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首顆百岳get😝
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人超級愛爬山了,尤其爬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更能體會人生各種哲理,直到人都已經在山下了,內心仍是感觸良多。必須趕緊分享給大家~
事實上,我並沒有特別喜歡爬山,偶爾假日跟朋友爬個半天郊山,下午還可以沖澡有自己的時間,對我來說挺舒壓的。但如果要跟著他們好幾天野外登山,光是要睡帳篷無法洗澡這件事(公主病?),就會讓我直接拒絕他們,畢竟爬山是為了舒壓可不想變成壓力。
這次合歡單攻西北峰朋友成功推坑,單純是自己下半年的關鍵字為「脫離舒適圈」,加上小時候跟學長去武嶺對合歡山的美景一直很憧憬,抱著體驗的心情勇敢報名下去。先說本人過去一直沒有百岳夢,不然公司補助爬玉山、雪山早就報名了XD
當然,我認為想做好任何一件事,行前的準備一點都不能馬虎,就跟投資一樣,不可能您完全沒做任何努力,完全不理解市場的運作,就想用任何「輕鬆」的方式永遠穩定獲利。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嗎?投資進場前,本來就要清楚進場目標,預先把最壞的情境都想過一輪,獲利(攻頂拿下百岳)就是投資本質做好的附屬品。
所以,答應學長單攻合歡後,我做足了各種準備,上網爬文、看youtube,買了登高山的各種保命裝備,畢竟登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跟一般郊山層次是完全不一樣,高山上的天氣更是瞬息萬變,隨時都有突發狀況,行前的準備與心理建設當然不能少。連資深山友都會遇到高山症斃命了,因此,在行前我也認真看待這件事,刻意調整自己的作息,本來習慣晚睡的我刻意12點前入睡,8點起床,也多次練習早起負重登郊山,讓身體習慣早起登山的節奏。甚至愛喝酒的我,行前一週幾乎是滴酒不沾,就是為了保持登山最佳狀態,從而降低登山風險。別人笑我浮誇,但我覺得想做好一件事,本來就是要犧牲一些東西。
行前我們大概就知道,這次的單攻天氣不會太好,但也不至於不能爬,我們討論了各種撤退計畫後,隔天仍認命早起。登高山沒有睡飽的權力,我們大概睡了5個小時就前往登山口,凌晨5:30開始爬。
爬北鋒真的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由於北鋒的一開始都是陡坡,爬起來真的很崩潰,除了天氣滿冷,再加上要適應高山的高度,呼吸很容易亂掉,導致很喘或是過度用嘴巴換氣。因此剛開始每爬升100公尺都眼神死想丟包包下山,好在同行的山友根本是天使,讓我們可以適應自己的腳程與節奏,沒有因為他們是馬拉或潛水好手等,就拋下隊友自己飛速往前爬。反倒一直提醒我們可以喝水、簡單休息,但不要停太久讓身體又涼下來了。
儘管攻頂的一路上,幾乎都是霧茫茫,但漸漸地我已經可以慢慢享受登山的美好,就算是霧茫茫也是另一種美,至少有著一群貼心的山友們一起鼓勵講幹話,在高山上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更是另一種美。於是,我們竟然悄悄攻頂北鋒了…
我們在北鋒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討論接下來的行程。考量天氣狀況依舊不太穩定,我們小爬了一段前往西鋒的山路後,覺得西鋒的陡上陡下,更不利於雨天爬,於是就開始我們的撤退計畫。沒想到再度回到北鋒,已經烏雲散開、雨過天晴,眼前的美景既震撼又感動,不愧是百岳跟郊山完全不一樣的壯闊感…
既然西鋒這顆百岳因為當時天氣實在太糟放棄,但我們不因此覺得可惜。反倒回到北鋒遇到大景,瘋狂拍了一輪大景網美照XD。規劃下山或許還可以撿個東鋒、主峰或石門山等百岳。
正當下山在合歡遊客中心先吃碗熱騰騰的關東煮時,沒想到穿著像花朵的我,竟然招來虎頭蜂,意外地被叮了,好在神隊友馬上用紙碗幫我把虎頭蜂撥開,再用碗先蓋住,讓虎頭蜂不至於繼續攻擊我.. 還專業的拍了虎頭蜂的照片好帶去醫院,並火速載我前往醫院。
前往醫院的途中又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內心有點內疚,覺得自己帶衰,內疚感再加上第一次被叮,手指的灼熱刺痛感加上暈車,分不清我到底有沒虎頭蜂的過敏體質,讓我面露難色也有點情緒化,好在沿路神隊友不斷安慰搞笑,甚至跑腿幫我買冰塊冰敷,讓我順利抵達醫院,心情也慢慢平穩下來
