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rotonMail 事件,再談私隱與隱身
文:薯伯伯
最近 ProtonMail 涉及一宗引起極廣泛關注及討論的資訊安全事件,事緣一名法國社運人士被法國警方調查,法國警方透過歐洲刑警與瑞士警方交涉,瑞士警方向瑞士法院申請命令,要求 ProtonMail 監察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ProtonMail 如令執行。在法國警方提交給當地法庭的文件顯示,顯示了涉事者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牽然大波的原因,是因為 ProtonMail 一直標榜安全及尊重私隱,而大多數用戶是真誠地相信該公司維持「零記錄政策」(no log policy),但 ProtonMail 的公司事後指出,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記錄用戶 IP,只有在收到瑞士法院的要求,才會開始記錄用戶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不少香港人的關注及擔憂,我認為是好事,這顯示不少香港人早已脫離資安無明無知之心。正是因為了解資安對自己的重要,才會因資安事件而心生恐懼,從而作出相應的行動及策略,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
我之前一直沒有評論 ProtonMail 事件,並非沒有看法,而是不願倉猝下結論,寧願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情況,以及等待各方回應,再給讀者建議。
我先說一下我的結論,然後再討論當中的細節及分析理據。
一,我的結論
我依然認為 Proton Technologies 是可靠的公司,而我仍然使用這家公司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作為自己最主要的電郵及 VPN 服務供應商。
(注:我以前多次介紹 ProtonMail 及 ProtonMail,每一次介紹都是用普通的連結,而非介紹人 referral 連結。讀者看完我的文章而選用該兩個服務,對我完全沒有利益,而我使用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時,也是自己付費,沒有任何形式的贊助。)
二,不同場景
這宗案件最太的爭議,是當 Proton Technologies 公司收到瑞士法院的命令時,同意開始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我們用五個不同的情況去逐一分析,當位於瑞士的 Proton 收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發出的法庭命令後,會如何應對。
Proton 公司主要有兩個服務,一是電郵,另一個是 VPN。目前涉事的是電郵的服務,但我也會討論一下他們對 VPN 的可能處理手法。
Case 1:在完全沒有法庭命令的情況下,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均不會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但要留意這是不為,而非不能,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Proton 並不會記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用戶的 IP 地址,但他們是有能力這樣做,只是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他們不會這樣做。
Case 2:假如瑞士警方拿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由於 Proton 的註冊地是瑞士,法院的命令足以迫使 Proton 開始記錄 ProtonMail 的用戶 IP 地址。
Case 3:承上,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有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但該規定不能針對 VPN 供應商,也就是瑞士註冊的 VPN 供應商,在任何情況下也沒有法律責任去記錄客戶的 IP,而 Proton 對其 VPN 用戶,是一直保護他們原來的 IP,目前沒有向第三方交出過相關數據。這次上了新聞的人,是使用 ProtonMail 電郵用家戶,而該用戶沒有使用 VPN 連接郵件服務。
Case 4:當美國警方透過美國法院發出命令,要求位於瑞士的公司交出客戶資料,就必須要得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批準。而 Proton 不能單方面與美國的 FISA 法庭(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合作,否則即屬違反瑞士法律。
