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生日也在工作中度過了
已經到了不能任性的年紀了了😅
空檔中吃個拉麵也是很療癒🥰 感謝診所同事的蛋糕🍰跟祝福💕(選了一個粉紅色的好像我🥰)
這是在金典三樓的山下公園
點餐是用點餐機,辛口豚骨拉麵湯頭濃郁🍜,湯頭跟麵條跟日本一樣,都可選濃度跟硬度,我都選適中,麵體吃起來像蕎麥麵 非常Q又能吸附湯汁,清湯配的是細麵,也很Q彈~煎餃倒是普通
麵或飯可以免費加兩次~店長很熱情 一直怕大家沒吃飽~ 這家也很適合拿來想念日本🇯🇵😭
這家生意超好,位置不多,每次來都要等很久 週末根本不敢來🥲
既然這樣順便簡單寫個急性腸胃炎
其實開這個粉絲頁的初衷 是因為有很多衛教講了很多次(嘴巴很酸😅)發現民眾普遍不知道
所以想分享簡單的概念讓大家知道,又怕寫太長大家沒耐心看,又覺得寫下的已經盡我所能的精簡的重點了🥲 其實在教科書 每個病毒🦠或細菌都能寫很多細節🥲 什麼DNA、RNA病毒;單股、雙股;什麼科,什麼屬,有沒有套膜⋯⋯,有哪些經典症狀、治療等等,當然那些交給醫師念就好了😉
我覺得家長只需要大概對症狀有個概念,主要是了解對預防感染跟如何照顧病童,診斷和治療交給醫師就好囉😎但稍微了解治療的選項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了解紅旗🚩警訊!就是什麼時候小孩子可以帶去診所,什麼時候要立刻帶去大醫院就診?分級醫療也可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我是分隔線———————————
腸胃炎分成感染/非感染性,病毒/細菌性腸胃炎,今天先著重在最大宗急性病毒腸胃炎的介紹:
👉🏻症狀:噁心/嘔吐、腹瀉、腹脹及腹絞痛,也
少部分會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病毒感染都會容易有全身的症狀)。
👉🏻致病原: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等。
👉🏻傳染方式:#糞口傳染。(病人的分泌物含有病毒,污染到食物,其中諾羅病毒傳染力最強,只要幾隻病毒就可以傳染。)
👉🏻治療:無抗病毒藥,症狀治療。
❗️一般若嘔吐的厲害,建議讓腸胃道完全休息,可以🈲#食4至6小時,
➡️吃止吐藥(若喝水都會吐建議塞肛門止吐藥或打止吐針),
➡️若擔心脫水(嘴唇黏膜乾燥、尿量少顏色深)可少量補充✔️口服電解水或FIN,不用稀釋,❌舒跑糖分高電解質低不適合。一次不要喝太多(>1-200ml),身體有胃腸反射(Gastrocolic reflex),胃壁如果感受到拉伸,會引起腸蠕動更快,所以加劇腹瀉及噁心感。
➡️ 等到有飢餓感,喝水不會吐可以嘗試清淡飲食(避免油膩、生冷、辛辣飲食)。
‼️如果病人活力下降,幾乎無尿意排出或哭沒有眼淚,或吐到無法服藥,#或持續高燒合併血便,有可能為細菌性腸胃炎,請盡快帶至急診評估處置。
‼️病人有症狀尤其是發燒通常都是傳染力最強,食物不要共食,#酒精對腸胃炎病毒無效,#吃東西前一定要濕洗手,減少生食。⚠️幼兒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可減少對輪狀疾病嚴重度。
‼️一般可用米爾頓錠、稀釋漂白水、次氯酸水可做環境消毒。
#台中美食
#佳鴻診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inky Don't Sto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親愛的大家 雖然觀察這個妝容很久但這個裝我私底下沒練習,第一次畫就是在鏡頭前,其實畫到一半覺得不太妙以為會翻車或變搞笑片,結果沒想到竟然是我近期最喜歡的一個妝容😂當然還有些地方可以更好,但是真的有把自己改頭換面的港覺!我知道大家很喜歡看我化妝聊天,但是這個妝真的也很適合邊畫邊看(然後一起默默眉毛變...
