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成立、中央社承辦的台灣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 」今天(8/30)正式上線!不過就如之前所公布的,Taiwan+ 是專為國外觀眾所設計的非商業取向串流平台,節目內容絕大部分是介紹台灣人文、科技、歷史與環境的英文節目。
今天上線除了少數冠名平台自製內容以外,Taiwan+ 目前節目大多以中央社、原視、客視,以及部分 Discovery 與國家地理頻道所提供內容為主;而公視歷史台劇「斯卡羅」根據中央社報導則將在今天一口氣上架 6 集,並以英文字幕播送。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
台 數 科 自製 節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台 數 科 自製 節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台 數 科 自製 節目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有國際認證,只有自吹自擂,還要把自己唬弄到世界第一,全世界都要追上?那麼美國的FDA為什麼至今不承認免疫橋接?全世界為什麼除了台灣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可台灣自製的疫苗?你用科學能說服自己嗎?
高端到現在連二期臨床都沒有完成,緊急授權是二期臨床期中報告完就過了,你可以接受你同事跟你一起讀研究所的學歷只有高中二年級,連高中畢業都沒有嗎?
一個正常的台派怎麼會寧願犧牲自己人,也要成就一個土製疫苗呢?難道你們不在乎台派的性命嗎?
直播日期:0827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mlkTKPvRA
直播主題:
科學終將勝利,台派潘建志醫師甘冒洗版,甘冒圍剿對高端疫苗提出的勇敢質疑 ft.精神科醫師 潘建志
8月19號的時候陸之駿那一段時間
有高端招待他去實驗室參訪
那個地方我也去過
然後他也針對最近的
高端相關的新聞做了一些針砭
8月19號他在臉書上發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2016年獲民進黨禮讓
參選台北市中山區立委選舉的潘建志
放話高端未提供
第一劑疫苗施打28天後中和抗體效價
質疑高端疫苗保護力
立刻被藍軍統媒放大宣傳
事實上高端Phase 2的論文卻明白寫著
第一劑後29天中和抗體效價為430.5
他後面還做了個註記
他說潘建志又叫做Billy Pan或比利.潘
是部落格Plurk時代的網紅
手機網路興起後
他轉至大話新聞
新聞挖挖哇之類所謂綠媒談話節目
很難理解他為什麼突然這樣亂講話
我只能說疫情使人瘋狂
好啦你看我們幫陸之駿當面問了這個問題
希望我們有完成你的願望
好那第一個我們先問
那你為什麼這樣亂講話呢
陸之駿也是一個綠營大前輩啊
沒有其實是他貼那個文章
就是從網軍工廠出來的嘛
是他們錯啊
因為他貼那個是IgG不是中和抗體
高端就是沒有打完第一劑的中和抗體的數字
沒有就是沒有
我沒有說錯 文章都在
他的文章在我的文章也在
大家可以去查查看
他貼出來的圖就是王浩宇最早貼的圖
是錯的
搞不好他還自己做假圖誰知道啊
沒有沒有那個圖在論文裡面有
它是第二張
但是它是IgG IgG就是另外一種抗體
那跟我們做免疫橋接的中和抗體是不一樣的
你跟你講那免疫有多複雜
你知道棘蛋白到人體會有幾種抗體嗎
200多種抗體
那中和抗體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其他有一大堆指標
所以高端有做兩個一個做中和抗體
一個做IgG
那中和抗體是沒有第一劑的資料 IgG
所以他就說他把這個牛頭拿來對這個馬嘴
所以我上次寫那篇中和抗體的問題
我是對的啊
後來指揮中心也接受了我的建議
就是說高端一定要在第28天以後打第二劑
我跟你講別的疫苗沒有這樣
我們打第一劑的40% 打第二劑只有3%
大部分的人只有打一劑
但高端他們現在要保障打第二劑
就是因為只打第一劑可能沒有中和抗體
所以證明我講的是正確的
非常正確沒有錯啊
所以IgG跟中和抗體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不能說它正相關嗎
正相關喔 可能也有一點相關
但是問題是你做免疫橋接
你是拿中和抗體去做的啊
你沒有做IgG的免疫橋接啊
所以這一次的所謂的
immuno-bridging免疫橋接是打了AZ
跟打了高端之後我們比中和抗體的效價
那這就產生一個問題
比利潘挖出來的資料是在公開的論文裡面
高端竟然沒有寫
打完第一劑之後29天的中和抗體
也就是以科學角度來看
全世界都不知道打完第一劑之後一個月