Case 5:即使有瑞士法院的命令,ProtonMail 也只能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而不能突破其 AES-256 加密,亦不能查看到客戶的電郵的主體文本內容,但要注意的是,電郵的 metadata,包括發送人的電郵地址、電郵主題,則不屬加密的部份。
Case 6:歐盟區內的法院向瑞士法院提出申請,獲批的機會較大。
Case 7:極權國家向瑞士法院提出批出命令,獲批的機會較小。
三,討論
當 ProtonMail 配合瑞士法院命令,記錄並交出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有不少人來信,想我建議一些「更為安全」的電郵服務。但任何公司均會受其註冊地的司法管轄,例如另一間著名的安全郵箱服務供應商是 Tutanota,註冊地是德國,同樣會受德國法律規管。
承接 Case 3 的情況,如果用戶在連接 ProtonMail 服務時,有同時使用 ProtonVPN,即使瑞士法院同時向兩間公司發出命令要求記錄客戶 IP,但由於相關規定只適用於 Mail,而不能套用在 VPN 上,所以 Mail 要記錄 IP,但 VPN 則不會記錄,最終也就是無法得知使用者的 IP。
ProtonMail 本身亦有提供 TOR 版本的 ProtonMail(https://protonmail.com/tor),那就是連技術上也難以記錄用戶 IP 地址。
四,私隱與匿名
我發覺不少用戶混淆了私隱與匿名的概念,兩者看似相關,在實際執行時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坊間經常有人把「保護私隱」及「隱藏身份」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說法,也是危險的說法。要做到完全不留任何個人痕迹的「隱身」,不只牽涉極度複雜的操作,加上淵博的學識,還有非常考驗耐力及堅忍力。
舉個例子,有人頻密更換電話卡,以為使用「太空卡」就能隱藏自己身份,但卻把多張「太空卡」輪流放入同一部手提電話使用,當中也包括與自己有關連的電話卡,那麼其他電話卡就不算是匿名了。又或者用家本身很小心,把不同的太空卡放在不同手機,卻經常把太空機與自己常用的手機同時打開,出雙入對,那也做不到真正的匿名。
我曾經聽過有人跟我說買了「太空卡」,追問之下才知對方居然認為使用「沒有個人登記的八達通購買自由鳥」就當是「太空卡」,我就覺得非常不安。
我撰寫的資安文章,一直強調的是私隱,而非隱身。隱身是極為複雜的操作,對於大部份讀者而言,必須覺察自己不能輕易隱身的技術現實。有關隱身的討論,請參看:〈零基資安訓練營(九):如果要完全隱藏網上身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85283
五,防患
使用網上服務時,必須清楚明瞭自己的需要以及其服務的限制。以 ProtonMail 的為例,分三種情況去講:
A. 電郵內容文本:如果電郵用家只是想把電郵文本的內容加密,使用 ProtonMail 很合適。
B. 隱藏 IP:如果電郵用家想隱藏自己的 IP,每次連接 ProtonMail 時就應該使用 ProtonVPN,又或是使用 TOR 的登入點,但可能還是有其他蛛絲馬跡能查看到當時人的真實身份。
C. 電郵標題:這項資料未能加密,敏感資料不應寫在電郵標題。
六,尾聲
如果是要防止電郵內容被偷窺,收件及寄件雙方均使用 ProtonMail 是很合適的做法。以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情況來看,ProtonMail 提供了其 IP 地址,卻沒有(亦不能)提交其加密的電郵文本內容。
收尾再重申我的結論:我目前仍然認為 ProtonMail 是安全的電郵供應商,而我的電郵地址上就是自己的名字,我清楚知道自己要求的是電郵文本內容加密,而非隱藏自己的身份。
如果要保持高度匿名,那就要使用 TOR、VPN,上網地點也要非常講究,必須經常轉換上網地點,像斯諾登在發佈 NSA 大規模監控公民的消息時,就是開車去搜尋 Wi-Fi 訊號,每次上網十多分鐘就要停下來。
ProtonMail 事件引起多人關注,而從不少讀者及朋友的反應來看,不只是關注,更引起不安。我很樂見這種不安,我相信這種不安其實是好事,這代表大眾更為注重資訊保安,早已脫離盲目相信安全無事的時代。不過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更要明白自己想保護的是甚麼類型的數據。遠離無知,保持警惕,但不過度恐慌,才能更掌握人民的科技優勢。
🔑 【超務實長清單整理:Do not make it easy!(2021年9月更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578887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錄影日期: 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9:38am 感覺8分(如非內部轉讓),4000萬《駱克道最靚食段》 第1558(堅)成交: 灣仔駱克道389號地舖,租客台風R,成交4000萬,闊18呎,深44呎,建築1000呎。實用782呎,簽約日期2019年7月8日。 傳兩間公司同一董事,是應該是...
