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號 閱讀】
.
愛情是大半生的羈絆。無數人之所以苦其一生為了愛情,在於不能直視、不能無視、爭取無用、難於擺脫。你有選擇,但你不知道什麼是正確。關於愛情的諺語俗語多不勝數,順手拈來,每個人都有幾句可以對號入座的座右銘。愛情是陽光,又是一場大雨,陰晴不定,甚是惱人。莊子自由逍遙的精神,是此書解愛的大方向。
.
思想翻滾了良久,都想不出身邊有什麼人未曾在俗世中為愛情所困。僅能想起的幾個人,他們出世,離群索居,且簡居深山。事關在人潮,在愛裏碰壁,太過容易。愛情是一道雙向的命題,即使你不執著於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也難保對方可以如你輕輕放下。財富不一樣,你要把它留住,它走不出你掌心,你要把它花掉,它不會死命跑回你身邊。你可以選擇,問題就來了。親情親迎也好疏離也好,父母血緣,出生命定,你只能認命。當愛情可以選擇,你就可以猶豫;當你可以下決定,你就可以懊悔。這不是一個計算付出和收穫的遊戲,不同於健康,你努力呼吸,就可以生存;你努力運動,就會長出肌肉;你努力入夢,就能養精蓄銳。你可以用一刻選擇愛情,但不能用一生操控愛情。
.
嫉妒、用情不專是愛情常見的死穴。作者用了一個妙喻──你喜歡吃一道菜,但不代表你每天都想吃同一道菜,道出了塵世間男男女女好新鮮的心底話。此比喻並非鼓勵情侶二人應該隨心所欲,嚐盡世間的珍饈百味,以此為理據,各自出軌覓食,而是想點出,現實中每個人的食量不同,喜歡的菜式不同,異心、好新是人之常情,發乎自然。當然愛情是承諾,是自我的約束,但既然人各有異,及早理解,合則來,不合則去,價值觀不同,不苦苦糾纏,也是免於自己受難的一舉。
.
——〈靈魂自由〉
《解愛:重返莊子與詩歌經典,在愛裏獲得重生》書評
.
文 / L
.
完整文章載於十一月號雜誌中。
.
十一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解愛 #蔡璧名 #書評 #藝文青1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命定之人書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心得] 命定之人簡評- 看板Detectiv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心得#有雷《命定之人》討論串- Netflix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你沒說的秘密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關於我們的腐漫畫和伏漫畫की पोस्ट 的評價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魔女之旅】書評:動畫化!又香又可愛的輕百合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命定之人書評 在 [閒聊] NETFLIX《命定之人》EP07-EP08 討論END 的評價
命定之人書評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OB短評推薦》#神在
▏崔舜華《神在》🐱
#透過身世的追尋來突破制度家國的封鎖 #在散文裡重演詩的煉金術
以年輕世代少見的高密度文字,書寫黨國不再庇護的外省第三代,逐漸長成都會遊魂的記憶,搏動著青春期被威權規馴的痛苦,亦有誠實自剖的羞赧與疏離。從家流落到街上,從詭異的父權中國殘魂追命,到街巷廟宇求得立地成佛,崔舜華在散文裡重演詩的煉金術,接軌現代主義,密實錘鑄個人風格,在歷史維度上尋求當下生命定位。
這些成長入世的荼蘼心事有《天問》的纏鬥力,修辭練句、捫心自省之餘,不時詰問造物是誰,宗教又為何。透過身世的追尋來突破制度家國的封鎖,以小博大,格局不凡,通透罕見的散文品種。
