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了今年第四場北區的游泳資格賽現場,深刻的體會到,因為僵化的體制,讓掌權者長期不受監督的怠惰、傲慢而生的政策,受苦的永遠的都是選手、教練和家長們。
比賽,對選手們來說很重要,因為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驗收訓練成果的重要指標,應該是一個值得期待與享受的時刻。這是我選手20年資歷的認知和體悟。
雖然已經退役,不過這幾年裡,泳壇大大小小的賽事,我沒缺席過,很多比賽我還是會特地到現場,跟長輩、跟以前同期的選手現在已經是教練的戰友們敘敘舊、跟學弟妹加油打氣,當然,也讓自己回味一下以前當選手的感覺,那熟悉的氯水味、上場前的緊張忐忑,站在跳台上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那種感覺,只要回到泳池旁,我都還清楚記得…
從好久以前就耳聞台灣的游泳分區資格賽辦得有多糟糕,比賽當天就收到好幾位家長跟我反映,分區賽制跟舉辦的方式像是一場惡夢。於是,過去這兩天,我去了現場,果然,看到現場的狀況,心中真的很感慨,生氣又難過。比賽現場休息區缺乏管理,導致的混亂情況,在我過去當選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沒想到現在不但沒有改善,還更惡化。
一到比賽現場,就是大家反映最多的問題:休息區。
選手休息區不夠多不夠大就算了,因為沒有完善的規劃及安排,導致每個隊伍如果想要有比較舒適的休息區,就需要提前到現場去排隊卡位。從過去比賽早上6點半開放入場的幾小時前,也就是凌晨要去排隊,最近比賽已經「進步」到需要前一個晚上,家長們就要搭帳篷睡前在比賽現場門口徹夜等候。這已經夠離譜荒謬了,更危險的是,開了門之後,大家蜂擁搶進,全部同時擠向入口,很容易發生踩踏意外,家長們因為要進場搶奪好的休息區位置而受傷的大有人在,選手因為爭搶休息區而受傷導致影響比賽生涯的也發生過。前陣子就有一位選手因為爭搶休息區在奔跑中跌倒不慎傷到膝蓋,影響到日後的練習。
泳協知道這些問題嗎?一定是知道的,長期以來,多少家長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跟泳協反映,但泳協的有真的幫忙解決問題嗎?家長們因為休息區不夠,想要自己在比賽場地附近搭帳棚給選手休息,協會還禁止,更不用說,泳池太淺,許多國高中的選手跳水很容易撞到水中地板的基本問題了。這幾年游泳比賽的人數不斷地上升,相對地收取到的報名相關費用,光是去年報名費用就收了將近七百萬,找一個讓選手好好比賽、讓家長放心的場地有這麼困難嗎?
再來,仿效外國賽制,增加分區資格賽,真的有發揮效益嗎?
在現場我看到好多小選手們,很累、家長們、很累
設立分區賽的用意,原本應該是要發揮篩選機制、提高比賽品質、提升全國賽事水準,現在看起來是變成一個讓選手、教練、家長、裁判都累得半死的比賽。分區資格賽報名人數極多,但賽程安排只有兩天,常常因為項目太多,使得比賽得必須一早八點進行到晚上九、十點,如果沒有住在附近的飯店,還要舟車勞頓往返。我真的無法想像如果是住在新北市、基隆的選手跟家長們他們有多疲累,更不用說更遠的桃園、宜蘭……。選手為了保持之後參加報名全國賽項目的彈性,分區賽要報滿七項的規定,也是令人貽笑大方,這樣的兩天密集的賽程安排,選手們會有多大的企圖心跟體力調配把每個項目游好、甚至突破自我最佳成績,我真的很懷疑?我想應該有蠻多選手只是想把這些項目游完而已吧?這樣的賽事安排,導致許多選手寧願報滿七項,繳交報名費,再請假缺席比賽,以致許多項目的分組水道都是空的。
難過的是,我已經離開泳壇了,但是這幾年,泳壇的大環境一點改變都沒有,甚至還更糟。我以前是很喜歡比賽的,覺得比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可是我在周末看到的是,一個令人詬病的制度,消耗了好多喜愛這個項目的熱情。
生氣的是,問題已經存在,但是有權利可以改進的掌權者卻沒有人care我們選手、家長、教練們所care的,更生氣的是,我們再怎麼生氣,這些情況還是依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一個簡單的比賽,把選手、家長、教練和裁判累得半死,然後,協會的荷包賺得飽飽。基層的小選手們,我們更應該去照顧好他們,他們是我們泳壇未來的希望,不該在這樣的游泳環境下成長。
去完現場後,我想跟大家說,選手、家長、教練、裁判們,你們真的辛苦了。
想要改變,就起身行動吧
台灣的游泳環境,可以更好。
台灣的游泳選手,值得更好的游泳環境。
✊到這裡加入泳協:https://goo.gl/H5zwUv
#勇敢唐聖捷 #起身行動吧 #加入泳協
Search
台灣的心跳聲簡譜 在 台灣的心跳聲(蔡依林)_黃進安AT/TN演奏,快官中音視訊班教學 ...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加入黃進安中音視訊班教學課程。歡迎訂閱: https://bit.ly/3hjxzwp 優點:(一)上課沒有時間和距離限制,更沒有壓力,可自行安排時間下載 簡譜 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