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
(請看到最後)
139 年前的 9 月 16 號,台灣第一位法學博士:葉清耀,在台中出生。
-
🎓 他是誰?
.
葉清耀,台灣史上第一位法學博士,台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後來到日本留學。
.
他到了日本後,進入明治大學法科就讀,在半工半讀之下,完成學業,並且準備要考辯護士(律師)。
.
但是當時日本政府並不准台灣人考律師,因此他決定進行反抗,向日本請願,後來果然開放,他也順利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辯護士。
.
後來也以「刑法同意論」取得法學博士,更成為台灣第一位法學博士。日後返回台灣在大稻埕開始執業。
-
🎓 日治時代的美麗島事件:治警事件的辯護律師
.
台灣人當時在日本人統治之下,一直想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所以林獻堂等人努力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而第二次請願運動失敗後,蔣渭水等人深感結社的重要,遂於請願運動進行到第三次時,組織「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
但是因為當時在日本統治之下,根本沒有結社自由,所以在台灣所申請沒有過。於是他們改到東京,讓「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過關,在東京成立。
.
但是這樣的作為已經觸犯日本底線,台灣人繞過台灣總督府而到東京組成政治團體。所以總督府決定要採取強硬手段,開始來個「大逮補」。
.
當時台灣和日本已經有施行「治安警察法」,因此在總督府警務局的主導下,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第8條第2項為由,開始大逮補。
.
並且有18人遭到起訴,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史稱「治警事件」。
.
而葉清耀決定挺身而出,擔任他們的律師。
-
🎓 奮力一搏,一審無罪,但二審失敗...
.
雖然時任的檢察官「三好一八」非常的兇在庭上這樣指責被告:「台灣人竟不知感恩,反對同化政策,要求自治,是不自量力!」
.
但在葉青耀等人的辯護下,一審判決被告通通無罪!
(根據文獻,法官判無罪的原因是真的沒有違反的法律存在,而且如果判有罪反而讓他們英雄化)也是葉青耀辯護的重大勝利,更在這場官司中一戰成名。
.
但可惜的是二審最後推翻一審判決,蔣渭水及蔡培火被判4個月有期徒刑,剩餘等人被判3月、罰錢以及無罪。
-
🎓 組織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
後來葉青耀在1930年組織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主張台灣人應該要能直選地方公職,卻在1942年肝病過世,享年63歲。
.
葉青耀見證了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的反抗,並且自己也參與其中。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組織政治團體遭到判刑。在戒嚴時期,上街抗議,就遭到軍法重判(也就是美麗島事件)。台灣人的民主,大概就是不斷一直拼搏而來的。
-
🎓 所以今天是什麼節日?
.
今天是律師節。
.
為什麼定在這天?因為孫中山第一次在廣州起義,就是在今天。
.
1948年7月,全國律師公會在南京集會,為了紀念國父提倡法治、實施民主憲政,決定將首役革命起義之日訂為「律師節」。
.
但你覺得這天適合嗎?
.
你覺得究竟是台灣第一個弁護士葉清耀出生日, 9/16 比較適合當作「律師節」,還是孫中山起義的 9/9 ?
.
你覺得呢?
-
參考資料:
《百年追求 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自治的夢想》
《日治與國治政權交替前後台籍法律人之研究—以取得終戰前之日本法曹資格者為中心—》
《殖民地的法學者:「現代」樂園的漫遊者群像》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紀念】1921年1月30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00295 Petition Movement for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國立台東高中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歷史第2 次段考試題 的評價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31/8/5 臺灣意識啟蒙先驅 蔣渭水逝世
蔣渭水為日本時代臺灣民族運動的先驅者,在日本統治下,爭取臺人政治空間、權益與尋找出路。
1920年代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組織新臺灣聯盟、發表著名之「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口號,曾因治警事件遭日本政府逮捕入獄數月,積極參與並推動政治社會運動。1931年8月5日因病辭世,逝世後舉辦「臺灣空前的葬式」。
由於蔣渭水偏向中華民國之立場,戰後備受中華民國政權推崇,也常被有心政客拿來混淆視聽,甚至胡亂解讀引起一般大眾誤解。要知道在日本外來統治下,蔣渭水核心思想是捍衛臺人權益,絕對不會說這些政治主張、抗爭活動是「假議題」,也不會見風轉舵下跪低頭主張「臺日一家親」。在實力不成比例的外來統治現實下,即使被打壓坐牢依然持續奮戰,絕不會說「實力不夠跟別人大小聲只會被笑而已」。
客觀看待當時爭取臺人權益之社會運動人士主張,可視為臺灣人自主意識啟蒙的各種嘗試。蔣渭水逝世甚早,但同一時期較認同中華民國的代表臺籍人物,如林獻堂、林茂生等人,二戰後才得以見識中華民國政權真面目,林獻堂避走日本,林茂生及其他數不盡的人則在二二八事件遭中華民國政權計劃性剷除臺籍菁英人間蒸發。也許有些人會以這樣的結局批判前人主張,但請不要忘記,他們都在為臺灣人的出路做出努力,我們更應珍惜前輩付出血淚換來的寶貴教訓。
另,有心人常將蔣渭水稱為「臺灣的孫中山」,其實心裡已經認為臺灣矮人一截了,不然為何不說孫文是「中國的蔣渭水」? 了解歷史的臺灣人應該也不會同意,把爭取臺人權益的前輩拿去類比公私領域皆頗具爭議的中國歷史人物。
蔣渭水,就是「臺灣的蔣渭水」。
推薦閱讀: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 http://gjtaiwan.com/r/qx