也突然覺得,如果想看看你的伴侶可不可靠,真的可以一起登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畢竟登高山太多突發狀況,是可以最直接觀察對方危機處理能力以及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是否有同理心去安慰你的人,如果能一起平安下山,當然挺值得託付終身。
儘管這次因為虎頭蜂事件,東峰、主峰和石門山只能先pass,但山一直都在,人與人之間的協助幫忙更是這次登山最感動的亮點所在。人生不也如此,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那就盡可能調適心情,勇敢面對、尋求解決方法,烏雲不是要找你麻煩,只是要你知道,雨過天晴後的美好。😍
合歡北峰可以煮東西嗎 在 趣健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最美好的時光:人生無憾過日子🎵
📌有這麼一天,我們必須說再見!
📌人一生要活得精彩、走得帥氣,走的時候不要管子、不須維生治療;死後大體器官要捐贈,不要追思葬禮,也不要墓園墓碑;想我的時候,就到合歡北峰來看我。
📌人一輩子,就該留下一些能感動自己的事,我就是不想一輩子過著一成不變的人生!......
----------
🙆🙆讓葉大哥用瀟灑的文筆,帶您走向逆齡生活吧。
最美好的時光
-享受金齡生活的16個看法
本來我想寫的是「人生的下半場」;但是,究竟人生的下半場什麼時候開始?人生如果是一場棒球賽,大部份人會在第7局碰上關鍵的一局,但是常常第九局才是最好看的那一局;就如同人生沒有絕對的高峰,也沒有所謂的下半場可言,最後一局、最後一棒也可能逆轉勝。
我不確定在什麼時候我跨入了我的金齡期,好像沒有一個絕對的時間點。不過,認真想想,65歲是我人生另一個階段。大多數人在65歲時退休,但我在65歲時還在工作,但是卻意外發現得了淋巴癌,也從這個時候,我開始思索應該如何過不一樣的日子,也許正是在此時,我開始了我的金齡生活。
我如何來過我的金齡生活?我歸納了16個想法,希望能給其他同為金齡族一些參考或建議。
一、忘了過去,迎接未來。
我現在絕口不提過去的那些豐功偉業(glory, glory past)。現在有人請我去演講,我只想多談百岳、運動、健康與生活;我不太願意談SARS、健保、WHO、醫療網那些過去的往事。
在我的認知裡,現在和未來更重要,我規劃未來的夢是什麼,要嘗試什麼新東西,或是思考我還能推動什麼工作,實在沒有時間去緬懷過去。當然,我對時事當然也有很多想法,但我告訴自己,讓該負責的人去煩惱,我不想依老賣老、指指點點,也不想活在過去,努力過好當下、籌劃未來。
二、平安下山最是珍貴
登山,一定要登頂三角點嗎?我登了這麼多山,覺得似乎不該這樣定義;當然爬到最高峰,與三角點合照,象徵了征服它,在自己的登山紀錄裡又多了一座,不過仔細想想,這其實蠻虛榮的。
事實上,在登山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啊,我已經平安回來了!」登山途中,可能會碰到颱風,可能會遇到下雪,可能氣溫非常寒冷,或者遇到山崩落石,各種危險的狀況都可能發生,這樣的過程是會讓人終生難忘的,絕對不只是那張踏上三角點和石碑合影的紀念照。同理,在生活上也是,不管是家庭或事業,平安走過,才是最重要的。
三、幸福感不是靠金錢和權勢
金錢常常只是一個數字,讓你覺得有安全感,從某個角度來看,和登了多少座山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被拿來做比較,或是做為炫耀的成績。
或許職位權勢可以讓人有成就感、進而有所改變,可以讓人有所感動;感動人的應該是事,不是職位帶來的那個職銜,頭銜也是一種虛榮,權勢也是帶不走的虛華,人們只會記得你做了什麼,而不是你當了什麼!。
四、年齡也只是個數字
不要被年齡這個數字騙了!一個65歲的人可能比一個50歲的人心理更健康、身體更有活力、鬥志也更強,而健康、活力、鬥志都和數字無關,不需要因為自己年齡長了,就自我設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想做,就去做!
