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33加好友>邀請到人類之光 Kevin Lin 林義傑,跟大家聊了很多運動員在實際生活上會遇見的狀況,在奧運的熱潮過後,外界該怎麼透過實質的協助,正視台灣體育環境的問題,義傑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從法規面、制度面,甚至是生活面上,我們都能透過一點點改變,讓台灣的體育環境更好,大家都收聽了嗎?
⠀
光是聽廣播、聽聲音可能不夠過癮,今天的精華片段就要帶大家一起重溫奧運奪牌時的感動,運動員在賽場上揮汗替國家爭光,回顧他們過去奮鬥的過程,就知道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身為支持者的我們,除了在比賽時搖旗吶喊,我們還要持續關注體育,不止是當「一日運動迷」,更要變成你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33加好友 EP.3】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STSctwlcAg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何凱成曾求學於美國,初時因華人身分難以融入環境,後來是接觸體育後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最終甚至得以進入頂尖哈佛大學打球。回台後他認知到了台灣體育環境的缺點,致力於推廣自己的理念並積極改善,創立了球學聯盟希望能實際發揮影響力。 他點出了現今HBL的弊病,並加以解釋,沒想到風靡全台的體育賽事竟隱藏了這麼...
「台灣體育環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分享] 台灣體育何去何從? - 看板Base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台灣的體育環境如何改變? 奧運的中華健兒們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Re: [分享] 台灣體育環境? - 看板Olympics_IS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體育環境 在 運動一定要燒錢鼓勵家長改變觀念才有機會翻轉台灣體育|鏡轉 ... 的評價
台灣體育環境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動是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別讓奧運激情只是曇花一現!
在奧運熱潮退散過後,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台灣是否有機會能夠延續這股熱潮、延續這股能量,進而改善我們的運動環境?
在上週,我收到超跑好手 Kevin Lin 林義傑 的邀請,參加了2021 國是體育論壇,當場有選手代表、專家學者、選手家長、企業代表、以及跨黨派的委員們,互相分享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其實,自從進入教文委員會之後,對於台灣體育、運動的相關議題,我都持續和專業人士請益,在當天的論壇中,我也引了同樣長期關心台灣體育環境、體育改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老師的一番話:「運動是屬於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剛好也是當天論壇的主題之一。
💪🏻旗座型的體育結構,應該往更穩固的金字塔邁進!
長年以來,台灣體育結構的圖像像是「竹竿」、甚至可以說是「旗座」,因為從小就直接抓出特定小眾,把資源灌注在這群人身上,把他們專門化、特殊化,然後就期待他們能成為頂尖選手;相較之下,歐美國家則是金字塔型,由於運動本就是他們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自然會往上堆疊出更穩固的頂端優秀運動人口。
在國外,運動是人們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台灣,卻是「體育即國力」,讓體育成為國家力量的展示,二者基本價值的差距非常明顯。
我認為,我們要的應該是全民的運動,而不是國家的體育,更應該朝金字塔型狀的目標邁進,讓運動成為全民風氣,做為金字塔底層深厚的基底,向上堆疊出專業的運動員、頂尖的選手。
💪🏻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如何延續、擴大?
這次的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選手創下史上最好的成績,讓黃金計畫也成為了政績的展現,不過,在幾次和體育專家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和我說,其實黃金計畫的想法和內容,在國外早已是「常態性的基礎建設」,這些都算是基本配備。
不過,台灣總算跨出這一步,朝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當然也非常肯定黃金計畫的存在,然而,我們也必須思考,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是否有機會延續、擴大?
這次的黃金計畫其實早已設定了「奪牌熱門」選手作為標的,未來有沒有機會擴散到其他更多的項目?放寬奪牌熱門的標準?把這些資源分佈出去,讓更多選手受益,藉以提升整體的環境呢?