吃東西前一定要濕洗手 在 Pinky Don't Stop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親愛的大家
雖然觀察這個妝容很久但這個裝我私底下沒練習,第一次畫就是在鏡頭前,其實畫到一半覺得不太妙以為會翻車或變搞笑片,結果沒想到竟然是我近期最喜歡的一個妝容😂當然還有些地方可以更好,但是真的有把自己改頭換面的港覺!我知道大家很喜歡看我化妝聊天,但是這個妝真的也很適合邊畫邊看(然後一起默默眉毛變超濃)不是啦!是變身泰國美女😍希望寶貝們會喜歡🙏❤️
最近新加坡天氣真的太神奇,一下大晴天一下狂風暴雨真的沒個準,家裡除濕機每天一打開都是濕度80多真的傻眼,台灣好像也是天氣多變化(或是全世界都這樣?)總之大家要好好照顧身體,別感冒了呦!當然外出戴口罩還有勤洗手、不碰眼口鼻也是一定要的!我們都要健健康康😘愛大家💜下部影片見惹~
#訂閱分享按鈴鐺 #PINKYDONTSTOP #泰式妝容分享
PINKY超REAL IG限動每天更新 https://www.instagram.com/pinkydontstop/
PINKY臉書的大家都是老司機 https://www.facebook.com/pinkydontstop
CLUBHOUSE加起來! pinkydontstop
影片傳送門
爽爽一次看完最愛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XPuGHswA&list=PLiv8rCsjeP8MCYctwN4WS1opcM9G5lrps
美妝相關一網打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D0gbHlyos&list=PLiv8rCsjeP8MGw2TLlESGfz-Bb2APXZnw
好朋友來作客❤️合作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wcDwNQhRM&list=PLiv8rCsjeP8MOqxBT5IcpAuX_rLMhhUEM
Products Mentioned:
SKINFOOD
番茄白雪公主閃耀霜
https://tinyurl.com/y5tuhtsq
J.Cat Beauty
Staysurance Water-Sealed, Zero-Smudge Concealer / 109 Soft Tan
https://tinyurl.com/yjd2hu7s
MILANI
Conceal + Perfect Long Wear Concealer / 120
https://tinyurl.com/y52ypa8h
SHISEIDO
超進化持久粉餅 / 220 Linen
Avene
舒護活泉水
https://tinyurl.com/ykxyyfkj
SUQQU
Powder Blush Compact / 101
https://tinyurl.com/y4doh7el
MERZY
The Heritage Blusher / BL2. Terra Cotta
https://tinyurl.com/ygl2gg9s
GUCCI
絕視佳人眉筆 / 3 Light Brown
WEST BARN CO
SOAP BROWS
ARDELL BEAUTY
超細緻塑型眉筆 / 松露黑
https://tinyurl.com/ye3vdz6n
MEKO
海島度假風8色眼彩盤 / 黃金海岸
https://tinyurl.com/yeljaedh
KVD Vegan Beauty
Tattoo Liner / Mad Max Brown
Bling Glow
Bling Curling Fix Mascara / 01 Kohl black
DAISO
雙眼皮貼 / Slim
Eyecurl
第四代燙睫毛器
(我覺得不好用,不推薦)
NITATA BEAUTY
單株睫毛 / 12mm
KUMO
Fingertip Brush
heme
柔霧慕斯唇釉 / 01 SOFT TAUPE
https://tinyurl.com/yhdk8pfa
Solone
持久眼線筆/ 02 淺棕色
https://tinyurl.com/yk6gcxmw
About Me:
前電台DJ、日本人妻、愛台灣的地球人目前座標位置新加坡💕很做自已的美妝YouTuber 目標是終極(中年?)網美😊散播歡樂散播愛😚希望影片和能帶給你好心情讓我們從裡到外都美美的!喜歡美妝、吃東西、大笑和沒有動物測試的產品❤️活動洽詢外場主持及公關品寄送請email至pinkydontstop@gmail.com謝謝您🙏(業配請找我)
Music: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iSAUPhstxg/hqdefault.jpg)
吃東西前一定要濕洗手 在 Smile Life維媽育兒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暖潮濕的氣候就是孕育腸病毒生存的大溫床,雖每年4-9月是腸病毒高峰期,但其實一年四季都有感染個案,介由排洩物、口沫、空氣、接觸物品‥直接或間接傳染,病毒生存力之強,又狠毒,大家一定要落實「抱小孩前、吃東西前、看病前後、返家後、上完廁所後、擤鼻涕後…」教導孩子五步驟正確洗手方式…大人更該落實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勤快定期進行居家環境清潔與消毒
經SGS檢測、日本厚生及美國FDA認可的【#水清淨天然抗菌液plus+】(成份:次氯酸+純水)是最新一代有效抗菌成份,ph值更親近人體肌膚,能有效對抗環境病原微生物,降低傳染,不含酒精、香精,可直接噴於人體肌膚,無殘留、無毒害,台灣目前像親子館、餐廳、幼兒園…也已漸漸以次氯酸水取代傷肌膚又無法有效抗菌的酒精!
