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各國 .50 機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心得] 二戰中各國中口徑重機槍的發展-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兵器介紹】長壽兵器50機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美國軍隊使用超過100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更新50機槍!傳軍備局擬向美國買專利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臺灣採購122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大家新年快樂 來點喜氣的鞭炮聲吧 M2重機槍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t90重機槍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t90重機槍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各國 .50 機槍 在 t90重機槍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各國 .50 機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魏澤爾練兵
中原大戰後,暫時解決內部紛爭並樹立領導權威的老蔣得以開始推動各項政策,同時,在內戰中證明自身實力的魏澤爾也得以獲得較大力度的支持整頓中央軍。
首先魏澤爾開始強化對特種兵的建設。
在魏澤爾之前,國軍隊兵種概念非常模糊,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交通科」。在1928年成立的交通科,需要負責部隊人員、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物資的運輸流通事宜,還有資訊的傳遞。不懂什麼意思?那我換句話說:只要涉及交通載具,還有資訊流通,交通科都必須管。結合實際業務就是:衝鋒的戰車是交通工具,所以交通科要管;運糧的馬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傳遞資訊以及物資的鐵道系統是交通工具,交通科要管;負責溝通的通訊設備也是業務範圍,所以交通科要管......天哪!這業務量之龐雜,簡直把交通科往死裡逼,不僅人員負擔過重,而且大雜燴的結果就是造成效能極差,樣樣有但也樣樣鬆,這無疑成為德國顧問重點改造的對象。
因此在魏澤爾任內,他首先讓交通科分成兩個團,第一團負責通信事宜,第二團負責汽車及鐵路部隊(恭喜以後不用再管牛驢馬羊了),之後更讓讓通訊業務從交通科獨立,正式成立陸軍通信兵團。另外他還建立工兵、輜重科、通信科等學校 (也就是今天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的前身),可謂今日國軍眾多兵種的老祖宗。
而眾多特種單位中,魏澤爾對於炮兵的改良尤感迫切。炮兵,作為戰場上最重要的支援部隊,中國在這方面的建設卻是慘不忍睹 數量缺少、器材老舊落後、缺乏瞄準及觀測單位、廠牌不一造成後勤極大負擔,而且操作人員缺乏訓練更沒有新式火炮運用的概念。
魏澤爾對此特別建立炮兵射擊訓練場督促官兵勤加訓練,並採購新式火炮成立新式炮兵旅,日後的國軍炮兵部隊,基本都延續了魏澤爾訂定的訓練模式,而這也是魏澤爾練兵期間,影響最為深遠的環節。
在強化特種兵的同時,魏澤爾對於陸軍中的主角─步兵,也開始整頓。
提到民國初年的歷史,相信大家立刻會聯想到一個狀況:軍閥混戰。各大派系之間的戰役,像是: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反奉戰爭......規模動輒超過數十萬人。但詭異的是,我們對戰役的記憶只有誰跟誰打、最後是誰贏,可中間過程是一片空白,甚至連傷亡數字都沒有確切結果,因此也沒聽過哪一場民初戰爭會用上「慘烈」的形容詞。難道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內戰絕大多數都是擊潰戰。
