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網路誘拐失蹤頻傳,社安網如何補破洞?」
高雄國中生少女失聯案引起全台關注,所幸昨日終於尋獲該名少女,讓此案平安落幕。網路世界中充滿各種風險,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孩子呢?
各位家長們,你們知道每年離家出走的孩子有多少人嗎?根據警政署失蹤人口概況調查,未滿18歲離家出走兒少人數,近三年來,分別為4,346人(106年)、3,968人(107年)、4,184人(108年)。
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像此案少女如此幸運,能夠平安回家。
今天上午,我和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台灣展翅協會 ECPAT Taiwan 、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共同召開記者會,除了呈現目前我國失蹤兒少情況的數據外,也提出了許多關於目前體制的改革建議。
🔸台灣安珀警報不曾啟動過,通報要件應放寬!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聽過「安珀警報(AMBER Alert)」?
由美國發起的安珀警報,目的是透過公眾力量來迅速找回失蹤兒童。當出現兒童誘拐或綁架事件時,執法機關便會透過網際網路、電台、電視、手機簡訊、電郵等媒介,發布安珀警報。美國失蹤及被剝削兒童中心,更與臉書、推特、Google、Yahoo等社群網站、網路平臺合作。
而台灣也在 2016 年由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與Facebook合作,讓台灣也有安珀警報的服務,但至今卻從來沒有真正啟動過。
目前內政部設置的安珀警報執行計畫,其通報的要件為「未滿18歲之兒少擄人勒贖」或「未滿 7 歲者於緊急查尋 24 小時後仍未尋獲,且經查疑涉刑事案件,比照重大刑案列管偵辦」等重大犯罪案件。對比美國、加拿大,安珀警報的發布要件並無硬性規定「勒贖」的條件,令人質疑,台灣的規定是否過於嚴格?導致至今仍無啟動過任何一次安珀警報。
我們認同兒盟所提出的,應該將安珀警報通報規定中的「擄人勒贖」鬆綁,比照美國、加拿大做法,放寬為執法機關確認該案件屬「兒少遭誘拐或綁架事件」,便可透過社群媒體發布警報,以求迅速找回失蹤兒少。
🔸從前端預防,孩子的網路安全教育不能等!
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雖然學校課程都有針對使用電腦、網路進行教學,但並沒有針對網路安全有更清楚詳細的說明。
今天五月時,我曾針對N號房事件召開公聽會,希望能從前端教育做起,對此國教署承諾,各相關教育單位會去做網路安全內容的規劃,這部分我們也希望能持續確認、落實。
讓兒童及青少年能夠了解網路上可能會遇到哪些危險,例如:在網路上交友、找工作的風險等等。以此案的少女來看,她便是透過通訊軟體認識嫌犯,因為想找工作才發生被誘拐的情況。這也是先前我們在公聽會上所討論的典型網路誘拐手法。
讓兒童及青少年們具備足夠的警覺性,能去辨識風險,這就是預防端的重點!
🔸警覺面對兒少自願離家出走,建立足夠機制來阻斷危機發生
這次案件非常幸運的是,少女的家人具備足夠的警覺。之前民團曾倡議過失蹤案件應該在第一時間報案,才能在黃金時間協尋,破除過往失蹤需等 24 小時候才能報案的迷思。
這次案件,警方也迅速地動員各方警力協尋女孩,而不是將這個案件當作一般離家出走看待,才成功阻止一場可能的憾事。
但兒少離家出走的情況並不少見,每年離家出走的兒少約有 4 至 6000 人,如何讓離家出走的失蹤兒少,都能獲得足夠的資源,並建立足夠機制來阻斷離家後的危機發生,之後我們都會與警政署繼續研商討論。
🔸孩子為何選擇離家出走?回家後,是否還需要其他協助?
根據過去數據顯示,即使離家出走的兒少回家了,未來重複離家的情形也很普遍。
這時我們要思考的是,孩子為什麼會想要離開家裡?幫助他們回家後,他們是否還需要其他的幫助?