《適用範圍》
●外出抗菌:餐廳、戶外、幼兒園、醫院…手部消毒
●居家消毒:打掃、門把、牙刷、遙控器、玩具、洗衣機、馬桶…
●萬能除臭:冰箱味、如廁後、廚房油煙、菸味…
還有曾熱銷到大缺貨,能將次氯酸水震盪成細的水霧狀噴在室內空間的【水清淨超音波水氧霧化機】針對室內空氣消毒、除臭… 或是家中感冒者降低病毒交叉傳染,激推居家必備!
►►分享文1►►http://ppt.cc/gD2vb
►►分享文2►► http://goo.gl/Ztgl5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dd-SJfut3g/hqdefault.jpg)
吃東西前一定要濕洗手 在 黃長生藥行- 【#武漢肺炎| 洗手是最好的自保!7步驟正確洗手 ... 的推薦與評價
吃東西前 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把噴嚏後. -. ✦「濕洗手與乾洗手的差別」. 肥皂洗手(濕洗手)仍是最有效的,因為手上有些汙垢並不是酒精可以清除,因此 ... ... <看更多>
吃東西前一定要濕洗手 在 Re: [閒聊] 下廚前別忘了要正確洗手! -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elloToby (我是Toby)》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下廚前別忘了要正確洗手!
: 時間: Fri Jun 12 13:13:31 2015
:
:
: 網頁版: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2015/06/blog-post.html
:
: Cookclub專屬文字版(跟網頁版文字不完全相同,BBS版是專屬這裡的!):
:
: 哈囉Cookclub版的大家,
: 最近Mers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 心情也為此受到一點影響。
: 有一天我早上起床連上網路之後,
: 看到一張網路瘋傳的照片,
: 整個就是驚為天人,
: 這一張圖除了讓我超驚艷之外,
: 更讓我體內的公衛魂整個燃燒起來,
: 想要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重新把洗手這一件應該被重視的生活小事
: 用一種很嚴謹的態度,
: 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認真的去執行。
:
: 想要po在這個地方跟大家一起討論洗手的重要性,
: 除了跟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有關係之外,
: 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實洗手的這一個步驟,
: 跟下廚煮菜的衛生安全也有很大的關聯。
:
: 先給大家看那張照片吧
: https://www.microbeworld.org/component/jlibrary/?view=article&id=13867
: (照片原始出處↑)
:
: 這是一張一位在卡布里洛學院(Cabrillo College)的微生物學家(Tasha Sturm)
: 為了修習微生物學課程的學生們所準備的照片,
: 這位微生物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媽媽,
: 她想讓班上學生知道她八歲半的兒子從外面玩耍回來後
: 手上到底沾了些甚麼東西,
: 所以做了這個小實驗。
: 她把兒子的手放在微生物培養基上,
: 看看這個進門後沒洗手的小子手上到底能培養出多少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
: 結果如圖所示!
:
: 自然界是很奧妙的,
: 雖然用肉眼看不到,
: 但是我們的確是跟許多的微生物(細菌、真菌...)並存在這個世界上。
:
: 你看到這張手掌上培養出微生物的照片可能會覺得很恐怖,
: 但其實這些沾附在我們身上的微生物並不完全都是對人體有害,
: 要知道這世界上其實是同時存在著好菌以及壞菌的。
: 只可惜我們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兩者的差別,
: 所以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個人衛生習慣,
: 以減少病菌沾付在手上的機會。
:
: 最近Mers話題延燒,
: 希望大家看到這張圖片請不要恐慌,
: 不要因此開啟緊張模式然後一直洗手洗不停。
: 也不用特別去買抗菌洗手乳,
: 研究已經證實抗菌洗手乳跟普通的肥皂效果是一樣的,是一樣的,是一樣的!!!!!