除此之外,除了黃金計畫之外,其實我們應該也能設定白金計畫、青銅計畫、木頭計畫,針對其他不同層級的運動人口投入相對應的資源,而不是只聚焦在有希望、有機會奪牌的頂尖選手身上,在金字塔頂端之外去擴大基盤,讓運動走入國民生活之中。
💪🏻改善體育環境,提升選手待遇!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體育的本質不該只是獎牌,除了獎牌、獎金之外,我們更應該看見選手背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也應該看到其他正辛勤練習的選手,把資源用來資助培育體育選手、改善體育訓練環境,才是我們的政府應該大力做的。
然而,以現在的國手待遇標準來說,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我們給予國手的「薪水」,僅有「零用金補助」的每個月 15,500 元,若選手畢業後未就學就業,才會有另外每個月 3 萬元的「生活津貼」。
但這樣的待遇合理嗎?當選手被徵招進入國訓中心訓練時,若本身的工作薪資就已超過這些補助與津貼,成為國手的榮耀感,值得他這樣犧牲自己原先就穩定的生活嗎?而還在就學階段的選手們,若接受國家隊徵招,他們能拿到的也僅有每個月 15,500 元零用金補助,這樣真的足夠嗎?
其實,我國目前不論是出賽或是培訓時期,選手和協會間或是奧會間,都少有書面協定契約,僅有選手遴選時的報名表或是受訓前的切結書,也就是說,選手在培訓或遴選期間,並沒有足夠的保障。
我們整理了其他國家的做法,在奧運出賽的契約上,就可以看到各國有許多值得參考的例子!
美國跟英國的做法,是提出一個「契約大綱」,讓各協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調整跟選手簽約;紐西蘭、澳洲,則是統一由國家奧會去和選手簽約。而契約的內容會包含比賽各個階段中,協會和選手間各自的權利義務,例如怎麼選拔、怎麼訓練、選手出賽時兩者各有什麼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都在契約中明確地被訂定。
我們是否也能效仿國外,讓選手和協會、或是選手和奧會之間,能有這樣子的書面協定呢?或許是主動提供大綱或範本供他們使用,或是提供奧會、單項協會和選手間,能有一個根據各自需要調整契約細節的平台跟資源,讓選手和協會間能有充分協商的空間,來制定公平的契約;簽約之後,也需要追蹤與監督契約的履行狀況,並且提供爭端解決機制,才能給予選手更多的保障。
我們的政府,是應該要來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這次的奧運,台灣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但是,我們更應該延續這樣的熱度,來思考要如何讓這樣的成績、讓這樣的風潮,不會只是四年一次的曇花一現!
無論是競技運動或是全民運動,我們的體育環境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我們的運動風氣,也應該能再往上提升。
雖然我稱不上是體育專家,但是我會持續和相關的專業人士來請益、交流,持續為了台灣的運動環境努力!
台灣體育環境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4巴黎奧運換我秀】
#大學生懶人包
2020東奧結束,
吹起了一股奧運風潮🇯🇵
可能我們不是某個專項的粉絲🤎
但我們迷的是帶給我們精彩比賽的台灣小將們!
這次中華隊共有68名運動員參與盛會🏆
跨足18個項目爭取榮耀,
最終我們拿下了12面獎牌的成績🏅
這甚至比過往三屆總合(9)還要多!
柔道、體操、高爾夫、拳擊、空手道等都奪下了第一面獎牌🎖
射箭男子、體操男子、手槍女子、桌球女團等也拚出了歷屆最佳成績!
五朝元老網球選手盧彥勳、射箭選手譚雅婷選擇在賽事結束後,
結束運動生涯,做出其他的人生規劃👀
無論得獎與否,都想向這些選手說一聲:
🗣「有你真好!謝謝你們!辛苦了」
披著戰袍在各自的舞台綻放光芒,
每一幕都深深地被我們記住🙌🏻
或許台灣體育環境不會因此改變,
但許多選手肯發聲也讓大家看見了運動員背後的辛苦✊🏼
小邊整理了幾位耀眼的明日之星✊🏼
期待下一次巴黎他們再度穿上中華隊的衣服🇹🇼
為自己續寫故事!
#大學生懶人包 #大學生 #大學 #東京奧運 #巴黎奧運 #2024 #臺灣 #中華隊 #12面金牌 #岳飛 #人生規劃 #綻放光芒 #運動員 #揮灑汗水
台灣體育環境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何凱成曾求學於美國,初時因華人身分難以融入環境,後來是接觸體育後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最終甚至得以進入頂尖哈佛大學打球。回台後他認知到了台灣體育環境的缺點,致力於推廣自己的理念並積極改善,創立了球學聯盟希望能實際發揮影響力。
他點出了現今HBL的弊病,並加以解釋,沒想到風靡全台的體育賽事竟隱藏了這麼多的問題,也令人了解為何台灣籃球體壇會如此委靡不振,若你也支持他的想法,可以多多關注球學聯盟,希望他的積極和熱情,能帶給台灣體育界一股正面的改變力量!