你打高端之後你的抗體效價
你的免疫能力防護力到底是什麼
連跟AZ比都沒有
那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
那我完全不知道它的防護力
我不要說有沒有公開防護力
我連在二期或者是三千人那個二期延長裡面
都沒有
我都不知道你打完第一劑的防護力是什麼的時候
這個危險的地方在哪裡
現實世界的風險就是
你可能喔 這等於是裸奔嘛
你只打了一劑但是你自己覺得自己有防護力對不對
你可能就是會鬆懈掉啊
不戴口罩啊
對啊不戴口罩啊
或是說人與人的接觸人與人的連結就增加了啊
打麻將去了啊
這當然是很危險的嘛 這個不合學理
所以其實我是什麼
我是佛心來著的 因為我就是台派
我們很多人都打高端嘛
我為他們爭取到了第二劑
還有一個就是說為什麼這個免疫橋接不能夠取代三期
很簡單 因為沒有辦法做出說
它對於重症的防護力 對病死的防護力
沒有辦法做出來
你知道我們現在疫苗變成是什麼
它沒有辦法讓你不感染
因為Delta病毒
歐美很多國家他還是會感染
但是他死亡率大幅下降
這個就是疫苗的保護效果
那你做中和抗體你做免疫橋接
有沒有辦法驗證這個效果
當然沒有辦法啊
因為那個要實際
我們做出來這個是實際上在現實世界裡面
有人去住院有人死掉
這樣子用人命計算出來的東西
你用中和抗體這個算來算去
你不能算出這個
所以這個中和抗體完全沒有辦法取代三期的實驗
請問一下人類如果長時間跟身邊的人保持這種
譬如說1.5公尺的距離或者是減少接觸
這個在心理上會不會有什麼樣子的問題
已經有很多精神醫學的論文去論證這一塊
就是說在這個三級警戒甚至是四級警戒的狀態之下
會不會讓精神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廢話當然會啊 增加的一蹋糊塗
多著咧為什麼因為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本來就是我們情緒穩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覺得大家用膝蓋想就知道
我甚至認為說因為這個社交距離
因為這個三級警戒
我們焦慮症的盛行率提高可能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啊
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現在講的還是很基本的
還有什麼大家想想看
經濟上的壓力
因為你這個社交距離因為經濟活動減少
很多店關門失業率明顯就提高了嘛
那很多人就是他有工作他的收入也降低了
所以經濟上的壓力變大
經濟上的壓力變大了以後
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精神症狀
當然會有啊
這個幾百年以來的關係早就建立了嘛
但是長時間的lock down
譬如說讓親人或者讓家屬 work from home
小朋友都在家裡上課
這個會不會也導致家庭的壓力急遽增加
這個也是沒有疫苗另外一個心理上的問題
有有有家庭主婦我最近門診裡面
家庭主婦的病人增加很多
所以這個部分也增加
所以相對家暴也增加
對
我真的覺得台派更多比利潘
少一點王浩宇大家就可以就事論事
我們就可以討論這個疫苗的科學價值
然後政治立場不同
可是當你今天把
科學價值混淆到台灣價值的時候
這真的不行
科學一個很重要言論一定要自由
因為科學要證偽嘛
反對的聲音在科學裡面你一定要讓他出來
要不然科學不會進步
科學就不能一言堂這是科學的基本態度
而且科學要放諸四海皆準
所以高端要有國際認證是台灣的驕傲
可是你今天只有網軍認證
那就不驕傲因為你出不了國
人家也會看輕台灣的生技產業
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就事論事
你可以有不同的價值
你我價值不一樣
但是我們對科學的信念是一樣的
我瞧不起的是
扭曲科學扭曲專業知識
用專業替異端邪說背書
我瞧不起這種事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q2du0sbiY0/hqdefault.jpg)
台 數 科 自製 節目 在 路怡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路問路 #英語專訪 #雙語主播
川普搬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國家緊急法》強勢禁止TikTok,逼得TikTok走馬上任不到90天的全球執行長閃電請辭。
落馬的可不只TikTok。如果沒有美國本土企業趕在9月中完成收購,TikTok、Wechat恐怕都將絕跡於美國境內。
但這一切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川普為什麼強勢下這步棋?只因為個資疑慮嗎?