現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七條,雖然已經規範警政主管機關,應負責失蹤兒童及少年之協尋等相關事宜,但並未規範針對兒少回家後之追蹤、訪視輔導服務。
對此,我們也會在下個會期中,針對《兒少權法》增定相關協助、輔導機制,以利後續服務的推展,希望能找尋孩子離家的原因,才有可能避免孩子離家的情況一再發生。
「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Fun星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普雷] 失蹤原因不單純《邪尋》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台灣失蹤兒童下場的八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台灣失蹤兒童下場的八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你們知道每年離家出走的孩子有多少人嗎?根據警政署失蹤人口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孩子你在哪?」616失蹤兒童家屬不放棄 三立新聞台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問卦] 台灣以前的失蹤兒童都去哪裡了? | Gossiping 看板 的評價
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預防 N 號房,如何接住網路世代的兒少?」
不久前,南韓N號房事件引發全球關注,促使大眾認識到數位性暴力的嚴重性。
今天我們邀請了許多實務工作者、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機關代表,包括台灣展翅協會 ECPAT Taiwan、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婦女救援基金會、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數位女力聯盟widi等,一同召開公聽會,希望能分享彼此實際經驗、想法,來共同檢視現行法制及相關單位,對於新世代兒少網路安全的預防及因應措施。
未來我們也會提出相關的修法版本,期待讓制度更為完善,避免類似事件一再發生!
今日公聽會討論題綱如下:
1️⃣ 根據數據顯示,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拍攝、製造兒少性剝削影像」、第38條「散布、播放、販賣兒少性剝削影像」、39條「持有兒少性剝削影像」各條例的裁罰案件數及判決刑度均低,顯示兒少性剝削案件自警政調查、檢察官起訴至法院判決,面臨犯罪證據偵查及犯罪事實認定艱難的困境。
現行裁罰案量低、起訴率低、成罪輕判的原因為何?各機關間應如何建立改善的策進作為?現有的法制是否足以有效防制該類型行為?他國做法有無可借鏡之處?
2️⃣ 誘騙兒少拍攝性剝削影像,不僅觸犯兒少性剝削條例,更常作為後續誘拐兒少離家的手段之一。網路誘拐兒少的現況及類型具體為何?針對網路兒少安全及網路誘拐行為的教育及防治,相關單位的因應措施為何、是否落實?可能的改善措施為何?是否應將兒少網路誘拐獨立成罪?
3️⃣ 根據數據顯示,6 成的兒少失蹤原因為離家出走,越來越多的兒少離家出走後選擇投靠網友,或是因網友邀約而離家,即使返家後也有重複離家的情形。
針對兒少受網路誘拐的失蹤、離家情形,目前警政單位及民間團體通報協尋之機制及所遇困難為何?失蹤兒少返家後,是否應建立後續追蹤、輔導機制? 社安網2.0有何相關針對誘拐、離家之防治及公私協力之強化內容?他國做法有無可借鏡之處?
4️⃣ 目前iWIN是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所成立,辦理該法第46條第1項有關網路內容防護業務之機構。然而,兒少網路安全業務除內容防護,尚涉及霸凌、詐騙、誘拐等犯罪防治面向,且分屬各部會權責範圍。
現行iWIN機制防治兒少網路安全不足之處為何?應如何強化iWIN權限或成立兒少網路安全專責機構?又,將成立之數位發展部,針對兒少網路安全是否有相對應之規劃?
(點開圖片可看到相關發言內容)
公聽會全場影片:https://reurl.cc/vDGpRL
#韓國N號房
#數位性暴力
#兒少性剝削
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Fun星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晚間12:30,
若在公園遇到一個小學男孩遊蕩中你會怎麼做?
.
鈴鐺姐姐經常晚上在家附近的公園蹓狗,
今天晚上12:20蹓狗告一段落正準備回家時,
在公園跑步的阿姨突然接近我問:「請問你有手機嗎?可不可以打110報警?我們剛剛跑步發現一個小孩在那邊,已經半小時了都在附近遊蕩。」
「小孩!?幾歲?確定父母都不在身邊?」轉頭並沒有看到小孩。
「一個小學男生,騎著腳踏車,你看,他又騎過來了!我們發現他已經在這邊晃半小時了...」
「那你們有去問他怎麼在這邊嗎??」和阿姨一起走過去,並打開手機預備打電話...
「沒有...怕接近他就逃走了,我們出來運動手機沒在身上...」
「好沒關係,我先過去假裝路人問問他。」
.
這時候男孩正好停下來在公園的遊具下休息,
我帶著狗假裝路人(也的確是路人啦幹嘛假裝?)接近他...
「ㄟ?你也是OO國小的喔?」超爛搭訕法。
「嗯」很小聲,輕點頭。
「咦?你爸媽呢?你一個人嗎?」感覺真的好像搭訕路邊小姐的詭異男子台詞...
