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 #社會運動 以及 #社運團體,從來就都是 #民進黨的 #側翼,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 #掩護 #支援民進黨,作為 #奪權鬥爭 的工具。一旦事成之後,主事者個個都能夠 #雞犬升天,#封官授爵。從以前的 #學運(#黃郁芬),到 #太陽花(#林飛帆),到 #農運(#陳吉仲)、#工運(#簡錫堦)、#環團(#洪申翰),都是如此。這等人,只要價錢(權力)對了,什麼都能賣。恰恰印證了台灣現在的政壇與社會正是「#有奶便是娘,有錢(權)就是爺!」>
老實說 #范雲 會出包,捅出這麼大的一個婁子,我一點也不意外。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的行事為人跟言行舉止,大概八九不離十。一個人在小事投機取巧,在大事一定弄巧成拙。
我最看不起那些 #社運,#平權 人士當了官以後這樣說:「我們可以理解從事社會運動該有的堅持,但是執政卻是必須有所權衡與取捨。」這些人並不是因為享受權力之後才變成垃圾,而是他們的人格本來就是如此。
而這當中,最雙標、最令人看不起的,當屬范雲。從丁允恭到王定宇的桃色風波,這位號稱平權鬥士的范女士選擇向權勢靠攏,在在顯示出其「黨為貴,廉恥次之,女為輕」的投機性格。
民進黨 #不分區立委 范雲,本身作為一個學者,卻完全沒有知識分子的風骨。所謂「死豬不怕滾水燙,怕熱莫要進廚房」。任何一個人既然選擇從政,就要接受人民公開的檢驗。
范雲是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本身是一個學者,也是一個公民團體代表,又曾是一個政黨領袖,做為一個三流的政客,任何人都可以寡廉鮮恥,唾面自乾。但是作為一個范雲所代表的這三種「社會名器」的身份,我們期待的是能夠維持一個知識份子基本的廉恥之心。但范就任以來,處處雙標,言行舉止盡是鼠顏犬尾。
汪志雄觀點:我為什麼看不起范雲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89492
同時也有14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台灣的社會運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台湾民主之路(三): 社会运动的狂飙年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公民醒不醒- 近幾年成功的「社運活動」有很多,隨便舉幾個例子 的評價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週年系列講座5--不只是環運:社運議題的交織與協力】
講座報名網址:https://neti.cc/QNMkVrY
凱道上遊行走了九遍!你也還是搞不清楚社運團體在幹什麼嗎?這些做社會運動的人到底是為何願意投身於此?這份工作有薪水嗎?這些組織如何經營?是什麼讓他們可以堅持下去?為什麼在不同的場合都可以看到社運團體互相支援?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很多人以為社運就是上街頭喊口號,以為只有當社會衝突時、才需要伸張正義,以為只有壓迫發生時,才需要爭取權利,其實社運團體的工作,並不是只有抗議與開記者會而已,在新聞的背後,平日還有許多教育推廣、理念傳播、政策監督、法令推動甚至是個案救急種種工作,但這些工作沒有受到外界相對的重視。
台灣的民間組織(#NGO 與 #NPO)與國外相比,無論是資源、人力,皆遠遠不及,但不代表沒有能力,反之,台灣的民間組織向來擅長以最少的資源、人力,發揮最大的改變效果,是我們讓國際最為驚豔之處,本次講座難得邀請了來自 #人權運動、#性別運動、#勞工運動、#環保運動 這些不同領域的資深社會運動工作者一同座談,講述不同社運的交集為何?在互相支援時如何爭取支持者的認同?經歷過數次政黨輪替,經歷順風逆風的挑戰,如何看待今日台灣與社會運動的意義?
