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問起羅東的改變,你會怎麼回答?
「羅東正在改變」,是110上半年度羅東鎮刊的頭版標題。羅東確實有變得更好的地方,例如鎮公所最近提出鎮立幼兒園廚工、隨車保母的「證照加給」制度,不但鼓勵廚工、隨車保母自我進修,也能提高服務品質,讓孩童受惠。
但在其他地方,羅東鎮的改變就不是這麼明顯,例如最近幼兒園👶開學,羅東鎮公所為每位新生準備了一套鋼杯潔牙組、不鏽鋼餐具組及尼龍提袋,都還是二十年前的作法。先不論印著「鎮長xxx」敬贈的鋼杯或外面包著塑膠色的不鏽鋼碗好不好看,在實用性上,也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我自己從小就非常討厭不鏽鋼餐具😒,除了討厭金屬摩擦的聲音,冬天的飯菜打在不鏽鋼的碗裡,很容易就涼掉了;尼龍餐具袋雖然防潑水,但既容易發臭也不易清洗。所以我小時候都還是從自己家裡帶喜歡的餐具去學校用,還自己絹印、彩繪帆布袋當餐具袋,有很多變化可以玩。
之前因為要選羅東鎮長,為了營養午餐的議題做了一些功課。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把「食器」也看作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目前日本已幾乎全面拋棄六十年前的金屬類材料,全面改用「PEN樹脂」與「強化陶瓷」作為盛裝營養午餐的餐具,讓孩子在學校吃飯,感覺就跟在家裡吃飯一樣。
既然都要送餐具,送上更有設計美感的、更加實用的餐具,改變羅東學童餐桌上的風景,不會是一件太難的事。
另一件看不太到羅東改變的,是前陣子寄到家裡來的羅東鎮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到,可以留言講一下看完鎮刊的感想🙃。羅東鎮刊一年發行一次,一次四頁報紙大小。美感也先不論,內容大概都是鎮公所的政績宣傳。
簡單講,羅東鎮刊就是「鎮長的鎮刊」😑,而非「鎮民的鎮刊」。
我認為,鎮刊的定位,無論要用來對外行銷羅東鎮,或是對內紀錄羅東人/羅東事,都是可以討論的,但它的定位,絕不該只是拿來當政績宣傳使用。撇開這幾年台北、桃園、台南、屏東美學大提升的公部門刊物不談,近在溪北的宜蘭市刊就很值得學習。
宜蘭市刊兩個月發行一次,一次二十頁甚至不到A4大小,裡面除了一兩頁市長的政績宣導以外,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紀錄宜蘭市的時間、人與事物。以今年的六月刊為例,宜蘭市刊就回顧了清代宜蘭的疫情、防疫人員的專訪、紀錄社區營造成果、訪問宜蘭青創企業家,前幾期也有訪問過市內的老工藝師。
我認為這種讓鎮民有參與感、把舞台還給鎮民的刊物,比起宣傳個人的政績,會是更有意義的事。
───────────
搭配服用:
Podcast:
👉談鎮刊-Ep.62【宜週大事】0801-0810之奧運奇蹟需要的是縣光獎金還是改善環境?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73kn1qsmfs09806tkjntsy
👉談鎮立幼兒園餐具-Ep.63【宜週大事】0811-0817之高鐵+北宜快速道路=誰的宜蘭發展規劃?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g72xxiusar0939fxlklv6p
延伸閱讀:
👉吳秋齡「六好」打造幸福羅東 鎮刊報告施政成果https://www.travelnews.tw/news/?p=121823
👉宜蘭首創!羅東鎮立幼兒園廚工、隨車保母考上證照加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5675633
👉走入歷史館時光隧道,來看日本學校營養午餐的百年風華!https://www.foodiedu.org/news/348
👉羅東鎮刊網站 http://www.lotong.gov.tw/content.asp?PageID=F_M01_01_30V&AEId=4