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精選 #精彩扼要的短書評
命定之人書評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啊,原來可以這樣清晰地討論一部小說。
關於賽伯格的前世今生,
也連結了過去(林燿德、陳豐偉)與現在的創作者。
--
【在救贖可能的數位年代裡:《跨界通訊》】
作者:陳國偉
雖然封面有著散發著次文化感的美少女,但《跨界通訊》是一本徹頭徹尾關於「老人去死」的故事,一如它的首章標題。
聽起來好像有點駭人聽聞,但這其實是我們身邊的日常進行式,更是即將到來的世界,未來的總和。小說中以四季標誌章節,看似流水年華,但卻在二個月前、現在、十年前、一年後間跳躍,反而直指其對於時間的本質性探問。
一開始我們看到兩個自醫院逃逸而出奪車上路的老人,上演了熟年版的《末路狂花》;但一轉折兩個月後他們遇上環島的青年,還與附著在手機上的年輕亡靈「永恆星嵐」同行,彷彿是《綠野仙蹤》的變奏版。然而進入第三個章節,我們悠悠回到十年之前,一段跨性別少女與生理女孩的純潔之愛,她們恣意地徜徉在性別的探索與身份交換的遊戲之間,但也意外地見證了老年同級生「榮民四七」網路聊天室的誕生。最後小說敘事來到現在的一年後,作者陳又津才揭曉一切謎底,原來這群同級生安排了集體出遊,完成了共死的心願。而跨性別少女、環島青年與數位亡靈組成的團隊,共同管理著保存著老人們大數據的網路社團「跨界通訊」,讓他們以嶄新的形式活下去。
雖然小說中的「跨界通訊」實有所指,但其實更可將其看作隱喻的集合,各種時間、空間、身體、性別、記憶的跨越無所不在,透過小說中年輕生命與老者的互動,作者進一步呈顯了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存有與死亡是如何共享同一組符碼串流,在網路的虛擬介面上顯(靈)而未顯,當大數據已經可以演算並再現個體存在軌跡的極限,那麼死者的重生也就有所可能。
其實早在1995年陳豐偉獲得時報文學獎的短篇小說〈好男好女〉中,就已經處理了老年人與網路之間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他運用自己參與台灣網路崛起的經驗,描寫坐過政治獄的年老前輩,如何地著迷於網路的發聲媒介與言論自由情境,抒發已經找不到出口的革命熱情,但終究因為世代差異與歷史的失憶,而無法被年輕人所理解。但陳豐偉最終仍以極為抒情的筆調預言,只要BBS站不滅,老輩革命者可能在另一個時間向度中,找到真正能夠共鳴的知音。
然而廿年後,在網路發展已經過熟的今天,數位世界已是截然不同的風景,跳脫了BBS的陽春介面,以及文字與符號的載具侷限;各種新興社群媒體,帶入了圖像、聲音與影像等多元訊息傳播媒介,沿著手機等即身性3C產品,將通往「後人類」一途的我們,都變成了「人機一體」的賽伯格(cyborg),我們的生命唯有與機器鑲嵌才能完整,唯有上傳雲端才能永生。也正因為如此,陳又津《跨界通訊》裡的死者與生者、老人與年輕人(少年、少女、跨性別主體),已然無法擺脫網路的力場,只能在其中無止盡地拉扯與位移,努力找尋到自己的生存意義與繼續和死亡欲力抗爭的結點。
廿年前的革命老人隨著大敘事時代的終結逐漸消逝,而《跨界通訊》所描繪的現世老人,則是在這個世界的多重遺棄中,消融於日常;他們深覺自己的榮民身份已然失去這個島嶼歷史記憶的正當性,更焦慮於對自我與同儕的大規模遺忘。於是網路社團成為他們重聚之所,也是他們揭竿起義,決定向命定的旅程喊停的「從容赴死」根據地,但透過大數據式的管理,竟也成為他們以另一種型態邁向永生的起點。
這無疑充滿著時代的弔詭與張力。從1980年代台灣正式進入具現代標準維度的都會文明至今日,我們畏懼著網路時代所帶來的一切「可視性」與「透明化」,深怕被他者窺視,被各式權力機制監控,怕隱私的最後底線被揭露;數位帶來各種開放、流動與自由的許諾,但對於肉身被高度物質化、電子化、去主體化,仍讓我們感到膽戰心驚,就像彼時林燿德在《都市終端機》中就以詩句預言的那樣:「下班的我╱帶著喪失電源的記憶體╱成為一部斷線的終端機╱任所有的資料和符號╱如一組潰散的星系╱不斷╱撞擊╱爆炸」(〈終端機〉,1985)。