相較於政治舞台上的耀眼光芒,社會運動工作者是默默耕耘的一群,不是以人數多寡而定成敗,也不是以有沒有被看到而定輸贏,想要了解社會運動的存在意義,請來現場認識這一群特別的社運戰友。
主持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與談人:
🍀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秘書長 施逸翔
🍀 婦女新知基金會 秘書長 周于萱
🍀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TAEDP 執行長 林欣怡
🍀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研究員 吳靜如
講座報名網址:https://neti.cc/QNMkVrY
🔸🔹🔸🔹🔸🔹🔸🔹🔸🔹
【其他系列講座】
➤2020/11/17(二)
社會運動的N次跨界-影像的社會視野
報名網址:https://neti.cc/rE18AwB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週年系列講座5--不只是環運:社運議題的交織與協力】
講座報名網址:https://neti.cc/QNMkVrY
凱道上遊行走了九遍!你也還是搞不清楚社運團體在幹什麼嗎?這些做社會運動的人到底是為何願意投身於此?這份工作有薪水嗎?這些組織如何經營?是什麼讓他們可以堅持下去?為什麼在不同的場合都可以看到社運團體互相支援?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很多人以為社運就是上街頭喊口號,以為只有當社會衝突時、才需要伸張正義,以為只有壓迫發生時,才需要爭取權利,其實社運團體的工作,並不是只有抗議與開記者會而已,在新聞的背後,平日還有許多教育推廣、理念傳播、政策監督、法令推動甚至是個案救急種種工作,但這些工作沒有受到外界相對的重視。
台灣的民間組織(#NGO 與 #NPO)與國外相比,無論是資源、人力,皆遠遠不及,但不代表沒有能力,反之,台灣的民間組織向來擅長以最少的資源、人力,發揮最大的改變效果,是我們讓國際最為驚豔之處,本次講座難得邀請了來自 #人權運動、#性別運動、#勞工運動、#環保運動 這些不同領域的資深社會運動工作者一同座談,講述不同社運的交集為何?在互相支援時如何爭取支持者的認同?經歷過數次政黨輪替,經歷順風逆風的挑戰,如何看待今日台灣與社會運動的意義?
相較於政治舞台上的耀眼光芒,社會運動工作者是默默耕耘的一群,不是以人數多寡而定成敗,也不是以有沒有被看到而定輸贏,想要了解社會運動的存在意義,請來現場認識這一群特別的社運戰友。
主持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與談人:
🍀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秘書長 施逸翔
🍀 婦女新知基金會 秘書長 周于萱
🍀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TAEDP 執行長 林欣怡
🍀 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研究員 吳靜如
講座報名網址:https://neti.cc/QNMkVrY
🔸🔹🔸🔹🔸🔹🔸🔹🔸🔹
【其他系列講座】
➤2020/11/17(二)
社會運動的N次跨界-影像的社會視野
報名網址:https://neti.cc/rE18AwB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代的產物新文化運動月來了
#真正難得增長民智改造社會
來聽大歡迎!
在這紛亂的時代,過去的歷史記憶,是幫助我們走向下一個百年的關鍵。當前台灣社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如何穩固台灣的民主、自由、和平、與多元價值,是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
一百年前,1921年,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為喚醒臺人掙脫日本帝國施加的人身、思想枷鎖,在靜修高等女學校禮堂創辦「 #臺灣文化協會」,透過設置讀報社、文化講演、活動寫真放映等活動,「謀文化之向上」,以實現蔡培火所言的「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理想。
2021年,文協成立的百年後,我們為了紀念文協先人追求新知、對抗當權者的新文化精神,特別在代表威權壓制臺人的 #臺北北警察署、今日的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宣告北市文協百年系列活動正式起跑。
今日,柯文哲市長將邀請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執行長蔣朝根、 #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執行長戴寶村、 #臺灣文學學會 理事長黃美娥和後代家屬們共同與會,暢談文協百年之於當代臺灣社會的意義,以及下一個文協百年的啟發與展望。
10:30 在線等,一起來!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公民醒不醒- 近幾年成功的「社運活動」有很多,隨便舉幾個例子 的推薦與評價
同樣是媒體併購,年代併壹傳媒、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就沒有任何社運人士關注。 有如此巨大差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反迫遷、護樹、媒體併購...等議題並 ... ... <看更多>
台灣的社會運動 在 台湾民主之路(三): 社会运动的狂飙年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湾 公民 社会 的发展,为民主转型奠定 社会 基础,狂飙的1980和1990年代, 台湾 解除戒严的前后时期,各种街头 运动 风起云涌。1990年三月的#野百合学生 运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