影片授權:球學 - Choxue(https://www.facebook.com/choxue/)
FB:何凱成(https://www.facebook.com/rbchengho/)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oxue/?fbclid=IwAR1dSh-koMjXb49N3Dp04WLuAQ8-r-tSs9fAZz1Ymq3TCQcASfgPkwx23Zc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台灣體育環境 在 台灣的體育環境如何改變? 奧運的中華健兒們 的推薦與評價
體育 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台灣的體育環境如何改變? 奧運的中華健兒們,不停從東京傳來捷報,感動之餘也團結了全台灣的人心!但是,每逢重大賽事, ... ... <看更多>
台灣體育環境 在 Re: [分享] 台灣體育環境? - 看板Olympics_ISG 的推薦與評價
Re: [分享] 台灣體育環境? ... 你確定一般人可以用? ... 我國小到高中學校的體育課都有按表操課一個禮拜至少兩節以上體育課甚至更多吧.... ... <看更多>
台灣體育環境 在 [分享] 台灣體育何去何從? - 看板Base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本文轉自Dcard一位文化大學學生的文章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6670072
以下原文
==
我出身於甲組青棒隊,也曾是U12、U15的國手,我想我很有資格談談台灣體育環境
首先,我想先談談台灣體育界的功利主義
以棒球來講,知道為何台灣三級棒球經常海放他國嗎?因為台灣棒球從小就是被藤條打到
大,包括被人歌頌到現在的王子燦教練,當年他直接在國際賽上,於投手丘隊表現不好的
球員動粗,上了美國報紙。
在這般嚴厲的訓練下,政府又提供高額金錢給予這些常勝軍,這些選手從國小開始就放棄
課業專注於練球,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贏球嗎?
政府要贏球要名聲(看看這次奧運拿了那麼多牌,一堆人直接歸功於蔡政府....)、所以辦
比賽的次數越來越多,光是少棒到青棒,球員一年就將近十幾個盃賽要打,所需要花費的
金額越來越多,球員在教室裡的時間越來越短,導致現在有一堆高中體育班的學生連英文
A寫到Z都不會...
要知道,實力比我們堅強的日本一年也才3個盃賽,韓國也4、5個,多數都是跟隔壁學校
串串門子打友誼賽而已(一直到高中都是)
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年打U12對上南韓,那個一壘手我怎麼看都不像運動員,戴著一副圓
框眼鏡身手也不敏捷,比到一半教練喊暫停上來告訴他短打球旋進界內也算界內球這種基
本常識....賽後才知道他們都是同一個學校來的,都只是對棒球有興趣而已,有些甚至準
備到升學國中去讀書了。相形之下我們都是精英中的菁英,從全國各隊挑菁英出來組成明
星隊
日本韓國甚至美國,在國際賽通常都是挑全國聯賽第一名的球隊出來打,意旨在培養興趣
,打國際賽是給這個學校獎勵,跟政府、政治無關。對他們來說,要一個運動產業發達起
來,最好就是人人可以親身體驗,每個不是在打棒球,而是在「玩」棒球,開心地享受勝
利喜悅。一個人打棒球或許能讓他家人一起喜歡上棒球,但是若整班的人都能參予這活動
,試想這樣棒球人口會多麼成長?
透過龐大的運動人口,強大的競爭力,更能挖掘更多隱藏人才(冰島有牙醫踢世界盃、丹
麥有飛行員是射箭選手、美國把一個卡車司機挖進大聯盟)
看看世大運,有多少國家真的是派最頂尖的選手來台灣,我們又在多少項目參雜一堆職業
球員?