重點是下一步的執行呢?若 TikTok 達成與收購方達成協議,將還需要獲得美國和中國官方的批准才能出售。消息人士表示,關閉應變計畫的目的也在於為抖音全球營運做準備,以防中美任一國否決該協議。字節跳動本週以備忘錄要求工程師擬定關閉美國 app 的應變計畫。字節跳動也為抖音美國員工和供應商擬定個別計畫,在關閉時期能可獲得補償。
Bitmark的創辦人/CEO接受我的訪問,談到美國政府需要 同時 禁止抖音和微信的思路。訪談前半部很歡快,後半部成了政治驚悚劇,還好最後有一個困難卻溫暖的解方。
這是全新推出「小路問路2.0」豪華精裝版,升級過去國際專訪系列,更多精彩內容🔍 臉書粉絲頁🔍 #主播路怡珍
_
感謝媒體報導: https://www.nownews.com/news/global/5052545
川普接連禁抖音微信 專家:為防堵中國這步棋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影音應用程式「抖音海外版」( TikTok )出手封殺,連帶微信( WeChat )等中國 app 也被禁止,以資安和隱私為由,華府背後的真實考量,引發外界關注與分析。知名台灣主播路怡珍在自製節目「小路問路 2.0 」中,請來 Bitmark 創辦人兼 CEO 摩斯普茲( Sean Moss-Pultz ),探討 AI 先行、助推理論和意圖,與美國政府近期政策可能的關聯。
摩斯普茲認為,在針對抖音和微信的禁令背後,凸顯了「 AI 先行」這個關鍵點,即透過 AI 挑選特定影音呈現給觀眾,以達成某種特殊目的,如改變人們的思考模式、影響民主進程等等,藉由一次次的潛移默化,至終改變人們的決定(助推理論)。
摩斯普茲形容,微信就像 1 個吸塵器,大量吸取所需要的資料,然後透過具備 AI 技術的「大腦」(抖音)去操控這些資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威力強大的武器,產生出來的 AI 系統並不限於只能在特定區域運作,而是能到其他任何地方,所以並非只是「資料應該儲存在哪裡」的問題。
摩斯普茲也提到, AI 的存在目的應是人類要共同捍衛的價值,並幫助所有人都一起變好。雖然臉書( Facebook )、谷歌( Google )等科技大廠亦可能具備 AI 技術,但就像原子能量被發現後,研發者可以決定是用它來製造核武殺人,或是提供電能幫助全世界一樣,「背後的意圖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臉書、谷歌主要的目標,是賣出更多廣告以促進消費力,這與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消費至上的作風有關,而非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或是讓美國政府藉此達成政治目標。
此外,同樣都是科技公司或社群媒體,但對國家領導人的批評,卻會招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在美國,民眾可以因為不同意臉書或谷歌的管理模式,而發起抵制或抗議,就算公開嘲弄川普也不至於惹禍上身;但在中國,科技公司甚至不被允許上傳任何批評習近平的言論,否則馬上就會被下架,相關人員還會因此蹲苦牢。
「小路問路」是由專長科技商業趨勢與國際外交領域的主播–路怡珍所製作的節目,第一季共有 39 集,而升級版的「小路問路 2.0 」則剛剛製作、首映了 1 集。邀請嘉賓進行對談,圍繞著 3 個核心,即國際時事評論、未來產業趨勢和知識轉譯分享,希望藉由深入淺出的討論方式,持續幫助觀眾了解複雜的國際議題,也讓台灣的聲音能更被國際聽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lFLCNrRljo/hqdefault.jpg)
台 數 科 自製 節目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年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本周五(16日)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開展,並對外開放,兩年一度的大展讓不少軍事迷和相關航太業者相當期待。此次參展廠商共160家,攤位數800個,高於2017年廠商141家、攤位數761個,雙創歷史新高。今年除漢翔與亞航等國內大廠外,包括「美國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奇異航空等14家軍工企業也來台參展,該展覽預計將成為全球矚目的航太展。宅軍事本次也前進航太展現場,為您精挑美.台亮點武器作介紹,而這次展覽的重中之重便是F16V了,宅軍事也獲邀一睹模擬飛行器的風采,究竟視距外作戰有多威,節目內容都有詳盡介紹,請各位軍迷千萬不要錯過囉!這次不送禮,但多多提問的話,孝瑋哥會在下次節目跟您互動回答問題喔!
完整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_ekIwR9jc&t=565s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dFtdwyGAc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