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熱熱熱熱熱~~氣)
【走出國際,走進鄉里】
南福里大約120年前,大致以今日的福州街為界,分屬龍匣口庄與古亭庄。日本時代,南福里大部分地區成為日籍居民聚集區,其中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9年在今日的南昌公園所在地建造私人的別墅,命名為南菜園,自此南昌公園四周逐漸成為中、高階官員官舍集中地,今日福州街、牯嶺街、和平西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塊,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官員的官舍,學界通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南福里里內設籍人口11000人,是中正區人口最多的里。
1 綠地與公園
南福里內共有兩處新設綠地,前身都是國有土地,分別是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處所與台北市消防局土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6巷與8巷間的綠地是台灣菸酒公司所屬建物,地上建物推測前身是木造日式建物,但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且閒置近十年,直到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才整建成綠地,並把已經坍塌的木造建物稍微整修成為綠地造景的一部分。
另一處位於羅斯福路二段30巷與36巷間的綠地,過去屬於台北市消防局,曾經做過消防隊隊部,因建物老舊拆除後配合花博改建為綠地,整條羅斯福路上類似的綠地至少有四處。
南福里內公園是位於南昌路與和平西路一段的南昌公園,1968年左右落成。南昌公園所在地原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第四任台灣總督(1898~1906)兒玉源太郎(1852~1906)的別墅--南菜園,因為總督別墅在此,南菜園四周逐漸成為當時政府高官官舍所在。兒玉過世後,家屬捐出南菜園給台灣婦女會,戰後國府所屬的台灣省婦女會接收南菜園,後來成為謝東閔先生的官舍,1960年代後期謝東閔遷出官舍,市政府拆除南菜園建物改建為今日的南昌公園。今日南昌公園旁有南福宮一座,主祀媽祖,廟內有石碑一座,是當年北白川宮親王王妃訪台時留下。
2 南昌家具街
南昌路在福州街以南直到和平西路二段之間路段,自1960年代起逐漸聚集多家家具商店,形成家具商圈。在南昌路家具街全盛時期,南昌路上曾經高達五十餘間家具行,不過近年來房價高漲,房市買氣下跌,買房者的家具預算也跟著縮水,使得南昌家具街生意不若以往,家具行剩下約四十餘家。
3 兩家醫院
在福州街與南昌路口有兩家醫院,分別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與郵政醫院。
婦幼院區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1943年落成啟用,為地上三層的建築。國府接收台灣後改為省立台北醫院,1968年因台北市改為直轄市,省立台北醫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1972年和平醫院遷移至中華路現址,南昌路舊址改為婦幼醫院,因建物空間不足而在1977年拆除改建,1981年落成啟用,新大樓為地上九層大樓,在新大樓後方還有另一新建大樓做為第二院區。
郵政醫院前身也是日本人設立的醫療機構,國府接收後成為郵政診療所,1950年改名為郵政醫院,1994年正式公辦民營。
4 陸軍聯誼廳
1909年,在今日南昌路與福州街口的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課長官舍落成,之後陸續更換居住官員,最後在1929年成為日本台灣軍司令官邸。國府接收台灣後,在1949年暫時充當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國防部收回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最後1998年定名為陸軍聯誼廳,並開放對一般民眾營業。陸軍聯誼廳當年由松山森之助設計,採用和、洋混合外觀,所以可以看到磚造的西式建物也可看到木造的日式建築。陸軍聯誼廳過去由陸軍直接經營,2016年年底進行整修,增設玻璃花房餐廳一座,並以ROT方式外包民間業者經營文創餐廳與咖啡館。
5 木造日式建築群