: 而且有一句話請你一定一定要記得
: "重點是你怎麼洗手,而不是你用甚麼洗手"。
:
:
: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
:
: 濕: 以乾淨自來水沖濕雙手,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搓: 兩手心互相磨擦,自手背至手指搓揉,搓揉手掌及手背,擦洗指尖,徹底清潔手部至少20秒。
: 沖: 刷洗雙手至手叉至少20秒。
: 捧: 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
: 擦: 取紙巾擦乾雙手,再以紙巾墊手旋轉水龍頭,以免再度污染。
:
: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
:
: (要使用肥皂/洗手乳洗手才能有效的帶走附著在手上的細菌,光用水洗是不行的!!!)
: (不擦乾雙手,潮濕的雙手仍然會附著環境中的細菌,比沒有洗手之前還髒,所以一定要
: 擦乾!!!)
: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
:
: 小結1:
:
: 1. 你的手無時無刻都在沾付外界的微生物
: 2. 微生物有好有壞,所以不要過度恐慌
: 3. 勤洗手,藉此減少有害病菌附著手上的機會
: 4. 重點是你怎麼洗手,而不是你用甚麼洗手 (不用刻意使用抗菌洗手乳)
: 5. 仔細洗潔雙手(尤其是外出後還有擤完鼻涕後),在洗手後認真把手擦乾,並且減少
: 用手碰觸眼、口、鼻的機會
:
:
: 聊完洗手的話題接著說到下廚這件事,
: 這裡是Cookclub版,
: 相信大家都會注意到在準備食材之前應該洗手,
: 但是是否都有照著以上步驟正確洗手呢?
: 這問題的回答我就不敢肯定了。
:
: 就先說我自己好了,
: 我自己承認一直錯誤洗手很多年了,
: 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是到了食品科學實習課被助教或者是老師指正才慢慢改正的。
: 我知道一定要用洗手乳洗手(O),
: 但是對抗菌洗手乳有著某種程度的迷思,總是花大錢去買其實跟肥皂功能一樣的
: 貴森森超抗菌洗手乳(X),
: 其實肥皂跟抗菌洗手乳的功能一樣,都是把手上沾附的微生物洗掉,
: 用抗菌洗手乳在洗完手之後,
: 其實到處東摸摸西摸摸
: 手上還是會沾滿看不見的微生物,
: 想要用抗菌洗手乳洗完之後就一勞永逸兩手清潔溜溜,
: 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這麼好康的事情(淚)
:
: 我另外還犯了一個大錯就是,
: 洗完手之後都不會立即擦乾,
: 手上有水分其實會沾附更多看不見的微生物跟髒汙,
: 這習慣我也是花了好一陣子才改過來的(嘆氣)
:
: 最後要提到一點也很重要的,
: 大家一定知道生食熟食的覘板要分開用,
: 可是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有在煮菜過程中,
: 每接觸到一種新食材就洗一次手的習慣,
: 這樣可以避免食材因為沒洗乾淨的手而交叉汙染。
:
:
: 小結2:
: 1. 煮飯前一定要正確洗手
: 2. 不要迷信抗菌洗手乳,洗手乳跟肥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 3. 每接觸到一種新食材就要洗一次手避免交叉汙染
: 4. 洗完手要記得擦乾
:
:
: 不好意思我總是越寫越多,
: 就先打住在這裡好了 :)
: 希望我的拋磚引玉能夠引起大家對洗手的重視,
: 一起注重衛生的煮菜,
: 然後一起開心的上菜吧!
