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臺中舊城生活博物館漫畫小書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是一系列以「臺中舊城為主題」的漫畫小書,為什麼說是小書呢?除了透過漫畫可以看到以前的臺中生活之外,打開後還是舊城地圖,設計得非常精巧!
#目前已出版六本
1. 宮原武熊的一天
2. 和平日報:二七部隊
3. 臺中公園-前世今生
4. 綠川點點滴滴的日子
5. 東協廣場
6. 走過大墩百年-吳德功的旅行日記
更多詳細👉https://ttc-utopia.weebly.com
-
#關於漫畫小書
文史☓旅遊☓地圖
帶著小書,來一場臺中舊城區的文化之旅!
臺中舊城區的重要性包含空間結構及歷史文化的紋理,在一百多年間從清代聚落形成、劉銘傳建省城、日治時期都市計畫、鐵路通車帶來南來北往的人及商業鼎盛、又隨著街道狹小商業中心轉移後沒落,短短百餘年間累積了臺中城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
-
#關於製作 愛社享.i設想
成立於2016年的社會企業。「愛社享」核心的精神在於:一、深耕基層社區,運用團隊專長,轉譯在地知識,讓在地文化有更多可能性。二、以合作代替競爭,解決青年創業的困境,以共同工作空間的模式營運,建立資源共享的協力平臺,利於團隊間互相學習成長。三、串聯社群力量,發揮影響力,帶動更多人投身關心社區。I-search,指從「I」(我)開始,用愛關懷,探索社區大小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60的網紅MoshPit Ke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向27部隊的每位勇者致意 1947年2月27日晚間台北市發生緝菸血案,隔日2月28日駐守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衛兵無預警開槍掃射抗議群眾,局勢至此急遽惡化。下午三時,政府發布戒嚴令並出動武裝軍警開槍掃射台北市街頭民眾。群眾佔領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即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現址),並透過電台向全台灣廣播說明...
和平日報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灣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947 年 3 月起,臺灣的《人民導報》、《民報》、《大明報》被以「思想反動,言論荒謬,詆毀政府,煽動報亂之主要力量」的名義查禁,相關從業人員陸續被以「陰謀煽動」的罪名逮捕、失蹤、槍決:
《臺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日文版主編吳金鍊、股東施江南、印刷廠長林界、嘉義分社主任蘇憲章、高雄分社主任邱金山、臺中分社主任吳天賞遇害,臺南分社記者楊熾昌、編輯部主任王白淵等人被捕。
《和平日報》發行人兼社長李上根、嘉義分社主任鍾逸人、斗六與竹山分局長劉占顯、藝文版主編楊逵、記者蔡鐵城等人被捕。
《民報》社長林茂生、創辦人廖進平、法律顧問王育霖等人遇害,社長秘書潘欽信等人失蹤,總編輯許乃昌、主筆黃旺成被通緝而逃亡。
《人民導報》前後任社長宋斐如、王添灯遇害,主編蘇新、記者周傳枝等人被通緝。
《大明報》發行人艾璐生遇害,主編馬銳籌、股東鄧進益等人逃亡。
#歷史會記住你們
和平日報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烏牛欄──兼記二七部隊 ◎李長青
從島嶼灰濛的北方
震懼時代的槍聲就這樣響起
無端卻又必然的響起
延平路上,黃昏很快來臨
埔里隊與黑衣隊都已經出發
務必要到達能高傳說的最深處
向唯一的希望出發也向士紳的虛偽出發
和平日報視和平為大敵
南京的子彈亂竄
機槍威猛,天馬茶房就這樣
就這樣開始變得簡陋
我們需要進入山區需要水沙連的遮蔽
我們不得不延長戰事
拉長左翼的舊傷,扯開正義的繃帶
更需要無止盡拖延,完成昭和五年的對峙
當我們紀念碧血英風的高潔
霧裡的毒氣仍未散去,我們必須再流血
再流一次血,心中許下壯烈的悲願
當我們決定終要向埔里迅速挺進
沒有人料到,這將是歷史最後的戰場
最神聖的戰役
山區裡,隱藏神秘的革命
