在電視節目中自暴,月薪才三萬九,卻遇過很多離奇事件,家人也須忍
受他身上的「屍臭味」,真的很辛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29.1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