兒玉源太郎花錢購地蓋了南菜園作為別墅,慢慢吸引總督府官員來南菜園四周居住,總督府順勢在南菜園周圍建造官舍,例如前述的陸軍聯誼廳,大約1919年前後,今日南昌公園周圍出現許多高階官員官舍,這些官舍的特徵就是占地較廣,有獨立的庭院。國府接收台灣後,將這些高級官舍分播給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管理,所以曾有台銀高階幹部或台大教授來此居住,台銀管理的宿舍常被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日式宿舍年久失修,特別是台銀管理的宿舍特別嚴重。根據台灣現行金融法規,台銀不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所以這些台銀日式宿舍常無法得到應有的修繕。台銀最後在2016年總算撥款修繕這些已列為古蹟的建物,不過建商卻在維修時不慎失火燒毀兩棟建物,遭罰50萬元。目前修繕工程暫停,但台銀保證未來會動工修繕,並設法活化利用。
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與南菜園日式建築群隔著一條牯嶺街,也許部分建築至今依然有人居住,所以保存狀況較好,不過依然可以看到破損的外觀等待修復。其實整個南福里仍有少數幾棟類似的日式木造平房,像是婦幼院區後方的台大宿舍、國語日報大樓斜對面的台師大師範教育館等等,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些古蹟都可能是不錯的觀光景點。
南福里台大所屬歷史建築與古蹟
26.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0號
27.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6號
28.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2號
29.牯嶺街眷舍(歷史建築)牯嶺街60巷4號
30.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6號
31.南昌路眷舍(歷史建築)南昌街2段1巷2號
右 昌 聯合醫院 徵 才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熱熱熱熱熱熱熱熱~~氣)
【走出國際,走進鄉里】
南福里大約120年前,大致以今日的福州街為界,分屬龍匣口庄與古亭庄。日本時代,南福里大部分地區成為日籍居民聚集區,其中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9年在今日的南昌公園所在地建造私人的別墅,命名為南菜園,自此南昌公園四周逐漸成為中、高階官員官舍集中地,今日福州街、牯嶺街、和平西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塊,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官員的官舍,學界通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南福里里內設籍人口11000人,是中正區人口最多的里。
1 綠地與公園
南福里內共有兩處新設綠地,前身都是國有土地,分別是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處所與台北市消防局土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6巷與8巷間的綠地是台灣菸酒公司所屬建物,地上建物推測前身是木造日式建物,但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且閒置近十年,直到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才整建成綠地,並把已經坍塌的木造建物稍微整修成為綠地造景的一部分。
另一處位於羅斯福路二段30巷與36巷間的綠地,過去屬於台北市消防局,曾經做過消防隊隊部,因建物老舊拆除後配合花博改建為綠地,整條羅斯福路上類似的綠地至少有四處。
南福里內公園是位於南昌路與和平西路一段的南昌公園,1968年左右落成。南昌公園所在地原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第四任台灣總督(1898~1906)兒玉源太郎(1852~1906)的別墅-\-\南菜園,因為總督別墅在此,南菜園四周逐漸成為當時政府高官官舍所在。兒玉過世後,家屬捐出南菜園給台灣婦女會,戰後國府所屬的台灣省婦女會接收南菜園,後來成為謝東閔先生的官舍,1960年代後期謝東閔遷出官舍,市政府拆除南菜園建物改建為今日的南昌公園。今日南昌公園旁有南福宮一座,主祀媽祖,廟內有石碑一座,是當年北白川宮親王王妃訪台時留下。
2 南昌家具街
南昌路在福州街以南直到和平西路二段之間路段,自1960年代起逐漸聚集多家家具商店,形成家具商圈。在南昌路家具街全盛時期,南昌路上曾經高達五十餘間家具行,不過近年來房價高漲,房市買氣下跌,買房者的家具預算也跟著縮水,使得南昌家具街生意不若以往,家具行剩下約四十餘家。