啥叫擊潰戰?就是雙方拉好架式,接下來正面互懟,之後勢弱的開始敗逃,勢強的開始追擊;追的那一方主要也不是殺敵,主要都在搶物資或是抓俘虜,逃的一方就比較累了,除了考驗心肺耐力,過程中還要順便扔掉軍服裝備,準備隨時回老家。
覺得老ㄕ瞎說?那我舉幾場比較有名的內戰戰役。
首先是皖系軍閥段祺瑞討逆擁護清朝復辟的張勳,當時段祺瑞只開了一炮,張勳手下的5000辮子軍立刻四散逃跑,而且為了避免逃兵身分被發現,他們還立刻割下辮子扔的整個北京城到處都是。這場戰役結果,累壞了負責掃大街的清潔人員,可人實際上死沒幾個。
再來是國民黨北伐對決直系軍閥吳佩孚,當時雙方在汀泗橋戰鬥決戰,吳佩孚還設下督戰隊,號稱退者殺無赦,好去激勵底下士兵跟對方硬剛,結果還是國民革命軍比較凶猛,擊敗吳佩孚的2萬大軍。可國軍最終統計戰果,也不過是傷敵數百、俘虜2千。當時人對此戰的評價是:「吳佩孚的兵不怕死、國民革命軍是不知死。」描述當時的作戰說到底就是比誰膽大。
由於比的是短時間的一鼓作氣,民國的內戰其實有點像放大版的群架,雙方盡量召集人馬後是一擁而上的混戰,什麼戰術展開、兵種配合全都用不上,敗退的人則一潰千里,完全無法組織像樣的反擊或是徐徐而退(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一點,這樣的場景將在之後的描述再次出現)。
所以在1930年,國民政府曾頒布三種師級單位的編制:
甲種師
每個師有3旅,每個旅有2團,支援部隊另有1個騎兵連、3個炮兵連、3個工兵連、1個輜重連、1個通信連,以及師直屬特務連。
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支援部隊跟甲種師一樣。
丙種師
每個師有2旅,每個旅有3團,與前兩種師相比,支援部隊少了特務連、通信兵連。
這三種編制的共同之處,就是塞滿6個步兵團,企圖利用龐大人數進行密集的正面進攻,體現當時中國內戰的用兵習慣。
當然,若要追本溯源,以上編制其實是參考一戰前的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在一戰初期就是3旅2團編制。可在一戰開打後,各國很快發現,當密集式的衝鋒遇上機槍陣地無疑是送頭自殺,而且龐大的人數容易造成調動上的笨拙,單位間的通訊流暢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各國,尤其是強調機動作戰的德國,早已對編制進行改組調整。
所以當魏澤爾看到中國軍隊在一戰已過去10多年,卻仍使用在實戰中被驗證為落伍的編制,很快提出德國在一戰後的師級新編制:2旅4團。並讓陸軍第2、3、9、25、87及88師接受新式訓練以及部隊整編,這六支部隊就被冠上「整理師」的名號,其中尤以87、88兩師的執行最為徹底。
這時就要岔出去先提87、88,這兩個會在之後描述中成為主角的部隊歷史淵源了。
時間追朔到1924年,蔣介石就任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為了維護校長安全於是成立的衛兵隊,隨著時間發展,衛兵隊開始不斷擴張成特務營→警衛團→警備師,甚至後來擴增成警衛第一師跟警衛第二師(從百餘人擴增成2萬人,這發展夠猛吧)。
之後在1931年,這年蔣介石被迫下野,由於要警衛的對象消失了,部隊也只好改名,警衛第一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7師、警衛第二師改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現在知道為何這兩支部隊為何會被重點照顧了吧?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御林軍,是關係最鐵的部隊。
被視作鐵桿的部隊,當然不能讓等閒之輩率領。87師的師長王敬久,88師第一任師長俞濟時、接任師長孫元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他們對於曾經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極度忠誠,同時也在中央軍將領裡資歷威望最深(畢竟所有從中央軍校畢業的人都要稱呼他們為「學長」),由此可見蔣介石已經把德式訓練新軍和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同一時間,蔣介石的小舅子,當時主掌財政的宋子文找上魏澤爾表示:「我底下有支部隊,希望你們德國顧問能來幫忙訓練 (然後小聲表示: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很多方便喔)。」能夠跟管錢的建立好關係,魏澤爾自然樂見其成,這也讓一支當時頗為特殊的部隊也染上德式訓練色彩,那就是歸屬財政部管轄的「稅警總隊」。