: ^_________^
:
:
: --
:
: Toby's Cooking Lab*
: 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60.209.62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34086023.A.698.html
: 推 mamaway: 我也是每碰一個食材 一個廚具就洗手.... 06/12 13:30
: → mamaway: 超浪費餐巾紙的! 06/12 13:30
: → cineyy: 也可以使用熱消毒過的擦手巾,比較環保。不過我一天一個人 06/12 17:49
: → cineyy: 大概就要用掉6~12條小塊的擦手巾,選擇小塊的比較方便替 06/12 17:49
: → cineyy: 換清洗 06/12 17:49
: 推 zvezda: 推! 06/12 18:28
: → zvezda: 用過的擦手紙巾可以晾乾收集起來 拿來擦油污什麼的很方便 06/12 18:29
: 推 EVASUKA: 推樓上,根本也不用晾乾。直接拿來擦浴室地板落髮之類的 06/12 18:59
: 推 Dusha: 真要說環保,其實噴70%酒精應該最棒 06/13 00:20
: → Dusha: 手都不需要使用餐巾紙擦乾XD 06/13 00:20
: 推 jejeyu: 煮一煮,微生物也熟了,一起吃還好吧? 06/13 09:39
: 推 butter1211: 推正確洗手法!!雖然煮就熟了但養成衛生習慣很重要 06/13 11:44
: 推 alin147: 推酒精 06/13 14:14
: → forfly: 正確洗手是很重要沒錯,但是一直擦手製造的紙巾 06/13 16:22
: → forfly: 還要找地方晾乾或是存放,沒晾乾的話,只是孳生更多細菌 06/13 16:23
: → forfly: 後續沒弄好,比沒擦還糟 06/13 16:24
: → forfly: 酒精我覺得不推薦,噴一噴,手又馬上摸食材餐具 06/13 16:25
: → forfly: 然後又被你吃下肚,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06/13 16:25
: → forfly: 然後說要每接觸一種食材就要洗一次手,就理論來說是正確的 06/13 16:26
: → forfly: 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除非像一樓自己切身實行 06/13 16:27
: → forfly: 工作回家忙著洗切煮都來不及,還有那個閒情逸致拿一樣 06/13 16:28
: → forfly: 洗一次手嗎? 06/13 16:28
: → forfly: 過度洗手也不見得就無菌,適度就好了 06/13 16:29
: → forfly: 不然會變成強迫症 06/13 16:29
: → forfly: 再說,也不見得每樣食材都需要拿了就得洗一次手 06/13 16:30
: → forfly: 舉例來說同樣是生肉,切了雞肉,為什麼不能馬上接著切豬肉 06/13 16:30
: → forfly: 切好雞肉>洗手>切豬肉>洗手,雞豬之間的洗手真的有必要? 06/13 16:31
: → forfly: 又如同樣是處理蔬菜,在蔬菜都清洗好的情況下 06/13 16:32
: → forfly: 切小黃瓜>洗手>切蔥>洗手>切紅蘿蔔>洗手 06/13 16:33
: → forfly: 真的有必要每換一種食材就要洗手>擦乾>再開始切嗎 06/13 16:33
: → forfly: 再說一次,洗手保持清潔很重要,但是洗太多就是強迫症... 06/13 16:34
: → Dusha: 其實我同意樓上 不需要過度洗手 換每樣食材都要洗有點over 06/13 17:07
: → Dusha: 不過 酒精殺菌法是沒問題的喔 實驗室都是這樣 不太會汙染 06/13 17:07
: → Dusha: 噴在手上 手就幾乎是無菌狀態了 06/13 17:07
: → forfly: 樓上誤解了,我的意思不是無菌不無菌的問題 06/13 18:14
: → forfly: 用酒精殺菌當然是有效的,但是用酒精擦手消毒以後 06/13 18:15
: → forfly: 手就直接接觸食材,而剛剛擦在手上的酒精也跟著接觸食材後 06/13 18:16
: → forfly: 吃下肚,擦手的酒精是食用級的嗎,吃下肚也沒關係的嗎? 06/13 18:17
: → forfly: 在實驗室裡也會使用酒精消毒沒錯,但是消毒以後你不會 06/13 18:17
: → forfly: 直接接觸食物,從而把食物吃下肚吧 06/13 18:18
: 推 s71520: 理論很好,但是實際施行上......家庭主婦無時無刻都在洗 06/13 18:18
: → forfly: 為了消滅細菌,結果或多或少的吃下消毒用酒精 06/13 18:19
: → s71520: 很難不得富貴手呀... 06/13 18:19
: → forfly: 畢竟你無法保證那些酒精在短短數秒就會完全徹底揮發無殘留 06/13 18:19
: → Dusha: f大所言甚是 我確實覺得要買藥用級的酒精才行~ 06/13 19:38
真的很開心這一個議題竟然可以獲得這麼熱烈的討論,
而且我還獲得了一個m!
