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就是主流
不用懷疑,隊長的講義和報告都拿出來複習就對了
#東和鋼鐵(2006)
元大投顧
1.重點摘要
✔️今年第2季東鋼鋼筋平均月發貨量大約9萬5,000噸,型鋼大約7萬5,000噸,鋼筋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2年;越南廠從1月~5月已從2萬多噸漸漸到3萬噸/月,但6月~9月將進入越南雨季,預計出貨量將回落到2萬噸/月。
✔️疫情下由於公司備有原料庫存,缺櫃影響不大,近期發貨及交期順利;目前缺工狀況仍存,主要受到疫情及台積電(2330)蓋廠、風力發電缺焊工影響,預期在疫情緩解後會緩解。
✔️東鋼已除息完畢,且股價已填息,7/15將舉辦股東會,屆時會針對減資一案進行表決,若表決通過,預期在今年底前完成減資。
2.營運概況
✔️目前第2季公司發貨順利,鋼筋月發貨大約9萬5,000噸,型鋼大約7萬5,000噸,越南從1月~5月已從2萬多噸漸漸到3萬噸/月,6月~9月會進入越南雨季,進而影響到部分的發貨量,公司預計越南廠發貨量將回到單月2萬噸上下。
✔️鋼構的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2季~第3季,鋼筋則到明年第1季,型鋼採經銷商制,主要參考現貨的需求。雖然近期有海運缺櫃的影響,目前原物料交期都是穩定的,目前不確定性不高,僅有貨櫃廢鋼影響較大,但因庫存足夠支應,整體影響不大。
✔️原訂6/25股東會,因疫情的關係已延後至7/15,在苗栗廠舉辦。減資確切時程會在7/15股東會上做表決,而後才會跟監理機關進行減資的申請,後續才能安排日程。
Q&A
1.今年第2季毛利率狀況?
第1季大約是17%左右,第2季目前還未正式查帳完畢,隨著廢鋼的成本上揚,終端的產品報價也有調升來因應廢鋼的上升速度,目前觀察到下游客戶中,有些廠商下單也持觀望態度。目前公司預期第2季毛利率會優於去年上半年。
2.下半年後續市況看法?
條鋼的市場需求仍然強勁,看好需求端的表現。近2月疫情爆發以來必需要採取分工、分流生產,營建工地的延遲狀況陸續出現。同時,缺工狀況也仍然存在,移工仍然不足補上,目前認為缺工及疫情等對營運有負面影響的因素,要等到疫情結束後才會比較緩解。
3.庫存水位的狀況?
一般狀況下,訂單跟在手原料廢鋼大約是3個~4個月的水位,加上成品,總計約是5個~6個月的庫存。
4.越南廠狀況?跟台塑越南鋼廠報價持平的對比如何?
6月近期受雨季影響,的確價格的漲幅有比較緩和下來。去年第4季開始轉虧為盈,今年第1季持續受惠鋼市的強勁需求,公司認為第2季仍然有機會可以保持盈利。
5.台灣本土的產品報價狀況?
最近一期,豐興的鋼筋及廢鋼各漲300元,H型鋼雖然最近比較持平,不過整體來說,今年以來已有不錯的調升幅度。
6.由於目前除息已經除完了,甚至已填息,接續的減資何時減?
7/15股東會表決完才會確定成案,後續還要送件再經審核,債權人也確認後才能有確切的排程,排程上預計是要在今年以前完成。
7.夏季用電的電價狀況?
6月~10月是限電期間,公司會盡量用離峰時間及半尖峰的時間做生產,整體夏季電價的確會比其他月份貴,不過占生產成本的比重並不高,1噸的鋼產品大約有70%的成本來自廢鋼。
8.考量廢鋼跟加工成本來計算電爐的成本,正常市況下毛利率大概是多少?17%~18%的水平是高檔的狀況嗎?
從中美貿易戰、台商回流到基礎建設推動等趨勢建立以來,近1年~2年的景氣相當好,過去的高點在金融海嘯前後,這2次的高峰中間則是相對穩定的營運狀況。條鋼產業在近年的景氣都很好,15%~16%在景氣好的狀況下才達的到,10%上下的毛利率是比較長期下公司觀察到的數字。
9.近期有沒有新客戶及新的應用?
新的客戶及需求很多,鋼筋直接賣終端的使用者,例如營造廠對於鋼筋的叫貨頻繁,而型鋼的部分則要看經銷商的狀況,相對客群固定。
10.後龍土地的後續規畫?
部分的土地租給東鋼風力,目前有5支在岸的風機。考量東鋼的開發進度已達標,如果外界有建廠等需求的提案也是會考慮。
11. 疫情下下游的下單若部分客戶採取觀望態度,對東鋼影響的狀況如何?
近期發貨量跟2020年相比是差不多,甚至有機會優於去年,所以整體市況跟交貨都仍順利。營建業則面臨台積電建廠、風力發電的焊工的人力排擠效應,同時,勞工普遍年齡較高、疫情之下移工的數量也同時減少,所以缺工問題相對是比較嚴重,這會是整個產業目前比較大的問題。
12. 正常市況下產量的狀況,特別是離峰生產下的狀態?
