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行式【跨界交流,精進智造,水五金智慧製造與創新技術研討會】
金屬中心看見國內水五金產業,面臨生產良率、速度、環境困境,希冀透過數位化、自動化、智慧化導入,將產業升級與國際接軌。
特別攜手「彰化縣水五金發展協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共同研討交流。會中,不僅探究智慧製造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更分享水五金鑄造、機加工及拋光製程,所具備的技術能量與科研成果,結合實際生產問題與建議反饋,積極投入相關資源,藉以提升智機化能量,面對未來國際競爭,相信水五金產業,更能搶得先機,掌握局勢。
#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
#水五金
#智慧製造
👉🏻Leading Innovative Trends #MIRDC💖
台灣鑄造業困境 在 LIULI 琉璃工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情重義的張毅和我守了十一年的秘密
和張毅楊惠姍相識三十多年,今晨聽聞他離世的訊息,我不禁淚流難止,除了電影,讓我最懷念的是他重情重義的人格特質。
他為善不欲人知,讓我經手了一筆畢生金額最大的金錢,雖然我分文未取,但是完成了李行導演的舞台劇大夢。這個守了十一年的秘密,現在張毅打完人生美好的一仗,我守密的約定也終於可以揭開。
34年前我在民生報當記者時,一向不愛寫緋聞的我,過去總是用導演是創作者的角度在訪張毅,但這次訪問相當尷尬,我迫於職責必須去訪問他和楊惠姍對妻子蕭颯在<我的愛>上片前,在中時副刊發表<給前夫的一封信>的反應。
到了中影製片廠的配音間外,老遠已聽到一個女性尖叫聲正透過門縫傳出,是楊惠姍親自配音詮釋蕭颯編劇的<我的愛>女主角對丈夫情變撕心裂肺的嘶吼,我心想這真是元配最狠的報復。
面對我和攝影記者的到訪,她把外套蓋在頭上,蜷曲在一張長椅上,不露面也不發一言,張毅挺身出面試圖勸阻,但攝影記者的快門咔嚓咔嚓地響著,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說時遲那時快,張毅變臉大怒,舉起椅子就要砸向他,我嚇了一跳,連忙大叫「導演不要」,驚心動魄的瞬間,他高舉的椅子停在空中半秒,雷霆萬鈞的怒火剎了車,椅子偏了準頭,落在攝影腳旁,我立即道歉要攝影一起撤退。
離開時,我知道原本被譽為「鐵三角」的張毅、楊惠姍、蕭颯要再合作拍電影已成絕響,果然<我的愛>票房甚慘也成為他們退出影壇之作。
張毅是世新電影系畢業的,他由小說家、編劇、一路努力爭取拍電影的機會,得過金馬獎最佳導演。我心想這個原本畢生要以拍電影為目標的電影人,從此不能再拍電影,這是多大的懲罰!
值得嗎?
兩年後我是第一個到他們和王俠軍創辦的琉璃工房淡水廠獨家訪問的記者,當天破例我沒有回報社發稿,在夕陽餘輝照射下,聽著「歌劇魅影」和琉璃工房的員工一起吃他們熱騰騰的家庭式晚餐。
張毅輕描淡寫說著為了創業累績了三千萬的債務,他由一個創作者要轉為彎腰低頭跑三點半的經營者,為讓楊惠姍、王俠軍有藝術創作的空間,他不諱言地提起蕭颯在工房最困難時金援他們度過難關。隨即他興高采烈地談起他們發現中國古代的琉璃藝術和現今國際的琉璃藝品製作方法的異同,以及他們如何遠赴國外求經,一起學習琉璃藝術品製作的技藝。
那一天,曾為<我這樣過了一生>增肥二十公斤又迅速瘦身的楊惠姍,頂著上千度高溫,燒焦了眉髮,由炫麗聲光下精心妝扮的女明星,華麗轉身成為脂粉不施的琉璃藝術工作者,而這不是一次追求銀幕精湛演出的電影任務,而是長期的煎熬淬練。她追求愛情和藝術的態度都一樣的堅毅不拔,真是人間奇女子。
看著那些眩目光采的琉璃藝品,閱讀著張毅精練的文字化成一篇篇為琉璃藝術詮釋的文案,我心中充滿了感動與欽佩。
值得嗎?好辛苦!
