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生舞台(26)
水上古代叫做“水堀頭”(台),因為水上境內有一個“大水堀”(台),水上的農作人是靠大水堀(台)的水淹水種作。
水上隔壁太保,太保市是嘉義縣府的機關所在地,過去這裡叫溝尾,溝尾又分做前溝尾,後溝尾,太保曾經有出一個賢人,王得祿,看過嘉慶君遊台灣,裡面就有這號人物,王得祿是太保人做到福建省水師提督,王得祿在朝建立不少汗馬功勞,清朝皇帝封他為太子太保,就因為王得祿的關係,所以當地的人才將溝尾改做太保,太保原名溝尾,由來就是如此。
太保隔壁朴子,古名猴樹港街,後來改做樸仔腳街,改名原因流傳是雍正年間,有一個生意人由東石要去鹿港,走到嘴乾喉燥,腳酸手軟,發現一棵很大的樸仔樹,後來這棵樸仔樹變成過路人休息的地方,大家叫了習慣,將朴子這個地方叫做樸仔腳街。
現在的朴子溪古代叫做牛稠港,清潮初年,這個地方船運便很發展,後來日本統治台灣,認為樸仔腳不好聽,改做朴子街,屬台南州東石邵管轄,民國35年1946正式成立朴子鎮公所,編入台南縣,經過四年後,因為行政區域調整變做嘉義縣。
現在的朴子溪古代叫牛稠港,朴子人要知道,牛稠港的上游是朴子,下游是東石,東石出去是外海,古代這個出海口叫猴樹港,傳說東石人的祖先初期來到東石關開墾的時候,這是一片的樹林,樹林內猴子多,變成一個特殊的景觀,而且也成為討海人商船入港的大目標,所以大家叫它猴樹港。 東石人的祖先大部份由中國泉州的東石移民過來,所以這個地方後來才改名叫東石。
東石隔壁布袋,古早叫布袋嘴(台),地型的關係,日人時代,一些地方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經過討論,決議用布袋和尚的雅號來取名,布袋嘴改做布袋,布袋和尚有一部連續劇,布袋和尚是七福神之一,台灣換國民黨統治的初期,布袋港是台灣與廈門通商主要的航路,那時布袋非常熱鬧,經濟繁榮,所以有人稱呼布袋叫小上海,一直到國民黨被趕來台灣,這條航路中斷,布袋的繁華漸漸消失,布袋稍早有千外公傾的鹽庭,生產量佔全國六成以上,古代有運鹽的五分火車,1995年停駛。
再說阿里山,阿里山是一個鄉,人口分散,過去國民黨編一個吳鳳捨身取義的故事,將吳鳳的名子拿來做鄉名,當地人不肯認同,當地人認為故事是騙人的,英雄是製造出來的,國民黨不敢反背民意,1989年改做阿里山鄉。
阿里山是鄒族大本營,清潮叫這裡原住民叫阿里山番,第一任鄉長姓高叫高一生,任內建設許多,228發生,高鄉長發動許多原住民下山維持治安,並且參加水上機場民官對抗國民黨政府,不幸1954年被清算,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這條鐵路是日本人建設的,日本人為了要開發木林,造這條鐵路,專門運木材下山,1912年正式通路,日本戰敗後,這條鐵路漸漸變做觀光火車,沒多久以前不幸發生翻車事故。
阿里山鄉有一個國中叫香林國中,2175公尺海拔,是全台灣最高的國中。
吳鳳鄉由來 在 蘇摸摸。編輯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十月,是最值得省思的月份,翻開行事曆看見滿滿日子,小編無由來地想寫、像是提醒著自己,再忙也不能失去方向,莫忘初心與善待周邊美好人事物✨黑暗不可怕,令人恐懼的是孤獨✨
-
💗#2020世界視覺日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四登場、今年是10/8,今年主題是✨Hope in Sight(讓 EYE 看得見)✨台灣防盲基金會今年邀請了藝人 #吳鳳 擔任護眼大使,共同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性,藉由到偏遠地區作宣導,喚起人們關注和解決視力問題,並祭出眼睛健檢登錄享好康活動!
-
🔹2020/10/1~2020/10/31
🔹完成眼睛健檢,上網登錄(https://bit.ly/3mih3g7) 填寫基本資料,即可獲認證QR code,憑QR code可至響應企業門市,兌換消費優惠或好禮!!
-
#你不知道的事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6年統計發現:台灣執業1768位眼科醫師中,只有3位是在偏鄉的78鄉鎮裡登記執業。偏鄉與非偏鄉,眼科醫師服務人口數差距達 20倍,台灣醫療資源的城鄉落差,讓很多人沒有獲得應該有的醫療保護。
-
💗更多人忽略是,超過80%眼疾是可以預防、治療、並且治療率非常高,像是青光眼、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一些無症狀或病情發展緩慢的眼疾,透過 #眼睛健康檢查 都能提早發現治療
-
💗小編常常想像,眼睛是情感最純粹的表達,眼睛會陪著我們一生,更需要我們好好愛護!改善眼睛健康,也可以提升生活的品質,有句話說✨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
💗現在正在電腦桌前敲鍵盤、或是躺在沙發上滑手機的你,希望看見這篇貼文同時,記得挪動一下身體,站起來扭扭腰、看看遠方讓眼睛放鬆,關注眼睛健康,也提醒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們一起預約眼睛健檢(https://bit.ly/3mih3g7)
-
✍🏻#編輯語錄
愛是什麼?無非是一種信仰
#編輯的日常 #愛很簡單
#支持公益 #十月公益活動 #LOVE
👩❤️👩https://pse.is/wxl7c
2020世界視覺日 Hope in Sight 讓 EYE 看得見
吳鳳鄉由來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正名成就解鎖(一)🔐
📣📣📣call me by MY name🙌🙌🙌
✅當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為統治策略,除將語言統一外,將地名更改為具政治性議題之名稱部分,亦不難發現蹤跡,1957年時,政府將瑪雅鄉(Mangacun)更名為三民鄉,即為其中之一例😦。
✅隨著政治日趨民主化及社會之多元化,以及原住民族自主意識的提升🆙,威權政治遺留下來的地名,不得不面對大環境變更所衍生對地名更名的的挑戰;早在原住民族運動時期,已有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的更名運動,後期的三民鄉的正名運動,二者的更名原因有些許差異,前者是反歧視性的稱呼,此一名稱之由來除了政治因素外,還夾帶著「民族的」衝突爭議,後者則可說是為去政治同化。
✅2005年2月4日《原住民族基本法》公布施行,第11條明定,政府於原住民族地區,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回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除1989年嘉義縣吳鳳鄉更名為阿里山鄉 外,2008年高雄縣三民鄉更名為那瑪夏鄉及其鄉內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村併更名為「南沙魯」、「瑪雅」、「達卡努瓦」傳統部落名稱🗣。
🌐更多訊息可上「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網站https://ourname81.weebly.com/
🔔還可以關注8月1日「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的直播活動,當天會有有獎徵答活動可以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