同一 地址 兩間公司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何逼他上絕路
文:薯伯伯
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當年我幫一位親戚組裝新電腦,本來打算過一兩天再幫他申請上網服務,怎料他在街上,被推銷員說了幾句,沒有問清楚情況,居然就申請了網絡,而該公司,是有線寬頻。即使是二十年前,有線難 cut 都已經是常識,我聽到「有線寬頻」,第一個反應是:「以後上唔到網,千祈唔好嚟問我啊。」結果,這件事還是要由我處理。
親戚發現經常無故上不了網,因為是總機的問題,你根本無法處理,只好打去熱線電話尋求幫助,但發覺等了一小時或更長,始終就是沒有任何回應。你越來越不耐煩,但實在也沒有其他辦法,要不掛線,要不繼續等待。這種困擾無日無之,但你仍然有合約在身,由於不想貿然取消,也就只好繼續等待。等待的時間成本太長,於是你就慢慢學會,只要達不到基本的上網需求,原來最好的處理,不是打電話,而是乾脆甚麼也不做,只求網絡翌日會自動回復正常。就像是現代的犬儒主義,以為甚麼也不作為,就是最佳的應對方式。但事情一直沒有好轉過來,這種無網的恐懼始終抹不走。
又過了數個月,你終於忍受不了,決定虧錢「毀約」,索性主動取消有線寬頻的服務。到了有線的門市,提出取消服務,職員告知只能打電話上去熱線。打電話上去熱線,又是等待,等待,再等待,等了近一個小時,跟職員提出取消的要求,職員答應會把表格寄到地址,填妥後寄回便能取消。然後,惡夢是,等了一個多星期,仍然沒有收到表格。你再花一個多小時打去有線寬頻,他們知悉情況,說會再寄表格。當然,依舊沒有收到任何信件。
幾個月以來,忍耐著無穩定網絡的煩惱,到你決定取消,為了收到取消表格,打電話也花了數小時,還有承受著打開信箱內裡得一片迷茫的失落。當你再打去有線時,又是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打通,已經越來越難掩心中的惱火,這時職員才說,可以用傳真的方式發出表格。即使是二十年前,大多數人家中,都沒有傳真機。於是緊急找來一位朋友,用其公司的傳真機,接收這份表格。結果,又是收不到傳真。再打熱線,等待一小時,終於收到表格了,以為就此完事吧?
這個故事當然沒有完,因為填好表格,還要傳真回去。傳真了一次,對方說收不到,至於為何知道對方沒有收到呢,因為你等了數天,見到沒有回應,再花一小時打電話上去熱線追問,對方才告訴你沒有收到。於是你又要重複這個過程,發傳真,等待回覆,再花一小時打電話去追問下落。前前後後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呢?我已經無心統計了,但,即使你是和理非,也絕對可以想像得到,最後打電話上去時,情緒已經是高漲到仆街。
終於,成功 cut 了 Cable,有人上來收回寬頻盒,你以為一勞永逸?錯了,結果仍然收到有線的帳單!原來當初申請的時候,是綑綁式同時申請了有線寬頻及有線電視,是同一名師傅在同一天同時間上門安裝,但當取消的時候,則要分開兩次去回收有線寬頻的上網盒,以及有線電視的機頂盒。你一定會好懷疑,有線寬頻及有線電視,不是都是有線這家公司嗎?
職員回答說不是,兩間公司是分開運作。那為何當初是同一師傅在同一天同時間去安裝兩間公司的設備,答道,只是優惠安排。最後的解決方案是,因為遲還了有線電視的機頂盒,所以要另外支付數百元的租金。我平時一定會幫我的親戚據理力爭,可是那一次,心中縱然有多少怒氣,但被對方多月以來用「吱牙膏」的方式去消磨,即使是二十多年前血氣方剛之時,也已經感到精衰力竭。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 * *
然後,過了十五年,也就是數年前的事情,我從新聞裡,看到有一名青年,因為多次嘗試取消有線寬頻的服務合約不果,更被不斷催促繳付逾期費用600多元,忍無可忍之下,帶著三把刀及一個鐵蓮花,前往有線大樓要求跟有線主席吳天海理論,並用血書寫下「吳天海有報應」六隻字,期間還斬傷保安及傷及兩名路過的有線職員。
重要的事情先說好,保安及另外兩名職員確實是無辜,你無論如何憤怒,使得無辜的人受到傷害,怎樣說也肯定不對。再像唸經一樣說多次,傷及無辜是不對啊,暴力是不對啊。
但是,我肯定不會跟青年說:「合約條款明明規定好,有線只係按合約精神做事啫。」
我也絕對不會跟青年說:「有好多渠道可以同你溝通,你點解唔坐低平心靜氣傾一下呢?」
因為我知道,我亦經歷過,你真的是用盡了所有方法,電話打了,傳真發了,即使我算是幫親戚終止合約的成功例子,但我賽後檢討,覺得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彩數。當然,每個人也有責任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你真的沒有想過要在一間寬頻上網公司面前去測試你忍耐的極限。我是完全理解青年申請解約時的徬徨與無助,如果我不是有個朋友幫忙用傳真機,這件事又可以如何解決?不是每個人也有別人幫忙,不是每個人在迷霧裡都能夠聽到號角聲。
事件的後續發展,是該名青年被判入勞教中心,而有線這家公司,也終於回應用家的訴求。據 Unwire 及 Post852 的報道,有另一名用家花了兩年時間都未能取消有線服務,但在青年怒斬有線之後,登入有線網上客戶服務平台,發現了「終止服務」的掣,馬上測試,結果只花了五分鐘就成功搞掂手續。
原來問題一直都是在個掣度!