然而對於老者們來說,他們的危機在於失去了一切的「可視性」,無論是肉身內裡對於外在的感知,或是個體於世界之中的實存,他們不但被凝縮為現實的風景,更異化為驅動日常運轉的零件:在麥當勞,在西門町,在公園,在社區的中庭,在病房,在療養院,在每一個瑪莉亞推著的輪椅上,被時間浸透且風化為進退不得的同一性標本。因此能夠拋去肉身的病(殘)體限制,以意識在網路上相依取暖,甚至能轉世成為訊息碼重生,也許才是對他們最慈悲的許諾與救贖。
1990年代的台灣創作者們動輒被譽為老去的聲音、老靈魂,但即將邁入2010年代尾聲的現在,真正「老去的時代」已然在我們身邊降臨,而忽必烈少女陳又津,正是提醒我們的那個看似年輕、但卻世故不已的聲音。她誠懇地提醒了我們,在台灣文學長期以來幾個大的書寫題目:歷史、殖民、族群、性別、鄉土、城市之外,「老年」的問題已經撲面而來,是這個島嶼即刻面臨的嚴厲挑戰。生命終究是邁向死亡的存有,而轉瞬即至的漫長老年,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逸必須面對的艱難功課。
#聯合文學
#跨界通訊
#書評
命定之人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
金妮的丈夫獲邀至屋內參與社交,但屋外卻秘密展開了一場命定的邂逅──在沼澤上,在晃動的水面和群星之間,金妮和瑞克這對臨時的姊弟戀,在浮橋上接吻了。
這是一個晃蕩不安的吻。
他們的腳下並非堅實之地,而是浮橋,是水面。
這當然是個隱喻:這場相遇超脫於原本的日常生活之外。
太陽已然隱沒,所有可見、可預測的個人歷史(那些屬於堅實的、屬於日常生活的「地面」)亦隨之消逝,唯有浮動不定的星光存留於水中,存留於空間之中。
一個秘密而懷抱著背德的刺激與快樂的吻。
伊格言說,這是生命中一扇「偶然敞開的窗口」。
像是一段時光的逆反:
年輕的金妮曾經嫁給比她大許多歲的社運狂熱分子,如今,金妮老了些,卻吸引了比她小許多歲的少年瑞克。
金妮是個重症病人,剛做完化療,病體虛弱;她與瑞克的邂逅彷彿一項神賜之禮。
孟若的小說原文如下:
「真可惜月亮還沒出來。」瑞克說:「月亮出來時這裡真是好。」「現在也好。」他手臂溜過來環住他,好似他這樣做一點問題也沒有,並且要多久就多久。他親她的嘴。對她來說,她似乎生平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完整的故事,單單就事件自己。一首溫柔的序曲,足夠的壓力,全新的探求和接受,持留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
什麼叫做「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呢?這什麼意思?
伊格言說,是的,如果你接受了你男友或女友的吻,那是因為你們是情侶。
你們的吻可能用以表達愛意,或者,其實是更親密的做愛的前奏。
一個吻總是隸屬於某段關係,它往往是某件「更大的事情」裡的一個環節,所以,它並不是「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在這裡,金妮和瑞克的吻並非如此。
此事純屬意外;然而在那一刻,那「本身就是件大事」,
或者那大事突然幻化其身形,變成了「全部的事」──偶然的窗口擴大了,張開了。
整個世界被窗口溢出邊界的光所籠罩。
而原本的生命主體(一位社運份子的妻子、一場意外疾病的襲擊、一段尚可接受卻又有些食之無味的婚姻)則逆反成為殘餘,成為贅物,成為幻影。
事情顛倒過來了。
那是人類無可窮盡的深邃與神秘,生命本身如流體般變幻不定的可能性。天啟。