「嗯...」默默地踏上腳踏車,覺得不妙準備騎走!
「那你現在要回家了嗎?」詭異男子...不...善良姐姐跟上!
「嗯...」男孩慢慢騎走
「那我陪你回家好不好?」
「...」抿嘴搖搖頭
「你家很近嗎?」
「嗯...」抿嘴點點頭
「那我還是陪你回家好了,因為現在很晚了,我是大人,看到小孩一個人在路上也是會擔心啊,你用騎的,我用走的,我陪你到家我就回去了!」
「嗯......」默默接受了,慢慢的騎,不是打算甩掉我的那種速度。
.
好的,我想到這邊應該會有人想問~
「幹嘛不趕快報警處理呢!????」
當然啦,我的判斷和行為不見得是正確的,
但是我的考量如下:
1.這個孩子並沒有害怕或不信任大人,沒有做出任何想甩開我們的行為,其實他應該是有困難的,希望有人注意到他的,但又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2.他的腳踏車並不能在3秒內加速到100公里,我稍稍的攔住他也非常配合並沒有任何暴力掙扎,最壞的情況是假設他真的嚇到想逃走我是有能力抓住他的。
3.他是第一次或者N次逃家我並不知道,但他已經是個11歲的孩子了,如果我在沒有徵得他同意或任何溝通之下報警,日後假設再度逃家,他會視所有想幫助他的大人為「抓耙子」,很難信任這些大人,我們也會更難幫助他。
綜合以上三點,我決定先試試看與他溝通一下,看能否和平的送他回家或聯絡上家人。
.
陪他回家的路上,先跟他亂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再穿插一些想獲得重要資訊的問題...
一開始聊天他的言辭非常閃爍模糊,
很明顯不想吐露實情,但也沒能力馬上編織完美的謊言,
問他家裡有沒有人?「嗯...」
問他爸媽知不知道他在外面?「嗯...」
問他是不是剛補習完要回家?「嗯...」
問他有沒有帶手機?「嗯...」
問他要不要打電話請爸媽來接他?搖搖頭...
中間聊著聊著我也有問他,需不需要我打電話請警察來帶他回家?他用力的抿嘴低下頭,有些緊張的輕輕搖頭。
一直走到小路的盡頭抵達大馬路了,
我的狗已經落後到我看不見了,
我非常誠實的告訴他:「其實剛剛有個阿姨注意你很久了,請我打電話報警,但是你不想,所以我沒有報警,但是我希望你也誠實的告訴我,你現在是通往回家的路嗎?還是你沒有打算回家?不然我陪你一直走下去,連狗都看不到了,這樣也不是辦法呀」
他在這時候也願意誠實的告訴我——他沒有要回家,也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
很好,我們連結上了,願意開誠佈公是好的開始!
畢竟我是個才陪他走路10分鐘的陌生人。
我提議:「好吧,既然你沒有打算回家,那不然我們先回去原本的公園休息一下好嗎?這裡是大馬路,騎車也比較危險,我的狗也追不上了,陪我一起回去找她可以嗎?不過我要先跟你說好喔,如果我覺得你真的需要警察協助的話,我還是會打電話請警察送你回家喔,好嗎?」
男孩點頭同意了,
回程的路上開始跟他聊一些他接下來的打算?
他打算今晚都不回家,想睡就睡在公園的椅子上,
書包裡還放著作業和課本,明天早上打算直接去學校上課,因為就在公園旁。
我本來有點擔心他說要陪我回來找狗會趁機甩開我,
但他沒有,真的有在幫我找狗,而且還跟著我。
最後我們回到了原本的公園,我請他先把腳踏車停好,我們聊聊天,他也一一照做。(狗還是沒找到...)
「你知道你是幾點出來的嗎?」
「9點...」
「那那個時候你們家都沒人在喔?」
「嗯...」
「喔...那你們家就只有你和爸爸媽媽嗎?」
「還有弟弟」聲音有稍微大聲一點,眼神也亮了一些
「弟弟?那就比你還小啦!那怎麼可能也不在家啊!」
「爸爸媽媽帶他出去了...」
「為什麼只帶他沒帶你呢?」
「他們去醫院...」
「喔!你弟弟生病喔?」
「不是...他從沙發上摔下來...頭流血...」
「那...........該不會你爸媽以為是你害的吧?」
「.....嗯...」
「那你弟怎麼摔下來的?」
「他在沙發上跳跳跳...」
「你沒有跟他一起玩?」
「沒有...」
「那你在幹麻?」
「我坐在沙發看電視...」
「你爸媽是不是常常把弟弟出的事情怪到你頭上啊...」
「嗯......」
「那你一定覺得很難過吧...所以就逃出來了嗎...?」
「嗯.........」
老實說我沒想到那麼快可以聊出原因!!!!!
