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備,不是為了讓學生難堪】
如果可以,沒有人想要讓學生覺得「老師好兇」、「老師好嚴厲」。一位曾覺得自己心太軟的老師,在多年帶班經驗後整理出7個責備的時機,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或態度時,他會堅定地告訴孩子這是錯的,大吼、嘲諷,只會顯得老師方法用盡,也絕不適合用在學生身上↙
https://cplink.co/IBQHJL2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合作課:從我到我們的團隊練習」介紹 訪問作者: 吳緯中 內容簡介: 無論孩子未來想成為什麼、完成什麼, 他們終究會發現──不能沒有彼此! 24堂從「我」到「我們」的合作課,改寫孩子對「贏」的定義! 明日的世界不像一塊巨大的披薩,大家瓜分...
吳緯中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為我是來教學生的,殊不知當老師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學習】
菜鳥教師常常擁有最多的熱誠,但熱誠能否延續、並擁有正確的方向,才是教育路能走得順利長久的關鍵。
「無法討好每一位學生」、「不要禁止吵」,#緯中老師 分享自己當年初任教師時,從學生身上學到了的15件事↙
https://cplink.co/7LO0Ogvj
-----
🌟馬上下載!3種讓實體/線上課更活潑的教學資源 >> https://cplink.co/nEyIyiop
吳緯中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這短短三年的時間,老師們透過課程的安排,將三年拆解成十多個複雜、緊湊的小階段,每個階段各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在每個週期裡,孩子們需和不同的群體建立關係、彼此認識、合作對話、吵架衝突、感恩道別……他們學習如何在一起好好生活。每個小階段就好像其他學校的三年,必須和不同的人們展開群我關係,只是在開平,孩子們歷經了十多次這樣的過程。
因此,三年下來,孩子們的人脈增廣了,與人的互動變頻繁了,這也是 PTS 教育中「協作」(Teamwork)的精神。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6/09/teamwork/
吳緯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合作課:從我到我們的團隊練習」介紹
訪問作者: 吳緯中
內容簡介:
無論孩子未來想成為什麼、完成什麼,
他們終究會發現──不能沒有彼此!
24堂從「我」到「我們」的合作課,改寫孩子對「贏」的定義!
明日的世界不像一塊巨大的披薩,大家瓜分屬於自己的一塊;
比較像鄉村喜慶的辦桌,呼朋引伴、邀請愈多人,吃得更津津有味。
當世界各地的創新教育都在談合作與帶得走的能力,
我們的教學是否有跟上腳步、培育未來的人才?
到底要教孩子什麼,才能讓他們得以存活、適應,甚至創造未來?
在過去,競爭是唯一能殺出血路的方法,
但未來應該重新定義「贏」,
贏不是你死我活的爭搶,而是互助互利求共好,
讓每個人都找到適合的路,透過合作共創美好。
在本書中,吳緯中老師分享這些年來,身在開放教育的第一線,
陪伴孩子學習自主、合作、關係處理的深度對話,
那些無數次讓他錐心刺骨、深夜難眠的故事。
他透過彼得思教育法(PTS Education)開啟師生對話,
從傾聽、協助孩子找回目的感、恢復與他人關係等,
讓孩子找到自己,發展出屬於自己贏的姿態!
作者介紹:吳緯中
台北市私立開平餐飲學校教師,與妻子念兒育有一雙兒女。
過去對體制失望的他,曾立志「這輩子絕對不會當老師」,卻在換過各種職業、33歲之際,成為一位菜鳥老師。當老師的第一年,他不太敢跟別人說他的老師身分,因為覺得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的,比他所給的更多。
在學習當老師的過程,他也有許多跌撞,曾因太想準備「完美」的教案而身心失衡;如今,在開平餐飲學校、彼得思教育(PTS Education)的持續滋養,以及學生帶給他的諸多反思中,他領悟到,好老師的定義,不是準備一個完美的課程,而是準備面對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
出版社粉絲頁:親子天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38yHn6mMt4/hqdefault.jpg)
吳緯中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要來學校?啊不然要幹嘛~
想在課堂學什麼?那是老師的工作吧!