這是作者獻給書中人的禮物──或者反過來說:書中角色獻給作者的禮物......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命定之人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尼爾和金妮這對夫妻陷入了緊張關係,尼爾將太太獨自留在車上;
而金妮突然有了尿意,躲進玉米田小解,回來後遇到一位小鮮肉瑞克。瑞克開始與金妮攀談。
這對初次邂逅的男女,討論了一件奇怪的事:
「是嗎?」他說:「我也不戴錶。我從沒見過也不戴錶的人。」
她說:「對,從來不戴。」
「我也是。從來就不戴。我不知道為什麼。從來不想戴。就像,我好像本來就知道時間。差個一兩分鐘上下。頂多五分鐘。有時餐館顧客問我,你知道幾點嗎,我就告訴他們。他們根本沒注意到我沒戴錶。廚房有鐘,我一有空就去查看。從沒一次我得進去跟他們更正的。」
「我也曾經能那樣,偶爾。」金妮說:「我猜若從不戴錶,你會發展出一種感覺來。」
「是啊,真的會。」
「那你說現在幾點了?」
他們討論手錶?當然不是。他們在討論時間?討論現在幾點?可能也不是。
他們真正在討論的,絕非時間本身,而是一種「特異功能」:對自然韻律的感知。
他們這種人自有其「體內時計」,這種器械不是規範日常作息的鐘錶,而是向自然敞開、向人的本性敞開。
伊格言說,他們「心跳同於自然」。
於是當金妮的丈夫把她留在車內,獨自到屋內作客(他們正在屋內算命),
他不會知道屋外也正發生一場命定的,未曾預料的意外──金妮和瑞克的邂逅。
對,尼爾當然不會知道,因為尼爾並不是這種「心跳同於自然」的人。
然後在屋外,瑞克將金妮帶上車,開車前往他自己的秘密私房景點,一座橫跨於沼澤上的浮橋:
橋身輕微移動讓她想像所有這些樹和蘆葦田都都安在淺碟子上的土裡,而路是條漂浮的土絲帶,下面都是水。水彷彿這麼靜止,但又不可能是靜止的,因為如果你拿眼盯住一顆星的水影,就看得出那星是怎麼眨動變形又溜出視線。然後又回來了──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直到這時她才發現沒有了帽子。她下車小便時沒戴,還有她和瑞克講話時也沒戴。麥特講笑話時,她坐在車裡頭靠椅背眼睛閉上也沒戴。她一定把帽子掉在玉米田裡,而慌張中就把它留在那裡了。
伊格言分析,被丟失的帽子顯然隱喻著金妮過去那循規蹈矩的人生、正常無比的文明生活──但這隱喻的威力或許還不如在它之前段那關乎水流與星群的描述。
暗夜中,黑暗正被更巨大的黑暗吞噬,而浮橋邊,沼澤水面恍若靜止,但不盡然。
當你凝視著水面上的星星,那星星可能在難以察覺的極細微波動中移動或隱沒,而後復現──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伊格言如此形容:
這是一段奇異的述寫。如同海面上漂流的瓶中信,這鏡頭顯然極其安靜,但其內容物又如此「有戲」,如此喧嘩,充滿張力。那「不知是否是同一顆星星」的想法(一段小小的哲思,一段微縮的辯證)投射出某種虛幻感,而「水面搖盪中的星群」之實景,同樣予人虛幻之感。那不是星星本身,那只是星光稍縱即逝的倒影;那不僅僅是虛幻,那是雙重的虛幻。幻視之中,一切實存之物皆彷彿蜃影。讀者與小說主角老婦金妮在此結伴步上了浮橋,意外的旅途;而正是這神秘時刻的初現預示了下一個神秘時刻:一個吻。夜裡浮橋上,男孩與老婦的深情一吻......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命定之人書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愛情關係裡,你認為存在「Mr.Right」或者是「真命天子」、「真命天女」這樣的概念嗎?你相信老天爺會幫你安排一個「對的人」,只是自己還沒有遇上?
還是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對不對」,一切只是相處跟磨合的結果。伴侶它真正的意義,其實只是一個陪伴你,走過人生階段的存在。你相信哪一種說法?好像比較命定,還是只是一個相處的過程?