3 兩家醫院
在福州街與南昌路口有兩家醫院,分別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與郵政醫院。
婦幼院區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1943年落成啟用,為地上三層的建築。國府接收台灣後改為省立台北醫院,1968年因台北市改為直轄市,省立台北醫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1972年和平醫院遷移至中華路現址,南昌路舊址改為婦幼醫院,因建物空間不足而在1977年拆除改建,1981年落成啟用,新大樓為地上九層大樓,在新大樓後方還有另一新建大樓做為第二院區。
郵政醫院前身也是日本人設立的醫療機構,國府接收後成為郵政診療所,1950年改名為郵政醫院,1994年正式公辦民營。
4 陸軍聯誼廳
1909年,在今日南昌路與福州街口的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課長官舍落成,之後陸續更換居住官員,最後在1929年成為日本台灣軍司令官邸。國府接收台灣後,在1949年暫時充當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國防部收回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最後1998年定名為陸軍聯誼廳,並開放對一般民眾營業。陸軍聯誼廳當年由松山森之助設計,採用和、洋混合外觀,所以可以看到磚造的西式建物也可看到木造的日式建築。陸軍聯誼廳過去由陸軍直接經營,2016年年底進行整修,增設玻璃花房餐廳一座,並以ROT方式外包民間業者經營文創餐廳與咖啡館。
5 木造日式建築群
兒玉源太郎花錢購地蓋了南菜園作為別墅,慢慢吸引總督府官員來南菜園四周居住,總督府順勢在南菜園周圍建造官舍,例如前述的陸軍聯誼廳,大約1919年前後,今日南昌公園周圍出現許多高階官員官舍,這些官舍的特徵就是占地較廣,有獨立的庭院。國府接收台灣後,將這些高級官舍分播給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管理,所以曾有台銀高階幹部或台大教授來此居住,台銀管理的宿舍常被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日式宿舍年久失修,特別是台銀管理的宿舍特別嚴重。根據台灣現行金融法規,台銀不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所以這些台銀日式宿舍常無法得到應有的修繕。台銀最後在2016年總算撥款修繕這些已列為古蹟的建物,不過建商卻在維修時不慎失火燒毀兩棟建物,遭罰50萬元。目前修繕工程暫停,但台銀保證未來會動工修繕,並設法活化利用。
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與南菜園日式建築群隔著一條牯嶺街,也許部分建築至今依然有人居住,所以保存狀況較好,不過依然可以看到破損的外觀等待修復。其實整個南福里仍有少數幾棟類似的日式木造平房,像是婦幼院區後方的台大宿舍、國語日報大樓斜對面的台師大師範教育館等等,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些古蹟都可能是不錯的觀光景點。
南福里台大所屬歷史建築與古蹟
26.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0號
27.福州街眷舍(古蹟)福州街26號
28.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2號
29.牯嶺街眷舍(歷史建築)牯嶺街60巷4號
30.牯嶺街眷舍(古蹟)牯嶺街60巷6號
31.南昌路眷舍(歷史建築)南昌街2段1巷2號
右 昌 聯合醫院 徵 才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市走里 中正區 南福里》
走入(路)每一個角落,才能知道城市少了什麼,需要什麼。
南福里大約120年前,大致以今日的福州街為界,分屬龍匣口庄與古亭庄。日本時代,南福里大部分地區成為日籍居民聚集區,其中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於1899年在今日的南昌公園所在地建造私人的別墅,命名為南菜園,自此南昌公園四周逐漸成為中、高階官員官舍集中地,今日福州街、牯嶺街、和平西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塊,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官員的官舍,學界通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南福里里內設籍人口11000人,是中正區人口最多的里。