👉宜蘭市刊網站 https://www.ilancity.gov.tw/publication.as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工藝」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130種民俗工藝、涵蓋技藝類型五大面向, 最佳工藝絕活鑑賞圖鑑 台灣傳統民俗工藝的技藝的類型十分多元豐富,常見有彩繪、泥塑、交趾陶、剪黏、木雕、石雕、磚雕、刺繡、糊紙、米雕(捏麵)等,本書挑選130種...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薛呈懿 Hsueh ChengY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Re: [問題] 讀工藝設計與工業設計哪個好- 看板Design 的評價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曬作品。202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進修部畢業展 的評價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台藝大進修請問有關台藝大進修工藝設計入學的問題(誠心合十 的評價
- 關於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考學測與台藝大視傳系夜間部經歷分享| Jess - YouTube 的評價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的,指考。
不意外的,又有一波擔憂國家數理發展,以及另一波擔心語言發展,還有其他波的擔心XX發展,加上奧運舉辦,體育發展的憂慮也刷一波
依照各方大德的憂慮,想要達成全部目標,我們現在的國民教育應該會從小一開始改成全住宿制,每天課程排到晚上9,一路上到大學還得要義務化。
簡稱,不可能的任務。
看不懂?嗯,因為這算月經文..........年經文才對。
我的意思很簡單啦,每次大考考完,除了那些每年都要靠邀幾句的校長,總會多出一批新人,憂心教育內容每況愈下,學子未來值得擔憂,國家競爭力缺乏等等。從教改啟動前就開始罵,罵到今天還是沒停。
坦白說,我對罵沒意見,但總要有具體點的建議出來。具體的建議可不是什麼提高數學教學強度,增加閱讀測驗等等,這叫做毫不具體。
具體的事項,要很明確的講出:
「必須從國一開始上三角函數,國二要會球座標」
「當前作文與閱讀課不敷需求,每周要加到5堂課」
用產業界的說法,就是你得提出目標-需求-資源,不然誰曉得你想幹嘛。那種高喊今年業績要提高的老闆很多,拍桌說業務要更積極搶單的經理更多,但具體計畫寫下來,恐怕是沒幾個能動的。
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單純地看到數理教學內容變少,然後看則新聞說半導體落後,就膝蓋反射認定是教改失敗,學生程度太差,這連結相關度說有多高嘛...........
唉
我是希望,每個老師或是教授,真想對教育內容有建設性意見,不要只是碎念,請從現場時數去反推課程合理性,自己做不到也沒關係,試著想一次就曉得多麻煩,沒教過學校會很難這種「分配力學」。
做不到的人可以反過來,從希望達成的目標去反推該做什麼,這個業界也常做。那就是,你覺得我們哪些產業,或是未來需要哪些能力,必需在教育上立刻改變?
例如「半導體業是國家未來重點項目,所以要增加基層作業員素質,故全國技職體系都該開設鍍膜工藝、真空技術、現場操作技巧,所以今年就該鼓勵現場工程師轉職,進修教育學分後,分發到高職開始進行高強度的基層訓練。」(從爆肝工程師變成爆肝技工的概念)
或如「綠能產業是未來重點,所以國中理化課程應該大幅增加相關內容,電磁學要放到國二,基礎理化放到國一,生物課程另開,增加時數從文科挪走。並在國三大幅增加實驗課程,除高中以外,高職開設新的電力與製造工程師課程。」(人社科去死的概念)
不然喔,永遠只是在那邊憂國憂民,因為憂的範圍超級大,所以基本上台灣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被囊括進去,可以給抱怨者宇宙無敵大的憂國情懷,卻沒有半個人可以提出具體解決辦法。
但不去討論實際運作的狀態,多數人都只是看著小孩課本,抱怨怎麼內容變那麼簡單,然後看了新聞說XX國很強,就反射認為都是課本教壞,這種想法沒有意義啦。
沒篇幅了,所以我這邊就提一個問題,看有沒人會想討論,之後再來講:
我們教育究竟是要傾向全民篩選制,還是積極放長線釣大魚的概念。這兩者雖然可以並行,但若全力推動一種,另一種就會被當成不公平喔。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作社團的第二場直播來了!