五、學習與疾病共舞
雖然年齡只是個數字,但是與這個數字息息相關的副產品就是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老化是自然的變化,目前科技還沒辦法改變老化的現象。
年紀大了,要完全沒有一些毛病是不可能的,但是疾病與自身的活力不一定相關。 有些毛病是一定會發生、一定會面臨的,例如會越來越胖、會腰酸背痛、血壓和膽固醇可能會變高等等,問題不在會不會發生,而是要如何因應。
我這輩子第一次因病住院,是因為騎自行車摔斷了鎖骨,第二次就是因為淋巴癌,但這些都沒有影響我的生活,反而讓我開始意識到我已經在打我的第七、八、九局,必須在目前的情境下,學會改變戰術;我們必須承認老化帶來的影響,也必須學習如何克服它或者與其共存,至少讓它不影響我們的生活。
六、將工作排第一順位
大多數過了65歲的人,都覺得就該享清福了,或者含貽弄孫。但對我來說,我還是把工作排第一,至少工作、生活、家庭要取得平衡。當然這裡,我說的的工作和我年輕時的工作是不一樣的,現在,我盡量簡化我的工作,動腦動口不動手,我可以訓練、培養更多的人,不用事必躬親。
生活、家庭都是一種人生閱歷,是一個基本面,但是若最終想要達成自己的信念、要進一步能改變社會、改變環境、對更多人有影響力,還是要靠工作才能達得到。台語有個詞叫「老夥仔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你若不做,年輕人就得去做,還有能力,就盡量去做吧。
就算是兒孫滿堂,生活無虞,也不是生命最終的目的,而是人生的過程。如果能夠工作,就繼續工作,雖然不一定每個65歲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但此時工作的定義應該是一種任務,例如做志工、做環保,不論有沒有收入,一旦自己定下了一個任務,就要去完成它。
七、兒孫不能當生活重心
我有三個兒子,三個孫子,每個星期也都會安排分別跟不同的兒孫聚會,但我不會把他們當成我生活的全部;我也不會指望倚靠兒孫或老人年金來過日子,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要面對,他們也需要各自獨立,各自負責。
八、學習新事物
不斷的學習新事物,目的無非是讓生活更豐富、更五彩繽紛;對健康、對預防老年癡呆都有幫助,也讓身心保持在活力滿點的狀態。
新事物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動態的,像我在學習划船、學泛舟,還想學衝浪、飛行傘;一種是靜態的,琴棋書畫什麼都好,但我現在的目標是學薩克斯風,雖然很多人跟我說我是自討苦吃,要上得了台也要練個十年,那就十年吧,也沒什麼不對啊!
