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殘劑開放預約候補!沒平台沒系統,地方各自想辦法 醫院電話被打爆】
👉新冠肺炎COVID-19/即時疫情更新、生活防疫懶人包 >> https://bit.ly/3bmnnzf
上午宣布殘劑開放施打的政策後,醫療院所的電話被打爆,大家都在問:「怎麼預約?到那裡登記?可以同時預約多家院所嗎?」
由於沒有統一預約系統,指揮中心只公佈原則、沒有配套,意思是要地方各自為政。新北市長侯友宜不滿地指出,上午政策公布後,造成第一線醫療院所很大的困擾,民眾也會質疑是否有特權施打的問題…⬇️⬇️⬇️閱讀全文
各自為政意思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關於車禍案例紀錄
案例
早上騎機車載小孩上課時撞到從巷子忽然衝出來的轎車,還好有緊急剎車人沒有太嚴重的外傷,只有撞車導致龍頭往左偏撞到左腰,剛好當天晚上有人取消,可以馬上處理。
症狀
一開始只有左腰有撞擊的黑青腫痛,中午之後慢慢開始有以下的症狀:反胃的感覺、肚子痛、胸口悶,不好呼吸的感覺而且會一直不自覺的大口喘氣、頭緊緊怪怪的,然後全身上下輪流怪怪的,一直這裡痛痛那裏痛痛,然後左腳明顯會比較痛。
會自覺很「ㄎ一ㄤ」,雖然意識是清楚的,但是大腦怪怪的,對話需要多聽幾次才有辦法知道對方意思,無法正常的思考,有一種好像是被一層膜套住的感覺,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豆花處理起來覺得原因是:強烈快速的衝擊導致很多筋膜位移,像是脫軌一樣的狀態,筋膜傳遞的訊息是錯亂的,太多筋膜傳遞的訊號都是:我是誰、我在哪,導致大腦錯亂,代償、筋膜連動關係都很怪,所以人才會思緒錯亂、很「ㄎ一ㄤ」。
檢查、處理思路與順序
眼神看起來有一點無神空洞,觸診覺得身體整個是散架的,三個軸線明顯對不上,手、腳與軀幹各自為政且又個別有自己旋轉的方向,全部張力以胸口最明顯最緊繃。
胸口張力明顯是一個扭轉的方向,應該是兩手緊急煞車握緊龍頭瞬間左轉扯住的,要讓上半身先順著左轉,讓頭頸與胸椎先對上,再躺著用牙籤輕輕引動胸口的皮,讓讓胸口筋膜可以流動。
然後反胃的感覺變得比較明顯,因為左骨盆被扭&撞導致腹部肌群拉扯張力過大,所以胃被擠住,讓腹部筋膜跟胸腔對上,胃才不會背擠到,反胃狀況才比較好。
接著就他就覺得頭後面緊緊的,摸起來枕骨的地方好像被拉住,摸起來張力是從兩手來的,準確一點是兩手十根手指卡住,手指因為很大力的緊急煞車整個卡住,尤其是兩手中指卡的最死,鎖住橫軸扯住枕骨。先處理右手終端筋膜再處理左手的,把兩手中指終端筋膜鬆開之後下臂、上臂的肌肉就鬆掉很多,接著讓上下臂對上,接著讓肋骨能動,對上肩膀脖子,讓枕骨的拉力鬆開,頭就好多了,他自己說:「感覺右邊整個都對上了,但是左邊好像還是散掉的,左側頭好像隔著一層膜的感覺。」
摸起來是左邊骨盆與腳的力線是斷掉的,車禍撞擊的時候左腳應該也是有稱受很大的撞擊,就請他躺著,找到左腳對上骨盆的姿勢,輕輕搖動一下,感覺到左腳小腿內側有筋膜瞬間滑開一下,他才覺得人正常了,整個思緒有回復正常。
前面這些只是先把軸線對上,但是個別的卡住還是存在,一些細小的錯位其實還沒有真的解開,尤其是直接衝擊的兩個手腕,再稍微放鬆,讓人能活動,但是後續應該還是需要再處理,畢竟這樣的衝擊卡住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結束時她說:「解開之前一直在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有趣的經驗,解開之後才會開始覺得害怕,才有辦法哭得出來。」這應該就是情緒會留在筋膜的一種可能吧,沒有去處理而被埋在筋膜裡面,當筋膜解開之後,情緒才有辦法流動。
#強大衝擊會到身體的甚麼地方很難說
#台大武學健康養生與結構治療課程
2021.5.2 豆花藥傷科
各自為政意思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 | 盧斯達 on Patreon】
據說《立場》因為拍攝到示威者的高清照片而遭網民非議,傳媒界類似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據說以前《01》都有類似事件。這個問題的辯論中心,是遮 (面) 與不遮。如果幫你遮,就好像是不中立不客觀,但如果不遮,就有可能被懲治機關拿來看圖認人。雖然說現今監控科技發達,現場有人拍直播、街道又有CCTV,致死傷也不一定是記者做成。不過放在記者前面的這條道德題,仍然成立而不斷縈繞。
