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錯誤與偏差的毒品查緝政策的惡果】
大家好, 鳴人堂 專欄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第六回上線了!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全文看這裡➡️ http://bit.ly/2K0n1nK
新北地院於今年9月30日以109年簡上字第389號刑事判決,將警方違法取證所取得證據均予以排除的無罪判決,不但強調司法捍衛法治國的使命,在判決理由中也完整重現目前警方「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的第一線現場。
這則判決中最主要的爭議事實是,警方執行臨檢盤查卻演變成「車輛搜索」、全車駕駛與乘客「通通抓回派出所強制驗尿」的合法性爭議。法官不厭其煩地重申法條與最高法院「檢查交通工具與搜索之區別」、「臨檢與搜索之區別」的判準。合議庭認為,警方沒有搜索票、不符合無令狀搜索要件,卻 #假借臨檢之名進行一連串一錯再錯的違法程序,因此賦予最嚴重的法律效果—— #證據排除。所有證據都被排除了,沒有任何合法證據可以證明被告犯罪,因此為無罪判決。
此外,本案其實還隱藏了一個 #諱莫如深的檢警關係問題:檢察官身為偵查主體、偵查程序合法性控制、起訴門檻把關者的關鍵角色,不知道在起訴前是否有注意到警方程序違法、甚至法院早已用白紙黑字的裁定撤銷警方搜索核備的程序問題?
板橋分局同一天逮捕了車上所有的人,但是以不同案號分別移送到新北地檢,而新北地檢署分案室將五件案件分給不同的檢察官承辦,導致部分檢察官發現程序違法而不起訴、部分檢察官不察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等於起訴)的矛盾判斷,也形成了起訴與不起訴的理由「網內互打」的尷尬狀況。
而本案被告沒有自白、搜索程序被法院裁定撤銷、其他檢察官認定程序違法而將同時被搜索、逮捕、強制採尿的其他同車被告為不起訴處分,可見這是一個顯然重大的程序爭議,適合「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嗎?
在我國瘋狂的毒品查緝政策之下,從警方負責的前端查緝過程就頻頻發生合法爭議,大量案件湧入地檢署導致偵查動能癱瘓,檢察官「法律守門員」功能失靈,一審法官也在大量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中麻痺,本來想要明案速斷的程序,卻變得冗長與資源虛耗。
這真的是我國毒品查緝政策所期待的正義嗎?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全文看這裡➡️ http://bit.ly/2K0n1nK
-------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
〈(一):績效催生警方違法惡習〉: https://bit.ly/3evPBq6
〈(二):放聲「出去讓你死」的警察〉: https://bit.ly/39fN5mJ
〈(三):強闖民宅違法抓人三部曲〉: https://bit.ly/31ivxTu
〈(四):無視程序違法「上訴到底」的檢察官〉:https://bit.ly/3kN0Squ
〈(五):被績效牽鼻子走,焉能「安居」?〉: https://bit.ly/3mTYYW9
〈(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http://bit.ly/2K0n1nK
-------
▍追伸:
【我國錯誤與偏差的毒品查緝政策的惡性循環】:https://bit.ly/3gV4Eeu
鳴人堂專欄:
〈戒毒特效藥?自我矛盾的毒品刑事政策與立法〉:http://bit.ly/37pz0Rr
〈分數下的「正義」:警政績效制度,一場遊戲一場夢〉:http://bit.ly/3adgJZj
其他媒體投書:
〈裹著糖衣的績效毒藥——瘋狂的查緝政策、血汗的刑事司法〉:http://bit.ly/3cjcGwg
本粉專網誌(搬遷至方格子):
〈寫在「警察績效制度公聽會」之後〉:http://bit.ly/37scp9W
【違法強制處分到證據排除】系列:
(1)桃園保安大隊連續兩件「跟著學長亂搞」的違法搜索「遮羞布」案:https://bit.ly/3eVf1ic
(2)桃園保安大隊連續兩件「跟著學長亂搞」的違法搜索「遮羞布」案_Part.2 深入桃園保大探討違法誘因:https://bit.ly/2VG7rAE
(3)新北警叱吒桃園:「要讓你痛苦我只要放聲出去,一群人就讓你死了。」:https://bit.ly/358b4T0
(4)派出所所長帶頭無搜索票強闖民宅、抓人逼驗尿:https://bit.ly/2KJhCOw
(5)幽靈拘票:https://bit.ly/35fAEp6
(6)被告在驗尿同意書寫下「非自願」?--強制處分「同意」的判斷標準:https://bit.ly/3ot2FSA
(7)「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新北地院109年度簡上字第389號「證據排除」無罪判決分析:https://bit.ly/36MGikO
(7-1)「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加強」臨檢盤查、「自願」接受採尿:http://bit.ly/2WjWh3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路怡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路怡珍 就在交通部2017年即將祭出歇業處分時,Uber試圖針對繳稅、保險、運輸業三大爭議發表正式聲明,但最後還是談判破局。它的爭議盲點究竟如何突破? 蔡玉玲律師在公部門及企業界均有豐富經驗。 蔡玉玲律師曾任地方法院法官,之後由法官轉職進入IBM公司擔任台灣及大中華區法務長。1998年創辦「理...