這在戰況激烈的Cookclub版來說真的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其實我得到的推文也只有8推,不過我已經很開心啦,
請允許我偷偷自我感覺良好一下,謝謝~)
身為原作者,
看到這麼激烈的討論,
一定得自己回文把問題說清楚一點才對得起版友們熱烈參與的熱情。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
先自己把口號喊一遍,
喔對了,如果你/妳是這一篇回文才看到這個口號的網友,
請一定要回上一篇文去看正確的洗手過程,感謝感謝,
勤洗手保健康。
看完了大家的討論,
基本上可以歸結出幾個討論項目。
###洗手的時機###
知道了正確洗手的過程之後,
接著就是了解洗手的時機了。
原本的文章我只有大略的提到外出後、擤完鼻涕後、還有煮飯前應該洗手,
就再這裡補充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洗手五時機",
抓住必須洗手的時機洗手,就不會過度洗手,也不用怕洗手洗到強迫症了~
資料來源:
https://www.tpech.gov.taipei/ct.asp?xItem=140544&CtNode=14750&mp=109171
洗手五時機
用肥皀(soap)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之一。
民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病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
以下五項洗手時機,將更具體呼籲民眾,落實洗手於日常生活中。
1.吃東西前: 不論是否使用餐具,吃東西前都應洗手。
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
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
吃東西時雙手難免接觸到食物,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
2.照顧小孩前: 碰觸、逗弄、照顧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嬰幼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容易因感染病菌而生病,
且常見於家中大人或大孩童(無症狀),
由外帶回家的病菌傳染。
因此大人或大孩童返家後應更衣洗手,
嬰幼童照顧者於摟抱、親吻或餵食嬰幼兒前,應先洗手。
3.看病前後: 進入醫院前,應先洗手;看病結束離開醫院前,也應該要洗手。
(1).無論是病患或陪同家屬,進入醫院前應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
保護醫院內其他抵抗力弱的病患
(2).在醫院的就診環境中(桌椅、門把等),容易直接或間接接觸到病菌,
故看病後、離開醫院前也要洗手,洗掉手上看不見的病菌,保護自己,
也避免把病菌帶回家中。
4.上廁所後: 不論是大號還是小號,如廁後都應該要洗手。
如廁過程中,雙手難免會接觸到尿液或糞便,
甚至在翻馬桶蓋、開關門、沖水等動作時也可能沾染到病菌,因此上廁所後應洗手。
5.擤鼻涕後: 雙手有接觸到口鼻分泌物時,就應該洗手。
平時應避免用手碰觸口鼻,以避免吃進病菌,特別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如:流鼻涕),
鼻腔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即使用手帕、衛生紙等擤鼻涕,
雙手仍可能沾染分泌物或病菌,一定要洗手,避免病菌傳播。
###煮飯前/煮飯時該洗手還是噴酒精?###
先說結論:正確的洗手就夠了。
參考資料:
傳統洗手和酒精性乾洗手液之比較 台大醫院 感染管制委員會
https://www.nics.org.tw/old_nics/magazine/13/02/13-2-4.htm
(寫得非常完整,建議閱讀)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請先想一想,
煮飯前為什麼需要清潔雙手?
煮飯前必須仔細清潔雙手的目的其實在於,
在接觸到即將烹煮的食材之前,
先將手上附著的微生物去除以免汙染食材。
根據參考資料,
認真洗手一分鐘可以去除手上98%以上的暫時性菌叢,
跟酒精乾洗手液有接近同等的效果,
考慮到煮菜過程中有極大可能不止清洗一次雙手,
加上參考資料提到的,
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大多只會搓揉手心、手背而忽略了細菌潛藏的指尖、指縫,
而且酒精又有放置位置容易造成小朋友誤食的危險,
所以我仍然建議,
正確的洗手就夠了,
實在是不需要用到酒精殺菌。
###煮菜過程中,到底需不需要一直洗手###
先說我的結論:要,為的是避免交叉汙染。
參考資料;
https://www.doh.wa.gov/portals/1/Documents/Pubs/332-036-CH.pdf
(或是google 交叉汙染、微生物性食品中毒)
食物的表面跟我們的雙手一樣,
布滿了微生物。
生肉、生魚、蛋殼、蔬菜表面都充滿了不同種類的細菌以及微生物。
避免交叉汙染的意思就是,
要避免某種食物上的細菌轉移到另一種食物上。
想想看生食和熟食之間&生食與生食之間的交叉汙染就知道有多恐怖。
想想生肉的血水(充斥著很多細菌),如果沾染到了煮好的菜餚,
造成的交叉汙染會是怎麼樣的情況?
