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看到討論退休計畫的YT影片,大概談的是小心通貨膨脹吃你的貨幣購買力,用了3%來做CPI消費者物價的年增率,這年增率下,大約24年(72法則,72/3=24),物價翻一倍,購買力下降一半,現在的勞保年金與新制退休金的預備就會大大的不足。
畢竟,以前也是做一行,不免好奇這CPI年增率3%的假設,是不是現在還真實存在著?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CPI年增率3%這個印象,是大約在1960~1990年代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年增率水準,高度的通膨也伴隨著高度的實質經濟成長率,這後來不知為何形成一個刻板印象,給人世界上的物價上漲年增率大約是3%。
但實際查了資料,由主計處統計的台灣物價指數2001年7月到2021年7月的廿年間,經計算的年增率為1.04%。而更早的20年,1981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廿年間,則為2%(1.996%就進位吧!)。
所以以72法則來看,近20年的1.04%,造成的貨幣購買力下降成一半,需耗時約69年(72/1.04=69.2)的時間。不是沒有影響,但影響程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巨大。
再者,就是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構成是一個平均值的概念,所有的年紀與家庭消費支出狀況都平均在一起,但事實上隨著年紀的增長,消費需求在許多層面是下降的,幾乎只有在醫療保健這塊有極明顯的增長。
所以說,坊間的退休養老理財概念,在計算方法上都會高估了真實的需要,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要多點投資金額,才會有足夠的手續費收入可拿呀!
只是當退休金規劃成了不可能的天價任務時,也強化了小確幸的生活習性,如此反而少了合理的規劃,到了老年會蒙受更大的財務風險。
那麼對我來說,對退休計畫的想法是什麼呢?
我倒會由支出面先來討論這個問題,生活中的必需與真實消費的差異,賺的多的人花的多,因為在賺的過程中,有太多需要精神撫慰的傷害了。但賺的少的人也不見得花的少,因為也還是有太多需要精神撫慰的工作傷害了。
那這支出層面的“精神撫慰”問題不解決,怎麼賺、怎麼花都永遠像是滾輪上的老鼠永遠原地拚命,保持了一個奇特的疲勞平衡。
所以,這個問題要回歸怎麼生活對自己是最好的,喜歡什麼?願意為什麼付出?當這些問題得到一個好的答案,自身的才能得到發揮,發揮的本身就得到很大的效用,此時談理財,才理的起來。否則,又回撫慰工作所造成精神傷害”也就再怎麼理,都會在理的過程中不斷的“手滑”了。
隨意寫寫,有空再來聊聊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有在關注生技股或是生技基金的人注意囉! 根據主計處公布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家庭消費支出結構中醫療保健竟然占了家庭支出比重連三年新高!人口老年化、退休族增加因此醫療保健相對地變得非常重要,既然醫療保健支出增加是全球的趨勢,那生技相關類股就值得我們關注了! 前幾年生技類股紅極一時,但是這一年來生...
台灣 家庭消費支出 在 Smart 智富月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由於高齡化和小家庭比重增加,
未來家庭消費支出將更往醫療與便利性偏移
台灣 家庭消費支出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綜觀未來,高齡化、科技化下,家庭消費支出將更往醫療與便利性偏移,對於民眾來說,生活機能也將成為購屋重點,生活負擔輕鬆和高CP值,也會成為買方選屋的重要考量」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9177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9084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 家庭消費支出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有在關注生技股或是生技基金的人注意囉!
根據主計處公布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家庭消費支出結構中醫療保健竟然占了家庭支出比重連三年新高!人口老年化、退休族增加因此醫療保健相對地變得非常重要,既然醫療保健支出增加是全球的趨勢,那生技相關類股就值得我們關注了!
前幾年生技類股紅極一時,但是這一年來生技類股卻是走勢低迷、相對弱勢,這其中因為一些政治因素、一些新藥的事件讓生技指數在一年內跌了四成,到底這個族群的空頭市場走完了沒? 跌深了是否有爬升的投資機會?今天財子學堂要告訴各位!
======================================================
林成蔭簡介:
台灣證券分析師、萬寶投顧基金事業處執行副總、新光投信協理、組合基金經理人、政府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各大企業與政府機關講師、《財子學堂》創辦人及專欄作家。著作:股海樂活、遨遊股海。
財子學堂 http://www.caizisch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