稅警部隊
稅警總隊是在1930年,原先為了查緝走私鹽以及鞏固海關安全而成立,其性質有點類似今天的海巡署。至於推動稅警總隊的重要創立者,就是當時的財政部長、宋美齡的哥哥、蔣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
有如此雄厚背景的後台,加上當時洋人希望稅警總隊能發揮良好功用,好使他們能在中國擁有較穩定的投資環境,因此稅警總隊在補給裝備上非常佔優,人員素質也要求較高。
以裝備而言,稅警總團在1929年裝備了18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Carden Loyd Tankette)。這款由英國研發的坦克,就算是以當時眼光來看,都是迷你的存在,該車重約1.5噸(被稱為現代坦克雛型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雖也是輕型坦克,但好歹有7公噸),武器只有一挺機關槍,裝甲厚度5~9公厘……這防禦力大概一把反坦克步槍就能輕易被貫穿。
即便能力值不高,這卻是當時國軍唯一裝備的坦克(順帶一提,最先裝備坦克的中國部隊則是東北地區的奉軍,他們所裝備的,是法國雷諾FT-17坦克,只不過奉軍的坦克沒有坦克炮,而是用機槍作為主武器,也就是說軍的坦克是改弱版)。稅警有坦克而陸軍沒有,用誇張一點的比方,就是今天中華民國海軍最強戰力是驅逐艦,但海巡署卻裝備了輕型航空母艦,形成一種警察比軍隊火力還強大的詭異場景。
(大概是察覺到詭異的現況,這批戰車在同年的3月1日就移交給陸軍教導第一師騎兵團接收,最初這批坦克部隊被叫機槍排,之後很快改名為戰車隊,國軍這才出現正式的出現坦克編制。)
以人員素質來看,稅警隊謝絕文盲加入,並要經過3~6月試用期通過後才算正式錄取,因此稅警的教育程度比大部分陸軍士兵都高的多,這也代表他們可塑性較強,能進一步接收更精深的軍事知識;而許多管理層的幹部更是留美出身,像第一代總團長王賡畢業於西點軍校(順帶一提,王賡最有名的事蹟並不是他的軍事成就,而是他的好友徐志摩綠了他一把,導致他跟妻子陸小曼離婚)、第一團團長趙君邁以及日後新成立的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則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所以稅警部隊當時洋溢著當時中國少見的美式訓練風格。
何謂美式訓練風格呢?我們不仿看看第四團團長孫立人是如何狠操他的士兵。
第四團的訓練內容如下:「早上四點起床後,先跑個3公里醒醒腦(嫌多嗎?放心,之後會增加到5公里),之後開始進行當天的戰術動作操演。每周操課六天,然後第七天休假......錯!是進行內務及武器檢查,不時再升級成高裝檢一下。行軍訓練方面,官兵一律揹背包(內含子彈50發、炒米2天份、手榴彈2枚、圓鍬或十字鎬、軍服、換洗衣物、日用品,也不過20公斤重罷了),身上掛著乾糧袋(通常裡面會用炒米)、水壺、子彈帶、槍枝(大約3公斤),在這種情形下一天要推進50~70公里(一種從北車跑到新竹車站的概念)。射擊方面,每名士兵需熟練操作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砲,並在每年年中進行實彈測驗,打得好就每個月發津貼2~4元,打不好,孫團長直接下場親自教學......然後把你給幹到飛天。休息時間,孫團長則會把全團帶到連雲港去游泳,時不時組織賽跑比賽。」
以上訓練我想用一句話粗略總結:保證讓你軍旅生涯過得很充實。
雖然軍官組成很美式,不過在中德軍事合作的大環境下,稅警總團的步兵依舊裝備德國軍械,為了學習操作,稅警於是和德國問問團合作,請了8位教官指導器材維護的事宜。
對於魏澤爾以及其他德國顧問來說,稅警雖然也接受指導,但純粹度畢竟不及87、88師等重點培訓部隊。而且稅警的作用也比較不用於戰場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所以並非關注的焦點。只是誰也想到,日後卻是這批稅警成為延續德式訓練最久的存在。
