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11年歷史的古井藥房是台南最古老的漢藥房
2017年11月2日,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62號,百年漢藥舖「古井藥房」。(謝謝網友白襪拍攝分享)
台南市五條港文化園區是府城早期的商業重區,昔年三郊的總部水仙宮旁的百年老舖「古井藥房」是府城當今最古老的漢藥房。
第一代曾古井創業,百年之後,曾家仍然守著傳統的經營方式,看著變遷中的老舖逐漸步入歷史。
早期中醫師大多是被請到藥房看門診,只收微薄的診察費,抓藥就得找藥房,很多人生病不找醫生,拿著祖傳祕方、偏方去藥房抓藥。此外,漢人喜歡進補,家家戶戶多少都會到藥房抓點補藥補ㄧ補,所以藥房是熱門行業。
隨著時代的變遷,醫藥科技日益發達,出現了漢藥製藥廠,罐裝的藥粉藥散,逐步取代了一包包的草藥,漢藥房也慢慢式微。
堅持不隨潮流賣成藥的古井藥房,如何能維持到今天?曾焜耀透露,他們獨家製造的龜鹿二仙膠,已有一甲子的口碑;遵古法製造,用小火連熬10幾天的龜鹿二仙膠,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補品。
騰出騎樓,縮小店面的古井藥房雖然漸漸褪去光采,但卻完整的保存著傳統藥房的器物和工具,引人思古幽情;例如牆上浮雕著「古井」的漆黑木匾、漆著紅字的招牌鏡子、抽屜上刻著藥名的200多年歷史的藥櫃、變黑的錫製藥罐和銀白色的鋁製藥罐,還有磨損的鐵製杵臼等,都是文史工作者甚感興趣的東西。
第一代:曾古井,清光緒11年(1885年)生,於日治時期1908年創立「萃芳園」藥房。
第二代:曾焜耀,日大正8年(1919年)生,1935年16歲時就開始幫忙父親的藥房工作,1941年22歲時因父親過世而接手經營,由於老客戶習慣用其父的名字古井稱呼藥房,於是他便將招牌改為「古井藥房」,但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的店名仍維持「萃芳園」。
第三代:曾士杰,民國38年(1949年)生。
最早古井藥房在現址的斜對面,而現址則是當時的倉庫。那時候當地的藥房少,又是商業要區,因此門庭若市,藥房請了三個夥計還忙不過來。
戰後初期(1950年代)是古井藥房的黃金時期,銀行每天都會派人來收帳,一早開門,屋內就擠滿了人,彷彿沒有空間可以落腳。
後來當地藥房多了,中醫師可以考執照然後拿許可牌開診所兼賣藥,於是,古井藥房不再是一枝獨秀。製藥廠生產的罐裝藥粉、藥散逐漸取代了一包包的草藥。
創立於1908年的古井藥房,位在水仙宮旁的宮後街邊,見證了當地百年歷史與環境變遷。
古井藥房現址為台南市民權路三段62號,第二代店主曾焜燿生於1919年9月29日,共有8個兄弟、1個妹妹;16歲時畢業於第二公學校後就在父親曾古井創立的萃芳園藥房(古井藥房前身)見習,當1941年父親56歲撒手人寰後,便接手藥房的工作,當時的他才22歲。
曾焜燿 24歲時娶蔡錦竹為妻,這是他父親生前為他決定的婚事。婚後育有三男三女,但無人願意傳承家業,有如五條港,從全盛時期到沒落,古井藥房也將逐漸走入歷史的塵埃中。
古井藥房位於清領時期五條港的中心,也就是南勢港的港道盡頭周圍;在這裡,水仙宮內的三郊統籌辦理五條港道的進出口貿易,藥材由南郊從廈門買進,在此卸貨,佔盡地利之便,加上人潮往來洶湧,漢藥店開始蓬勃發展,在南勢街(今民權路三段一帶)及附近區域比比皆是。
康熙24年(1685年),當地創建了藥王廟(位於今神農街底),成為藥商的信仰中心。
