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長的河流,流域包含了六個國家的土地。從源頭的中國青藏高原出發,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進入南海。整個主幹跟支流覆蓋面積廣大,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整個下游大概有六千萬人都靠湄公河的自然資源維生。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史- 【全能農業改造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青菜底呷- 【桶柑紅蘿蔓青】22 北投農與食文/攝影陳藹文認識 ... 的評價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orkFace Taichung x WorkFace 廈門 !年會搶先看👀】富里小鎭的里山經濟學x 城市青年與未來鄉村的共創想像與對話
✍️「不是打造出只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島嶼,而是規畫出能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如日本社區設計界第一人 #山崎亮 在⟪社區設計⟫中談到,面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狀,我們能以什麼樣子的創新切入突圍困境?
.
🙌這次WorkFace7週年年會,邀請到台灣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 總幹事 張素華,從深度參與以及輔導富里鄉的有機村成立、#六十石山金針花 產業觀光轉型之路的經驗出發,分享從立志打造結合農業、生活、自然生態及在地歷史文化的農村生活典範的核心願景;
以確立了「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為農會永續經營理念,到隔年推動富里鄉農會成為全台第一個加入「#里山倡議」的農會,如何推動當地居民齊心投入無毒有機農業,讓富里鄉的原先的一級農業成功進化為六級產業,吸引 200 多位青年返鄉,為富里鄉寫下精彩的農創傳奇,真正實踐里山精神!
近年所策畫舉辦的 六十石山金針花季、 富里稻草藝術季更是農創界頗具代表性的活動,甚至躍上VOGUE雜誌版面。
👉想知道一個默默守護環境的小鎮,如何透過創意與創新,讓世界看見?讓我們一同來上一堂「富里小鎭的里山經濟學」!
.
🗣同步揭曉的還有《海峽旅遊》雜誌社社長、村跑CEO 丁曉玲,分享自己的「熱愛」——熱愛是以夢為馬的浪漫,也是仗劍走天涯的勇氣,一路走來,創造都市與鄉村的對話連結,在城鄉之間,搭出來來往往的橋樑,並向都市人群傳遞鄉村場域下美好生活方式的各種可能。聚焦鄉村,啟動和輸出美好作為自己的選擇,在用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方式在工作。
伴隨城市的浮躁,鄉村的變化,越來越多城市青年成為「返鄉青年」,尋找自我價值同時深入鄉村建設的浪潮中。城市與鄉村,並不是對立的兩個詞,青年始終不會放棄對理想的未來鄉村的期待。那麼,未來鄉村應具備怎樣的質素,我們如何才能到達未來鄉村呢?
🏃♀️村跑的全稱為「最美鄉村越野跑」,被譽為最小而美的跑步旅行品牌,歷經七年,宣導「在大自然中奔跑,感受新興的時尚生活主張體驗不同風景,追求豐富的生活體驗,獲得生命成長。」 WorkFace廈門,青年創新創業社群,踐行「青年創意助力城市發展,共建有獨立態度的廈門」。
👉本次共創分享,曉玲將與廈門在地數位青年 KOL,共同暢聊對未來鄉村的想像,以及到達路徑!
.
👥就像山崎亮說:「人被感動後,會讓人更關心自己身處的地方。」你,準備好迎接來自鄉土的體悟了嗎?一同參與WorkFace7週年年會,聽聽 素華 與 曉玲 一手建立起風土連結的深刻體驗!