圖片為:
推測為稅警總團的士兵,可確定的是他們手持原產自德國的毛瑟手槍
各國 .50 機槍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電影院:1920華沙保衛戰/戰火烈愛】#福編
今天是3月18日,也是里加條約100年周年。是波蘭擊敗蘇聯的100周年。
1920年4月,兩個既新且舊的國家,剛復國的波蘭與革命後的蘇聯開始為西烏克蘭爭議全面交戰。戰爭迅速惡化的主因是列寧想把他的革命與無神論送入各國均處於上下動盪中的歐洲,而且剛擊敗舊俄白軍的蘇聯紅軍,人員快速擴張,但歐俄戰場穩定後,數百萬大軍的長期供應也成問題,蘇聯中央也產生「就食中歐」的想法,於是邊境衝突一下變成百萬大軍對波蘭的入侵。
波蘭各防線很快被擊潰,波蘭很快在天主教神父、農民領袖與國家領導人畢蘇斯基的號召下,動員農民、女兵、舊奧匈軍與舊德軍組成50多萬的補充部隊加入與蘇軍激戰,不過紅軍方面因有經驗的士兵人數多,加上火力有絕對優勢,到8月初,實際上已佔領波蘭核心地區,波蘭只剩下華沙、利沃夫與德波邊境附近的土地仍在堅守。
====維斯拉河的奇蹟
當時紅軍統帥,青年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下令布瓊尼的南方軍團向主力軍靠攏,完成圍攻華沙的任務。
但史達林鼓勵布瓊尼先攻下工業大城利沃夫(在今天西烏克蘭),布瓊尼自己才有明顯功勞,於是布瓊尼並未將其軍團向西靠攏。導致華沙東南面到利沃夫間有60公里,沒有縱深兵力的空隙。此時波軍曾在奧匈帝國內服役的解碼人員透過破碎的電訊解讀發現此一情形並向畢蘇斯基報告,畢蘇斯基感覺到波蘭的黎明生機出現,下令抽調華沙北、西北與東面防線兵力,還有多數騎兵往南方靠攏。畢帥此舉當時多數波蘭將軍都有質疑,認為防線都快崩潰還抽走兵力,但畢帥嚴厲要求貫徹他的指示,並要防線剩下的兩個軍盡可能的拖時間。
**波蘭的聖人
8月14日,畢蘇斯基下令總反攻開始,其中波軍步18師奉命先向華沙東北的Ossów村進攻,以方便後續兵力通過這個小缺口先切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從而擔保蘇16軍團不敢輕舉妄動,進而在維斯拉河上游的波軍反攻主力全力包抄進攻時不會有太多阻礙。波軍步兵進攻很快被蘇軍機槍火力壓制,出於本能,多數波軍在蘇軍防線前臥倒,但波軍仍一個個逐步被狙擊兵、迫砲與機槍消滅。波軍領隊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下令大家站起推進,但先站起來的又優先變槍靶,剩下的人又害怕得只能繼續臥倒等死。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隨軍神父斯科魯普卡神父(Ignacy Jan Skorupka)手持十字架站起,念著「聖母瑪利亞,在我們這些罪人將死之刻請為我們祈禱,主阿,你把光明給這片土地...」帶頭前進(當然也很快中彈身亡),但在神父的鼓勵與犧牲下,所有的波軍都站起來向前衝鋒,蘇軍防線終被打開,波軍也得以截斷蘇軍3、4軍團與16軍團間的聯繫。
8月14日-16日俄軍依舊在華沙北面猛攻,但波軍反攻軍主力也開始進入華沙和利沃夫間缺口,迅速向東北推進,3天之內就前進70公里。驚訝於利沃夫圍城部隊未依示靠攏的圖哈切夫斯基發現情況實際更糟,此時波軍通訊單位用蘇軍的頻道不斷發送明碼的「創世紀」等聖經內容佔頻擾亂電報通訊,圖帥發現他無法及時通知前線,有線通訊又經常被破壞,派出傳令在波軍騎兵快速推進時又顯得緩不濟急。到8月19日,蘇軍主力發現補給線可能被波軍切斷,通訊又失靈,一下各軍、師都產生恐慌性潰退。到8月31日,蘇軍已全面潰逃,喪失多數重裝備並被波軍持續追擊。
面對失敗的蘇聯,只好在10月5日提出停火,已經用上最後一口氣的波蘭也接受,停火協議在10月18日生效,雙方進入正式和談但仍有零星衝突,直到1921年3月18日里加條約簽訂,蘇聯承認戰敗,接受波蘭的領土認知並賠款正式結束戰爭。
====後續
史達林引此戰為恥並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結下樑子,日後乾脆把圖帥鬥死滅口。與德國瓜分波蘭後更大量殘殺波軍軍士官。