即使你對青年處理的方式完全不認同,但有一點你不得不承認,後來有線苦主之所以能夠用較輕易的方式去取消合約,不是因為消費者委員會或電訊管理局的介入,也不是因為一眾用家的和平訴求或吶喊呼聲,而是因為勇武者的努力。
因為他使用了暴力,所以沒有人會感謝他,但無可否認,他確實恩及了不少苦主。如果有人問我會否站在道德高地去譴責他那情非得已的違法勇武抗爭行為,我只能說,我真的做不到。我反而會問那家公司當年的高層,為何逼他上絕路。
(發文之後,我收到一名讀者來信,指出在青年怒斬有線前,網站上已經有「終止服務」的掣。不過綜觀網評,其實有線難斷的惡夢,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所以話,即使有個掣喺度,如果無人支援,就形同虛設。簡單來說,就係,你個掣度壞咗啊,神仙都難救!)
———
延伸閱讀:我是從朋友的臉書,看到「麥田圈 Crop Circle.HK」有關有線的文章,才啟發到我寫這篇文章。 http://fb.com/hkcropci…/…/a.398126047727015/434033237469629/
———
照片:雖然對有線寬頻很不滿意,但他們的新聞,從編採到整理,都做得極為出色。因為想不到找甚麼配圖,剛好路過天后,看到有一輛有線新聞的採訪車,拍一張照片。
———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其中在旺角序言及北角森記,有少量簽名版本。
同一 地址 兩間公司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大家族外判商瓜分房署市場
大規模交替中標剝削工友
早前海麗邨外判清潔工罷工事件中,工黨踢爆新舊清潔公司「民順清潔」、「香港工商」關係密切,背後其實是由同一集團操控,涉嫌透過「左手交右手」名義上轉換外判商,強逼員工簽署「自願離職協議」,否則便會不獲續約,藉此逃避支付員工遣散費。
工黨再翻查政府資料發現,房署外判清潔合約交替中標情況嚴重,主要由三大家族控制的外判商壟斷市場。
房署管理公共屋邨,現時主要運用以下三種模式:
「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39個):房委會作為大業主,有派員出任法團管理委員會,但因尊重法團獨立自主,管理事務通常保持中立,不會參與投票議決。
房署委任物業管理公司代管屋邨(89個):房委會透過全包合約模式,委任物業管理公司代管屋邨事務,合約包括提供物業管理、護衛、清潔等服務。
房委直接管理屋邨(51個):房委會負責屋邨物業管理事務,但把護衛、清潔服務外判予個別承包商。
調查發現「左手交右手」情況普遍
房署直接管理屋邨外判清潔公司關係千絲萬縷,「左手交右手」方式承接服務合約情況普遍,但房署選擇視而不見,變相縱容外判商剝削工人權益。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指出,海麗工潮涉事的鄭氏家族(民順清潔、香港工商、真會記),早年與其他外判商(英華、新力)合組一間「特區清潔商協會有限公司」;過去10年間,上述5間外判商在至少7個屋邨交替中標清潔服務合約,當中包括海麗邨、石圍角邨、華富一邨、藍田邨、順天邨、樂華北邨、樂華南邨等。
趙恩來續稱,「新力清潔公司」、「新利清潔有限公司」位於相鄰辦公地址,就連房委會名冊上的登記傳真號碼也是相同;兩間公司股東同是姓陳(叔侄關係)並有合資公司。新力、新利兩間清潔外判商「左手交右手」情況相當明顯,過去10年亦於至少6個屋邨交替中標,當中包括友愛邨、大興邨、大窩口邨、耀東邨、興華二邨、彩雲一邨等。
房署外判清潔商「左手交右手」情況明顯而嚴重的,還有「怡泰清潔有限公司」、「義合清潔公司」的陳氏家族,過去十年都在至少8個屋邨交替中標,當中包括秦石邨、新翠邨、富昌邨、石硤尾邨、葵涌邨、坪石邨、順利邨、啟業邨等。
三大家族壟斷7成市場
過去兩年,僅是上述三大家族持有的7間外判清潔商(民順、工商、真會記、新力、新利、怡泰、義合),經已包攬房署批出外判清潔合約價值高達3.7億元(期間房署共批出51份合約總值5.2億元),市場佔有率超過7成;還未統計屋邨附加清潔服務費用。
我們不難發現,房署外判清潔中標公司之間似是互不干預對方生意,令人質疑當中是否涉及分配市場協定。假如房署願意公開投標屋邨清潔公司名單,很大機會能夠證明這點。可惜,房署至今拒絕回應有關疑問,就連個別關聯清潔公司有否一同入標,也是不願回答!