這兩類喔,一類是叫做「靈魂伴侶組」。這些人呢會相信愛情是找到對的人,存在於這種「完美的另一半」。在這樣的概念底下,他們相信的是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叫做「愛是由居住在兩個身體裡的單一靈魂所構成的」。
而另外一種人呢,他們相信的是叫做「旅程的伴侶」。他們認為呢,愛情的重要性是兩個人一起走了多遠、經驗了多少事情。
用一個更簡單的比方哦,「靈魂伴侶」比較像是去找出,跟自己契合的另外一片拼圖,而拼出一個完整的畫面;而「旅程的伴侶」呢,比較像是兩個人,一起在地圖上面移動。
曾經有心理學家喔,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找了73個在一段感情當中,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人,他們進行了一些相關的研究。
從這裡你可以知道心理學家,有時候真的是一群很無聊的人,特別針對這件事情,還找一缸子的人來做研究。
好,我們言歸正傳喔,心理學呢,把這73個人隨機分成四個組別。分別是~「靈魂伴侶:回憶衝突事件組」、「靈魂伴侶:回憶慶祝事件組」。
再來另外兩組,就是「旅程伴侶:回憶衝突事件組」,而接下來最後一組「旅程伴侶:回憶慶祝事件組」。
他們請這四組人,完成針對不同組別的問卷。這些問卷的目的,是提供一些暗示跟提示,創造出這些人在腦子裡面的關係認知。
像是引導他們傾向於相信「靈魂伴侶」,還是相信「旅程伴侶」;並且呢,引發相關的事件創造衝突,還是慶祝事件的一些相關聯的想像。
接著呢,請他們去評估自己,在這段親密關係裡面的「關係滿意度」。結果發現喔,把對方看成是「旅程伴侶」的人,不管是在回憶衝突事件,還是慶祝的事件,他們對於浪漫關係的滿意度,都會變得比較高。
但是把親密關係視為「靈魂伴侶組」的那一群人,他們在回憶衝突事件之後,他們對「關係的滿意度」就會明顯低於,他們回憶慶祝事件的這樣的情況。
也就是說喔,把親密關係看成「一段過程」這樣的夥伴,會比較能夠容忍衝突,甚至於會因為一起穿越了衝突,而產生更親密的感覺。
相反的,如果是「靈魂伴侶」這樣的信念;他們會把愛看成是「完美結合的戀人」,會認為對方必須是最適合自己的另外一半。
但是這樣的關係產生衝突跟困難的時候,就會發生很多認知上面的矛盾。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的這一段關係,或者是這個人並不完美啊!
「關係的滿意度」,在這種想法底下自然就會降低。可是說到底喔,怎麼可能會有那種不發生衝突,跟困難的親密關係呢?
透過這樣子也可以理解哦,當你越是想要找到那個「對」的人,往往就是越找不到;不然就是一直走進關係,也一直在嫌棄關係。最後呢,就一直心碎的離開眼前的關係。
似乎「關係」給你,或給這樣的人,是一段段的失落感啊,而不是一次次的體驗跟學習。
談到這裡喔,如同今天開頭的問題,你看待關係的信念是什麼?你追求的是「對」的人?還是一個可以跟你一起「經驗各種可能性」的人呢?
我想起一句話「會出問題的不是追求,而是我們對追求的執著。」我並不是要企圖說服你,你要選擇哪一種信念。到底是「靈魂伴侶」好,還是「旅程伴侶」好?
但是如果你願意,你不妨想想看,自己執著的是什麼?除了「執著」之外,還有另一個層面,就是你有沒有處理衝突的「能力」?
也就是說喔,你相信的是「旅程的伴侶」。你願意去接受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戀人。那只是你不知道怎樣面對跟處理衝突,讓衝突成為彼此關係裡面的養分。
如果你認同我剛剛說的,那麼「學習」就是很必要的。因為,如果不存在所謂的完美戀人,那麼也就不會有完美的自己、完美的我啊!
其實,學習就是一段自己跟自己的旅程,關鍵在於一起經驗了什麼?又穿越了什麼?這才是重點!圓滿關係跟圓滿自己的生命,其實是一樣的。
並沒有存在那種所謂的「完美的終極版本」,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斷的發現跟持續學習的旅程。
所以,希望今天透過這一段分享,你可以先圓滿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那麼那一位能夠陪伴你人生旅程,一起牽手走下去的存在,他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完美伴侶」到底存在嗎?