列寧在歐洲碰壁後,把革命輸出目標又轉向亞洲,之後徹底消滅遠東白俄,入侵外蒙古並實際佔領統治,強化推動中國、日本境內的共產黨組織。
波蘭人認為他們能擊敗蘇聯,是因為波蘭人有信仰,守人倫,所以能打敗無上帝沒廉恥的布爾什維克。
100年後,波蘭依舊是歐洲信仰最虔誠的國度,斯科魯普卡神父的雕像與故事依舊屹立在波蘭的土地與人民心中。
====電影院
講了那麼多,那電影勒? 2014年波蘭拍攝了該國影史表面帳目與實際投入均最大的史詩大片「1920 Bitwa Warszawska」。電影內容除了不能免俗地安插愛情故事,配合歐美女權風在中間給女主角吃了無敵星星,其他的都高度還原史實,包括許多的天主教元素、當時女學生首先自發的志願動員服務團、學生兵大量志願應召補充前線、百姓普遍信仰虔誠、城市貴婦和工廠女工都一樣參與救傷、烹飪等支援工作,俄軍最後猛攻與守軍的慘烈拖延、神父帶頭衝鋒殉難與波軍解碼成功和擾亂通訊,畢蘇斯基元帥獨斷但創造奇蹟。連演員裝扮都充分還原史實人物特色,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史詩大片。
有中文字幕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8U2J5TE1cA
#我們信仰不同但都有信仰知人倫守禮義
#我們必定能擊敗無信仰無人倫無祖國無道德的1450
各國 .50 機槍 在 【兵器介紹】長壽兵器50機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直接在YT看第二季全十集就立刻入會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GyAsGkYR8X4pAU5kDQy3A/join. ... <看更多>
各國 .50 機槍 在 【M2式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美國軍隊使用超過100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M2勃朗寧 機槍 (M2 Machine Gun)俗稱0.50重 機槍 (Browning Machine Gun,Cal. . 50 ,M2HB,Flexible.),是由約翰·摩西·勃朗寧設計的大口徑重 機槍 , ... ... <看更多>
各國 .50 機槍 在 [心得] 二戰中各國中口徑重機槍的發展-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來自K島,不過文章早已過期被洗掉就是,這篇是在被洗掉之前個人留備份來看的
如不恰當請告知會刪文
>好像英國人自己也問過.303到底能打下什麼東西
>而回答的上級意思是干擾敵機為主
>另外就庫存多所以也沒辦法
畢竟剛開打時大家都只能根據戰間期或前次大戰的經驗推估未來的走向
就算是有打過西班牙內戰的俄國也會告訴你
I-15和I-16的7.62mm打下He51還是沒啥難度
當時的Bf109初期成員B/C/D也沒啥像樣的防彈
這種新出現的低單翼機會比較難殺...
與其說是全金屬蒙皮帶來的較高冗餘度,不如說是因為它比較快
停留在你射擊範圍內的時間比較短,鋸的時間不夠把它當場鋸死
要是飛機性能夠好能追著它一直打還是可以把它打燃或射殺裡面的駕駛員,所以小口徑夠用
加上英國曾做過實驗評估,認為單位投射重量上10挺7.7mm ≒ 四挺12.7mm ≒ 兩門20mm
隨著材料和設計的進步 機砲越來越輕小+高性能 最終的發展會漸漸偏往後者
但目前的時間點輕小的機砲 = 爛性能 強大的機砲 = 太重且後座高
現有飛機容易hold不住,而需要新設計
再者一戰後長期生產的輕機槍庫存和產能也不能說廢就廢
所以英國拿著這份報告說
"那我們就走第一種多槍主義,一架戰鬥機一次配上10挺輕機槍那一下就消耗完了嘛,哈哈"
"重機槍雖然有威力接近機砲而射速/彈幕/持效性接近輕機槍的諸多優點,但提早點機砲的
科技樹的話就可以早點迎接全機砲時代,那就跳過中間這級吧"
事實上,不想在機槍上停留過久,這也是當時各國的主流想法
美國則是看過這份報告後想
"幸好我家的輕機槍產得沒那麼多
那果然維持現有的路線往重機槍發展會在未來幾年內最吃香"
"那就決定初期走輕重混搭的多機槍路線,等輕機槍庫存耗得差不多而在戰場上也不夠力時
就走全部重機槍的多槍主義"
"而重機槍多槍主義穩住戰局的時候,我們就有餘裕發展多種大口徑機砲,等重機槍也不夠
力時就有一堆機砲可以上啦 無痛接軌多棒!"