曾老先生回憶自己小時候,五條港已相當蕭條,僅剩竹筏在淤淺的港道上進出,貨物也大量減少,倒是通往大西門的宮後街還相當熱鬧,安南區那邊尚無菜市場,機車也還未出現,人們大多挑著扁擔走到宮後街採買物品;正因為如此,古井藥房當時的店面是朝向宮後街以迎接街上的人潮。
宮後街雖然是進出城的往來要道,當年的路寬也和現在一樣,不到兩米寬。他有時會經由宮後街到大西門城樓腳下玩耍;他說,三郊就好比現在的海關,會課稅,貨物從中國運進來後,三郊就像大間的船頭行,貨物可以寄放在那裡,若是身無分文,可將貨物賣給三郊,將所得在當地購買其它貨物,再將貨物載回船內,返回中國。
清光緒21年(1895年),中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治台後,屢次更改舊有的行政區域,有計劃地改造臺南。
明治40年(1907年),大西門與小西門之間的城牆首先遭拆除,然後舊城牆陸陸續續被拆除殆盡。從大正9年(1920年)至昭和16年(1941年)之間,日本人將西方社會的格子狀道路系統與圓環等新式都市空間移植到臺南;宮後街雖然還保存著,但大西門城已完全消失,隨日本人而來的本町(今民權路)大剌剌地劃過舊時的五條港中心,成為生意往返的重心街道,商業中心由今宮後街移轉至今民權路上,於是古井藥房便將店面轉向民權路營業。
昭和13年(1938年),19歲的曾焜燿先生從第二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回到藥房,從輾藥、磨藥、曬藥等有關藥行的工作,都必須學習。
輾藥就是以「輾座」把藥輾碎,輾座現在已不多見,是一種輪子在中間,兩旁有柄,用兩隻腳踏,把藥輾碎的工具。
他的父親請了兩位師傅到店內幫忙,師傅對他很嚴格,並不因為他是小老闆而另眼看待。
昭和16年(1941年),曾古井因腎臟病去世,享年56歲,曾焜燿便子承父業,開始他超過一甲子的漢藥生涯。
對於父親曾古井先生有何感想?他語多保留,不願多談,但在談到父親去世前為他所訂下的婚事時,不經意流露出對父親懷念的神情。
他說:「我們從店內陳設、用具,大至孳櫃,小至固定藥單的木材押條,都是從父親那裡接手過來,保存良好。招牌雖然因顧客的習慣稱呼改用古井二字,但父親所留下的店名翠芳園,依然留存於營利事業登記證上。」父子之間的深厚情誼盡在不言中。
日治時期,藥房營業時間從早上6點到深夜12點,非常忙碌,連中午也必須炒藥、抓藥,沒時間休息。不到10坪大的藥房,供應曾焜燿的大哥到日本留學習醫,6個弟弟、1個妹妹得以長大成人,一家子生計得以維持,可見當時藥房的生意有多興盛。
藥材的來源,均是向漢藥大盤商購買,相當於現在進出口商,在今民權路上有好幾間,例如春成、建昌,現在皆已不存在。大盤商大部份從天津、香港、南洋進口藥材,賣給漢藥行,並沒有零售給一般民眾。曾焜燿跟漢藥大盤商每半年算一次錢,年底結清。父親剛去世時,大盤商怕他付不出錢,不敢賣藥給他,觀望了好一陣子,見藥房生意並無影響,才慢慢恢復供應藥材。
日本人有時也來買漢藥,主要是買川蓮,止肚痛及腹瀉。這時,日軍在太平洋的戰事逐漸失利,時局越來越緊張,台灣歷史上驚天動地的空襲事件爆發了。
曾焜燿回想這段艱困時期表示,空襲時,他將藥材和物品裝入布袋內,放在店門口,連門都沒關上,一家人便跑去躲避起來。
後來日軍拆除水仙宮後殿,用以建築防空洞,連帶拆了曾家的藥房,於是他把藥房遷移到對面,也就是現在的民權路63號(今邱家烤鴨店),繼續營業。
根據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台南市鄉土史料,一耆老口述歷史內載明,昭和20年(1945年)3月間,美國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派機轟炸台灣時,台南在3月1日的空襲是最嚴重的一次,現在的北勢港附近被炸死了二十幾人,災情慘重。那時遇到空襲,都是以敲鐘的方式做為警報。
