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開到競選總部啦!
今年農委會開放大型農機補助,給予農友購買價格三分之一的補助,紓解農業缺工問題、提高效率。
因此,今天早上,農業界的濱友們決定站出來,推薦佳濱、支持小英,讓好的政策能持續下去!
在我所推的下個四年政見中,希望能夠 #發展智慧農業產銷、 #更新農機補助模式、 #減輕青年創業負擔 ,讓政府把先進的產業政策工具導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提供農友們三種保險:人身保險、產物保險、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
過去台商到東南亞打拼,有時在國外接到的訂單動輒八千萬、上億,投入成本生產後,卻遇到交貨時對方倒閉、收不回資金的問題。因此,我們台灣輸出入銀行,就為在東南亞打拼的台商,提供放帳交易保險,萬一遇到對方倒閉,也還可以彌補生產過程的損失。
這樣控制商業風險的政策工具,提供給往新南向發展的台商一個基本的保障,那我們的農業可不可以也引入這樣的金融工具?
#產物保險
四年前的台南大地震時重創南科,當時不僅缺電,還缺原物料,造成上百億的損失。而這樣不可預測的天災所帶來的損失,如果沒有國際的產物保險,當時的電子廠早就倒光了。
相對的,農業也需要同樣的產物保險,來填補天災、價跌對農民造成的損失,農委會現在已經在試辦,未來將會法制化,並持續增加農作物品項。
#人身保險
農民作稼難免會遇到意外,不論誤觸農藥、被農機具割傷,過去沒得賠,現在每個月繳15塊,就有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讓住院時有補助,出院休養沒收入也還有補貼。
除了過去的農保條例之外,蔡總統未來也將建立完整的農民退休金制度,讓農友在65歲以後,也還有退休金可領,保障老年生活。
未來,我會繼續爭取引進更多新的產業政策工具,協助農民投資,帶動新農業的發展,打造台灣及屏東農業發展更完善的環境。
#2020台灣要贏 #挺台灣的 #鍾佳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質詢重點: 1. 針對慶富聯貸案,當時一銀總經理周伯蕉、臺銀總經理蕭長瑞,到現在還在當國票金的副董事長、兆豐票券董事長,財政部真的有心追究這些董事的責任嗎?為何到今天的回答都還在打太極。 2. 這兩週,我不斷向台銀索取其去年確認參與聯貸之常董會議事錄,台銀卻表示議事錄「不存在」;但根據台銀在...
台灣輸出入銀行 在 免費企業財會諮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輸出入銀行放寬融資規定 嘉惠蒙古企業進口台灣產品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19177.aspx…
台灣的中國輸出入銀行多年來以低利率提供蒙古金融機構美元資金額度(credit line),供其轉貸蒙古廠商購買台灣產品,迄今已對蒙古企業提供超過1,000萬美元的融資貸款。為擴大服務蒙古企業,本年輸出入銀行決定簡化轉融資作業,並放寬轉融資期限最長至5年,且最高融資金額亦提高至交易金額(100%融資)。此外,因為台灣廠商遍及全球,蒙古進口廠商只要向台灣公司下單,貨品由其他國家輸蒙,亦符合融資規定。
#統編
台灣輸出入銀行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不再當「凱子」!路透社英國報導,1家國營的台灣銀行已經以積欠2.12億美元(約63.5億元台幣)的無償貸款為由,成功起訴2個與台灣斷交的非洲國家,目前正向第3個國家提告,這成為台灣對中途變心的邦交國發出的「警告」。
根據報導,台灣輸出入銀行控告幾內亞比索、中非共和國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等3個國家,積欠貸款與利息共計2.61億美元,目前控告中非共和國及剛果民主共和國部分已經勝訴,剩下幾內亞比索還在審理。
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廖政聰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起商業貸款案件。」他指出,絕大多數輸出入銀行的貸款都是國際性,而且大部分獲得償還,「通常會先經過長期的談判,如果還是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透過法律程序確保債權。」
話雖如此,但路透引述分析家的說法,表示隸屬財政部的輸出入銀行採取這種法律行動,應該是要提出警告,讓友邦知道轉而與中國建交必須付出代價。
這次台灣輸出入銀行是在美國打官司,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目前台方向美國紐約州地方法院提出的求償案,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期,而輸出入銀行是在2015年12月之後開始打這些官司的。那些被告國家都沒有償還任何本金與大部分的利息。
根據資料,法官今年1月針對台方對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中非共和國的求償案,做出有利判決,金額分別為5730萬美元與1億5490萬美元;而去年6月再控告幾內亞比索,求償4920萬美元,金額幾乎等於該國上一年度預算的1/5,但幾內亞比索主張此案已經過了追訴期,但官員受訪時表示,希望此案能在今年底解決。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專家曼寧(Robert Manning)表示:「台灣要求變心的國家還錢,並不令人意外。」他指出,去年蔡英文擔任總統以來,中國與台灣關係出現新的緊張局勢,而台灣透過法律程序追回台灣人民的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報復」的意味在。
路透社分析,台灣與中國的競爭在70年代變成美元外交,一度台灣變得比較有利,但近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台灣維持邦交越來越難,目前21個邦交國幾乎是小國或者貧窮國家,在非洲也僅剩史瓦濟蘭與布吉納法索支持,其他國家若要不到更多的錢,就轉而向中國靠攏。
如今台灣祭出法律,向變心的邦交國求償,之前向尼日求償1.83億美元,在被尼日殺價了2000萬美元後,索賠成功。不過台灣外交部對此,則稱為涉及商業性貸款,不方便置評。
台灣輸出入銀行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質詢重點:
1. 針對慶富聯貸案,當時一銀總經理周伯蕉、臺銀總經理蕭長瑞,到現在還在當國票金的副董事長、兆豐票券董事長,財政部真的有心追究這些董事的責任嗎?為何到今天的回答都還在打太極。
2. 這兩週,我不斷向台銀索取其去年確認參與聯貸之常董會議事錄,台銀卻表示議事錄「不存在」;但根據台銀在2016年2月5號常董會錄音檔,該次會議在確認(2016/1/26)之議事錄時,顯示有獨董搓圓仔湯、想美化議事錄。難道台銀還要繼續隱匿議事錄嗎?
3. 土銀董事長凌忠嫄,過去在擔任中國輸出入銀行的理事主席時,常董會曾討論有關參貸慶富案。會中報告的經理曾表示:「土銀、合庫、華銀、彰銀、台企銀等通通都參貸了」。明顯與事實有出入,因為中國輸出入銀行是慶富案第一個參貸行。其中是否有人涉及虛偽陳述?
4. 金管會曾指出土銀主辦慶陽聯貸案,有貸後管理等疏失,難道放貸時沒有疏失嗎?土銀懲處名單為何迄今遲遲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