1 綠地與公園
南福里內共有兩處新設綠地,前身都是國有土地,分別是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處所與台北市消防局土地。位於羅斯福路二段6巷與8巷間的綠地是台灣菸酒公司所屬建物,地上建物推測前身是木造日式建物,但是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且閒置近十年,直到台北市政府舉辦花博,才整建成綠地,並把已經坍塌的木造建物稍微整修成為綠地造景的一部分。
另一處位於羅斯福路二段30巷與36巷間的綠地,過去屬於台北市消防局,曾經做過消防隊隊部,因建物老舊拆除後配合花博改建為綠地,整條羅斯福路上類似的綠地至少有四處。
南福里內公園是位於南昌路與和平西路一段的南昌公園,1968年左右落成。南昌公園所在地原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第四任台灣總督(1898~1906)兒玉源太郎(1852~1906)的別墅--南菜園,因為總督別墅在此,南菜園四周逐漸成為當時政府高官官舍所在。兒玉過世後,家屬捐出南菜園給台灣婦女會,戰後國府所屬的台灣省婦女會接收南菜園,後來成為謝東閔先生的官舍,1960年代後期謝東閔遷出官舍,市政府拆除南菜園建物改建為今日的南昌公園。今日南昌公園旁有南福宮一座,主祀媽祖,廟內有石碑一座,是當年北白川宮親王王妃訪台時留下。
2 南昌家具街
南昌路在福州街以南直到和平西路二段之間路段,自1960年代起逐漸聚集多家家具商店,形成家具商圈。在南昌路家具街全盛時期,南昌路上曾經高達五十餘間家具行,不過近年來房價高漲,房市買氣下跌,買房者的家具預算也跟著縮水,使得南昌家具街生意不若以往,家具行剩下約四十餘家。
3 兩家醫院
在福州街與南昌路口有兩家醫院,分別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與郵政醫院。
婦幼院區前身是總督府專賣局共濟組合病院,1943年落成啟用,為地上三層的建築。國府接收台灣後改為省立台北醫院,1968年因台北市改為直轄市,省立台北醫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1972年和平醫院遷移至中華路現址,南昌路舊址改為婦幼醫院,因建物空間不足而在1977年拆除改建,1981年落成啟用,新大樓為地上九層大樓,在新大樓後方還有另一新建大樓做為第二院區。
郵政醫院前身也是日本人設立的醫療機構,國府接收後成為郵政診療所,1950年改名為郵政醫院,1994年正式公辦民營。
4 陸軍聯誼廳
1909年,在今日南昌路與福州街口的總督府土木局水道課課長官舍落成,之後陸續更換居住官員,最後在1929年成為日本台灣軍司令官邸。國府接收台灣後,在1949年暫時充當孫立人將軍官邸,1955年國防部收回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最後1998年定名為陸軍聯誼廳,並開放對一般民眾營業。陸軍聯誼廳當年由松山森之助設計,採用和、洋混合外觀,所以可以看到磚造的西式建物也可看到木造的日式建築。陸軍聯誼廳過去由陸軍直接經營,2016年年底進行整修,增設玻璃花房餐廳一座,並以ROT方式外包民間業者經營文創餐廳與咖啡館。
5 木造日式建築群
兒玉源太郎花錢購地蓋了南菜園作為別墅,慢慢吸引總督府官員來南菜園四周居住,總督府順勢在南菜園周圍建造官舍,例如前述的陸軍聯誼廳,大約1919年前後,今日南昌公園周圍出現許多高階官員官舍,這些官舍的特徵就是占地較廣,有獨立的庭院。國府接收台灣後,將這些高級官舍分播給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管理,所以曾有台銀高階幹部或台大教授來此居住,台銀管理的宿舍常被稱為南菜園日式建築群。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日式宿舍年久失修,特別是台銀管理的宿舍特別嚴重。根據台灣現行金融法規,台銀不得任意處置公司財產,所以這些台銀日式宿舍常無法得到應有的修繕。台銀最後在2016年總算撥款修繕這些已列為古蹟的建物,不過建商卻在維修時不慎失火燒毀兩棟建物,遭罰50萬元。目前修繕工程暫停,但台銀保證未來會動工修繕,並設法活化利用。
台大管理的日式宿舍與南菜園日式建築群隔著一條牯嶺街,也許部分建築至今依然有人居住,所以保存狀況較好,不過依然可以看到破損的外觀等待修復。其實整個南福里仍有少數幾棟類似的日式木造平房,像是婦幼院區後方的台大宿舍、國語日報大樓斜對面的台師大師範教育館等等。
社區營造
其實有文化內涵、歷史內涵的這些古蹟,只要居民有共同意識,不慣勢成立地區的協會,加強發展,或者是直接透過城市行銷去感善包裝,這些地方不僅可以成為好的觀光景點,還能成為居民們聚集的社區中心。
當這些社區中心營造得好,居民的整體意識也會增加,整個區域更會活絡,正循環一開始,區域的發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