我想不管它的答案是yes or no,我們永遠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叫做「圓滿自己」。圓滿自己的層面有很多,可能是心理上的、可能是靈魂上的。
但是圓滿自己,更有可能在另外一個層面,叫做讓你生命當中,所有你真心想做的、真心向前進的,都能夠如實、如期的去完成。
那麼如果你聽到這裡,你希望在自己的生命裡,透過「實踐」來圓滿自己人生的話,那你可以好好期待,我們即將要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它會幫助你,有效的提升自己生命的效率,並且透過實作,讓自己成為那個更圓滿的自己。更期待你加入學習的行列,我們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命定之人書評 在 心得#有雷《命定之人》討論串- Netflix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2天追完8集《命定之人》了,現在大致知道在演什麼,但還是有些細節想詢問D友。詢問之前,我先說心得。這是一部懸疑、變態、恐怖、血腥、步調時慢時快 ... ... <看更多>
命定之人書評 在 你沒說的秘密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你沒說的秘密評價,你沒說的秘密ptt,你沒說的秘密線上看,你沒說的秘密電子書,有人正在監視你,我知道的秘密,我知道你的秘密書,命定之人. ... <看更多>
命定之人書評 在 [心得] 命定之人簡評- 看板Detectiv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頁好讀版 https://news.readmoo.com/2022/04/12/220412-the-one/
命定之人,破滅亡魂
《命定之人》是本集心理變態與懸疑驚悚於一書的小說。
科技進步,可透過DNA配對出完美契合的人生伴侶,準確率幾近100%,造成越來越多人依
此方式媒合另一半,也導致原本自然邂逅的伴侶分崩離析,更有處在兩者之間猶疑不定的
曠男怨女,但對方的身世你能了解多少?這與時下的交友軟體、星座血型、塔羅紫葳、手
相命盤等是否別無二致?本作品依此核心帶出五組不同際遇的故事,大家各懷鬼胎、操弄
命運,這就是人性。
此書原名〈THE ONE〉,指的是命中註定的唯一,與20年前由李連杰、傑森.史塔森主演
的〈救世主THE ONE〉同名,不過該作扮演的是與邪惡勢力對抗的警察,維護社會安定宇
宙平衡,本作則是真命天子的出現對自身人生的影響,進而導致價值觀瓦解、前途乖舛,
甚至引來殺身之禍,真相卻往往不堪一擊,人類內心的醜惡也盡顯無疑。
同一家出版社去年上市的書《巧合製造師》,同樣描寫促成佳偶配對的劇情,不過是藉由
科學及自主選擇的方式作決定,隨著事件的面紗一層層揭露,增添了不少意外性的轉折。
人性陰險狡黠與利己主義,面對期盼與另一半互訂終生的愛恨情仇,交織、磨擦出不同火
花,到頭來有破繭重生的、破鏡重圓的、有歪打正著的、有攻守互換的,當然也有安於原
狀的。藉由切換分割不同主述者角度,一窺可能出現的精采人生,也可讓讀者反思若是自
己將如何抉擇。
※以下內容涉及據透,請謹慎閱讀。
案件劇情
採分進合擊方式,五組人物片段的敘事推進劇情,一開始須花點時間適應。
曼蒂線:失婚、三十七歲、兩度流產的女性,配對結果是小十歲的年輕人,失聯一陣子才
發現對方過世!?自己命定的另一半還沒打過照面就無疾而終,因此鬱鬱寡歡。而在失意之
餘聽聞對方有冷凍精子,這燃起的一線生機是福抑是禍?懷已死之人的孩子受妹妹們的責