我的社團名稱是「洪雪珍寫作變現教室」,我要帶領大家寫作變強,目的無他,就是協助大家增加收入來源,因此經營自媒體的能力很重要。
而且我相信,在我們的會員當中,不少人想要當講師,或是說工作上有需要講課,所以怎麼在講師界脫穎而出也是需要學習。
但是時代變化太快,這次邀請的來賓是年輕一代的姚吱滋,偶像級烘焙老師,擁有1.6萬名fb粉絲。為了邀請到她,上星期我特地到台中見她一面,先就主題交換意見,果然洪老師馬上摔下椅子!因為姚吱滋說的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和我的大不相同,受益匪淺,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力邀上台北做直播。
當然,我用了一下惡勢力啦……她要叫我小嬸嬸。呵呵……
從政大外交系畢業後,姚吱滋並未走主流的路去考外交官,反而做了不少跌破家人眼鏡的事,包括創業﹑做電子商務等,最後回到自己真心喜歡的烘焙領域,教過千名以上學生製作甜點。
姚吱滋由於語言優勢,除了容易學習大量的資訊,也能夠到各國進修,比如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進修巧克力知識與法式甜點技術。專長是傳統油酥皮類糕餅,至少教過五百個以上的學生製作蛋黃酥。手炒的烏豆沙餡深獲同學們喜愛,扭轉很多人對於中式糕餅的印象,是蛋黃酥界的夢幻逸品。
再加上姚吱滋擁有電子商務行銷的經驗,擅長辦活動,推團購組合,而且無論推薦什麼商品,每次都是秒殺。由於非業界出身,做事沒有包袱,擅長異業結盟合作。在不具任何資源之下,籌辦過國內第一堂巧克力工藝實作課程;也在社團分享製作馬林糖,帶動網友馬林糖製作風潮。
我第一次見到姚吱滋,她是個未滿周歲的嬰兒,抱在她母親的手裡。沒想到一轉眼長大了,經歷過各種挑戰﹑突破各種難關,目前在烘焙界擁有一席之地。但是不論是製作或教課,烘焙都是大紅海,競爭激烈,我問姚吱滋怎麼脫穎而出?她自己歸納出以下幾點:
1. 甜點做得好吃
2. 諧星一般的各種造型
3. 個人風格鮮明,比如教烘焙時有張臭臉,但不知幽默
4. 還算不錯的文筆
5. 各國旅行進修的經驗,帶大家了解烘焙不僅是課程、也是生活;不僅僅是學習,也是治癒的療程。
6. 敢於為消費者爭取該有的權益,不畏懼得罪廠商
姚吱滋的奶奶是我的婆婆,是我見過最會燒菜且手腳飛快的女人;大概是家傳,全家上下都有好手藝,她當然不在話下!因此她也定期撰寫散文「吱滋說菜」,記錄自己的工作、生活、兒時關於吃的記憶,不曉得有沒有寫進去這個笨手笨腳﹑不進廚房的小嬸嬸。
這場直播適合誰收看?
1. 想要經營自媒體,不知如何下手
2. 已經在經營自媒體,卻是做不起來
3. 想要做團購或電子商務,想要知道竅門在哪裡
4. 想要當講師,卻找不到敲門磚
你如果有任何想要問姚吱滋老師的問題,請在本文下面留言,我會先整理給姚吱滋準備。
姚吱滋老師的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yaosdessert/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
「失業危機下,上班族如何超前部署?」(收費講座)
高雄場
時間:2020年1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威易聯合辦公室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66號14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t4xe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工藝」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130種民俗工藝、涵蓋技藝類型五大面向,
最佳工藝絕活鑑賞圖鑑
台灣傳統民俗工藝的技藝的類型十分多元豐富,常見有彩繪、泥塑、交趾陶、剪黏、木雕、石雕、磚雕、刺繡、糊紙、米雕(捏麵)等,本書挑選130種傳統工藝項目,以「生命禮俗」、「歲時節慶」、「廟會祭典」、「寺廟裝飾」、「信仰習俗」等五大面向分類,進行完整詳盡的圖文介紹,呈現彌足珍貴的民俗工藝絕活與文化資產。
◎130種台灣傳統民俗工藝項目,完整詳盡介紹
輯錄台灣民俗工藝有關彩繪、泥塑、交趾陶、剪黏、木雕、石雕、磚雕、刺繡、糊紙、米雕(捏麵)、木造、版印、竹藝、花藝、飲食料理等介紹,堪稱台灣民俗工藝圖鑑大全。
◎豐富多元的台灣民俗工藝大觀,涵蓋五大面向
[生命禮俗工藝]——生育與成年禮俗、結婚與做壽禮俗、喪葬禮俗、墓葬禮俗;[歲時節慶工藝]——春令節慶、夏令節慶(端午)、秋令節慶、冬令節慶;[廟會祭典工藝]——神祇鑾駕、迎神排場、迎神陣頭、建醮法會、祭典祀宴;[寺廟裝飾工藝]——屋頂裝飾、牆面裝飾、屋架裝飾、外檐裝修與台基裝飾;[信仰習俗工藝]——祭祀器具、祭祀紙錢、民宅辟邪、護身辟邪、聚落辟邪
◎精湛展現工藝技法的細部流程,迅速理解工法
採圖解方式解說各民俗工藝,遇重要的傳統技藝與職人,即以step by step的流程安排一目了然的步驟過程,留存傳統技藝與職人最重要的文化資產紀錄。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簡介:李秀娥(1962~)