此後,王俠軍和他們拆夥另成立了「琉園」,本以為併肩作戰的老友成了競爭對手,會聽到彼此一些抱怨,但是兩位君子未出惡言,張毅只苦笑著說了一句讓我深思的話:「聽憑主怒」。
2007年卸下媒體工作轉任影展工作者的空檔,我曾到琉璃工房在上海郊區七寶的廠房參訪,看到他們對待員工的方式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們未生育子女,張毅的女兒也在工房工作,和楊惠姍相處極融洽,情同母女。他們也把員工當成孩子照顧,兩人暱稱對方「爸爸」和「媽咪」,和員工一起吃飯、要員工一早起來練拳強身,一起研發由琉璃藝術推廣文化的方法。
當時台灣電影正值黑暗低谷,我在琉璃工房看到他的老師陳耀圻及其他昔日電影工作夥伴在此找到了休養生息重新起步的機會。像作曲家張弘毅就在上海新天地的透明思考餐廳打造「民樂」發表的平台。製片余為彥擔任總經理,研發了很多融合中西料理的美食。後來張弘毅驟逝後,遺孀也成為工房的員工,張毅的重情重義,可見一斑。
此後,看著他們在琉璃藝術上不斷精進,由耀眼的工藝品到成為國家送外賓的精品,在亞洲各地高檔百貨公司設立專櫃到自己設立琉璃博物館,楊惠姍的作品成為國際知名美術館蒐藏的藝術作品。
而更令我驚訝的是當時張毅離開電影圈已十年,卻在琉璃藝術品之外,還自己投資開闢了一條動畫生產線叫「阿哈」,當時正在繪製2D動畫短片「黑屁股」。而他起心動念之初,是想完成好友楊德昌導演的動畫遺作<追風>,楊德昌燒了一億台幣只完成了幾分鐘試看帶的慘烈過程,讓對動畫完全陌生的張毅戒慎恐懼,但並未放棄,這部練兵之作十年磨成一劍,期間換了不少工作班底,後來成為四段式的3D動畫長片<狗狗傷心誌>,入圍了2018年的金馬最佳動畫長片。
更令我感動的是一樁不曾公開過的秘密。
2008年我在擔任金馬獎秘書長期間,在台中辦了李行導演的作品回顧展,在百貨公司舉行的開幕式,最大的驚喜是張毅和楊惠姍突然現身用推車推出了一座專為李行鑄造的大型琉璃藝品,高逾一公尺半透明的作品上面用金字縷刻著李行導演的重要作品。
張毅感念李行導演當年提攜後進,為他導的<玉卿嫂>擔任監製,並且放手讓他依其理想完成創作夢,這部作品不但提昇了張毅的影壇地位,也讓楊惠姍脫胎換骨,遠離艷星之名成為演技派女星,登上影后寶座,也種下兩人一生的情緣。
李導演一向是硬漢,獨子喪禮上,他含悲忍痛,我都未見他流淚,但是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他在眾人面前感動地哽咽落淚。事後他說:因為一路看到他們辛苦地奮鬥走過轉行創業的艱辛過程,他自己因為想圓舞台夢,多次因籌資面臨碰壁的經驗,對照他們仍感念故人之恩情,令他格外感動。
後來張毅聽我提起熱愛舞台劇的李導演想再導一齣舞台劇「夏雪」,但苦於資金難籌,他慨允全力支持,但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可對外公開,這齣千萬打造的舞台劇,他為善不欲人知,純粹只想讓李導演一圓重返舞台夢。
另一個附帶條件是他敬愛李行,知他為求完美一定會對「夏雪」費盡心力,但沒把握預算控制會不會超支,他希望由我督導進度,但我對舞台劇完全是門外漢,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橡皮圖章,成人之美,幸而後來舞台劇順利演出,李行心願得償。我也謹守保密,如今斯人已逝,才公開此秘密。
而我在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期間,也得到他的幫助,2012年我們以斯德哥爾摩為主題城市,聚焦瑞典大師導演英瑪柏格曼,並以對望的角度,邀請張毅為焦點導演,選映了三部他傑出的經典作品<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
他娓娓道來跟拍玉卿嫂穿林而過會情人的那段長鏡頭的光影設計,受到柏格曼的深刻影響。我邀請他和魏德聖導演對談,談論起跨世代電影人的熱情,感覺他的心從未離開他愛的電影。
當時我為了要找<玉卿嫂>這部電影的版權頗費周章,因為他和李導演都告知<玉卿嫂>的版權大部份是在樂聲戲院周老闆身上,而我花了一個半月幾度打電話與傳真都得不到回應。
正在發愁之際,有一天在捷運上,記者的本能讓我能由背影識人,我發現捷運上一名高大男子站在柱旁,眼睛為之一亮,立刻擠到他身旁相認。
誰能料到周大老闆會為怕塞車坐捷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玉卿嫂>因此順利得到授權在台北電影節放映,原著作者白先勇也應邀到現場和張毅對談,讓影迷非常驚喜,這也是<玉卿嫂>近年唯一一次得到授權的公開放映。
去年,琉璃工房引進了英國窯鑄玻璃藝術品來台在松菸展出,我和世界女記者及作家協會的會員們,在石靜文和李碧華的安排下,結伴去看了那場精彩絕美的藝展,聽到十幾位訪台的英國藝術家由衷讚美琉璃工房的熱情接待,非常珍視這場藝術交流的機會。
當時張毅健康狀況已不佳,略顯疲態,但談論起琉璃藝術一如三十年前般熱情洋溢,鏗鏘有力。他也終於開始自己創作琉璃藝術,不同於惠姍的細膩精緻靈巧,他的創作抽像、隨興、自在、瀟灑,相當大氣。
一般夫妻如果成為事業夥伴,早已感情日淡或生變,但是在這三十多年來,我卻一路看到他們相知相惜相守,為了曾遭非議的愛情,不論經歷何種困境,從未對彼此有怨言。
所以還要問值得嗎?他們對彼此的付出給了最好的答案。
張毅走了,他離苦得樂,大家都心疼惠姍不知如何度過悲痛,但一切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我只能以海倫瑞蒂的一首”I am Woman”寄語惠姍一定要堅強,放手讓他飛吧!