超值早鳥票熱售中🌐 更多詳情詳見
活動頁面:https://fb.me/e/15DwH8USV
活動官網:http://workface.tw/tw/2021_annual
#WorkFaceTaipei7週年年會
-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湄公河全長超過4千公里,是世界排名第12長的河流,流域包含了六個國家的土地。從源頭的中國青藏高原出發,經過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最後進入南海。整個主幹跟支流覆蓋面積廣大,所以也被稱為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整個下游大概有六千萬人都靠湄公河的自然資源維生。
不過中國這幾年在湄公河的上游,也就是瀾滄江的河段,蓋了十幾個水壩要發電,結果去年年中,下游湄公河的水量測到是50年來最低,搞得後面幾個國家都沒水可以用,影響超過六千萬人。
雖然下游國家在二戰之後,就一起成立了一個「湄公河委員會」要一起解決水資源問題,不過上游的中國卻沒有加入,反而另外成立一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叫大家來支持他的。
湄公河委員會開宗明義就說,我們這個組織是要處理湄公河沿岸國家的水資源問題,灌溉啊、漁業啊,反正就是各種跟水相關的他們都負責協調。但那個中國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呢,野心超大,包山包海,不只水資源相關的問題,還包括了國家警察、司法合作、跨境經濟合作區啊、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還有五年合作減貧計劃。
但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餅畫的這麼大,但這些協議卻都沒有細節。官網上最清楚的東西只有他們主辦的趣味問答比賽「精彩瀾湄知多少」的得獎名單。
當然瀾滄江跟湄公河雖然支流多流經很多地方,但是在水量跟深度落差太大不適合發展航運。上游真的是除了發電也不能幹嘛。但是中國就是也沒先跟人家說好就直接把水源堵起來,下游的人就通通都只能渴死啊。而且大家也說中國西南方用電量需求根本也沒這麼大,根本就是在亂搞下游國家。
雖然中國極力否認,把罪名都推給氣候變遷,還說瀾滄江經過的雲南也是乾旱。但就被一個關注全球自然環境的組織 Eyes on Earth 抓包,它們在今年四月的時候發表了一個報告。用特殊的微波成像技術,調查1992年到2019年的衛星數據,模擬出在降雨跟融雪量跟湄公河水位高低關係的模型。這個組織就在報告中說,中國的水壩工程有直接的影響到瀾滄江往下游的水量。
我覺得我們台灣人可能對這種河流、水資源的問題真的很無感,因為我們就是個島國,不會有什麼國境內的一條河也有流過別人的家裡這種狀況。但是這其實在國際上還滿常出現的。
像墨西哥也因為科羅拉多河的事情跟美國有很多爭議。他們雙方在1944年的時候就簽了一個協議,讓美國可以在河上蓋水壩,條件是要確保墨西哥有農業用水。結果美國水壩蓋好之後,給人家的真的就只剩灌溉用的水量。從1899年代開始,科羅拉多河流進海裡的水幾乎是零。本來的河流出海口都只剩下乾地,三角洲的森林跟濕地有八成都消失了。
水水資源珍貴,不只人要喝,種地要灌溉,工業也需要用水。歷史上幾乎所有大城市都是蓋在河邊,真的有不少戰爭,說到底都只是在搶可以得到更多水的土地。現在人口爆炸又氣候變遷,水資源真的越來越珍貴。湄公河的問題還是要各國一起認真好好解決。我們在台灣能做的,就是不要浪費水。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中時就寫詩的廖建華,對創作原就抱有高度熱情,大學時期他就讀工程科系,畢業之際對此生就要成為工程師感到迷惘與不安,而後開始接觸台灣新浪潮電影,對影像十分感興趣,研究所也展開相關的創作,包含拍系上工友的紀錄短片《移動的日晷》,以及與同學合作的《千甲》,探討社區支持型農業和都市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廖建華坦言拍片的動機,其實是意圖擺脫成為工程師的生涯,想要以創作為生,而《末代叛亂犯》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完全出於他的意識與掌控下的創作。之前的兩部比較是習作,但也讓他在實作中與各式錯誤裡獲得良多。
《末代叛亂犯》的主題是1991年5月發生的「獨台會案」,逮捕四名青年,並處以唯一死刑,而後引發社會各界的聲援,並在台北車站進行抗議,最終迫使立法院在九日內廢除了施行長達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廖建華經由影像重現該案的過程,以及後續的發展,進行多位相關人物的深入訪談,其中也有許多後來成為立委與部長的人物。
廖建華表示,以知識份子為主、進行公共領域回溯的《末代叛亂犯》,如同他的啟蒙,讓他看見且能深入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台灣,並從而察覺自己的關懷══在歷史、社會與政治的浪潮下,其實廖建華更在乎那些平凡者、失敗者的身影與故事,也就有了日後針對抱持理想參與政治、想要改變世界而犧牲家庭、生活的庶民所拍攝的《狂飆一夢》。
當那些民主老兵失去舞台、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而傷病、經濟等現實問題無可閃避,被打下來的人們如何面對失敗的事實,如何迎向人生的後半場,讓廖建華特別著迷。廖建華直言,他們的身上附著台獨的鬼魂、台灣的鬼魂、未盡之志的鬼魂。而人生始終無可逃躲,政治社會參與的激情並不會消解所有的問題,最後他們還是得回過頭與自身相處。
這也是廖建華拍完《狂飆一夢》的最大體悟:真實人生還是得要自己去真實面對。
小檔案