◆出生於雲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私立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信仰研究者。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博揚文化)、《台灣傳統生命禮儀》(晨星出版)、《台灣民俗節慶》(晨星出版)、《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博揚文化)、《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遠足文化)、《圖解台灣生命禮儀》(晨星出版)、《圖解台灣民俗節慶》(晨星出版)、《圖解台灣喪禮小百科》(晨星出版)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出的各個文化面向,一向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無一不是宗教文化的產物。而在世界上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不論是中國先秦的銅器與玉器、漢代的帛畫、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達文西與拉菲爾的聖壇畫、聖母像等,皆是宗教文化的展現。
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的神像、寺廟建築等,雖然無法和這些世界頂尖的宗教作品相提並論,然而由於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內容豐富,除了起源自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與巫術信仰之外,更有儒教與道教、佛教的巨大影響,面貌十分多元化。這些宗教文化的內涵,也隨著各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各自呈現出其特殊的文化形貌,再加上台灣民間的廟會活動興盛,無形的信仰文化資產更讓這些以寺廟建築為主的有形文化顯得活潑而生動,而不再只是脫離當代生活經驗的「遺產」。
台灣的社廟宛如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我們用心加以深入觀察,都可以編織、描繪一幅十分生動而精彩的「圖畫」,而且更是年復一年不斷上演的「動畫」。《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所呈現的文字與圖片,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全台踏查之下所累積的成果。以筆者一己之力,雖然無法將全台每一座社廟及其廟會活動都考察一遍,但是從數萬張的圖片中逐一檢視而挑選出較具有代表性者,對於年近花甲的本人來說,也是視力與記憶力上的一大考驗。因此,若是以「圖文書」的標準來說,這本《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無疑是全新的呈現。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曬作品。2020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進修部畢業展 的推薦與評價
嗨嗨大家!(๑´ㅂ`๑) 《曬作品》正式在FLiPER《____22線上設計展》上線囉✨✨ 只要在FLiPER網站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就能看到我們的作品及完整的介紹 ... ... <看更多>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台藝大進修請問有關台藝大進修工藝設計入學的問題(誠心合十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下想要報考107的台藝大進修工藝設計系,上網爬了一些文,發現很少先人分享考試心得,所以才在此發文勞煩一下有經驗的人,以下是我的問題:1. ... <看更多>
台 藝 大 進修 部 工藝 在 Re: [問題] 讀工藝設計與工業設計哪個好- 看板Design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vc505 (zero)》之銘言:
: 請問設計在校生與前輩
: 讀工藝設計好還是工業設計系好?
: 愚對工藝設計較有認知與興趣
: 可是讀工藝設計感覺未來發展不大
: 讀工業設計感覺比
: 工藝設計好 去年學過半年
: 對工業設計興趣並不多
: 但發展性感覺比較廣
: 在職專班選擇
: 大同大與臺藝大您會選哪一間
: 前輩對這兩間學校有什麼看法
: 懇請建議
我是台藝工藝的在校生,提供點想法給你參考。
首先就你根本的問題來回答:
工藝設計(Craft & Design)和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哪個比較好?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簡略理解兩者為何,才能進行比較,
就像連萊姆都沒吃過,怎麼能知道它和檸檬的不同?