當然現實都沒有預想的那麼美,對手沒必要陪你設想的劇本走
於是英國第一場大規模空中硬仗 - 英倫空戰時
對手已經是經歷過西班牙內戰和法蘭西之戰的勁旅 - 德國空軍
早就把防彈裝甲和自封油箱發展好並實裝了
結果就是英國人發現自己的武器口徑/數量理論沒想像中好用
即使有噴火這種足以追著109狂鋸的優秀飛機
把對方全身都鋸爛了,還是很難殺死裡面的駕駛
所以只好提前把不成熟的機砲科技實裝,並在實戰中對各種初期不良問題幹聲連連
不過幸好法國人留下來的HS.404實在優秀,排除缺點後是足以用到韓戰的優秀機砲
加上輕機槍多槍主義也不是全然毫無優點
英國主流做法不是把八挺槍全聚攏在同一交會點
而是兩兩各自交會形成由前到後四處交會點
反正瞬間火力比想像的差,那就不追求瞬間火力,而將彈幕優點發揚到最大
一般除非你佔到極佳的後方射位,否則敵機穿越你射擊準心往往只有不到一秒的時間
除機砲外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給到足夠的毀傷量
可是當你撞進英式安排的這種彈幕時,很容易左翼端中彈時,一路被洗到右翼端
就算只是橫向穿越它的準心,機鼻一中彈,沿著座艙到尾舵都被洗一身
就算每一發威力都很差,總有幾發會Luck Shot矇到要害吧?
這對當時訓練時數和實戰經驗不如對手的RAF來說是很甜的優點
而且8~12挺機槍往你傾洩曳光彈瀑布的視覺威嚇力也很強
德軍Bf110和Ju87的槍手就經常抱怨
"當對方用8~12挺機槍朝你正面洗過來時,我們卻只有區區1~2挺7.92mm可以還擊
這太不公平了吧!?"
所以之後轉往機砲路線時,小口徑機槍還是一直如影隨形的擔任擴大火線範圍的輔助角色
成為英國的優良傳統
而之後就進入四門希斯潘諾的超殺全機砲時代...
當然英國這種發展路線可不是證明.50無效論的旁證
後期噴火8 / 9 / 14 / 18等兩挺.50 + 兩門砲的武裝還是深受駕駛歡迎
再怎麼說兩挺.50的效率還是比四挺7.7mm好
英國在埃及的高空型噴火Vc甚至在面臨減重以提高高空性能的課題時
不是保留最後兩門機砲,而是把原本的四槍二砲全拆,決定換成兩挺.50
這也說明了.50在持續火力和威力的折衷上有過人之處
只是既然英國當初決定快點跨過這個路線,就沒打算在這逗留太久
.50生產得不多RAF自然配備得也少了
而參戰較晚,思考上較無前次大戰包袱,資源又豐沛的美國,基本方針正確
初期輕+重的多槍戰場威力和庫存消耗速率跟當初的預估差不多
雖然發現M2 .50 cal在機鼻需要穿槳時有循環射速下降太大的問題
但當時的軸心國敵機很少扛得住美機的掃射
(當時美機需要擔心的反而是飛機性能劣於對手,怎樣可以佔到位開火才是問題)
而將重機槍移往機翼安裝位置,並將機上武裝同一成全部重機槍的路線後
在威力、彈道、彈幕、 持久性等各方面達到了高次元的平衡
就算M2初期有可靠性和安裝法問題,時不時有幾挺會故障
但反正裝一排,總有幾挺沒啞可打,保證火力輸出
就這樣開啟了美式多槍主義的黃金王朝...但途中卻出了岔子
原本預想會順利發展的機砲,37mm這種特大口徑的還算順利
但用途和安裝位置畢竟比較受限
相對高通用性的20mm這邊卻發生問題
原本有三款備選的款式,一款太大太重不好塞,一款因經驗不足仿造失敗(MG151)
而且兩者都因為歐洲陷落而斷貨
而最優秀也最適合 (而且當初自己也掏錢參與研發) 的HS.404 = 希斯潘諾
