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語言這件事。
1. 忘記首次受邀到 公視台語台 台灣新眼界 是什麼時候了。
錄影要講台語?有什麼難的?是我母語啊。
結果大概到節目後半段,發現這個母語我運用得並不熟練,講話前還要先在腦袋裡順過,簡直跟開會用英語發表一樣的不自然。
說是母語,結果正式運用時,好像變成第二外語。
後來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盡量配合台語台的通告,讓自己可以用母語受訪、用母語表達意見、用母語說明政策、用母語解釋疫情,我認為是我這個沒有機會接受母語教育的所謂六年級生,必須補起來的功課。
2. 在台派社團活動時,台語是慣用語言,很多前輩發現我能夠用台語與大家交流,常常會給我很多鼓勵和肯定。但是其實我相當慚愧,在這個多元民族的國家,我連最基本的客語都不會講、新住民姐妹的招呼語不會講,更遑論許多種的原住民語。
常常很多「國際交流大使」的大學生會「表演」原住民舞蹈來凸顯「台灣」的獨特,或是我們在國家的宣傳影片、重要活動上總不忘呈現原住民文化,但是我心裡總是覺得抱歉,我們連區別不同族的服裝、語言,都無法。(至少我們這一代從小沒有學過)
所謂「母語」,台灣才剛剛開始沒有多久,談霸權還遠著呢。 #只有華語獨霸
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非全台語的戲劇,否則許多戲劇中,多數台語腔調的演員,或是設定為講台語的角色,常常在劇情設定上屬於中下階層,或是比較粗暴、不體貼、缺乏知識。
這是很久很久以來的刻板印象,甚至可能來自獨尊「國語」、講台語會被罰的年代。
所以之前斯卡羅一劇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不同族群文化之間顯少主與副、正與邪、優與劣的刻板劃分; #不同語言使用者沒有優劣之別。
拜託🙏以後戲劇不要再設定「講台語的粗俗、沒知識」了,尤其每次看到演壞人、演黑道、演出身地方喬事情政治人物的,都設定為講台語,演好人、演知識份子、演高層或好的政治人物都設定為華語,我覺得心很痛。
台語很美,原住民語很美,客語很美;語言本身不應該被刻板標籤。
也拜託不要再刻意用自以為的「台灣國語」來演出,真的要顯示出台語、客語出身的角色,請仔細去講究他們所來自的地區; #宜蘭腔南投腔海口腔通通不一樣 ,不是你們自以為的那種「台灣國語」。😔
4. 其實一開始知道 3Qi.tw 陳柏惟 今天質詢要 #使用立院首次建置的通譯,我是很開心的。可惜大概未事先與部長溝通,產生誤會。
我一直記得某一年去瑞士,參訪瑞士聯邦國會,導覽的國會官員告訴我們,瑞士是聯邦政府,26個邦有四種不同的主要語言,即使其中有一、二個語言使用者比例非常少,在國會開會時,依然同時使用四種語言,來自不同邦的國會議員,會使用自己邦的主要語言,其他人必須尊重,如果聽不懂,會有翻譯。
而瑞士的學童,幼稚園和國小時,是學習自己當地的地方語言和地理、歷史,待中學之後,才開始學習整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及該邦主要通用語言。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應該使用大家方便溝通的語言,沒錯;但是使用母語應該是自然的,我們到此時依然需要爭論母語的使用時機、使用權限、使用範圍,甚至需要特別練習才能夠流暢使用母語(不同族群的母語均包括在內),我覺得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
這些依然是殖民統治的傷痕。
我們一起繼續努力修復它。
(照片來自台灣新眼界截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度國發會歲出預算28億中,有12億投資花東基金,惟在整體業務比例花東永續發展計畫、基金投入尚不足。希望國發會不要邊緣化花東地區的需求。另網路公開資訊中4/30花東地區發展推動會議記錄,各部會出席率相當令人失望,小組成員幾乎是各部會次長。但會議出席層級往往是科長、技正。國發會作為政策協調者,當其...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張花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閒聊] 為何能把第2外語學很好的人那麼少?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第二外語英文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大學的第二外語課について》... - 厭世竹中HCHS fuck the world 的評價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的院會輪到我總質詢,問的問題不多,單純希望大家能好好聽我說故事。
今年八月初我到越南待了幾天,在那邊,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感覺現在的越南生機勃勃,處處充滿活力,就好像70年代的台灣,肯拼就有希望。
對於共產國家,總令人感到灰色無神的死寂。可是當我走在越南的街道上,當地的年輕藝術家讓街景既燦爛又浪漫,由於過去法國殖民的影響,殖民者們將家鄉的藝術風格帶到了越南,與當地文化融合後發展為越南的現代藝術。
也許有些人不了解,其實我們與越南的關係很深,經貿上,從1952年到2014年,我們投資東協約841億美元,其中投資越南占東協10國之冠,但是從馬政府時代開始,漸漸的我們與越南拉開了距離,投資越南的案件數量逐年下降。
