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廬。歲月靜好]
品茶,是我不太為人所知的小愛好。
從欣賞茶葉葉形、香氣開始,
用沸騰後些微停留冷卻的水沖泡,
倒入聞香杯感受茶香,倒空後再次感受杯底餘味
飲用前觀察茶湯色澤,入口後感受茶韻,
從舌面、兩頰、入喉到回甘。
不同次數的沖泡和沖泡時間也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我並不專業,只是愛茶,享受茶。
雖說是個愛好,但專業的茶館飲茶還是第一次,
在紫藤廬 Wistaria Tea House工作的好友邀請,
來到這裡度過了一整天的休憩時間。
承蒙好友與其他大方又害羞的店員們,
除了我本身點的茶,我一共品嘗了六種茶。
帶有烘焙與發酵香氣,茶韻濃厚的岩茶,
甘甜又帶有果香與花香的紅茶,
加入了蜂蜜,清甜可人的冰蜜香紅茶,
輕烘焙、微微果香、茶韻甘醇的玉露茶,
濃厚成熟、帶有微微苦味的普洱茶,
清新宜人、淡雅純淨的白茶。
茶點我點了柔玉,吃起來有些許像日本的蕨餅,
軟糯的口感帶淡淡的甜味,配茶十分合適。
餐點我吃了紹興醉雞捲,
口感嫩滑的雞捲,搭配黎麥飯、蔬菜沙拉、中藥湯、杏仁小點。
還有內含其中的各種配菜,
豐盛又美味的一道佳餚,
冷盤餐點配上一壺熱茶,
不知不覺就光盤行動了,
紫藤廬是真正的古蹟老建築,
從外觀建築到內裝都十分古色古香,
搭配著溫暖的燈光、插花和擺設,
處處透出禪意,配著一壺好茶與茶點,
會不知不覺的沉澱心情,
愜意的享受屬於此刻的時光。
也有可以看到田園造景的位置可選擇,
還能見到成群的鯉魚張嘴向你游來。
這次還碰上了吳士偉大師的水墨展,
等待的時分走走欣賞,也非常不錯。
雖然也確實的被店員笑話了我處在這個環境有點違和,
但對人文與茶藝的喜好,與前衛酷帥的打扮都是我,
即使有點違和,但這就是我,
一個有著小小文青內心的不良少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士偉#唐伯虎#畫扇 出生於臺灣台北市,1979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工藝科應用美術組,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國畫組,1998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獲2018年「中華民國畫學會」國畫類金爵獎,現專職創作,並兼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其瓶花系列...
「吳士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士偉 在 HEE's彩妝。范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吳士偉 在 靜巷六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士偉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吳士偉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士偉 在 吳士偉 的評價
- 關於吳士偉 在 眾生—— 吳士偉與他筆下的花|策展人鄭乃銘|訪談-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吳士偉 在 吳士偉個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吳士偉 在 吳士偉個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吳士偉 在 吳士偉個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DCARD 的評價
吳士偉 在 靜巷六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在繁華色相中
#吳士偉個展
#紫藤廬
暑假的時候,走訪一趟青雨山房拜觀吳士偉的作品裝裱。三位姓吳的,吳士偉、吳挺偉和我愉快的聊了一個下午。除了觀看士偉近期要在紫藤廬展出的作品之外,挺偉也拿出了許多裝禎用的材料,並分享了許多在書畫裝裱的知識。
我與士偉相識多年。觀察到他多年來對於書畫創作的歷程,只能說此人真是謙謙君子,而且畫如其人的優雅與飽滿。且書寫一篇短文,做為文字導覽。開幕日期為10/24日下午兩點。
〈不在繁華色相中─試論吳士偉水墨近況〉
文人畫在20世紀的發展困頓
隨著清帝國的衰敗,中國的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取消之後,整個文人階級也跟著在民國初年逐漸的消失不見。固然,文人的風雅與品味令人懷念,但過往那種將科舉、菁英文官與品味「三合一」的組合,已然無法在民國時代延續。