所以為何日本韓國到處都是棒球場,因為他們幾乎每個國小國中甚至高中都有棒球隊,而
且是有興趣就可以參加,沒興趣隨時可以走。
尤其美國做的最好,每個州自己的少棒聯賽,觀眾不多也很少有轉播,觀眾都來自於球員
家長,球隊教練也大多不是職棒球員(日本韓國大多甚至禁止職業球員從事少棒青少棒教
練),教練不是附近餐廳老闆不然就是修車廠員工(披薩大叔?),為什麼?因為只要你會基
本動作,也能帶給熱情,你就是教練。
我爸是跑北美洲的業務,他有一堆客戶不論是上市企業經理人、老闆,童年都有一個棒球
隊的回憶,所以他們就算出社會也會一直關注棒球,造就了美國職棒的高收視率。
我們則是從小被教育贏球最重要,從國小開始就把打職棒當作唯一目標,除了打球我們甚
麼都不會
對於我們,棒球就是唯一代表,小學時穿著棒球褲上課、體育課助教、不用午休不用早自
習可以提早放學....對於同學們來說,我們根本不是一個團體,我跟球隊才是。所以總是
會認為,棒球是XXX(我的名字)的事。
職棒畢業的學長總是說,他們同學會不是職棒選手、教練,就是修車、搬家公司、種田(
沒有說這些職業不好),大多很後悔
教練來自於職棒,打罵教育盛行,我曾經一場比賽失誤兩次就直接被呼巴掌。進球隊時頭
髮一定要剃光,表示紀律。看看達比修曾經說過這種過時的訓練方式,終究只是大人的自
我滿足罷了。這樣的教育下我們總是被逼著練球,身體逐漸疲勞釋放,尤其到了成棒最為
明顯,我剛進入大學不到一年就跟教練說我受不了我不打了,對於我出身中華隊的優良成
績,教練自然想說服我回去,但告訴他,我現在真的累了,我的童年到現在都在練球,我
連算數跟修電腦都不會,我還年輕還可以回頭,而我現在看到棒球就想吐。
為何台灣的棒球一直無法超越日韓,我想這就是原因。機械化持久的運練,造成球員疲累
,技術定型,當你的潛力在18歲以前都被激發出來,你就暫停了,而國外則是到了高中甚
至大學、職棒才爆發,尤其那個階段的球員會思考、有經驗,更能因此成為明星選手
所以為何中華職棒的守備失誤率一直那麼高,球員除了不會思考以外,他的技術已經定型
了(這些內容口述於畢業後去職棒的學長)。偉大的籃球員喬丹不也說過,「最好的訓練就
是休息」
反觀我高中為了木棒聯賽,早上7點練到晚上10點的時光....
最後則是因為球隊需要不斷參加盃賽不斷贏球贏球再贏球,訓練經費增加(車馬費、食宿)
以及裝備費用,造成一堆學校喘不過氣來紛紛解散球隊,球隊越來越少,競爭對手也少,
某個現在在味全龍的投手我從國小打他的球打到大學一年級,對戰次數超過百次,誇張一
點就是我熟悉到閉著眼睛或許都打得到,好笑的是我在高雄他在花蓮呢....造就了國內職
業運動競爭無法提高的問題...
到了大學我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選手(舉重、桌球、羽球、游泳),我們修讀同一科系(大
多是體育系、休閒管理、運動競技系),講真的,畢業後從事相關行業的寥寥可數.....
反觀日本韓國美國,他們大學棒球隊依然報名就可以參加,也都來自不同科系,假日跟平
日下課練球,平常讀書,所以美國職棒常有來自常春藤名校的球員,陳偉殷前隊友(抱歉
我真的忘記名字)主修外文,會說四種語言(包括中文),之前看到洋基隊球員Rizzo發的一
篇限時動態,他在教他的小孩三角函數...
尤其在美國,運動員的身分非常受到尊崇,願意花大筆獎學金延攬這位球員到自己的學校
,這時你可能會問這不是跟台灣一樣?
不對,台灣會給運動獎學金的只有固定幾間學校(體大、輔仁、文化....)而且都是就讀體
育系。而台大、清大、交大等名校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加分入學的運動員身上,少數會像美
國一樣的我只知道政大而已,而政大越來越吃不消(原文書根本看不懂...)。「多數」這
樣入學的運動員幾乎無法適應課業,而且....多數都必須暫停訓練(這些學校訓練經費與
設施往往不足),講難聽一點就是應付教育部的計畫而已....(當然不會說全部)
搞到最後你隨便問一個路人台大跟文化你要讀哪裡,保證跟你說讀台大,但是若問運動選
手呢?政大輔仁選一個,嗯….
而美國則是將他們分進各種科系(醫學、法律、企管、外文...)而且強調及格與畢業門檻
不會異於其他人,多數美國職棒球員都想把大學念完,因為他們知道若沒有打進大聯盟,
一個高中學歷找不到甚麼工作,必須依靠大學文憑
軍事化、機械式的訓練,能有多進步?