卻因為自己官僚主義導致的僵硬生產體制
不肯接受英國已實證有效的改造建議而繼續保有初期的故障特性而延遲裝備
演變成航空用的M2 .50 cal超齡服役好幾年而且退不掉的窘境
好加在軸心國沒有太多重裝甲大型多發機要給美軍攔
配上後期高效的API彈鏈證明M2機槍依然寶刀未老
在太平洋這邊直到44年甚至45年都還能有效點燃or拆解日機
所以除了裝不了軸砲又實在很想裝機砲穿甲掃場的美國海航
硬扛著故障壓力提早讓M2 / M3機砲上馬
美陸航就是一路等到都改制成空軍,M39成熟後才武裝路線整個轉往20mm口徑
可以說美國因為M2經典性的高通用性+高性能
加上對手沒有端出讓機槍徹底無用的空中目標
即使自己犯錯讓通用機砲嚴重遲到,還是贏了戰爭
與其說這種"重機槍多槍主義"是王道,不如說頗令人有"歪打正著"之感
德國的場合
則是原本跟英國想的一樣,不想在中口徑重機槍這邊停留
但7.92mm後來實在不夠力 而20mm能安裝的位置又限定在那幾處
最後就是拉出了MG131這種"反正怎樣都比7.92mm強啦"的東西當替代輔助火力
然後該國的中口徑發展也就停留在那裡
在後期滿天四發重轟和厚皮大號戰鬥機在你領空竄來竄去
HP算是相對沒那麼高的噴火和野馬,偏偏性能又好到讓你咬牙切齒的處境時
如果有雷射砲或電漿砲,德國人大概都會拼死想把這些東西塞上飛機去拼瞬間輸出
追求"誰被我瞄到就是直接死!"
哪還有閒情去發展什麼多槍主義?
至於日本
初期零戰的武裝配置就是體現了這種"腳踩輕機槍,跨過中口徑重機槍,直上機砲"的思想
"打戰機用小機槍,打轟炸機用機砲,你看這安排多完美啊!"
初期在中國戰場打中國那堆I-15和I-16和其他二線舶來品時
由於零戰的性能優勢 加上這些飛機HP不高,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武裝的問題沒突顯出來
等到突入太平洋戰爭後
"對手的速度都好快,停留在準心的時間都好短!"
機砲低性能,導致對戰鬥機效果低下的問題開始突顯出來
而比較能保證機砲也敲得到的雙發 / 四發轟炸機 又經常讓日方飛行員惱恨:
"這個命中數應該夠死兩三遍了吧!?這鎖血了是不是?"
而變成多數時候只有兩挺7.7mm可靠的窘境
但因為安裝位置(穿槳射擊)的關係,這兩挺7.7mm的射速又比理論要低一些
使得飛行員大嘆
"(對噴火/颶風等英機) 就算彼此都使用7.7mm 對方實質火力是我們四倍以上"
而對方有防彈,但我方不防彈,又進一步把問題惡化
日軍能在這種局面下熬過戰爭初期還佔據上風
靠的是飛機傑出的運動性能 和飛行員高昂的戰意和訓練
並不是因為日本的空中火力發展走得比人前面
日本陸軍正是忍受不了這種局面,手上又沒可用的20mm
於是逆向仿製並改造美國白朗寧M2,搞出了ホ-103
就算使用輕裝彈,還是讓使用者大讚"與小口徑不同次元"
在ホ-103產量不夠時還搞了一段時間的輕重混搭
等重機槍產量拉上來之後就大方捨棄了輕機槍
所以日陸航在擺脫輕機槍的方面,比日海航來得乾脆
但這種"不夠用了再說"的被動進步做法
也讓日本陸航在ホ-103上又停留過久,拖延了ホ-5的開發與部署
許多日粉吹捧的空氣引信マ弾,其實只是簡化加工難度
提高可靠性 "順便"提高裝藥威力的產物
並沒有因為這種彈頭讓12.7mm的殺傷提高到難以置信的地步,而讓ホ-5可以延遲裝備這種事
反而是前線拼命催促"別讓我們一直用這種代用20mm,快把正格的20mm端來!"