--
本文同步刊載於 台灣回憶探險團 官方網站
http://www.twmemory.org/?p=12829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月30日,這個沒什麼人會紀念的日子,是1921年 臺灣人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的日子。
1921年1月30日,林獻堂將上有一百七十八位臺灣民眾連署的《臺灣議會請願書》上交日本帝國議會,開啟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序章。自1895年臺灣歸入日本帝國版圖以來,大小規模的武裝抗爭雖然逐漸式微,但隨著教育體制成熟,以新式教育為養分的臺灣青年,漸漸在帝國與殖民地的周旋中嶄露頭角。
當時人在東京的臺灣留學生,自「帝都」汲取了新的民主思潮,開始關注出生地臺灣的殖民統治。以林呈祿為首的臺灣青年主張,訴求六三法撤廢,等於認同以「同化」為目的的內地延長主義,於是,他們改以殖民地自治為核心價值,依日本帝國憲法要求國家賦予殖民地人民請願權,並要求帝國議會設置殖民地議會。幾經挫折,終於在14年後間接促成了1935年日本政府開放臺灣州、市、街、庄的議員半數民額由民選產生。
回顧「臺灣議會請願運動」進行的1921到1934年,這十四年間臺灣人雖然身處殖民地的弱勢處境,但至少能透過民主方式,向中央政權提出訴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請願運動開始前,林獻堂還多次拜訪時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讓我們看見一個運動者發起聯署前還會事先通知執政者,有著溫潤多禮的性格。而田總督多次在日記中反對林獻堂等人的「不穩舉動」,並在會面時「痛論其謬妄,忠告靜思熟慮」發出多次警告。兩年後「治警事件」爆發,爭取臺人權益的知識份子多人遭日本官方逮捕,經過一二審上訴,多數都無罪釋放,罪行最重的則被判刑四個月。
所有的權益都是有人犧牲爭取來的!臺灣啟蒙運動遭一次又一次打壓,但隨即累積能量再起,臺灣人意識也跟著一波又一波逐步啟蒙。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也不難理解日本時代臺灣人在殖民體制下矮人一截的苦悶無奈,士紳透過管道與統治者溝通、同時發起各種運動,即使有各種打壓,大致還能在法治的規範下逐步爭取權益。
習慣這種模式的臺灣人,絕對難以想像戰後面對的中華民國政權統治竟是截然不同的光景。1947年二二八事件一發生,各地臺灣仕紳自發性地組織地方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向中央提出地方自治的宣言與要求。相較於日治時期的「嚴正警告」,這次臺灣人民的發聲,換來的是蔣介石下令「祖國」軍隊來臺進行稱為「清鄉」的全島大屠殺;相較於臺灣議會請願運動所引發政治迫害「治警事件」,最重的判決是蔡培火與蔣渭水兩人的四個月徒刑,二二八事件後領銜與國民政府軍溝通交涉的地方仕紳一一被公開處決或人間蒸發,湯德章、王育霖、李瑞漢、陳澄波,一整個世代的臺灣知識份子被大舉消滅。時至今日,臺灣社會民主化一路走來搖搖晃晃,在黨國教育的洗腦下,基本的正義、法治等價值從未被釐清:帶領清鄉密裁的軍人領導在電視上大放厥詞、逼人自焚殉道的警察當上市長、下令屠殺異己、擅自竄改判決書的國家元首可以坐擁紀念堂。一切不正義的作為都能依「奉命行事」、「依法行政」、「大局為重」等話術美化開脫。
長期以來日本時代種種遭戰後中華民國政權刻意醜化甚至抹去,為的是避免在兩相對照下凸顯其為極端落後及文化素養低落外來中國政權的血淋淋事實,以免統治基礎動搖。理解日本時代的真實樣貌,我們才能了解那個時代的臺灣人經歷了什麼,日治並不如黨國宣傳的一無可取,但也並非完美天堂,日本的治理能力遠在中國之上,也不代表臺灣就該被日本統治。我們應努力找回記憶、找回自己,參考前人治理值得參考之處,成為壯大臺灣的養分,畢竟自己的權益終究還是只能靠自己去爭取捍衛。
延伸閱讀:
1920.7.16 《臺灣青年》刊物於東京發行
http://www.twmemory.org/?p=9841
1921.10.17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http://www.twmemory.org/?p=11979
1923.12.16 治警事件爆發
http://www.twmemory.org/?p=13419
1927.7.10 臺灣民眾黨成立
http://www.twmemory.org/?p=9811
1931.8.5 臺灣民族運動先輩蔣渭水逝世
http://www.twmemory.org/?p=11763
1935.11.22,臺灣選舉初體驗
http://www.twmemory.org/?p=8739
1949.9.23 林獻堂躲避中華民國政權整肅離臺赴日
http://www.twmemory.org/?p=10147
圖:1926臺灣議會設置請願代表赴日本本土請願與橫濱臺灣人會合影。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2219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00295 Petition Movement for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臺灣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 議會 爭取在臺灣 設置 自治 議會 的政治 運動 ;該 運動 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 ...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國立台東高中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歷史第2 次段考試題 的推薦與評價
這可能是哪一運動時期的主張? (A)臺灣同化會時期,抗議臺日人間的不平等(B)議會請願運動時期,強調臺灣人的特殊性(C)文化協會分裂之後,. 左派主張更激烈抗爭(D)臺灣 ...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主張 在 【紀念】1921年1月30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是日本治理時期,台灣反抗運動由武力反抗轉為政治運動的轉淚點 ... 許多人受該主張之影響,開始向日本政府請願廢除《六三法》,並進一步形成「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