目前鋼筋年產能約是150萬噸,型鋼是120萬噸,目前使用離峰加半尖峰生產下,產能利用率大約是75%,離峰生產的狀態下,產能利用率將會更低。關於6月~7月間停電的時間,目前1天是7個小時,後續則要看生產排程的變化。
以上僅供參考~
再麻煩大家多多按讚分享,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最大的原動力,
謝謝大家!
------
想知道更多訊息,可以加入隊長的課程與數位訂閱喔!😁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秋季直播班(7~9月)→ https://reurl.cc/o9YOmv
✔️下半年直播班(7~12月)→ https://reurl.cc/pm9Egb
台灣 離 岸 風力發電 進度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綠能裝置量未來4年將會翻倍,新建的2離岸風場今夏可完工,太陽能光電年底也將可達標8.75GW!(05/05/2021 自由時報、工商時報)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立院報告指出,預計今年7到8月,台電一期、允能一期兩座風場即可完工,容量可達557MW。
政府離岸風電裝置目標是2025年達到5.7GW,王美花表示,其他還有海能、允能二期、彰芳、西島、中能、大彰化東南、大彰化西南、海龍二號、海龍三號等共10座風場,會在2022年到2025年陸續到位,對2025年達到目標有信心。
(自由時報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三接外推方案將延後大潭新機組供電,外界也關注綠能上路情況。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再生能源設置,她表示,再生能源裝置量四年已翻倍,發電量也增加十九%,若無去年大旱表現會更亮眼;至於因疫情延誤的太陽光電6.5GW(十億瓦)目標,預計可於第二季達成,今年將上線的兩大離岸風場台電、允能也將於夏季完工。
王美花表示,近年再生能源快速成長,裝置容量從二○一六年的4.7GW翻倍為去年的9.4GW;發電量也由二○一六年的一百二十七億度成長到去年的一百五十一億度,增加十九%。而去年整體綠能發電量減少○.八%,是因大旱使水力發電量年減二十五.二億度,抵銷光電與風電增加的部分。
另,去年太陽光電也因疫情影響材料進口而未達標,但王美花說,今年第二季將可達成6.5GW,年底可達8.75GW;離岸風電方面,今年夏季將再完成兩風場,且有信心完成二○二五年目標5.7GW。
離岸風電國產化也傳出重大進展,二○二四年將陸續併網的海龍風場,昨原由西門子歌美颯供應的300MW(百萬瓦)風機合約將擴展到1GW,並仰賴國產化供應鏈製造,為本土廠商增加機會,為目前台灣單一風場最大風機合約。
能源轉型綠能拚達標 王美花:未來四年裝置容量翻倍
(工商時報記者邱琮皓 、馮建棨報導)由於行政院宣布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外推方案,引發外界關注供電穩定。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表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逐年攀升,雖然因疫情延誤的太陽光電去年6.5GW目標,預計在今年第2季可追上,同時力拼年底累積達8.75GW,另外今年會有兩座離岸風場完工併網,可望提供更多綠電。
王美花5日出席立法院會議前受訪指出,整體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經從2016年4.7GW成長到去年的9.4GW,裝置容量已成長100%;而在發電量上,也由2016年的127億度成長到去年的151億度,增加20%。
王美花說,受到疫情與乾旱影響,不然綠電發電量會更多。她解釋,去年因無颱風帶來豐沛降雨,水情受影響下,水力發電也大幅減少,去年水利總發電度數較前年減少25.2億度,抵銷了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增幅24.7億度,因此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0.8%。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美花表示有信心可以追上進度,太陽光電的設置狀況第2季可達成6.5GW的目標。離岸風電在今年也會完成2風場,且有信心完成2025年目標5.7GW。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47120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5001897-260410
♡