難道是因為平常喜歡玩海龜湯和密室逃脫的關係!?
他的弟弟還很小,2、3歲而已,正值自我,任性,愛冒險的年紀,出事情推給哥哥就是了絕不是自己的錯。
可是哥哥已經好大了,會被爸媽賦予責任,會被要求,
覺得他應該要懂事,
應該要讓弟弟,
應該要照顧弟弟,
應該要應該要應該要...
這些抑鬱的情緒累積到無法控制時,
會做出這種強烈的逃避行為真的不意外啊!
姐姐我超懂你啊!!!!!!!(淚)
我開始同理他,
和他分享我小時候和妹妹打架被罵的經驗,
分享我當時的心情,他靦腆的笑了。
他也一點一滴地反饋了自己的心情給我,
他覺得很冤枉,很難過,明明是弟弟做錯事,但全部都怪他...
講了也沒人相信他,自從弟弟生出來後,自己總是被罵的那一個...
接著我丟了幾個問題給他!
「你覺得你明天去學校老師會不會知道你爸媽在找你?」
「老師通知爸媽後你還是會被帶回家,問題解決了嗎?」
「你有帶手機對吧?你覺得他們有沒有在找你呢?」
「台灣的治安雖然很好,但你還是有看過失蹤兒童的宣傳單吧?所以還是有人會把小孩抓走的啊...我如果就這樣回去,隔天看到你遇到壞人的新聞,我會很難過耶...如果你不希望我打電話給警察,那讓我打電話給你家人讓他們知道你現在平安好嗎?」
這時他聽進了我的建議,從包包拿出手機,
果然有家裡的來電、媽媽的來電、表哥的來電加起來十幾通...
不過他的手機只能接聽不能撥打電話。
「其實他們還是很緊張,很愛你的對吧?」
「不然也不會打那麼多通呀是嗎?」
「你希望我幫你通知誰呢?」
他暫時無法面對媽媽,選擇了表哥,
但是我撥打了表哥的電話無人接聽,
沒想到這時候,路邊停了一台轎車,
駕駛將車窗搖下一直往我們這邊看...
原來是爸爸請來一起找孩子的朋友!
確認過孩子姓名並且會開車陪著他回家後,
姐姐終於可以功臣身退專心去找自己的狗了...
.
其實在我發現他的當下,如果馬上打給警察,
他的父母應該可以提早半小時找到他!
但我希望這半小時的聊天,讓他明白...
有大人了解他的想法,
有大人明白他的心情,
有大人發生過跟他一樣的狀況。
大人是可以幫助他的。
.
我不喜歡給孩子貼標籤,
但是閱孩無數的我,
看著他帥氣...呃不是...是清秀的臉龐,
清澈的眼神,溫文的談吐,清瘦的身材,
就是忍不住想幫他貼上「好孩子」的標籤啊啊啊啊XDDD
.
大人做錯事被罵,心房會瞬間緊閉,什麼話也不想說!
誰會想對罵自己的人說什麼心裡話?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希望家中有兩個孩子的家長都能在事件發生時,
用柯南、金田一、包青天的精神釐清案情,
因為真相只有一個!!!!!
.
也別因為二寶小就希望大寶能多承擔責任,
一點點的不公平不會怎麼樣,
但是每天累積一點點不公平,就會越來越失衡啊.......
.
不是每個逃家的孩子都能遇到鈴鐺姐姐的好嗎!?(咦?)
而且鈴鐺姐姐的狗再不回來以後也沒有夜間在公園遇到鈴鐺姐姐的機會了好嗎~~~~~~~~~
================
當天早上6:00狗狗自己回家惹!人狗均安大家請放心!
只是他那天超級無敵累,睡了一~~~~~~~整天!
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你們知道每年離家出走的孩子有多少人嗎?根據警政署失蹤人口 ...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補充一點,也不是每個失蹤兒童案件都會發amber alert,然後這個東西台灣很久之前就有了,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沒有廣為實施,可再進一步討論原因. ... <看更多>
台灣 失蹤兒童 原因 在 [普雷] 失蹤原因不單純《邪尋》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請於連結: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text/134
孩子的失蹤是人為?還是另有所因?
