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您家用什麼油?】留言抽贈品
上課時,我常問學員這個問題:「回想一下,小時候您家用什麼油?」這個問題很容易看出世代及城鄉的差異,如果是六年級以前的同學,大多會回答:「豬油、花生油、芝麻油、苦茶油」。七年級以後的朋友,多數回答:「沙拉油」。
光復初期(民國34年)台灣製油多數為簡陋的壓榨設備,到了民國43年才引進美國新式溶劑萃取提油技術與設備,利用美國進口黃豆提油,但產量不高,民間多數仍使用壓榨提油。溶劑萃取提油直到民國 66年,台灣第一間大型溶劑連續提油廠(高雄農業化工廠)設立後,才開始大量興盛起來,當時引進溶劑自動提油、油脂精煉、部分氫化黃豆油作業(部分氫化製油易生成大量反式脂肪,但直到2018年才被禁止生產),同時因應大量美國黃豆進口,政府鼓勵民間設立溶劑萃取提油的精煉油廠,此後精煉食用油廠開始進入戰國時代,大規模的溶劑提油廠一一設立,食用油價格大幅降低,民間傳統的壓榨製油坊,不敵大型溶劑精煉油廠競爭,開始一一歇業。
六年級以前的同學可能有印象,當時大量電視廣告:「清清如水的沙拉油」,再加上後來由美國傳過來的飲食觀念,認為動物油對心血管不好,在政府的推波助燃之下,民間媽媽自己炸豬油的習慣也漸漸改變,至此之後,溶劑精煉製油一統了台灣食品用油至今,不管名稱是大豆油、葵花油、玄米油、芥花油或葡萄籽油,目前這些精煉製油佔了台灣90%食用油市場,扣除國外進口,在台灣民眾食用本地壓榨的初榨油可能不到7%。
這是簡短的台灣食用油歷史,短短40年,產業跟民眾用油習慣完全的改變,因此不同世代的人有不同的經歷。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多少人有過媽媽在家炸豬油的記憶?
快過年了,趁大家返鄉團聚,在此做一個小小的調查:
請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媽媽都用什麼油料理?
大家一起分享童年飲食記憶, 為了答謝分享的朋友,我們將隨機抽取五位,得到我們的苦茶油30ml嚐鮮瓶。
活動方法:
臉書按讚留言分享您的童年記憶中,媽媽用什麼油料理。
隨機抽取五名贈送30ml苦茶油嚐鮮瓶。
時間:即日起至2019/2/12,2019/2/15抽獎寄出。
注意:請按讚加入粉絲頁,以方便私訊聯絡寄送。
圖片來源:上下游 News&Market|油車間復興運動
#人良油坊 #鮮榨油 #種籽油 #苦茶油 #芝麻油
#台灣食用油歷史 #初榨油 #炸豬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天來上一碗麻油雞或是麻油料理,肯定是一大享受,但日前食用油安全拉警報,大廠出產的油品不再受信任,轉而傳統小油行又興盛了起來。高雄美濃一間麻油世家,榨芝麻油已經有130年歷史,因為這波油品事件,生意倍增一倍。而吳家因為還是堅持以低溫冷壓製油,從榨出第一滴油到沉澱完成,至少需要一天以上,這跟大廠高溫高...
台灣食用油歷史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冬天來上一碗麻油雞或是麻油料理,肯定是一大享受,但日前食用油安全拉警報,大廠出產的油品不再受信任,轉而傳統小油行又興盛了起來。高雄美濃一間麻油世家,榨芝麻油已經有130年歷史,因為這波油品事件,生意倍增一倍。而吳家因為還是堅持以低溫冷壓製油,從榨出第一滴油到沉澱完成,至少需要一天以上,這跟大廠高溫高壓,只要半小時就可榨出油來相比,傳統製法更可以保存芝麻原始風味,但產量有限,每天頂多只能做出150瓶。第四代傳人吳政賢,不以再度受到重視為樂,反而積極復育芝麻樹,兩分田地上都已經長出超過十公分的小苗,希望恢復昔日美濃到處都是芝麻樹的景象,如此一來就再也不必仰賴從外國進口芝麻原料。來看美濃這一間麻油世家的故事。
台灣食用油歷史 在 全球食用油市場衝擊印尼禁棕櫚油出口|#鏡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尼宣布,將全面禁止 食用油 及其原物料出口, ... 油價格一路飛漲,推升全球物價,歐洲3月通膨率甚至達到7.5%,創下 歷史 紀錄。 ... <看更多>
台灣食用油歷史 在 《料理.台灣》雜誌Ryori.Taiwan - 吃豬油健康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探討豬油健康與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使用豬油的歷史。 ... 在台灣、泰國、和中國南方的省份,豬油自古以來就是主要的食用油,例如古早的台灣人常用豬油拌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