我們留意到最近幾年交替中標情況轉趨嚴重,房署認可清潔承辦商名單內的多間公司,包括惠康、宏潔、益記、中信、偉成、亞洲等(當中不乏上市財團附屬公司),經已陸續退出房署外判清潔市場。
趙恩來說︰「過去十多年,房署對於清潔外判商交替中標坐視不理,投標制度明顯存在漏洞,甚或出現合約圍標、瓜分市場等反競爭行為,導致屋邨清潔市場被壟斷操控,嚴重損害公眾利益,房署高層並無可能不會察覺,署長應耀康必須出來公開交待!」
外判商壟斷市場 工人權益受剝削
當我們試把房署清潔外判商,與已出售租置屋邨清潔服務合約比較,就會發現兩者雖然合約價格相若,不過租置屋邨清潔工薪酬待遇明顯較佳。房署外判清潔工月薪僅約8,600元,但租置屋邨清潔工月薪平均也有10,000元,而且部分租置屋邨清潔服務合約訂明承辦商,必須在合約期屆滿時向員工提供遣散費或約滿酬金。
工黨
2018年1月17日
職工盟(HKCTU)
趙恩來 Chiu Yan Loy
郭永健 Kwok Wing Kin
麥德正 Mak Tak Ching
————————
🏙【 Instagram 】labourparty_hk
📢【 Telegram頻道 】https://t.me/LabourHK
💰【 支持工黨工作 】 https://goo.gl/qZjo2V
📜【 了解工黨理念 】 https://goo.gl/ZZWQr5
同一 地址 兩間公司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錄影日期: 2019年10月14日(星期一)9:38am
感覺8分(如非內部轉讓),4000萬《駱克道最靚食段》
第1558(堅)成交: 灣仔駱克道389號地舖,租客台風R,成交4000萬,闊18呎,深44呎,建築1000呎。實用782呎,簽約日期2019年7月8日。 傳兩間公司同一董事,是應該是內部轉讓。市值應是約6000萬。 業權份數1/117。
此舖成交紀錄:
2005年8月25日以1780萬買入
2001年1月15日以880萬成交
1947年11月12日以59400第一手買入
此舖成交比較:
- 對面駱克道406及408號,吉舖及海外天餐廳,各被財團收購了每間7500萬。
商舖業主/經紀放舖熱線 (直接聯絡我): WhatsApp +852 9036 1143
康業信貸快遞,業主按舖/按樓熱線2110 2110 (My family business,聯絡 Bonita Tsui,話李根興介紹)
盛滙投資商舖基金/買舖/租舖/放舖熱線: 2830 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舖基金 Bridgeway 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購買李根興兩本舖書
(1) 「買舖 要買得 PRO」書($198)
(2) 「買起金磚頭 - 商舖投資煉金術」($128),可透過以下渠道:
(1) PayMe at 9745 3555
或
(2) 永隆銀行戶口
020-644-0000-3123
(Bridgewa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付款後,請留你的地址給我們,我們會馬上郵寄給你。或你可到我們盛滙辦公室領取。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一期1502至3室。電話 2830 1111。我會親筆簽名給你。多謝!
#灣仔舖,#內部轉讓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1-Sy_HMho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