----------------------------------------------------------------------------------------------
上述是台灣傳統體育班的訓練實況,底下則是制度問題
認識其他領域的他們後我更知道所謂的功利主義發展,舉例(沒有影射任何人):A球員天分
佳,國小開始就是羽球校隊,保送麵包國中後再保送番薯高中,最後保送起司大學,保送
過程都是以得獎次數為審核標準,因為A不斷的參予各級賽事(全國聯賽、米粉盃、薯條
盃...等),自然累積諸多獎盃,到了大學後,由於大學跟國高中不同,需要用在其他地方
的經費增加,於是球員就必須找贊助,這時YY品牌認為A球員很優秀,願意贊助他出去比
賽(因為若A打國際賽有知名度,大家都會看到他穿的YY裝備,直接打廣告),而政府也成
立漢堡計畫,撥了一批可觀經費幫助A等優秀運動員,讓他們進國訓隊以及畢業後可以進
到一些受到政府稅金減免的企業上班(因為這個項目在國內沒有可看性所以沒有國內聯賽
,A必須有地方去),若A參加奧運拿金牌,月領12萬直到上帝召見,馬上晉升白領階級
A的運動生涯只要不受傷又很努力,基本上一路順遂,政府是強大後盾
以上看來484皆大歡喜?
所以當很多鄉民說政府不重視體育時,我想A球員應該要第一時間跳出來澄清,不!中華民
國政府最照顧運動員了!!我們有世界第三高的獎金呢!
But,除了A以外,BCDEFG呢?
那些或許國小國中沒被潛力開發的選手,無法保送進入經費多的國中高中,次級學校給的
幫助更少、卻是一樣機械的訓練
這些次級學校經費少、設備少、師資少,一樣的是甚麼?一樣的時間投入訓練。
也就是B選手到了大學後,跟我還有A一樣,不會算術不會修電腦只會打球,而跟A不同的
是,B沒有任何贊助商,到了大學畢業要去當兵不能去國訓
B的成長過程根本不能被稱作教育,而是訓練。國家在訓練他成為一個及格運動選手。而
非培養一個優秀公民
資源分布不均,很多球員國中高中畢業對於前途一片茫然,誤入歧途更不少,很多都必須
依靠教練到處請託,拜託大學教練收人(現行制度一堆內定名額)
很多人早早看破,國中沒成績就趕緊離開,因為高中大學給「他」的資源越來越少
體育班這個制度到底是幫人還是害人?
起司大學看中A的資歷延攬A沒有問題,B的成績不佳無法進到起司大學也沒有問題。問題
在於功利主義下的體育環境,A跟B的起跑線根本不一樣,我們是小學或國中就開始進入到
絕對資本主義社會了...我們都說課業上不要填鴨式教育,那體育呢?
A很厲害,但有很多可以成為A的選手們,來不及開始就結束了....
可笑的是,「政府不重視體育」這句話非常沉重,政府為了應付國民而做出很多貌似發展
體育的政策,但卻少有人知道政府重視的地方根本不對...
成立很多足球、排球隊,但是大學校隊甚至職業名額根本很少,大多畢業的球員無路可去
、更別提舉重或溜冰..等冷門項目。一直成立一直成立卻沒有投入教育資源以及培養興趣
人口,很多學校為了振興XX計畫而成立體育班或體育科系,但是投入資源有多少政府根本
沒空管,而成長空間又不同,有時這個項目國小有30隊,到了剩20,高中有40,大學剩10
隊...運動發展非金字塔而是....葫蘆狀0.0?
而培養興趣人口,我們體育課有多少被借去上數學課?國外企業願意投入資源是因為關注
的國民多,就像日本業餘棒球一樣,包括三菱汽車、本田工業...等,整個公司上下員工
都願意去球場「付費」看球支持自家人比賽,我們呢?
甚至日本韓國有龐大的假日聯盟,由社區委員成立社區棒球隊,讓有興趣的大叔們當教練
,讓社區的小孩們來參加球隊,用玩的方式培養興趣。
當我們少棒青少棒喜孜孜的說贏了韓國贏了日本時,走出井底,看看整體產業輸了多少
我們政府是否真的有想過,重點發展特定項目就好還是可以大量培養運動人口?
可以多想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39.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28358452.A.01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