合法爭議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剩蚊 你看看你又被狠打臉囉
1.台南也是1.2%啊,有什麼好嘴的?
2,2017//7/5阿北任內北市議會三讀通過「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案,建商囤房稅調降為1.5%全國最高是郝龍斌定的,但在阿北任內調降
3.你把歷屆北市長政績全算在阿北身上,會不會太扯了?
4.高雄在2010年花媽時代就禁止,還敢嘴全國唯一
5.實價登錄是內政部的政策,跟阿北有什麼關係?即便上面都是真的不是唬爛的,也無法轉移柯文哲四萬租金的社會住宅,且要中低收入戶幫台北市政府付貸款。
深度補充:
1. 小剩蚊這個資料來源應該是內政部的住宅價格資料,而台民黨沒有告訴你的是,這份資料的基期是拿105年的價格當做基準去比較各年各季的房價漲跌,其實並不是實際價格,這就是為什麼台北市的房價指數看起來直直落,全國的一直往上衝的原因,因為台北市本來的房價平均就高,其他縣市多半在105年之後房價開始走揚,這一方面反應了平衡城鄉差距的政策的確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台北市人口外移相當嚴重。
參考資料:
(https://pip.moi.gov.tw/V3/E/SCRE0106.aspx)
2. 103年12月25日,柯文哲才正式就任台北市長,沒上任一年就讓台北市房價直直落?這是什麼天生神力嗎?造神也不用這樣。
3. 既然台民黨敢提到囤房稅,我們就來提一提2017年7月,差不多是106Q3吧,台北市修改房屋稅自治條例,將囤房稅稅率從3.6%下調到1.5%,這要怎麼解釋呢?
參考資料:
台北市建商3年囤房稅降為1.5% 議會三讀通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122482
4.. 同樣的,台民黨也不敢提,台北市政府在2019年讓爭議許久的大彎北段,也就是大直一帶本來是商業用地後違規使用變成住宅用地的上千戶,只要繳納回饋金就得以就地合法,那一區豪宅有多少,只要去過大直美麗華一帶的都知道,結果柯文哲居然用一句"永遠非法下去也不是辦法"帶過,這有很符合居住正義嗎?
參考資料
廖庭輝/不公的新歷史共業:柯市府大彎北段商業宅「就地合法」爭議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838/3929951
5. QE退場、房地合一稅新制上路、美國選舉、台灣選舉,這些都是影響房市的因素,特別是台北市這個全台灣最大的房市市場,當然受到影響最大,真的不用把所有的好康都算在柯文哲身上,有道是"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
最後,台民黨還是沒有把專家的話聽進去,沒關係,我們再讓他們看一次:
明倫社宅月租4萬惹議,北市府:月收入13萬者適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043208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指出,社宅應朝「物美、價平實」方向前進,明倫社宅坪數大又豪華,才會造成高額成本及租金。呂指出,明倫社宅也要求許多專業證照,包含綠建築、智慧建築、無障礙空間、耐震等4大標章,「每個標章代表要花更多資源」。他建議,社宅所用材料、坪數大小及相關規畫都應平實"
#阿北務實 #阿北可愛
合法爭議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合法爭議 在 路怡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路怡珍
就在交通部2017年即將祭出歇業處分時,Uber試圖針對繳稅、保險、運輸業三大爭議發表正式聲明,但最後還是談判破局。它的爭議盲點究竟如何突破?
蔡玉玲律師在公部門及企業界均有豐富經驗。 蔡玉玲律師曾任地方法院法官,之後由法官轉職進入IBM公司擔任台灣及大中華區法務長。1998年創辦「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專長科技法律、併購、技術授權/移轉等案件。2013年11月受邀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為少數女性閣員之一。任職期間致力推動虛擬世界發展相關法規調適、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環境、自造者運動。
管中閔主委:2019年1月8日正式接任臺灣大學校長,曾任經建會主委、國發會主委。
#雙語主持 #科技主播 #財經主播
|路怡珍|新聞主播、雙語主持人
奠基於知識,加上科技、媒體背景,路怡珍擁有優秀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專長科技商業趨勢與國際外交領域,是台灣電視圈第一名英語專訪Google全球總裁Eric Schmidt的女主播。多次英語主持華人圈重量級CEO與政界領袖專訪,包括孫正義、李開復、李安與唐鳳等。曾擔任東森財經晚間新聞主播、TVBS和YahooTV節目主持人,現於風傳媒和飛碟電台主持固定節目,同時製作主持自媒體節目小路問路《Ask the Expert》
#YahooTV #風傳媒 #東森 #TVBS #小路三分鐘#精華片段 #新聞 #網路直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4kvW_Apo9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