首先,何謂工藝?
工藝擁有淵遠的歷史長書,如石器時代的繩紋即可視為一種工藝成就,
簡略地說:「將材料經由生產技術轉化成一件能夠使用或具有意義的物品」,
這件事情即可稱為一種工藝,更多的例子如各代材料雕刻、金銀珠寶、
餐盤器皿家具等,都可視為當代工藝的展現。
我們跳過一堆工藝論述,直接到設計史上的轉折點來看,
要知道,現今所有的設計活動皆雛形自工業革命後,
在工業革命以前因技術受限,藝術思維得以和技術並存,
而在工業革命後,技術領域單方面爆發性成長,
生產技術成為引導產品方向的指標,這件事情直接地影響了工業設計產業的誕生。
請容我略過中間一連串的運動和思想發展,我們直接看到設計行為的轉變。
以前,一個生產木椅的木匠可能從刨木、切割、組裝等所有生產行為,
到所謂的造型設計都是一手包辦;
現在,一位家具設計師可能只消把精神花在椅子的造型上以及市場行銷。
從上述例子我們看到了甚麼變化?
過去,一個人必須負責一件產品的所有,
一位木匠做了100% 的椅子,所以他能決定椅子的全部,
但相對的他也必須要會所有跟椅子生產過程相關的技術,
所以他可能一生就只是個做家具的木匠。
現在,一個人只消負責一件產品的一部分,
一位設計師可能只做了一張椅子的50% (若舉汽車為例則可能只有10%)
設計師不用會所有木匠應該要會的榫接或是裁木技巧,
他只負責做造型的發想,頂多了解些技術基礎以方便生產流程。
好處是設計師能做的領域變廣了,他除了木料之外還可以設計鐵、瓷、玻璃、塑膠等,
而且不只能做椅子,諸如3C產品到各式家具、書籍等,
從口紅到火車都是設計的範圍。
壞處而言,設計師能決定的深度減少,
他必須受限於上游廠商的技術,或是公司的機構部門和研發部門,
除非你本身就是該技術的提供者。
再舉汽車為例,實際上決定整個車體構造的往往都不是工業設計出身,
而是機械系等等工科出身人士,工業設計師只是負責幫車想一件漂亮的外衣,
且這件外衣必須受到車的本體結構諸如軸距、引擎位置等等因素限制。
設計師能決定的大概類似車頭燈花紋要菱形還圓形,秋冬限量色要銀灰還是雪白之類。
(誇張比喻)
而這就是工藝設計與工業設計的不同,
在意義上,我不能說哪個比較好,因為兩者的層次不一,
工藝設計的層次較高,工業設計較低。
但是我們可以就實際產業情況來看看兩者的好壞。
先說,關於工業設計,
板上不乏許多工業設計業界的前輩所發的心得,
不妨參考他們的血淚還比看我在這邊唬洨有價值的多,
所以我們先從工藝設計的角度切入。
一位工藝設計出身的有為抱負青年現在大抵能分為兩類方向,
一是藝術創作,二是工業(產品)設計,
工藝設計的教學模式比較希望你可以完整的給予作品人文價值,
而非只是追求產品功能,
量產行為在工藝的眼裡絕非必要,因此有許多人乾脆直接投身工藝創作,
將質的部分提升到最高,以質做為價值化的基準,而非產品的銷量。
但在這領域會遇到的難點有二,
一個是藝術家的共同罩門:行銷,
我不知道國外的類似科系如何,但在國內來說,工藝系並不會教你怎麼賣,
然一件工藝作品即便登峰造極,賣不出去就是些破銅爛鐵,
藝術家終究要吃飯,小孩不會省奶粉,
眼下有許多的例子是作品水準超絕,但創作者生活困頓的。
第二個難點是「技術與思想的弱勢」,
以目前局勢來說,不光是工、商受到中國的成長壓制,
藝術設計類別也相當的有壓力。
拿陶瓷為例,對岸景德鎮隨便抓一個中年失意男來陶塑可能隨手就捏個飛龍在天,
台灣工藝設計出身的要做個毛蟲倒掛可能都要耗老半天,
我的比喻很誇張,可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人家真的「用生命在做陶」,你拿甚麼技術跟人家比?