而マ弾也要升到20mm口徑才大放異彩
這種彌補口徑先天不足的彈頭,反而是日本陸軍在發展通用機砲上步伐相對遲緩的象徵
海軍的話...則是
"頭都洗下去了,20mm再難用也要把它改到好
在那之前飛行員靠技術和根性把這門砲練到能用,別扯代用口徑的事"
所以就是我們已知的故事:
前期飛行員咬牙苦撐,九成擊落數都靠兩挺7.7mmやり込み出來
而這種堅持跨過中口徑,在機砲上搶進度的做法,就讓中期零戰得以上了新的九九式二號砲
所以海軍在20mm口徑級的發展上,的確領先於陸軍的同行
但因為零戰機翼結構較軟弱的先天限制
加上雷電、紫電改、烈風這些結構和空間條件較佳的機種偏偏又嚴重延遲
還有兵工廠產能滯後的問題...使得海軍沒能早早迎接全機砲時代
在大半主力仍是零戰,沒法多裝砲
而兩門彈道發散的機砲也不夠用的狀況下,還是必須依靠機槍作為輔助火力
於是基層的怨氣爆發了:
"什麼年頭了,敵機都變多快多硬了,進入你準心又都只有一瞬間,誰還有那個閒功夫用
7.7mm慢慢鋸啊!?"
缺乏中口徑重機槍的海軍終於意識到自身這個想跨口徑但又轉骨轉不太過去的軍種體質
於是跟陸軍一樣仿了美國白朗寧 (然後很神奇的又跟陸軍搞成不同口徑 彈藥沒法通用)
搞出了13.2mm三式重機槍
一開始因為產量小+缺乏信心,只在零戰五二乙上試驗裝備
沒想到這個只在零戰右邊鼻孔孤零零一挺的不對稱裝備,就讓飛行員大讚"機槍又有用了!"
(當然飛行員也不是沒有抱怨,槍身太大導致後槍身嚴重突出儀表板,在飛行員瞇眼靠向瞄
具時會頂到右肩造成不適,還有排煙震動等問題)
眼看擋不住前線駕駛日漸高漲的換裝呼聲
於是在零戰五二丙上正式取消了過時的7.7mm,並好上加好
在翼砲位置外側再追加兩挺重機槍
有些零戰粉會批判這種重武裝路線毀了零戰的平衡,但這是謬誤的想法
因為在正式重裝化的五二丙規劃時,原本是要搭配帶水噴射加力的栄三一型
以多出的200馬力彌補增重帶來的性能損失
結果栄三一型的量產失敗導致五二型沒能變成五三型
帶轟炸能力的爆戰六二型沒能變成六三型
才使得這兩款零戰成為系列運動性能谷底的代表,並不是武裝本身的錯
甚至有些飛行員認為乾脆把兩門九九式二號拆除
改成五挺重機槍的零戰,還可以容納更多備彈,更適合打美機
就知道這種武裝和這種重機槍多槍主義,在空戰中確實有其價值
看向帶金星的零戰五四型,依然保有這兩挺重機槍而沒走輕機槍的回頭路
就知道這個進化路線是對的
海軍當初因為資源有限,想重點投資最有未來性的口徑
跳過了這個折衷武裝,不能說他們錯
而且"不防禦"的思想 也跟這種口徑選擇有關:
"反正下一個世代大家都是用機砲了,想讓戰鬥機具備可防禦機砲的防彈裝甲,在可見的未
來內根本是無稽之談"
"加強飛行性能,提高迴避敵彈機率才是空中戰的發展正途"
"那反正都要加強性能捨棄防彈,不如一開始就不考慮防彈,用性能壓贏對手快速贏得戰爭
才是符合我國短期決戰思想的正道"
結果也是那句老話:"對手沒必要奉陪你的劇本"
日本沒想到它的對手在重機槍這個口徑上停留那麼久,一用用到大戰結束
一開頭不擋是因為你打不到我,開始會被打到後還是滿腦子在想怎麼用性能去壓過對手
而不是反思是不是該帶點基本防身裝備
(初期飛行員看同僚死傷只會覺得那是運氣差,後來看血流成河受不了
不是沒有提案過,但又被高層的精神論擋下)
等到開始認知防彈的重要性,和中口徑重機槍的存在必要性時
大局已經底定,不是這些改變能扭轉得了了
--
如果有一架敵人轟炸機飛到魯爾工業區,我就不叫戈林,你們可以叫我邁爾!
赫爾曼‧邁爾(戈林)
Hermann Wilhelm Gor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3.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3779171.A.08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