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歌 X 春山出版 】
#精選選讀|萌:困在時代牢籠,付出的青春代價
「鹿窟事件,是白色恐怖最大的一案。逮捕及訊問了近千人,判決有罪者135人,當中41人死刑。在刑訊的菜廟中,陳政子先是被抽打雙手,打到竹棍裂開,痛覺痲痹,感覺不到哭泣,也沒有力氣發出聲音,「滿臉都是眼淚與鼻涕,但雙手已經不聽使喚,無法舉起來擦臉。」為了保護父親與哥哥,小女孩什麼也不說⋯⋯在那個後來改名為「光明寺」的菜廟裡,特務把大人當小孩打,把小孩當大人打。陳政子以不可思議的堅忍穿過試煉,她沒有指認任何一個人。」
——出自《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卷一:雪的重述、萌⁄胡淑雯導讀
這是6/27(本週日)即將到來的【 #鹿窟事件座談 】講者——作家胡淑雯,在今年應春山出版社之邀主編的《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之系列導讀。導讀中,我們看見許多受難前輩的童年,始於島嶼政府肅清所謂叛亂異議份子的恐怖故事,「對某些人來說,人生的第一場戰役始自童年,其後的日子,只是在戰爭的遺緒裡艱難地安頓自己。」如其中收錄在2014年訪談鹿窟事件當事人陳政子女士的口述史,透過她樸質而又堅定的態度,帶我們回望身為鹿窟村長之女,當時年僅十二歲的她,被軟禁在做為國軍指揮中心的菜廟(光明寺)裡審訊問話,如何沉靜機智的應對特務與軍警的拷問,不出賣其他村民,忍受肉體的刑求,緘默守住心中的正義。
她的記憶也許將是明日我們會記得的歷史,她的證言賦予了文學血肉的力量,突破了一般散文的限制。疫情宅在家,透過線上講座與閱讀,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白色恐怖烙印在台灣島嶼的記憶吧。
《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與《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是春山出版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出版的重量級白色恐怖相關文學套書。原先在六月份的《明白歌》臺灣五地巡演間,劇團預定與春山出版社合作,帶著這兩套書同行,推介給各地關心白恐議題的朋友們。
一如《明白歌》創作的初衷,在選集裡的故事或許令人驚怖、畏懼、迴避,但同時也是這塊土地上曾經擁有的真實人性,希望觀者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同時也找到與這些歷史的聯繫,以人性的方式。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也以選段刊載的方式,陸續為各位介紹這兩套不容錯過的選集。
_____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出版社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在超過兩百本書籍中,精選四十七篇作品,四十三位作者,近九十萬字的規模。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區分為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七大主題,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增強背景理解。
首次將這些受挫、受辱或者心靈扭曲的主體放置一處,甚至涵蓋特務、線民等加害者與協力者,也注重多元族群包括外省、原住民與離島馬祖、外國人的經驗,使他們共同發聲,像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劇場。我們在這些活生生的記憶中,找到一條通往人間之路。
(選引自《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簡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靈魂的設定 -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 afleurdedeco.fr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日本怪談/恐怖小說《真可憐(笑)》閱讀心得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小說Ptt 的評價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城堡岩》影集】中秋連假,來看史蒂芬金版的《一級玩家》吧!
鬼才導演 J.J 亞伯拉罕,加上「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你能不期待嗎?!
史蒂芬金依舊是當今最有名的恐怖小說大師,其作品大量地被改編成電影、影集,其中還有相當多已是影史經典,例如《鬼店》、《刺激1995》、《綠色奇蹟》、《牠》、《迷霧驚魂》、《捕夢網》等等。
如果有一部作品能讓粉絲徜徉在「史蒂芬金宇宙」中,不是很有趣嗎?
不同作品的角色見面會說出什麼? 又有在台詞中聊到哪些電影? 又會再畫面中藏多少彩蛋呢?