1945年二戰結束,曾焜燿重蓋民權路的房子,將店面遷至64號,62號留給媳婦開百貨店,後來因64號在巷口轉角,買賣百貨較方便,於是換成62號開藥房,將64號作為百貨行,不過百貨行早已關閉。
於是,空襲時流失的顧客群漸漸回來,又恢復往日生意興隆的景況。這裡有一段小插曲,國民政府來台後,有相關人員約談曾焜燿,表示藥房的「古井」二字是日本名,要求改名,他拿出身份證明表示「古井」二字為父親的名字後,此事才告一段落。
這時,藥材改向進出口商購買,如金華路尾的重吉行,進出口商由香港買進藥材。重吉行至今仍在,但是已無買賣漢藥,原因很多,包括有漢醫師自行開業賣藥,漢醫診所盛行,科學漢藥大行於市面,大盤商也開始零售藥材給一般民眾,加上政府大力推動健保,禁止保育類的藥材買賣,來藥房抓藥的顧客日漸漸少,漢藥材已不復當年的盛況,自然有許多進出口商也不再進口藥材。
目前,古井藥房內的藥材,是向普通藥材行購買,如泰順、聯興、偶爾也向其他進出口商購買,生意一落千丈。曾老先生苦笑地表示,現代人連下廚都嫌麻煩,更何況需耗費多時的煎藥過程。
而藥商信仰中心的藥王廟,也在民國58年(1969年)拆毀中、後殿,今僅剩原廟之前殿。曾老先生偶爾會跟隨漢藥公會至藥王廟拜拜。當曾老先生在藥王韋慈藏面前,思及家業的沒落和無人承繼,落寞的情緒,恐怕不是外人所能體會的。
古井藥房內還留著錫製藥罐與清領時期的瓷藥罐,曾老先生表示,瓷藥罐易破碎,保存不易,所以錫製藥罐逐漸取代瓷藥罐。雖然以錫藥罐裝入的藥材比較不會變質,但缺點是藥材尚未完全乾燥時,若裝入錫藥罐,容易壞掉。二戰後開始使用鋁罐,近期大量使用的玻璃罐,對曾老先生而言僅供客人觀看藥材用。在現場觀看錫製藥罐,共有三種造形,色澤古樸而耐用,曾老先生也把較珍貴的藥材放於錫罐中。
曾老先生表示,進出口商從中國帶回來的漢藥材是一支支的原貨,而大盤商所販賣是生藥,未處理過,零售商買入後,要修剪、清洗乾淨,依各類藥材的特性進行再處理,處理過後,藥材的功效才會顯現,才可以放入店內販賣。處理的過程包括:漬鹽、漬醋、漬酒等浸漬各類可發揮功效的材料,還有過炊、過炒「紅土」等。處理過程時間的長短端看何種藥材、用量多少而有所不同,有的一小時即可販賣,有的要等上好幾天。
藥材以其品質好壞,產地不同而區分其價格。最貴的藥材為熊膽,相當好用,這類保育類的藥材已禁止販賣,若私自出售被查到,要關上兩年半。
曾老先生有一份藥單,是他從父親那裡以毛筆寫下來的,十分珍貴;另外有一份藥籤,是當年大天后宮從藥王廟所抄錄下來的,保存這份藥籤原因是,當有顧客拿著模糊不清的藥籤前來抓藥時,可以核對,防止拿錯藥材。
古井藥房的招牌藥為「龜鹿二仙膠」,其成份共有四種,可補精、氣、神。
曾老先生表示,領有中醫師執照才可以販賣科學漢藥。以他多年處理藥材的豐富經驗,為什麼不報考中醫師?他表示並不需要,而且沒那麼多時間去念書。
為了養活一大家子,曾老先生做了多少的犧牲;當年意氣風發的高等學校畢業生,今日獨坐一隅的老先生,風華歲月隨著時代的變遷流逝。
不變的是,滿屋子父親所留下的珍貴遺產,以及相伴一生的老伴,輕輕的訴說著古井藥房在歷史的洪流中,載浮載沉的蹤影。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在 大人的世界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爺爺的爺爺寫給連爺爺的爸爸的信。
「震東,吾不欲汝為台灣人,尤不欲汝為一平凡之人。此間青年毫無生氣,……墬落如此,可憐可憫。」(1932.01.11)
「余自歸里,忽忽一年,謝絕交遊,深感台灣民德之墬落,而朋友之不可往來也。」1932.04.30)