卻又有另一種情感的連結拉住了台灣與越南,從越南遠渡而來的勞工們,加深了台越間的婚姻關係。以我的故鄉雲林來說,新住民的比例是全台前三名,大部分來自越南及印尼。
從南向到新南向,25年過去,越南媽媽的第二代長大成人,可惜過去我們犯下錯誤,造成新臺灣之子對媽媽的過去如同迷霧般模糊不清。跟日韓相比,不論是高中的第二外語、或大專院校開設的語言系所,東南亞語言是九牛一毛的渺小。
或許在我們的印象中,FORMOSA是葡萄牙人對美麗台灣的讚嘆。然而,在越南,FORMOSA有如毒瘤般的存在,嚴重破壞越南的生活環境。我在越南認識了幾位年輕人,他們看到位於河靜的台塑鋼廠,是一座飄著毒氣的大染缸,染黑了他們的海岸,毒死了海中的魚兒,年輕朋友們無助的祈求著,祈求FORMOSA不要在越南。諷刺的既視感,家鄉的海岸邊不也有座台塑六輕怪獸,牠的嘴巴張口吞噬了台灣的母親之河-濁水溪。
這隻怪獸不只在台灣、越南肆虐,當牠跑到了美國,卻在那遇到了更強悍的馴獸師,操縱著法律的正義之鞭,嚴厲懲罰牠在環保上所犯下的每一項過失。相比之下,台灣的法律似乎成了六輕犯錯的免死金牌。儘管我們有著規範像六輕此類特殊性工業區的法令,明確定義出應設置緩衝地區及空氣品質監測設施的工業類別,但過輕的罰則讓台塑肆無忌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台灣的六輕、越南的河靜鋼廠,提醒我們莫再犯下過去南向的問題。應清楚企業社會責任,讓南向到新南向,是一道從「褐色經濟」蛻變成「綠色經濟」的過程。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38npW_Dpvo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張花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校園是小型文化大熔爐,嘉義縣竹崎高中12日舉辦東南亞美食文化展,呼應政府新南向政策,校內語文課程從今年開始也加入越南語文課程,為嘉義縣高中首創,盼透過多元學習,強化學生優勢。
校長郭春松也說,新住民比例高的學校,對一般人來說是學校的弱勢,但他認為應把弱勢變優勢,如試辦有成,未來會邀請新住民學子的家長至校介紹越南文化。新住民家長會因為這樣覺得備受尊重,除幫助新住民融入台灣,同時也替學生強化語言優勢。
【中國時報報導】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度國發會歲出預算28億中,有12億投資花東基金,惟在整體業務比例花東永續發展計畫、基金投入尚不足。希望國發會不要邊緣化花東地區的需求。另網路公開資訊中4/30花東地區發展推動會議記錄,各部會出席率相當令人失望,小組成員幾乎是各部會次長。但會議出席層級往往是科長、技正。國發會作為政策協調者,當其他部會參與層次不高,又會如何有效推動?再者,在地委員出席率亦不盡理想。
主委:不能只單看花東基金編列數。許多計畫內容是由公務預算優先支付。例如人才培育計劃就是出自於教育部自有經費。另有關出席率問題,是基於交通問題。會議若在台北舉行參與層級/率皆會提升。
▶去年度本席的主決議曾要求基金資訊公開上網、並納入公民參與意見、計畫內容分級亦應一併揭露。另有關審查委員意見可見於每次開會的會議記錄中,若能公開透明更有助於民眾了解計畫細節。再者,已提交的計畫C~E案之間評估,若案件有不足處,望國發會賦予改善機會。而地方政府提出的計畫若與中央期待有落差,也希望中央積極輔導協助。
主委:計畫研擬、討論、至執行相關資訊都在縣市政府網站、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計畫年度核定後,E案修正後可以再送案。今年執行率有大幅度改善。
▶有關吸引國際人才配套,目前欠缺策略性的移民政策。可比照美國當年做法,以地方產業需求做評比安排,再配合國籍法鬆綁、國際教育體系改善等。台灣目前不允許民間經營寄宿學校,而台灣外僑學校人數過多,以致外國人士的小孩讀不到,可考慮選定特定公立小學開設華語作為第二外語的班級,使移民第二代進入主流教育體系的方式因應。國發會應積極扮演協調保守部門的角色,創造友善國際人才的環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oSzaQsS0b4/hqdefault.jpg)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第二外語英文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對多數台灣人來說,人生第一個外語是英文,可是曾靜心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外語的人大概不是那麼多,因為英文是學校教育體系強迫學習的科目,在升學主義 . ... <看更多>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大學的第二外語課について》... - 厭世竹中HCHS fuck the world 的推薦與評價
非主流的外籍語言在臺灣的工作機會真的很少,在臺灣這種「大學=就業前職業訓練所」的社會裡面,我認為要台灣的公立學校開始重視外語訓練之前,反而 ... ... <看更多>
台灣 第 二外語 比例 在 [閒聊] 為何能把第2外語學很好的人那麼少?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人學英文難,日本人學英文也覺得難但美國人學日文或中文也一樣感到困難這世界上能夠把第2外語學到很好的人,比例上非常的少那能夠在學好第2外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