天色暗下來之後
你會看見,玉山的光
到達島嶼的心臟
已經是夜半的時候
一切正處於黑暗之中,聽不見
村落裡武裝的吶喊與潛伏的民變
看不見水裡坑的暗算
(而這裡是島嶼的心臟
瀑布從木瓜坑流瀉而下,陳有蘭說
豐丘的葡萄會在陽光燦爛時特別剔透
羅娜洵美的山地梅園正清香
溪谷於坪瀨蜿蜒,季節在此遞嬗
有寬尾鳳蝶飛翔不輟演練
關於石城與書院
文明又原始的藍田
嵌鑲溪澗,濁水已經千年不變 )
不變基隆港的反埋伏不變台中市的沸騰
人民的血跡流淌於1947年
月色模糊,土地上的沃肥崎嶇
槍聲清晰起來更大的槍聲臃腫起來
水沙連的山川向來在兵燹中抽芽
雲開始變色
山變色河也變色
風都變色了他們已經包圍
餓狼已經包圍烏牛欄
吊橋上,盡是嘶吼翻滾的羊隻
鮮血流過高砂青年的夢境
在魚池的小道在日月潭公路
二十一師已經從草鞋墩包抄而來
不是地圖上的路線而是一處處
一座座等待包紮的傷口
晚霞失去色彩,人止關陷入一片濃霧
比歷史更沉重的一場大霧
郡役場終於遺失了
血跡染成的檄文
議會路線不得不相信中央
誠摯又璀璨的虛應
美麗的音符顫抖的音符整齊的音符敷衍的音符
被剉鑢的音符,正悲訴著民主的憂慮
姑且相信國民政府,這一次
破碎的善意
(一次又一次
當局廣播充滿磁性:
此次政治改革…必能…
中…央…一定不…
會調兵來…台……務請大家協力維持
維持…維…持…秩序
望全省同胞…必定……。)
優美果決的肅殺被譜曲更被吟唱著
像出海捕魚的歌,捕獲的卻不是閃亮的鱗片
一次再一次,溫和地處決
即將夭折的春天
漁市場裡,熱情又孤單的口號
論兩稱斤被交易著
我們只能潛行移師埔里
島嶼的心臟,那山林最後的深奧
最純淨的溪壑與神木
想必足以屏障整個民族
幽微的希望
大華酒家的酒不夠香醇
鹿鳴館的冷飲亦不夠冰涼
失去自由的自由比寂寞更寂寞
時代的痛,埋伏我們
聖戰就發生於北路安撫司
我們成為河階,在廣大深邃的獵場
成為綏靖的遺址成為武裝的板岩
在兵器相接的瞬間
我們被封鎖而後通緝懸賞
行跡矗立成石斧,槍頭與紡輪
泅越烏溪,我們在烏牛欄
吊橋上,擺盪著
我們的黎明
--
◎作者簡介:
李長青。社團法人台中市文化推廣協會理事,財團法人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董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
詩作被譯為西班牙、英、日、韓等語言,入選國內外多種選集,並曾獲多項文學獎,以及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詩歌節,最遠曾到訪中美洲尼加拉瓜共和國,代表台灣出席第14屆格拉納達國際詩會。
著有《落葉集》《陪你回高雄》《江湖》《人生是電動玩具》《海少年》《給世界的筆記》《風聲》《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詩田長青》等,編有選集《躍場: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
--
◎小編 烏龍 賞析
1947年,延平路上天馬茶房的那一聲槍響,驚醒了整個台灣島的人民,各地紛紛起義,而二七部隊成立的最初,就是為了響應台中的武裝行動。詩人在詩中除了以「島嶼灰濛的北方、延平路、天馬茶房」等關鍵字,拉出二二八的背景,更要記錄的,便是二七部隊在南投、在當時的烏牛欄,所留下的種種足跡、奮鬥與不屈撓。
從第二段開始,便能看到詩人放入了非常多當時的歷史背景:「埔里隊與黑衣隊都已經出發」當時隸屬於台中縣能高區的埔里鎮民,為了響應台中的武裝部隊而起義,一支自然稱作埔里隊,而另一支則是因為接收了當時日本警察的冬季制服,因衣著顏色得名,後在台中與其他隊伍改組為二七部隊。「向唯一的希望出發也向士紳的虛偽出發」然而在過程中,卻得不到當地士紳的協助,反而被要求投降解散,談判失敗後,這些相對有錢有勢的人們,不是逃走,就是到處散播二七部隊的不實謠言,增加日後部隊在人員招募上的困難。
進入第三段,由劉雨卿率領的21師,在中國渡海至台灣,從基隆登陸那刻起展開一陣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殺,並於3月13日進入了台中,因擔心波及一般民眾而不輕易與對方開戰的二七部隊遂退往埔里。「我們需要進入山區需要水沙連的遮蔽/我們不得不延長戰事」退入埔里的考量有二,一是能考慮再退入霧社,另一則是退往日月潭,便有機會能夠藉機佔領當時作為台灣供電主力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在魚池的小道在日月潭公路/二十一師已經從草鞋墩包抄而來」,21師搶先了一步,更打算從日月潭與魚池兩個方向圍攻。儘管二七部隊順利地攻下了日月潭,「沒有人料到,這將是歷史最後的戰場/最神聖的戰役」。