根本就是史蒂芬金版的《復仇者聯盟》,或是恐怖版的《一級玩家》。
而且,這次史蒂芬金是有親自擔任編劇的唷。
(《一級玩家》也得致敬《鬼店》,但是原作者在這邊啊!😂)
這次的影集史蒂芬金他很看重,親自擔任編劇製作,所以這次的彩蛋不只是「出現」而已,是可以讓你更看出「史蒂芬金宇宙」的世界觀,以及那些難解的謎題線索。
處處是彩蛋,影片縮圖是《牠》的小丑喔~卸妝後很帥的。
🌟《城堡岩》 全台獨家線上看: http://bit.ly/2lKPbGG
第一季國外口碑很好,之前台灣一直沒有機會看到,現在終於可以安心方便的線上看囉!
趕快補上,十月又要上第二季囉~
🌟其他同是「史蒂芬金宇宙」的作品,也能一起打包帶走喔:http://bit.ly/2lNfYlF
-------
左撇子的五件事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五件事重點推薦《城堡岩》:
➡️ https://link.leftymovie.com/CastleRock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靈魂的設定 - 菜菜子的人類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緣起 III
為什麼我選擇去上Joyce的課
前言:能夠有動力寫這篇,最主要還是基於一個突如其來的回應,情緒也醞釀足夠,算清明了,可以寫了,於是終於寫了。
——————————————
接觸人類圖這幾年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事,並不是上課和解圖,而是Mary-Ann老師從人類圖的世界離開(隱退)。
Mary-Ann老師曾受Joyce老師的邀請到台灣麻布山林(沒記錯的話)開了一堂關於生產者的體驗課,讓大家實際操作關於身體的回應究竟是什麼,讓所謂的「等待回應」這件事更具象化。後來,Mary-Ann老師透露,她不會再去台灣了,因為她宣布自己即將放下人類圖的一切,去做她真正有回應的事。
她寫了一本書《一個人的革命》,講述了她真正開始實驗「等待回應」這件事的過程。對我來說,宛如一本恐怖小說。那當中沒有什麼血淋淋的描述,也沒有喪屍或墜樓什麼驚險人事物,但光是甚麼也不做,等別人來問,再回應,已經讓我退避三舍。她甚至連「要不要去上人類圖的課?」,都忠於自己的回應(她甚至拒絕了好多次)。實在難以置信。
當我知道她即將隱退,我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她是祖師爺Ra親自培育出的第一代分析師。然後,她•要•隱•退?
結果,她真的隱退了。
我記得那個時期,我發表了一些感想,大意是說:這才是將人類圖發揮到極致— —學習並運用了人類圖的知識,結果卻從人類圖的領域退出。我要表達的是,當我們加入了一個體制,或信仰了一套系統,我們無論如何都會待在那套系統裡頭,至死不渝。世界上諸多宗教,幾乎沒有一個會叫你退出,都是希望你修行至最高境界。
只有人類圖的世界,出現這種令我瞠目結舌的場景。
花了幾十年時間,學習了一切,建立了一切,就離開了嗎?
這恐怕是我尚未能理解的事,但我會記得這件事。然而,我不會有評價。我只是覺得,這就是人類圖啊。這就是一個人的生命啊。
#我想了很久
#覺得這是這篇文最好的開場
#沒有別的開場
#也不用問我為什麼和內文不連貫
#我也沒答案
——————————————
如果你想進入人類圖的世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IHDS報名學習,可以透過線上學習英語版本的課程。祖師爺Ra得到的源頭畢竟是在西方。
然而,我連續上了的三個課程,都是Joyce帶領的中文版本。原因很簡單,用自己的母語去了解最快。(一階至三階)
我並沒有要說大概上了什麼,或者過程她會怎麼帶,她會怎麼教你,她怎麼怎麼的好,她會如何如何云云。這些都是大家可以自己報名時先詢問,報名後再去體驗的,去感受究竟她帶的課是否和自己有所共鳴。
我想說的,是她傳遞的精神。某個程度上,我認同的部分。
1. 人類圖不是貼標籤的工具。
「你就是情緒化。」
「你這輩子注定沒有信心,自我價值低落。」
人類圖,充其量不過反映了一個人的設計而已,卻沒有反映出這個人是否會或不會照這個設計去運作。也就是說,我根本不該去預設我眼前的這個人會活出他自己或者不斷非自己。我以前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用初學到的知識,直接往朋友身上貼標籤(他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因為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狀態嘛)。儘管不是惡意的,但是對於他們的個人察覺,實際上沒有多少助益。
因為「不準」,所以他們也不會繼續聽。即便「準」,如此刺耳難以接受的觀念,如何消化?