陳衡恪(1876-1923)在1921年所撰寫的〈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提出「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陳衡恪出身於晚清的世家,其父親為陳三立(1853-1937)與祖父陳寶箴(1831-1900)俱為清代文人官員,其弟陳寅恪(1890-1969)則是20世紀中國之史學權威。從陳衡恪的世家背景可得知他在民國十年寫文章捍衛傳統文人畫價值時的家學淵源。無奈,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使得中國新一代的知識份子不僅強烈的質疑自身的文化傳統,更激進者甚至主張中國應該走向「全盤西化」的道路,才能振衰起敝。
從晚清開始,中國的留學生大都先前往「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之後的第二波則是前往歐美留學。雖然,陳衡恪也曾前往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博物學。他返回中國之後對於文人畫的倡議,顯然抵擋不住更多從歐洲與日本返國的藝術提倡者。徐悲鴻(1895-1953)的「中國畫改良論」,或是林風眠(1900-1991)的「東西方融合論」,如果放在「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的脈絡下,明顯的更能獲取年輕世代的支持。歷經1949年的共產革命之後,文人畫在中國的後續發展只能苟延殘喘的躲藏在階級鬥爭的陰霾裡。1980年後的「改革開放」固然帶來了一線生機,但是後來的「新文人畫」運動,在大量西方當代藝術移入後,也僅能曇花一現的凋零。
吳士偉與他的文人品味養成
吳士偉先後畢業於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之)、文化大學與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國立藝專時代所就讀的工藝科應用美術組,奠下了他日後對於古玩(長命鎖)、漆器、銀器與織物(緙絲、刺繡)的愛好。此外,當年席德進(1923-1981)對於臺灣民俗文物、建築的重視,也滋養了他的藝術底韻。除了古人之外,影響吳士偉水墨的老師包括了江兆申(1925-1996)、李義弘、蔣勳與倪再沁(1955-2015)。可以說,江兆申的秀麗筆墨、李義弘的攝影觀景構圖、蔣勳的人文素養與倪再沁所重視的文人筆墨,都構成了吳士偉畫作中的重要養分。
從20世紀跨越到現在,吳士偉的水墨創作一方面要抵抗臺灣藝術市場對於當代藝術的偏好,另方面則是要面對如何在當代的生活情境裡去蒙養文人畫的品味。舊時代的文人品味來自於書香官宦世家、來自於琴棋書畫、來自於四書五經與詩詞歌賦。這些文化條件,也就是陳衡恪在民國時代對於文人畫沒落的無力回天之憾。整個時代的風氣、社會政治與經濟結構都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之後,文人(官員)階層已然消逝。真正意義上的文人畫已經不存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唯一能夠持續發展的只有文人畫的品味與精神。
無論是親自拜訪吳士偉的工作室,或是瀏覽他的臉書,都可以發現他對於古物的嗜好。時間所淬鍊出來的歲月痕跡與歷史記憶,無論是在他所收藏的長命鎖、銀器或是漆器上,都可以看到古香古色的斑斕美感。例如,此次展出的【浥清塵01】的畫心周邊就有銅綠的斑剝效果;【浥清塵02】的花瓶,還刻意的使用燒過的銀箔來暗示時間的流逝感。2020年的作品【瓊華】裡的漆器圓盤,也在珠紅色的顏料下,隱約使用墨色的暈染,來增添歲月感。此外,【平安長春】作品中,所使用的「全形拓」紙張是購自中國大陸的現成品,買回之後再添上竹簾、花卉與托盤。「全形拓」(把古代的青銅器利用特殊的手法來呈現青銅器的立體造型)盛行於清代金石考證學風的乾隆與嘉慶年代。清代晚期書畫篆刻家趙之謙(1829-1884)時常在「全形拓」的紙上做花卉。此後,無論是吳昌碩或齊白石等人皆有不少此類的作品。元代文人畫家趙孟頫(1254-1322)在論畫時說:「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以今日的角度而言,「古意」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詮釋與作法。吳士偉的古物收藏癖好,無疑的是他文人品味養成的重要養分。
繁華落盡見真誠
文人畫的技法可以仿效,但是品味卻難以學習。明代的董其昌(1555-1636)曾說:「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鄞鄂,隨手寫出,皆為山水傳神」(董其昌〈畫眼〉)。吳士偉酷愛旅行,足跡踏遍許多地方─除了故國山河之外,造訪臺灣北海岸的三芝、老梅等處之後,他以海藻綠畫下了【春渚】。此外,他在臉書上留下了大量他在臺北或新北市巷弄所見的花花草草,而這一些用攝影留下的影像,也常成為他眾多花卉作品的造型來源。