廖建華,獨立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工所。研究所時期開始嘗試影像拍攝,2015年完成紀錄片《末代叛亂犯》,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競賽、韓國DMZ紀錄片影展。創辦影像工作室,持續投入影像拍攝領域之中。《狂飆一夢》為最新紀錄長片作品,於2020年上映,並出版同名實體書。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李信德
作品提供:廖建華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媽祖是台灣最具人氣指數的第一女神!祂原是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時的海上守護神,又隨著人們從沿海漸往平原、內山拓墾,而逐漸發展出農業神的性格。當前,全台灣將近一千座媽祖廟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能排滿一整年的行事曆,形成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媽祖文化」。
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數百年來,已在華人世界累積了難以計數的虔誠信徒與鼎盛香火。究竟,媽祖是何許神也?本書從媽祖婆的身世傳說入手,一一提供線索。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女神,數百年來,流傳了各種版本救苦救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在無形中發揮了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也間接強化民眾對媽祖的信賴。或許,我們身處的社會,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進步,依然有著需要神明搭救的自然或人為災難,而媽祖顯聖神蹟恰恰滿足了人們「善有善報」的心理期待。透過歷史文獻、民間傳說和田野調查等素材,爬梳媽祖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而紮根台灣的媽祖信仰,對許多人來說,在看熱鬧之餘,更有著不知其所以然的「門道」。從信仰圈的組織,到祭典的儀式、陣頭、民俗文化等,相關語詞多以閩南語發音為主,致使同一事物出現不同用字、不同說法,或是同一語詞在不同地區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若再加上各地習俗的差異,真的教人眼花撩亂。以學術觀點對媽祖信仰的相關名詞,做簡單扼要的解釋,將有助讀者理解台灣媽祖文化及其內涵。
本書從林默娘的身世,天妃到天后的地位提升,以及從海神到全能神的內涵,慢慢勾勒出媽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解釋媽祖信仰文化的名詞,分享台灣的媽祖神蹟故事、乃至於俗諺,羅列重要媽祖廟,以此提供讀者全方位的媽祖知識,既可以看熱鬧,更可以看門道。
◆以學術觀點簡述媽祖信仰文化相關重要名詞
公廟與私廟|角頭廟、庄廟、街廟、聯庄廟、大廟|神明會|會媽與會媽會|爐主與頭家|分靈、分身、分香、漂流|大媽、二媽、三媽|黑面、粉面、金面|南笨港,北干豆|進香與交香|謁祖與祭天香|參香、會香、會親|刈火與刈香|刈山香、刈水香、刈海香|過爐|過火|包香火|請媽祖(迓媽祖)|三月痟媽祖|搶香、頭香、貳香、叄香、贊香|貼香條|進香旗|起駕|起馬與下馬|行轎、停駕與駐駕|陣頭|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莊儀團|執事隊|神轎(媽祖鑾轎)|搶轎|壓轎金|回鑾|遊境與遶境|紅壇|香燈腳| 躦轎腳(躦轎底)|安符|巡香案|吃拜拜|問輦仔|扶鸞
◆介紹全台40餘間重要媽祖廟,可用作巡香、觀光地圖。
澎湖 天后宮|基隆 慶安宮|宜蘭 南方澳天后宮(南天宮)‧昭應宮|台北 北投關渡宮‧大稻埕慈聖宮‧松山慈祐宮‧士林慈諴宮‧台北天后宮(西門町天后宮)|新北 淡水福佑宮‧新莊慈祐宮|桃園 新屋天后宮|新竹 內天后宮‧長和宮|苗栗 竹南龍鳳宮(后厝龍鳳宮)‧白沙屯拱天宮‧苑裡房裡順天宮‧苑裡慈和宮‧中港慈裕宮|台中 旱溪樂成宮‧大甲鎮瀾宮‧梧棲浩天宮‧南屯萬和宮|彰化 北斗奠安宮‧南瑤宮‧鹿港天后宮‧鹿港新祖宮‧鹿港興安宮‧枋橋頭天門宮|南投 竹山連興宮|雲林 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土庫順天宮|嘉義 朴子配天宮‧魍港太聖宮‧新港奉天宮‧新港溪北六興宮|台南 大天后宮(全台祀典大天后宮)‧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廟)‧鹿耳門天后宮|高雄 旗山天后宮‧燕巢角宿天后宮‧旗津天后宮‧楠梓天后宮|屏東 內埔六堆天后宮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青菜底呷- 【桶柑紅蘿蔓青】22 北投農與食文/攝影陳藹文認識 ... 的推薦與評價
從歷史來看,北投的資質是很好的,假設當初首都設在別的縣市,陽明山沒有成為國家公園,台北盆地變成台灣的農業大鎮也不是不可能,北投幾乎各種蔬菜水果都能種,梯田稻米也 ... ... <看更多>
台灣農業發展歷史 在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史- 【全能農業改造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全能 農業 改造王 帶您認識 台灣 休閒 農業 的三階段 發展歷史 全能 農業 改造計畫 歡迎走進農村 讓綠活成為你的生活! 台灣 休閒 農業發展 協會x 臺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