我覺得上完三階,讓我開始思考的是一些更深刻的背後原因。一張圖裡,如果會「充耳不聞」,這個設計是為何會是怎樣?若會自私,又是從何而來?如果說要獨處,是為何需要「獨處」?而不只是「你就是需要獨處啦」。
我不知道其他「門派」在傳遞人類圖的訊息上,究竟如何出發,包括如何理解「別無選擇」這件事。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我對於上述概念,是很買賬的。
而且隨著上的內容越多,對人類圖的觀點也不斷改變,理解層次也越來越深入。
這不是停留在一階課程可以獲得的,也不是單純不斷去解圖就可以明白的。
傳遞資訊的老師很重要。這是我的體會。
2. 人類圖知識海洋無邊無際,但重點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無可否認,人類圖的知識範疇根本太大,市場上也有好多人可以提供各式各樣的解讀。不論是所謂「合法」「非法」的個人解圖或分享,我都不願置喙。原因很簡單:
———————
一、我並沒有熱衷到無時無刻去研究網上的所有資料,我喜歡人類圖,但拼命研究不是我目前有回應的。
二、那是他們的個人旅程。如果沒有人問我,我不需要去多說什麼。除非我看到了什麼,引起我強烈的情緒反應,然後經過許久後,我依然對這件事情有一定的記憶,而且一旦想起又有一定的情緒,然後這件事不是基於我大腦為我計算好的利益,而是我真的想說的,我就會說(或寫)。這是基於我自己的設計。
三、我怎麼知道他們所做的,是否回到了他們的內在權威與策略?不論「是」或「不是」,我也依舊回到我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如果我有進一步的回應,或許就表示那是我該去做的。
—————————
頭腦很喜歡知識,想知道更多。
我比較在意的,是他們所分享的,究竟和我所了解的有何抵觸。
而我也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設計,有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理解「人類圖」這套知識的方式。關於「對不對」,我雖然有自己的一把尺,卻不見得絕對「正確」,但是如果時機對了,我願意分享,也邀請你來聽聽看,與你是否有共鳴?
而無論如何分享,懂得多少知識,就算我們最後對知識的掌握學了又忘,至少不要忘記一樣東西,叫做「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雖然這句話很像「阿彌陀佛」等護身符的感覺,實際上他就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回到「我們自己」。
這也是我在上Joyce的一階就收到的訊息,而這個訊息,我覺得是所有人類圖學習者必須要了解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如果老師一開始就說,「學習人類圖,必須要懂越多才越好,你們要儘量來上課。」或許不會有我今天這樣的想法。
即便最後我們什麼人類圖知識都沒學成,就是不能忘了這個。
—————————-
3. 英中翻譯的複雜性和老師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自從上了第二階,我作為海外學生,有時候會看到台灣朋友提出的一些爭端,包括「Joyce是不是故意不要開二階、三階,拖慢大家學習的進度。」
這些爭端我覺得很「有趣」。這表示人類圖開始受到關注,進入了發展的里程碑。
關於我追隨的老師是否有這種心態,我不會去揣測,我也從沒想過。然而,我不否認,作為一個海外學生,次次要飛去台灣上課,的確對個人經濟上造成了一定的負擔。然而,既然有回應,就去上課,費用事實上也得以付清。我也沒有後悔去上了三個階段的課程。
我當然在腦袋層面也會埋怨,為什麼課程收費越來越高。但是在心底,我知道,知識的價值和價錢並不能劃上等號。我是左角度5/1人,我在乎的一部分的確是,這門知識會如何影響其他人。當這門知識在馬來西亞普及了,我是否可以提供正確的知識,這是我在乎的。而我的確相信,我可以從Joyce那裏得到正確的知識傳遞,且是在出發前提有共鳴的情況下。
我身旁也的確有朋友提過,這是門很棒的知識,為什麼不能降低進入的門檻,讓更多人可以學習呢?