台灣 離 岸 風力發電 進度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離岸風電供應鏈本土化進程持續在推進中,藉由技轉引進歐美最先進的設計、製造軟硬體技術,以及管理know how,也同時為落實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增添一份動力。
【風電新廊道1】結盟全球風機二哥!天力爭取認證走向規模生產 躋身首家本土葉片製造商(04/28/2021 財訊雜誌)
作者: 劉志明
距離地球700公里高的衛星,如果對著台中港拍照,可能會赫然發現,港區近期竟出現長達380公尺的巨型物體。不明就裡的人可能會認為,難道台灣在台中港打造新的航空母艦?這個外太空也能看到的台中港巨型長形建築物,主人是天力離岸風電公司,這正是其投資20億元打造台灣第一、亞洲唯二的離岸風電葉片的嶄新工廠。
優勢1 次世代風機葉片 天力也能做
雖然工廠外土木工程仍積極趕工,工地圍籬還沒拆除,路面多還是泥土,但從側門走進天力這座超長的工廠中,卻別有洞天。乾淨恆溫,終年18度到20度,映入眼簾的是兩套長達上百公尺的風力發電葉片製作的巨型模具,早就直列其中,讓人彷彿進入格列佛的童話世界裡。
高達30公尺的天車,可以舉起35噸重,上百公尺的龐然大物,而來自丹麥的設備工程師,3、5人不時圍著討論設備的安裝進度,儘管這些西方臉孔許多身高達190公分,站在這些龐然巨物的機具旁,也顯得好像是小人國中的一員。
今年6月,台灣第一套離岸風電的葉片,將在這個祕密工廠中產出。一片離岸風電的葉片,長達85公尺,比巨型客機空中巴士A380飛機雙翼展開73公尺還長。未來下一世代的風機葉片可能將超過100公尺,天力也可以製造。
台灣過去沒有人會製造巨大的離岸風電葉片,天力何以橫空出世?而且在公司尚未有具體產品與營收的當下,去年10月底以51元掛牌興櫃,今年股價一路攀升,已經衝高一倍以上,最高挑戰160元,市值突破60億元。董事長吳坤達與總經理蕭維成首度聯袂接受《財訊》獨家專訪,細說天力的未來價值。
吳坤達強調,「我們是全世界最靠近港口的離岸風電葉片工廠。」天力的廠區距離台中港離岸風電專用碼頭,不到兩公里路程,巨型葉片運出工廠,有寬達六線的馬路運輸,轉兩個彎就可以從台中港的碼頭運出,送往台灣海峽安裝,或未來送去日本、韓國、越南、印度,海上運輸都很便利。
優勢2 全球風機二哥 輸出歐洲技術
天力的關係企業是台商在中國設立的紅葉風電控股集團,該公司在中國江蘇、上海浦東、遼寧營口都有葉片的製造廠,過去只有製造陸上葉片的經驗。雖然外界質疑天力離岸風電葉片的製造能力,但吳坤達強調,天力是台商中,唯一有製作過風機葉片經驗的廠商,雖然離岸風電的葉片製作技術更高,但天力找到全球第二大的風機製造商三菱重工維特斯離岸風電集團(MHI Vestas Offshore Wind, MVOW)合作,成為夥伴,是該公司在亞洲地區唯一的代工廠。
台灣三菱重工維特斯離岸風電公司專案總監Bjarne Jorgensen去年在離岸風電研討會上表示,MHI Vestas為落實風機本土化,將引進葉片製造相關機具和部件運輸至台灣,包括碳處理機械、模具外殼模組,還有完整的塗裝設備和吊掛設備,把歐洲最先進技術帶進台灣。
MHI Vestas與天力攜手打造亞太唯一的葉片製造廠,對於廠房也有嚴苛的要求。天力的主要製造廠區約有26000平方公尺(約7800坪),內部都設有空調,嚴格控管溫度、溼度,存放區有54000坪(比國父紀念館大1.5倍),可放100支以上的葉片,幾乎是歐洲丹麥工廠的翻版。在天力的生產線也搭配7架起重機做吊掛工作,包括葉片的根部和外殼模具到台灣,所有的部件都會受到國際認證。
蕭維成也表示,軟硬體設備已經陸續運到台灣就定位,去年天力已經派出50人次的工程師到丹麥學習,預計今年5月廠房完工,6月天力的工程師與丹麥來的20位工程師,將協同作業,完成預生產前所有模擬;今年年中,第1支本土製造的離岸風電葉片將在天力的工廠誕生。
在天力尚未有營收、就大膽投資6%的大股東雲豹能源執行長譚宇軒強調,天力是全球第2大風機廠商MHI Vestas在台灣的亞洲葉片生產基地,目前台灣每年平均約1GW風電新增裝機量,市場規模估計達100套,未來加上日本、韓國、越南及印度等各國都在發展離岸風電,市場潛力更大。
優勢3 爭取大廠認證 力拚明年轉盈
外界最關心天力未來營收與獲利的狀況,吳坤達強調,因為產品還沒做出來,實在不敢透露,但台灣在地生產優勢很多,廠商在歐洲生產同樣的葉片,光人事費用每年至少可省下4億元以上;此外,要從歐洲運輸如此龐大葉片,風險高,運費也驚人,運輸船期更長達兩個月,這些都是在台生產的優勢。未來會隨著產量穩定後,營收成長力道就會表現出來。
葉片占風機成本20%以上,天力是離岸風機葉片國產化的唯一代表,吳坤達強調,當模範生其實壓力真的很大,「我都跟同仁開玩笑說,台中港沒蓋子,今年第3季,如果葉片做不出來,那真得跳海謝罪了。」
熟悉內情的法人指出,天力成敗的關鍵,在於第3季葉片產品能否通過MHI Vestas認證,一旦通過後,預估天力今年將製作6套葉片,明年36套,後年可全產能製作60套,今年營收預計1.5億元,明年挑戰9億元,後年營收將達15億元。至於獲利,今年仍會虧損,明年可望轉盈,EPS挑戰3元,估計後年獲利就有機會挑戰一個股本以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