吳士偉的線條,來自於他長期的書法鍛鍊。本來,在文人畫的系統裡最講究的其實是以書法線條入畫,然後讓線條在畫面上可以言說自己,而非僅做為造型的陪襯。他對於筆墨線條的掌控,可見於【蘭香馥郁】裡的從容與自在,以及類似常玉(1895-1966)構圖【觀止】中充滿節奏感的飽滿與生機盎然。從趙孟頫之後,中國的文人畫甚少觸及顏色的使用。趙孟頫說「今人但知用筆纖細,傅色濃艷,便自謂能手」;事實上,吳士偉的用色除了來自傳統的中國畫顏料,也運用到大量的日本畫顏料。在訪談中,他提及剛到東海大學研究所時就開始接觸了膠彩畫;他還特別提及廖瑞芬建議他使用日本畫的天然胭脂以及嘗試其他的膠彩顏料。因此,吳士偉畫作裡顏色表現,不僅層次豐富(有時會參用銀箔或黑箔),設色飽滿而不俗豔。
〈不在繁華色相中〉展覽,吳士偉展出了他最近三年來的精心之作。我對佛學並無研究,但「色相」或許可解釋為人們目光所能及的現象界。「繁華」的「華」字等同於「花」,也就是吳士偉最常繪製的題材。本次展覽中,他的花卉作品確有幾件刻意的在描寫花落花謝的過程,例如【抱香】裡那些以較黑的墨色所畫的蘭花,或是【綺蘭】作品中太湖石左側的枯萎蘭瓣。時間的流轉,會讓人有「傷逝」的感悟。王羲之在〈蘭亭序〉中也說「故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魏晉名士的風流,不在驚世駭俗,而在於真誠的理解生命的短暫與苦痛。吳士偉的〈不再繁華色相中〉不僅提供給我們豐富的視覺饗宴,也提醒了我們在於生命的虛幻與真實之間,一個重要的觀看位置。
吳士偉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出生於臺灣台北市,1979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工藝科應用美術組,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國畫組,1998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獲2018年「中華民國畫學會」國畫類金爵獎,現專職創作,並兼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其瓶花系列最廣為收藏與喜好,呈現另一種獨特的水墨情懷與當代美學,亦擅長畫扇,不管是摺扇和團扇的形式,都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可說是台灣畫扇第一人。今天很高興能到吳士偉老師位於台北的工作室,與他閒聊最近所畫的成扇作品,也順便邀請他幫大家上一下水墨創作講堂第二堂課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9AIEu16sM
吳士偉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吳士偉#唐伯虎#畫扇
出生於臺灣台北市,1979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工藝科應用美術組,1985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國畫組,1998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獲2018年「中華民國畫學會」國畫類金爵獎,現專職創作,並兼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其瓶花系列最廣為收藏與喜好,呈現另一種獨特的水墨情懷與當代美學,亦擅長畫扇,不管是摺扇和團扇的形式,都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可說是台灣畫扇第一人。今天很高興能到吳士偉老師位於台北的工作室,與他閒聊最近所畫的成扇作品,也順便邀請他幫大家上一下水墨創作講堂第二堂課呦!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吳士偉 在 眾生—— 吳士偉與他筆下的花|策展人鄭乃銘|訪談-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訪談|策展人#鄭乃銘「 眾生—— 吳士偉 與他筆下的花」 # 吳士偉 筆下的花,在我腦海中纏繞著就是「 #眾生」兩個字。 我之所以想先要破這個「眾生」的題, ... ... <看更多>
吳士偉 在 吳士偉 的推薦與評價
學者專文 (節錄)|此花開盡更無花—— 關於吳士偉個展「眾生」|沈裕昌 吳士偉在2023年9月於「異雲書屋」舉辦個展「眾 生」,邀請鄭乃銘擔任策展人,展出〈紅英照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