要工作就必須要不斷學習,過去的歷練、經驗,不是包袱,是資產。但現在與過去工作的環境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這其中的差距就要靠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
九、隨時散發正能量
在與朋友、同僚、夥伴互動的時候,要讓他人感受到跟自己一起時是愉快的、正面的、能被自己帶動的、能被激勵的;相對的,儘量不要去跟負面能量的人來往。當然,我相信若自己有正能量的特質,就不會想去和負面的人有交集。
十、與老伴培養共同嗜好
要能夠長久相處,一定要有些共同的興趣,如果沒有就會變成亦離亦合,長期下來隔閡就會越來越大,這是很痛苦的。那就不像是伴侶,嚴重一點就像北韓與南韓,把家庭搞分裂,家也不像個家了。
十一、有自己獨立生活的時間和空間
這與家庭之間的關係並不衝突,再者麼親密的人也不可能天天黏在一起,有自己的獨立時間和空間也不是就拿來拈花惹草,就是將時間去做分配,一部份是家庭,一部份是工作或朋友,另一部份是自己。
也就是說,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不需要和其他人分享,不用解釋或在意其他人的想法,自己幫助自己成長,維持完整的自己。
十二、捨去無關緊要的事物
東西能丟就丟,事情也是。
我常說,「教不會的學生不用教、沒有用的事不要做、沒有用的話不要說」,尤其是那些只是為了討好別人而做的事,那是不必要的,散發正能量和討好別人是兩回事啊!有些員工,你怎麼說、怎麼教都學不會,罵也只是讓自己痛苦而已,他既然完全沒法改變,那就不用說他了,把他擺在適當的位子就好了。
舉個例來說,我自己做了一個很大的改變,我的西裝只剩一套,冬天和夏天都是穿同一套!現在我只有在重要的時候才穿上西裝;皮鞋也只有一雙,其他的就是不同功能的運動鞋、登山鞋、雨鞋、朔溪鞋等等,不需要的東西就丟掉,不要不捨得,很多老人都會堆積許多的東西,那些都是負擔。
不只是東西而已,事與物一樣,把事情化繁為簡,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做沒有意義的事。
十三、想到就做,不要猶豫
有些事如果現在不做,這一輩子就不會做了,也不一定有機會做。特別是在金齡階段,不要只是想像;想,是一種智力;做,才是一種能力!不要老想著等到有錢有閒的時候才去做,那時候也許沒有能力、沒有體力可以去執行了。
想做就去做,不要給自己未來後悔的機會。
十四、旅行不是到此一遊
旅行可能是老人最能滿足的夢想之一。但旅行不是到此一遊而已,旅行的目的還是在學習,「open your mind, open your eyes.」。感受世界和自己想像的是不一樣的。在旅程中,可以看到許多新鮮的事物,也能反觀自己,甚至能夠改變自己,旅行會碰上許多值得用心學習及體會的人、事、物的。
十五、自己烹調才是美食
有些人喜歡找各種美食餐廳去用餐,但我總認為自己煮才好。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男高音帕華洛帝,他寧可吃到胖死也要自己煎牛排,我覺得他是對的。自己煮,當然不比大飯店或名廚做的好吃,但是自己動手,你會更重視料理這件事。
食物要美味,食材很重要,新鮮就會好吃;要到處尋訪美食,不如自己學習,從新鮮食材開始,到好的調理方法,對健康會更有幫助。飲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面向,當瞭解到了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後,便會開始注意什麼烹調方法是健康的,什麼食材是健康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自然會慢慢的遠離。
十六、簡單生活才是健康
不用羨慕別人多采多姿的生活,make it simple!選擇幾件自己喜歡的事去做、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日子,讓生活變簡單。我喜歡住帳蓬自己野炊,但偶爾我也會去住高級的飯店,這樣做的初衷,就是一種體驗。把生活單純化,回歸自然,接近自然,會更健康!
合歡北峰可以煮東西嗎 在 合歡山禁野炊太管處:禁用卡式爐.高山爐煮食-民視台語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 營火、野炊」的告示牌,卻有民眾在管理處前的休息區,用「卡式爐」煮食物。 ... 不管是不是卡式爐或高山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都不行 煮東西 , ... ... <看更多>
合歡北峰可以煮東西嗎 在 請教合歡山裝自行開伙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合歡山的滑雪山莊附近是否可以自行帶汽化爐煮食? ... 滑雪山莊旁邊有很大空地啊,應該可以炊煮吧? ... 滑雪山莊四周空地都有人在露營了... ... 以前印象中有 ... ... <看更多>
合歡北峰可以煮東西嗎 在 [問題] 合歡山北峰可以煮泡麵嗎?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預計北峰和西峰一起走
早上開始走,中午勢必在山上
本想說吃個熱熱的,想帶登山小爐子煮
個泡麵,想問去過的山友們,北峰一路上
有寬一點平坦的、稍微可以遮風的地方煮東西嗎?
還是那邊根本禁止煮東西的?
因為想說有人會野營,應該可以煮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55.226
※ 編輯: Crradoe 來自: 114.36.55.226 (12/03 11: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