而且近年中國行銷能力趨強,以前因為封閉所以我們沒這煩惱,
現在你知我知買家知,我們的東西還要不要賣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傳統廟外柱子的雕刻知道吧?
現在許多都是對岸刻畢後,運過台灣海峽來裝置,非本地工匠所為。
所以作品的理念就成了最後的希望,
以作品思維來取勝是很聰明的做法,但是身為工藝系的你,
理念教育沒有美術系來的強,且要賣理念還需要配合時代潮流,
太老沒人要,太新賣不掉,
想要用強大的創作理念來做本,其實很難。
那麼工藝出身而轉工業設計的人是否會過的比較好?
其實也不盡然。
工藝設計系的人的確在材質和傳統生產流程的掌握上會比工業設計系來的稍強,
但只要牽扯到物理層面(機構)、資訊層面(程式)以及市場掌握(行銷)三者,
就會露出馬腳,完全無力。
我只簡提至此,再次強調我並非工業設計的專家,請另尋板上高人。
最後再由學校的部分來分析,台藝工藝和大同工設的差異。
講是這樣講,不過我只能聊聊台藝的部分,因為大同我完全不熟 ... 。
原PO有提到你的方向是在職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台藝的工藝系大學部目前有四種學制並存:
日間部、進修部(夜間部)、在職進修班以及學分班,
日間部係由高中生所組成,經學測或指考分發來的,
夜間部的組成則常有轉折,因考制時常變革,目前來說大都是復興美工出身,
小部分高中重考生,而一半左右可能都不是應屆的學生。
在職班則大都是平常已經有工作的社會人士,因此組成較為複雜。
學分班同在職班,不過學員比較多是因興趣取向而來修取該學分科目,
只挑選有興趣的課程繳交學分費上課,
當然也有不少是先在學分班打滾後直考在職班的。
我本身主要是夜間部學生,過去也修過學分班和日間部的學分,
因此我的觀點不見得完整,請不要以我的觀點概全。
台藝工藝最大的特色在於各學制皆有優勢,資源來說大體上日夜均分
(當然日間部還是有許多優勢),師資方面也有許多共通,
不會因為名為夜間部所以師資就較差(實際上有的還比較好),
而在職班也享了該有的待遇,學分班亦同。
然在教學系統上,在職班的課程較為簡化,理由不難理解:
在職班只有六日上課,能修的時數就是那樣,這無可厚非,
但是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除非學生是設計奇才,否則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
最為明顯的即在職班教的技術不夠業界所需。
理由同上,時間使然所以在職班所能學到的技術當然不深,
且成員平時還需負擔家計,無閒私下練習,
如果是想轉換跑道的學員就只能學到大略基礎,想再深入還需另尋他法。
順帶一提,在設計思考上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而另一個最為顯眼的問題是台藝工藝本身所存在的詬病保守,
台藝工藝本身絕大部分的師資都是自家工藝系出身,
且高層幹部從專科時代就大抵固定,鮮有換血,
講好聽點是技藝傳承,講難聽是近親繁殖,
去除最新一代的師資因有受時代馴染所以尚稱創新,符合現代設計教育所需,
老一輩的龍頭有時根本難以溝通,思想老朽,
我不是指全部,但這是確實有的現象。
試問,一個最需求新求變的藝術設計領域竟以保守為本,這該如何是好?
不是說傳承不好,但是過份保守只會終致枯萎。
另一個顯眼問題是系上方向不定,
近年因工業設計當紅,系上因而想重視產品設計部分,
但是不論師資和課程安皆不恰當,
今天論工藝系究竟是產設強還是創作強,
我只能說是兩者都不是,弄的半調子。
要工藝技術沒雕塑系強,要產品設計沒工業設計系強,
要創作理念沒有美術系強。
話說回來,
我到底沒有告訴你哪個選擇較好,因為我已身處選項之一,
我自己是台藝的人,面對缺點會以放大鏡觀視,
再者我也只是個以想法過日子的學生,實務層面尚少,
實在沒有那個資格來做比較的工夫。
最後希望這些論述沒有嚇到原PO,反而可以幫助你了解弱點何在,
讓你在作規劃時可以更完整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13.8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