未來想成為什麼?考試都來不及念了,哪有空想。
是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對自己有想法,掌握學習的主權,還敢大聲說出口呢?
33歲才成為一名菜鳥老師的吳緯中,從一開始埋首準備「完美的課程」到半夜,卻因為學生都在課堂上玩手機而感到挫折。他發現,如果不認識這些孩子,根本無法準備適合他們的課程。
於是,他不再坐穩於辦公室裡,等待學生傾吐心聲,而是主動跑進他們生活的場域:籃球場、圍牆邊、走廊的盡頭、下課後的教室、樓梯的轉角、花台;以他們習慣姿勢蹲著、歪坐著,感受他們的感受,懂他們的懂。
當聽見學生們對未來的想法和各種議題的想像,你不禁會好奇,是什麼樣開放的教室,什麼樣真誠的師生交流,可以活化孩子的思考、更可以彼此坦率的交流。
一個你希望求學過程中遇過的老師,一堂你希望學校有教過的《合作課》。
讓學生找回自主學習的權利,讓教育現場的夥伴帶著自信站上講台,讓每一個父母都懂得傾聽與陪伴。
來自教育現場的淚水與領悟,精彩全文請見《合作課:從我到我們的團隊練習》
博客來:https://cplink.co/JCN8KaL4
親子shopping:https://cplink.co/zxhE57UW
金石堂: https://cplink.co/FBWioMzd
讀冊: https://cplink.co/5vAH7yRB
誠品:https://cplink.co/pvC2HmCS
腳本企劃.拍攝.剪輯:蔡晨欣|採訪:林胤斈 蔡晨欣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MGiMDGvOAY/hqdefault.jpg)
吳緯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老師該教,卻沒教的事:那些在升學主義下,被逐漸遺忘的能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緯中
內容簡介: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
是那些大人沒教的能力。
一個走過霸凌幽谷的老師,
以莫大的信任與耐心,去引導孩子,
什麼是道歉、尊重、自省、負責、接納不完美……
這些大人不教,但卻是一生最重要的事。
那些對身為一個人來說,無比重要,但長期以來,卻淹沒在成績與升學裡的能力:
「道歉可以怎麼學?」道歉不是示弱或屈辱,而是學習的開始,我也經常向學生道歉。
「他那麽糟,為什麼要尊重他?」當你能尊重別人時,你才能尊重自己。
「同理不等於同情?」懂他人的疼痛時,才會願意付出關心。
「擁抱自己的『不能』」從失敗、眼淚裡學到的事,沒人能從你內心偷走。
「你贏了嗎?你考幾分?」其實「你學到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不為父母,你是為自己學習」那才能讓你投入,活出生命的夢想與熱度。
本書特色:
◎作者在高中以前的求學經歷飽受挫折,「非一般的過去」使他成為「非典型的老師」,使他更有能力同理與包容各種學生。
◎綜合教學經驗以及學生互動的觀察、因應現代孩子的「晚熟」而作。
◎作者以真情溫暖的小故事來跟孩子分享那些大人與老師沒教,卻對孩子而言萬分重要的事。
◎不僅長身量,更長智慧!本書可讓成長中的孩子輕鬆習得人情世故以及了解社會的現實。
◎讓孩子由內至外,從身體到處世等都真正地「轉大人」!
◎「任何教育改革,不從學生「願意」學習出發,都會碰到困難。……
作者簡介:
吳緯中,台北市私立開平餐飲學校教師,畢業於淡江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
曾經擔任過編輯、行銷和業務,在不同的行業打滾過,而終於在三十三歲那年,毅然轉換人生跑道,離開辦公桌,不再和「電腦」打交道,而去與真實的「人」打交道,成為了毫無背景的菜鳥老師。
在教書前,對老師的生活總有夢幻、不現實的想像;原以為,自己是來教學生的,殊不知,自己所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學習。
第一年的時候,對別人說起自己是老師時,仍會感到害臊,常常會質疑自己:「真的是一位老師嗎?」
幾年後,開始能坦然自居為人師。然而,他內心曉得,這是他這幾年所帶過孩子們的功勞;沒有他們,他無法成為老師;是他們讓他相信,他可以成為老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K4_bM224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