想想生雞肉的血水,不小心沾在手上之後,
如果我們用這雙沾上血水卻沒有清洗乾淨的手(常常是以為沒看到就以為沒沾到),
接著去處理生豬肉(豬血水沾一下)、生牛肉(牛血水沾一下)、海鮮類(魚貝表面細菌沾沾)
甚至是生鮮蔬菜...
(剛切好的準備撒在菜餚上或是加在醬料裡的蔥花被雞豬牛魚血水都沾一下)
造成的交叉汙染又是怎麼樣的情況?
就算是蔬菜,也有處理上要注意的事項。
蔬菜水果都需要先清洗再切,
因為蔬果表面如果有會製病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會在切開蔬果的時候接觸到蔬果內部。
試想我們用一把刀切開帶土的馬鈴薯,馬鈴薯表皮上的微生物被沾在菜刀上
還有手上,接著我們又用這雙手切等等飯後要吃的水果,
這樣造成的交叉汙染會是怎麼樣的結果?
所以我始終堅持,
每處理完一種食材或是一道程序,
就花時間好好的洗洗手。
我知道這聽來理想的理念會給忙碌的家庭主婦們帶來多少額外的工作。
我自己也天天下廚,
我是學生同時擁有一份工作,同時也天天過著忙碌的生活,
我完全了解這看似理想的避免交叉汙染的步驟有多煩瑣
以及執行起來有多浪費時間。
是,真的很麻煩,也很浪費時間。
可是我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學會了這麼重要的知識之後,
假裝自己不知道交叉汙染的嚴重性。
所以我選擇投資這些時間去換一個安心。
所以我總是在煮飯的時候,
認真且認份的一直洗手,也一直用紙擦手。
我也沒有辦法在了解了洗手的重要性之後,
不分享給那些每天認真與我分享美食食譜的版友們,
所以我選擇po文並且解釋清楚我po文的原因以及背後的原因。
這是我的情況和心聲,給大家當參考。
我的ID是拖筆,
可是一想到該寫的東西總是怎麼寫都寫不完。
這是一個公共的版,
再寫下去就會變成個人版了.....
這完全不是我原本的用意。
我了解的知識以及資訊大概就是這樣,
若有其他的問題就等更厲害的版友們幫大家解答,
先感謝版主群們總是允許我寫這種落落長的傷眼文章,
也感謝堅持看到這裡的大家。
如果不嫌棄的話請給我個推推吧~~~
Again,一起注重衛生的煮菜
然後一起開心的上菜吧~~~
^________________^
--
Toby's Cooking Lab*
https://just-cook-it.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9.160.209.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34268777.A.B09.html
謝謝t大的意見,
交叉汙染的意義很廣,
本文其實著重在t大提的"交互食材汙染"上,
並無提及"觸碰調味瓶"的部分。
手上的細菌何其多,
真的不能只看廚房用具有沒有卡油汙或黑點就可以判別是否存在食材的交互汙染,
要落實避免"交互食材汙染",
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沾染不同食材的媒介(這裡指的就是手),
有沾染到不同食材進而造成食材交叉汙染的機會。
在拿取不同食材之前正確洗手是值得考慮的方法,
給t大做個參考,謝謝。
謝謝O大,
請恕我重申一次,
本文著重的是"洗手如何幫助避免交互食材汙染",
當完成一次徹底洗手的之後,
縱使接下來的做事順序正確,以及器具分類使用確實
如果在用手拿取不同食材的過程中沒有將手好好清洗,
仍然是有"食材交互汙染"的可能性的。
O大所言甚是,
本來就不需要每拿一樣食材就洗一分鐘,
我原文提到的洗手五步驟,
濕: 以乾淨自來水沖濕雙手,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 兩手心互相磨擦,自手背至手指搓揉,搓揉手掌及手背,擦洗指尖,徹底清潔
手部至少20秒。
沖: 刷洗雙手至手叉至少20秒。
捧: 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
擦: 取紙巾擦乾雙手,再以紙巾墊手旋轉水龍頭,以免再度污染。
認真算來手碰到水的時間也只有20秒而已,
真的不用太over去洗到一分鐘的手。
很開心知道O大是一個不會用拿生肉的刀與砧板去切蔬菜以及蔥花等食材的人,
我想我就是O大口中那種"不正常"的人吧...(是說這樣就被歸類為不正常也太慘...)