據說有些人為記者辯護的時候,表示這就是記者專業,記者必須不偏不倚去記錄,不能偏私,要分開記者和抗爭者身份。我沒有讀過新聞專業,新聞學是怎樣看,我不知道。只是覺得廣義而言,香港太現代、太講專業,很多問題都是這樣形成,也是香港人經常一盤散沙、非國族化的原因之一。「專業」或者職位,是現代產物,好像醫生、律師、記者、老師、醫療人員……專業背後是一套信條 (code),也是意識形態。例如早前醫護界希望政府封關,就搞罷工,但他們早就表示不會停止緊急和必要服務,源於護醫人員的「天職」就是救人,因此罷工雖然歷史性開展,但政府還是等到你自己完結,沒有封關。政府呼籲醫護人「緊守崗位」,就是說「社會的事你理來做咩,顧惦自己就好,關你撚事」。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記者也是如此,記者的信條,再複雜也大概不出「求真」這一條,然而信條有時會跟現實衝突,例如不幫人遮樣,可能令自己雙手有份染血 (令對方也有危險)。然而專業主義,就是要求你先是專業人,然後才是香港人;跟普世價值或國族主義講「你先是香港人,然後才是XX師」不一樣。記者確實沒有必要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因為記者不是抗爭者。最壞的情況,真是可能因為「客觀求真」而令人被捕。相片尚且可刪,但各大媒體的直播,對搵人而言就更加詳細和便利。因此我們最終都要面對,傳媒是傳媒,不是抗爭者的朋友。當然不是說要打記者,不過防著總是好的。
抗爭現場要由傳媒廣播出去,有時抗爭有效與否,跟上不上到傳媒有關,所以長久下來就可能對雙方的關係有天真的想像。要好好保護自己,就是防人,不只是記者,而是防所有人。
不是對記者特別不友善,只是各種不同職能之間,只有各安天命。
如果記者突然為抗爭者提供便利,先做一個香港人,然後才是一個記者,他就不是一個記者。他就摧毀了自己 (其中一個) 身份認同。這以群體利益為先,當然值得景仰,但世上還是會有其他記者熙來攘往,我們不能寄望對方就是那個真命天子,不能期望對方會護著我。
就好像我們之後也學懂了,法律界是很專業的,他們在政治問題的切入點,總是以自己的專業利益出發,否則他們就不是專業了。國安法,他們第一時間是問,特首指派自己人法官的問題,如何違反政策承諾,跟一般人關心的「我是否會被定罪」,頗有距離。我們很難叫楊岳橋不再是楊岳橋,很難期望他們承認XX (自填) 已死。專業和現代性的問題,就是在專業信條的耳濡目染下,專業人士必須跟民眾保持距離,而距離慢慢固化,成為了群體分裂、各自為政、意見紛紜的濫殤。
英國殖民政府以來,政府都喜歡如此,方便分而治之,所以功能組別,只講自己界別利益,與香港人disconnect也再所不計,因為「專業」本性如此,功能組別只是強化這種邏輯。就好像法律界人士說,你做法律界不能覺得法治已死,也就是專業人士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信仰不認真,只是應付,虛與委蛇,那麼這個專業還算甚麼呢?不過我個人就覺得,虛與委蛇是不錯的,因為這令你回歸群體利益的可能增加。基督徒說,這世界非我家,便是對屬血氣的一切虛與委蛇,雖然應付,但不是真心相信,視之為終極。
我們真心相信的,是自己的香港人身份和香港人利益,其餘的事,都不是究極,到必要時候可以放下。儒家說君子不器,就是這個意思。雖然現實上大家都在溝渠,但分別就是你有沒有抬頭看天上的星,你的內心有沒有比自身專業更高的信仰。
當然這是一個希望,一個進步的方向,但大多數人都是「器」,因為很多時候要當器物才能謀生,或者他們真心陷溺進去了。這個時候,只能獨善其身,丢掉幻想,多防著就好。太過現代的社會,都是太過驕傲。專業人士的傲骨,有時令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屬性。我是游民而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看得到。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不只是一個笑話,而是專業主義的寓言。你覺得自己也是香港人,那你就應該盡量多關心病人生死,而不是只埋首手術有多精確、有多orthodox。人都死了,醫生的榮耀又算得上甚麼?
訂閱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各自為政意思 在 各自為政造句救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各自為政造句救星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负荆请罪造句- 语文迷、各自為政造句救星、負荊請罪意思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各自為政意思 在 「溝通」比「分工」更重要!Facebook 跨部門溝通的3 大做法 的推薦與評價
1993 ~ 1997 年間,索尼成功減少25% 負債,獲利從153 億日圓提升至2020 億日圓。 不過,這個做法也帶來了另一項隱憂:「各自為政」。當各部門管理階層 ... ... <看更多>
各自為政意思 在 各自為政造句救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各自為政造句救星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负荆请罪造句- 语文迷、各自為政造句救星、負荊請罪意思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