難且有道德上的非議,隨著劇情展開事件愈發不可收拾。
克里斯多福線:本作主線的心理變態兇手,立誓要殺三十個人名留青史,致敬1888年同樣
在英國倫敦的開膛手傑克。但作者對於行兇動機、人格塑造、作案方式等有相當多處難以
服眾的地方,例如遺留血跡可輕易以漂白水祛除不被發現、數度進出現場卻未遺落蛛絲馬
跡、犯案數十起警方無能無為,未懷疑鎖定以製造高潮或衝突形同虛設,連打醬油的機會
都沒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就是重回上一個作案現場遺留下一個被害者的照片,而非在下
一個被害者身上遺留上一個被害者照片,以證明是本人所為。且屍體放在廚房地板三至五
天卻沒蚊蠅蛆蟲僅生異味及腫脹,重點是有照片還比對不出已罹難者身分亡羊補牢或先發
制人,配合劇本演出也該有個限度。
藉由DNA配對出的命定之人是位刑警,但他卻沒因此收手,輾轉於扮演好兩角色之間,收
手的時機與心境的描寫突兀又矛盾,似乎為了迎合讀者進行收尾,或以此來彰顯其他案件
的意外性就不得而知。
婕德線:DNA配對結果對象遠在澳洲,積攢儲蓄跨國前往才發現對方凱文是癌末患者,需
相信命運的牽引結為連理、還是另覓姻緣?配對的結果真的只能是唯一一組紅線嗎?在情
境推波助瀾及氣氛渲染下還是硬著頭皮完婚。凱文過世後卻對他哥生成了另一種情愫,是
兄弟間DNA的作祟嗎?還是本能本性所趨?翻雲覆雨後被婆婆撞見,這將開啟對整個事件
的始末存疑,是配對結果出了紕漏,進而興起另一起殺意嗎?
尼克線:與論及婚嫁的未婚妻不屑DNA配對科技,在共同朋友的慫恿下進行比對發現對象
是同性男子,顛覆三觀兼未婚妻再三勸說下進行了第一次肢體接觸,後續則越陷越深。看
似出軌對婚姻不忠,實則未婚妻更老謀深算、城府至深,堪稱本作中比較有看頭的亮點。
最後的驚奇感更凌駕於配對結果與主線爆點,這將人性貪婪私慾的一面體現出來。
艾黎線:女企業家,運籌帷幄科技帝國,錯過戀愛交友年紀,由自己開發配對的技術結識
對方,殊不知為設局多年的陰謀。殺人滅口無法挽回失去的信譽與客戶,而依此受害(或
受惠)的群眾該何去何從?此對象的動機比主線兇手更臻於完備,且未用到最終手段。惟
過程稍嫌理想化及便宜行事,鋪陳著墨可再加強一些,畢竟是全作關鍵轉捩點,草率結束
總覺餘韻不足、欠缺顫慄感與壓迫感。
心有戚戚
本作以DNA配對科技選伴的技術,說明其效力有如指紋、血液堅不可摧所構築的案件。今
年最新研究證實可在空氣中蒐集DNA片段分析物種,此用在刑偵可瓦解不在場證明、監控
受刑人,恐被企業政府非法採集不可不慎,近年個資隱憂抬頭,連GPS及指紋都不能輕易
收集,何況遺傳資訊呢?
《王牌天神》說明不能影響自由意志是人類道德的底線,《超人:鋼鐵英雄》,氪星世界
放棄自然生育、未出生就由基因決定階級命運是人類文明的疆界?《千鈞一髮》靠後天努
力克服障礙是人類慾念的謳歌?又悲觀一點宛若《絕地再生》成為器官的載體,猶如宰肉
機成為權貴的牲品?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別忘了人性包含惰性,且可能因此泯滅良知
。
本作沒有警匪對諜或推理解謎,偏向心理懸疑、刻劃人性與某種信仰(像果粉、去死團等
),當泡泡沫滅才驚覺大夢初醒、虛擲光陰。過分依賴科技的同時,也要維持理性與感性
的一面,做好情緒管理才配稱作萬物之靈。
--
外甥從幼稚園回來 說他今天用十張貼紙
去跟其他小朋友換了兩張貼紙
本來想罵他笨 卻突然想起 以前曾愛過一個人
我幾乎給了全部 卻什麼也換不回來
※ 編輯: Addidas (150.117.226.131 臺灣), 04/29/2022 10:26: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