#張毅
#楊惠姍
台灣鑄造業困境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突然想起一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長期以來的院線主流聲響從好萊塢鉅額製作的大型商業電影轉向一部接著一部輪番上陣的精彩國片,看著緊鑼密鼓接力上映的檔期內心感動得亂七八糟,看著陳玉勳與瞿友寧廳外擁抱的畫面內心感動得亂七八糟,看著台灣電影佔領多數金馬入圍席次,一字排開的作品深度、廣度與水平卻不比往年遜色,內心仍舊感動得亂七八糟,此時此刻似乎也正值許多觀眾心中國片魂爆發的時期,《消失的情人節》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口碑亮眼,《無聲》、《親愛的房客》蓄勢待發,接著《孤味》和《腿》也準備好好撐起年底票房。
「《大佛普拉斯》與《同學麥娜絲》的『加與減』其實代表著人生有起有落,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活好難』的困境,要如何面對,有時真的需要一些老朋友支持和讓你抒發情緒。在第一部電影後我重新審視自己,也想起了我年輕時最親密的朋友們。」
下半年度最期待莫屬 11 月 20 日正式上映的黃信堯導演生涯第二部長片《同學麥娜絲》,從大佛+走到同學-,配上個人色彩極其鮮明的厭世台語旁白,再攜劉冠廷、鄭人碩、納豆、施名帥演繹四名同學的小人物中年困境,一舉搶下本屆金馬的九名席次,到底又會是一個什麼樣懷舊而創新的故事?心癢難耐只好又複習了一遍當年很愛的《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整部電影透露著以「荒謬」對抗「荒謬」的訊息,帶著台灣特殊的鄉土風情,戲謔諷刺地打破第四牆,將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帶入其中,通篇幾乎以黑白的鏡頭貫穿,綻放出一種由情入景的藝術美感,藉由強烈的黑色喜劇呈現社會邊緣的小人物悲劇,自嘲調侃背後顯現的盡是底層社會動彈不得的淒涼與悲哀。
始終揮之不去一場法會一場葬禮所交織出的諷刺結局,一邊是乏人問津舉目無親的送葬隊伍,連本名都沒人知道的逝者,兩手空空的來,享用了最後一頓面會菜,再兩手空空的離開,不知是否,菜埔眼裡無牽無掛的肚財也比自己來的幸運一點。而另一邊則是佛光普照莊嚴浩大的護國法會,累積一連串見不得人的不堪鑄造而成,貪圖美色、視財如命還強調國際觀的金字塔頂端族群,道貌岸然只在乎表面善行而心中毫無善念,就宛如那尊金玉其外的佛像,一聲接著一聲由內而外的拍打聲響,迴盪在擠滿下跪信眾殿堂,原來這個世界荒謬到只能選擇充耳不聞或是乾笑以對。
那時無比訝異,這竟是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運鏡調度與敘事流暢度絲毫不顯生澀之感,偏緩的節奏搭配娓娓道來的口吻著實引人入勝,不刻意為之的幽默在荒唐中走出萬般無奈與喟嘆,有人說自嘲需要自信驅使,而這群人是因為對命運的麻木而自娛娛人,生活裡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可能性。他以獨特的方式針砭現代社會的亂象弊病,也以獨特的視角看待充斥日常的低潮跌宕,沒有菁英主義的上對下憐憫之情,而是透過鏡頭下小人物的寂寥生活,與觀眾展開對話的同時,展現了置身其中的人文關懷,相信唯有真正親身走一遭的人才能如此溫柔疼惜的述說。
《大佛普拉斯》無論觀賞幾遍還是這麼耐人尋味,有趣在忠實反應時事與人性,就連對於性愛的描摹都相當露骨,以所謂的行車記錄器從聲音揭露各種黑暗面貌,我們同時看到裝腔作勢和虛情假意,揮霍無度與夾縫中求生存,看色情雜誌度日與換女人如換衣服,仗勢欺人的醜陋與毫無反抗之力的現實。腳踏實地的人不得善終,受過教育的人缺乏道德,親手造佛的人毫無良心,設計了一尊巨大的佛像,卻在佛像的裡裡外外無惡不作,套一句導演相當耐人尋味的話:
「是佛在看眾生,還是我們在看佛?」
台灣鑄造業困境 在 傳統鑄造業起薪44K 業者怨:找嘸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傳統 鑄造業 起薪44K 業者怨:找嘸人! 21K views · 7 years ago ...more ... 低薪 困境 與挑戰|記者葉郁甫邱勇賓|華視新聞雜誌EP2365單元1 2023.5.19. ... <看更多>
台灣鑄造業困境 在 源潤豐鑄造股份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作為台灣鑄造業領導品牌,源潤豐鑄造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提升生產技術,透過提供客製化機械產業解決方案來鎖定自我產業的獨特性,找到市場定位,擺脫鑄造業困境,並在實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