我覺得,這當中真正要問的問題是,「學費收得這麼貴,根本是來賺錢的吧?」
我記得上完二階時,我一度登陸了IHDS的網站,想查看,如果去上國外總部的課程,究竟要熬過多少個深夜課程時段。太可怕了。至少十堂課以上,每堂課在我這個時區是從半夜3點上課到清晨5點。我覺得我根本熬不了。身體一股抗拒的感覺。
另外,英文會否是個障礙。即便我是個英語老師,我都無法確認我能有信心掌握英語版的課程。
以上兩個門檻,Joyce已經「碾」過去了。
人類圖的中文化部分,已經反映在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物,大部分是Joyce經手的。小部分則是其他流派經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
中文翻譯的精準度,我是沒有去認真看過英文版和中文版的對照。然而,我是深深相信,老師的團隊的確是經過細心校對和斟酌才將中文版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的確沒有什麼憑證,可以證明學院做好了所有的翻譯,或者翻譯真的精準到位。然而,透過一次次的上課、閱讀教材,直到見證人類圖社團的開設和經營,到教練時段的開啟,這一切都是支撐我去「相信」這件事的源頭。
與此同時,我也可以了解,台灣專精人類圖的老師,不會只有Joyce一個。在學院版圖擴大的時候,勢必會影響到與學院毫無利益關係的研究者和分析師。我也可以了解到有人會對學院頗有微言的情況。正如我,常常在心底嘀咕,每隔一段時間請到國外的大師開課,我根本什麼都上不了,怎麼可能次次都過去上課?!
我只能相信,時機不對,不是現在。
而承上述兩點,這門知識的重點本來就在第一階課程全部揭露完畢。如果要成為專業的分析師、課程講師,經過嚴謹的認證和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一定的。因為我們所真正需要的本來在第一階就已經公佈完畢。若真的很想將人類圖發揚光大,不經過學院,自己另外開創出一條路又有何不可(身為10-34很敢講)。
有很多想法難以言盡。
我可以理解每個人對人類圖有不同想法,也理解各自的出發點。我不會去刻意支持「誰」,然而我願意分享我的體驗。
而最後我想說的是,「貼標籤」不是我苟同的,即便我知道這要靠很多的察覺才能時時達成,而且我也不盡然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完)
—————-
#人類圖
#亞洲人類圖學院
#Joyce
#海外學生心得分享
#馬來西亞
圖說:2015年上一階和老師Joyce和Alex合影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uARdZjZ00/hqdefault.jpg)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的推薦與評價
恐怖小說 推薦ptt. 恐怖小說Dcard. 下面會寫作者以及其作品挑選基準是個人年 ... 小說,線上看,txt,下載,手機,電腦,簡體,繁體,完本,Dcard,台灣,大陸,限,全 ... ... <看更多>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日本怪談/恐怖小說《真可憐(笑)》閱讀心得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熱衷各式各樣的恐怖文本,在安全範圍內享受翅雞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然而,現代日本怪談《真可憐(笑)》突破了第四面牆和讀者心理防線, ... ... <看更多>
台灣 恐怖小說 線上 看 在 恐怖小說推薦ptt - afleurdedeco.fr 的推薦與評價
恐怖小說 推薦ptt. CFantasy PTT推薦. 下面會寫作者以及其作品挑選基準是 ... 醫生見狀急忙關上小說,線上看,txt,下載,手機,電腦,簡體,繁體,完本,Dcard,台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