「此數月來,不時煩悶,輒作歸國之計,則為環境之所迫,台灣無望,台之青年更無望。此等小天地,豈容我輩飛躍哉!」(1932.07.29)
「台南經濟日困,人心愈險,道義淪亡,文化衰退,實不可居,幸汝早出門,效力祖國。」(1932.12.09)
台灣雖有2300萬人,但姓連的肯定不多,或許就只有區區幾家人罷了。但是,100年來,卻有姓連的一家四代人總在我們的周圍徘徊不去,甚至帶給我們不小的負擔。至少,我們這些在戰後受教育的世代,應該都必須背姓連的寫的文章(要麼是「示荷蘭守將書」,要麼是「台灣通史序」)吧。既然文章都被編進教科書讓我們考試了,以下就再抄一些讓大家瀏覽吧。
先說一下這些文字的背景。1930年3月,連橫公開在報紙上撰文為日本殖民政府的鴉片政策開脫,受到原本將之奉為台灣代表性文人的櫟社、文化協會同仁的批判和疏遠,使他覺得「無趣」甚至想要離開台灣赴中國發展。以下抄出的文字,就是1931年起,在台灣的連橫寫給在中國的兒子連震東的家書。這些家書透漏了連橫「急欲離開台灣」、「不願當台灣人」的心情。結果,1934年7月連橫終於「得償三十年來之夙願」,離開台灣到上海去當中國人了。
再說一下這些文字的來源。1992年連戰擔任台灣省主席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精裝出版『連雅堂先生全集』(書名由連戰題字)。全集大致只是將原本已經流通的連雅堂著作再刊一遍,比較「珍貴」的「出土」史料則是連家所提供的家書。這些文字就是抄自這套『連雅堂先生全集』當中的『雅堂先生家書』一書。
「將來如得歸國編修國史,尤為余之大望。……台灣經濟困難,日甚一日,大有不可久居之景象,……俟一二年後如得移家南京,則余亦可在此辦事矣。」1931.08.14)
「中國國史尚未編修,余擬寓書於孒民先生,請其開辦。此事如得成就,則余畢生之志願,又多一絕業矣。」(1931.08.22)
「我家能得歸去,寄居南京,是余之望。然須俟汝地位堅固,著著進行。」(1931.09.04)
「不可稍存歸來之心,此間已無光明之路。……以余觀之,實不可一日居之矣。」(1931.09.09)
「台灣實不可居,余意俟汝位置定著之後,余則獨往南京覓一安身之地。余之文學如在台灣已無用處,或能於中國再做一番事業。」(1931.11.25)
「震東,吾不欲汝為台灣人,尤不欲汝為一平凡之人。此間青年毫無生氣,……墬落如此,可憐可憫。」(1932.01.11)
「余居此間,視之愈厭。四百萬人之中,幾於無一可語,生計既絀,信義全無,可痛可憫。」(1932.04.05)
「余自歸里,忽忽一年,謝絕交遊,深感台灣民德之墬落,而朋友之不可往來也。」1932.04.30)
「余自三十年來,則欲移家中國。……且台灣經濟日壞,百業蕭條,而人心險詐,不顧信義。自南歸後絕少出門,抑鬱殊甚。」(1932.07.18)
「余亦欲汝報恩於中國也。汝可請教先生至(國?)籍之問題,此時如能辦理甚好,或稍待機會乃為之。……余自三十年來,則抱歸國之志,……俟汝位置較固、收入較多,則余當作歸國之計矣。……日本經濟疲困,台灣尤甚,百業蕭條,物價愈賤,實有不可久居之勢。」(1932.07.26)
「此數月來,不時煩悶,輒作歸國之計,則為環境之所迫,台灣無望,台之青年更無望。此等小天地,豈容我輩飛躍哉!」(1932.07.29)
「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不可久居,故與汝姊函商歸國之事。汝母、汝妹暫住上海,則由汝姊奉養,而余可以出門覓一位置。余於中國文學界,尚能有所作為也。」(1932.08.10)