我一剛開始在宿舍自己煮菜的時候是沒有這種觀念的,
自己一個人在外地自炊生活沒有媽媽在身邊照顧的孩子,
很多事情會沒有辦法注意到,
所以會希望把這個重要的觀念跟其他人分享,
請大家千萬不要拿切完生肉的刀和砧板去切蔬菜以及蔥花等食材。
C大說得沒有錯啊,這幾種狀況真的需要用肥皂洗手!
我是不清楚一日盡量15種蔬果的說法或是建議攝取量是那裡提出的
(我google了也沒有找到,請好心版友提供資訊,謝謝),
其實每天能夠做到5種或是7種蔬果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不過蔬菜水果多吃多健康,如果真的攝取到15種蔬果,
洗手的次數最多也就二十幾次,跟洗幾十次的手其實還有一點距離。
自己在家下廚除了省錢的考量另一個就是衛生的考量,
要兼顧到時間管理與衛生習慣兼具,
本來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會衍生出不想煮了的念頭也實屬正常。
但也就是因為這些煩瑣的事情都有其重要性,
才更突顯那些堅持自己在家天天下廚又龜毛勤洗手人們毅力的可貴之處,
不是嗎? :)
對阿,如果高溫殺菌就可以完全避免食物中毒
那為甚麼還要擔心交叉感染呢?
因為,
"
有些細菌在生長時能產出使人食物中毒的毒素。
細菌可以通過再次加熱被消滅掉,但是毒素仍會存在。
肉毒毒素和葡萄球菌毒素是兩個再加熱也不能使食物安全的兩個例子。"
食品的製備保存都是一門學問,
很多眉眉角角的注意事項需要去小心。
說是強迫症也好,說是太執著也罷,
如果單純加熱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政府機關以及專家學者就不需要花費金錢精力擬定這一注意事項。
多方閱讀以及接觸完整的資訊會對於事情的全盤了解有幫助。
下面兩篇專業文章推薦給f大以及有興趣的版友閱讀:
微豈不足道–微生物汙染的危害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312/10312-03.pdf
食物保護手冊 (寫得非常清楚,推薦閱讀)
https://www.nyc.gov/html/doh/downloads/pdf/rii/fpc-manual-ch.pdf
很多你提出的問題,
都可以在這兩篇文章中找到解答。
當然有差,
蔬菜碰到切完生肉的砧板後如果被汙染了會產生煮熟也無法去除的毒素
但是蔬菜和已經煮熟的肉類在鍋內碰到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食品安全要認真的說起來可以開一個學期的課程都說不完,
大家真的要多閱讀有根據的報導,
有問題就多google一下,
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請相信那些專家學者寫出以上我提供的資訊是因為每個該注意的步驟都有其重要性。
而我在這裡發文
鼓勵大眾及版友勤洗手絕對不是我本人閒著沒事或是強迫症發作,
一切都只是希望正確的,已經被研究出的實驗結果以及
有科學證據支持的觀念能夠讓大家對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議題有一些約略的了解
謝謝大家。
是的,所以處理肉的過程也都要小心
避免肉品本身被致病菌汙染
每一種食材在處理上都要注意。
D大可以參考上述的食物保護手冊。
結論: 我不知道(?!)
D大我不是要鬧你的,
我是真的不知道到底會不會有危險。
因為我們都看不到微生物的存在,
所以其實不知道到底最後會發生甚麼事情。
加上你所使用的肉&菜是否是一次性的量
也都是關鍵。
如果你的肉有好好保存
加上拿出來的肉&菜都會被完全煮完
基本上我覺得是不需要太擔心。
(最怕的是生肉汙染了下一次才要煮的新鮮蔬菜)
你可以參考FDA的家庭飲食衛生原則
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08&pid=422
好好處理你的肉品。
你可以使用兩個砧板:
一個砧板處理一次要用的蔬菜量,一個砧板處理一次要用的肉量
肉類和蔬菜分別在不同的砧板上處理,處理前先正確洗手
把處理完的肉類和蔬菜放在同一個盤子裡,
一道菜放一個盤子,
烹調的時候食材按照順序下鍋,
最後用肥皂清潔砧板,
應該就比較保險了,
提供給你做參考。
※ 編輯: HelloToby (149.160.209.62), 06/15/2015 01:29: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