恐怖故事通常讓人又愛又怕,他會試著以挖掘人們恐懼的事物為題材,而其中有很多以傳
統節慶為題材的恐怖故事。《邪尋》是一部以萬聖節兒童失蹤案為主題的恐怖電影,電影
中以萬聖節典故和愛爾蘭傳說做為題材,讓主角一步步從解謎中,發掘最後事件恐怖的真
相。其中也讓社會多一些關注在失蹤兒童這個議題上,希望藉由靈異的故事,讓大眾更明
白父母失去子女的悲痛。
萬聖節,是一個在西方很歡樂的節慶,每到這天小朋友會打扮的經典的怪物或惡魔角色挨
家挨戶的去要糖果,「不給糖就搗蛋」把自己的提袋裝滿滿。而大人也會趁這時間角色扮
演,參加嘉年華會或舞會。可說是娛樂性大於實質意義的節日。關於萬聖節這個節日,一
般我們較為知道的萬聖節是來自於天主教的再詮釋,而他的主要起源於凱爾特人的傳統「
死人之日」,凱爾特人相信在萬聖節這天,各種惡鬼會出沒,死人靈魂會在世間遊蕩,為
了不被帶走,人們將帶上恐怖的面具假扮惡靈。這典故也延為恐怖故事的好題材。
《邪尋》以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開始,主角麥克是位任教於紐約大學的教授,老婆則是在
家作業的設計師,還有個就讀小學體貼懂事的兒子。原本平靜的生活在發生劇變,麥克的
兒子在萬聖節中突然人間蒸發,就連警方也無能為力。而就在麥克不放棄尋找孩子的一年
後,他和妻子竟然相繼感受到靈異現象,在紐約街頭各處的追尋和挖掘下,他們兩位驚訝
的發掘,自己孩子失蹤的背後,也許並不單純,且更加驚世駭俗。
故事除了引用了萬聖節典故外,也用了許多關於凱爾特神話的部分。例如類似的符號和相
關角色的創作。其中裡頭惡靈的印象更是參考了愛爾蘭掌管死亡和預言的女神「摩莉甘」
的模樣與能力。像是運用了許多冠鴉的特效、灰黑色的死亡代表色、年邁老嫗的模樣等等
的運用。都在一次的確定參考女神摩莉甘的形象去延伸這次《邪尋》中惡靈的創作。而有
些許地方也參考了女戰神「芭茲芙」,會化成冠鴉發出尖銳讓人毛骨悚然的叫聲。
整部作品故事雖然延用了許多神話符號題材,也製造出懸疑解謎的效果。但重點還是放在
超自然的營造上,所以解密的要素相對薄弱許多,而且也弱化了警方的能力和角色的部分
,甚至較為不妥的是從頭到尾,主角麥克幾乎都是受到不同人的幫助才得以找到蛛絲馬跡
,但卻未犧牲什麼或遭遇相當的困境。使得整個感體電影的感覺雖然懸疑,但總有許多地
方略顯薄弱之處。且在氣氛的營造下因為太多不相干的過場鏡頭,而降低許多恐怖感,不
過換句話說,也可以讓害怕鬼片的人可以抱持剛好的情緒欣賞此片。
而雖然是用鬼片包裝,導演主要還是希望觀眾關心美國兒童失蹤事件,這層社會問題。許
多未成年十二歲以下的失蹤兒童,雖然以走失案例為主,但有三成的機率是被有心人士誘
拐。在台灣根據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的檔案,每十名兒童失蹤,就有一位是被誘拐
。希望父母更加重事孩童安全,尤其是在像「萬聖節」這類熱鬧的慶典中。而靈異的故事
,只是因為比起一般的孩童失蹤電影,鬼故事更能吸引一般人注意的商業手段。
雖然整體電影的特效與運用萬聖節孩童奇裝異服的效果相當不錯,但在結構上卻有一些不
解釋和連貫的瑕疵,例如靈媒的片段和警方偵查,都沒有適當的收尾。且電影最後還使用
了老套的恐怖電影手法,但卻沒有讓人有任何過多反應,和期待感,也算是失策一環。雖
然題到凱爾特人的傳統慶典,但解決的手法卻毫無關係,也讓人感覺可惜。不過對於家長
失去孩子的情感描述算是可圈可點,也真不愧是批著恐怖外皮的親情電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44.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2527639.A.45A.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111.248.44.15), 01/11/2016 23:54: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