「歸國之計,籌之已久而未得實行,……然處此環境,心思抑鬱,幾欲發病,幸余能自排解。台灣經濟日窮,文化日落,實不可居。余意俟汝基礎較固、收入較多,乃可移家,而汝母見余如此,以此間既無事可為,不如暫赴滬上。」(1932.08.28)
「余現無他求,如於南京或北平大圖書館供職其中,專心著作,必有可觀。將來能辦國史,尤為不朽之業,則請先生代為一籌,以償夙志。」(1932.09.03)
「三十年來,飄泊流離,無一安處,損耗實多,若得卜居北平,建立基業,以安祖宗之靈,則余心方可無疚。」(1932.10.21)
「台南經濟日困,人心愈險,道義淪亡,文化衰退,實不可居,幸汝早出門,效力祖國。」(1932.12.09)
「汝母……以汝已為中國人,而服中國衣冠,蓋以慰余之宿望也。」(1932.12.14)
「台灣已不可居,讀書之外毫無趣味。余本擬清明後赴滬,而汝母以時局不靖,急欲啟行。」(1933.01.2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77#~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台北城的風水之謎(文長慎入)】
上週我們介紹了到台北城門-西門,也帶大家複習了各個城門的故事,而今天,地理系出身的 #咪斯忙跌,理所當然一定要跟各位讀者談談台北城的風水這件事啦!(但忙跌的本業並不是地理風水師~請不要私訊請我看風水~XD)
揪竟,當初日本總督府一定堅持要拆除台北城牆與城門呢?其實這一切都追溯到台北城建城之初的規劃。
先讓我們來看看所謂風水到底是什麼?撇開民間信仰中風水的迷信,讓我們簡單地從地理學的角度來探討吧。
所謂的風,就是氣流的流動,當風遇到山脈,迎風坡就會降雨,而一個地區若能聚集降雨,就能形成一個適合人居的聚落。
所以山脈在風水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常被稱為「龍」,它是氣流運行的方向。湖泊、河流有水之處,便稱為「水」。龍停留下來喝水休息的地方,叫作「穴」,是生氣聚集的地方。
從以上可以得知,風水原本是一門探討環境與生存的哲學。
而台北城可算是中國清代最後一座按風水選址與規劃的城市。
最早為台北城做規劃的是福建巡撫岑毓英,他的風水觀是以北極星作建城工程的基準,使南北軸線有所依據,因而形成方形城池、城開四門、十字形街道,重要軸向為南北向的建城腹案。
他在任期間完成台北城部分公共建築及主要街道,但城牆因種種原因尚未動工(有一說是西牆所在位置剛好位在艋舺與大稻埕中間的一片水田,其土質鬆軟,無法承受城門和城牆的重量,因此遲遲無法動工)。
然而岑毓英在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 )便受命回到中國擔任雲貴總督;當時台灣知府陳星聚便指派有築城經驗又諳勘輿的臺灣道劉璈接任繼續規劃。
但劉璈認為岑毓英規劃的台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因此決定更改城牆的方向(反正也還沒開始蓋),使北城牆後方有七星山可以倚靠,也因此台北城的東西牆其實並沒有平行,而是歪斜的,其延伸線出去在七星山剛好相交。
而今日我們可以看到,台北城中最主要的一條南北幹道(現重慶南路),它的街道系統指向正北方北極星的位置。城的西牆(今中華路)與東牆(今中山北路),向北延伸後與七星山剛好相交;而中心軸線,則恰好指向七星山頂,而七星山正是台北盆地龍脈之祖。
在日本人入主台北城之後,為了破壞台北城與七星山的軸線關係(也是為了鞏固統治權),於是第一步便是將台北城逐步拆毀,這也是我們今日看不到台北城牆遺跡的原因。
1899年,日人提出了市區改正計劃,先將城牆拆毀,並且填平了護城河,成為三線道路,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中華路、忠孝東路、中山北路、愛國西路等。再來是西城門也被拆毀,但是後來經過有識之士-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中山樵等學者,嚴加抗議,才未把其他的城門破壞。
而下一步,就是在台北城與七星山之間,設立阻擋傳遞能量的障礙。
讓我們看看地圖,會發現「圓山」正好在台北城與七星山的連線上。(如圖所示)
再加上一些風水的考量,其實圓山原本舊稱龍峒山,這個名字的由來,正是因為圓山長得就像是一條龍彎蜒起伏。
重新用「龍、砂、水、穴」這個觀點來檢查圓山的地型,龍峒山如龍彎蜒在地表,旁邊則是基隆河呈環抱之勢,並且綿延到大直內湖,而附近正巧也有小丘陵呈守砂之勢,在現今圓山飯店的位置,正是能量強大的龍穴。這個形勢,又被稱為「蛟龍出洞」,是風水極佳的一塊寶地。
1901年,日本人在圓山這個風水能量極強的位置興建了台灣神社。由當時的總督兒玉源太郎計劃修建。社格也在後來升格為官幣大社,是最高等級的社格,由皇室出資維護,這也隱含著透過神社彰顯日本的統治主權。
而建神社於此,一來占據台北盆地最好的風水,二來截斷了漢人在台統治中心台北城的風水、阻礙了台北城與七星山的連線。
這也是為了讓後續日人的統治能更加順利,因此日本總督府對於興建台灣神社也十分重視,規劃為上下三層的神社,另建「明治橋」跨越基隆河(今中山橋一帶),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神社。
而在台灣神社修築好後,為了方便眾人參拜,特地從其中一條三線道路擴建成「敕使街道」,這條路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我們所熟知的六條通、七條通,也就是從台灣神社建好後陸續興起的。
最後,要感謝各位讀者耐心看到最後,忙跌要來考考大家,你知道還有哪一棟近代建築,跟台灣神社一樣,被認為嚴重破壞台北城風水呢?XD
圖片: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繪
參考文獻:
1.彭喜豪,陳紹興,《從風水觀探討台北城市街道發展之風貌》,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第七屆台灣建築論壇-建築文化與城市美學,2010年12月。
2.莊展鵬主編,《台北古城之旅》,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年 4 月。
3.黃富三編著,《台北建城百年史》,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台北,2002 年 2 月。
4.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年 6 月。
5.臺南連橫雅堂撰,《臺灣通史》,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6 月。
6.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野地旅),野地旅0112:劍潭古寺[台北中山] http://theericel.blogspot.tw/2010/09/0112.html
7.台北城的風水之謎系列文 http://goo.gl/seMY4
[Miss 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