最後這一戰的地點,就是本詩標題的「烏牛欄」。「泅越烏溪,我們在烏牛欄/吊橋上,擺盪著/我們的黎明」於烏牛欄吊橋上,在經驗、人力與兵器都不足的情況下,二七部隊從白日交戰直至黃昏,也只能宣布解散,待來日再起。
詩人在全詩中一方面寫著二七部隊的奮力抵抗,寫「餓狼已經包圍烏牛欄/吊橋上,盡是嘶吼翻滾的羊隻/鮮血流過高砂青年的夢境」,另一方面也以這場戰役的所在地──南投的種種自然人文作為反襯,如:「而這裡是島嶼的心臟/瀑布從木瓜坑流瀉而下,陳有蘭說/豐丘的葡萄會在陽光燦爛時特別剔透/羅娜洵美的山地梅園正清香/溪谷於坪瀨蜿蜒,季節在此遞嬗/有寬尾鳳蝶飛翔不輟演練/關於石城與書院/文明又原始的藍田/嵌鑲溪澗,濁水已經千年不變」。寫木瓜坑瀑布、寫豐丘香甜的巨峰葡萄、寫羅娜(今南投信義)的青梅、特有的寬尾鳳蝶、三大書院,以及其中歷史最悠久的藍田書院。
這裡是無比美麗的地方,也是無比悲傷的地方。
有多少美麗的人們及美麗的景象,都在槍響的那一刻起消失殆盡?那個政權唯一留過的,只是美麗的謊言:「美麗的音符顫抖的音符整齊的音符敷衍的音符/被剉鑢的音符,正悲訴著民主的憂慮/姑且相信國民政府,這一次/破碎的善意」。
儘管我們都已經知道,後來破碎的除了善意,還有更多。更多。
--
參考資料:
1.大埔城誌,〈歷史大事--228事件 烏牛欄之伇〉,(來源:https://www.puli.gov.tw/web_travel/history/index.php?index_id=3)。
美術設計: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圖片來源:自繪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李長青 #在烏牛欄 #二七部隊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23.html
和平日報 在 MoshPit Ke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向27部隊的每位勇者致意
1947年2月27日晚間台北市發生緝菸血案,隔日2月28日駐守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衛兵無預警開槍掃射抗議群眾,局勢至此急遽惡化。下午三時,政府發布戒嚴令並出動武裝軍警開槍掃射台北市街頭民眾。群眾佔領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即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現址),並透過電台向全台灣廣播說明2月27日晚間發生的緝菸血案,以及當天長官公署廣場的流血事件,並控訴一年多來的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貪官污吏橫行與軍警的暴行,呼籲全台灣民眾驅逐各地貪官污吏以圖生存。隔日起由台北市開始的反抗政府事件蔓延台灣全島,全台各地民眾紛起抗暴。
3月2日,台中地區民眾收到楊逵和鍾逸人廣泛印製倡議召開市民大會的傳單,於台中戲院舉行市民大會,共同推舉台中市婦女會理事長謝雪紅為大會主席,會中強烈抨擊國民黨暴政。參加群眾決定遊行示威,利用消防車鳴響警笛呼籲市民響應起義。3月3日,謝雪紅在台中市參議會組成「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組織「人民大隊」,簡稱「民軍」。霧社地區一百多名原住民泰雅族人下山參與台中作戰本部。民軍的隊伍計有彰化隊、大甲隊、豐原隊、東勢隊、埔里隊、員林隊、田中隊、太平隊、獨立治安隊等等[7]。3月3日上午八時許,國軍於教化會館(空軍後勤部供應分站)出動武裝卡車在台中市區分途進行沿路掃射,採取兩面包抄,與民軍展開激烈槍戰,雙方皆有死傷。當日下午,各地民軍自電台廣播中獲悉消息,紛紛趕赴台中並支援作戰,與台灣中部地區多處國軍的軍事據點進行交戰,自下午四時激戰至晚上,夜雨中,槍砲聲震動全台中市,國軍部隊陷入重重包圍,試圖突圍失敗,國軍部隊於當日晚間十時許繳械投降。至3月4日,民軍共攻取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警察局、台中縣警察局、台中市憲兵隊、台中團管區司令部、台中軍械庫六處、台中廣播電臺、台中電信局、專賣局台中分局等重要機構。3月4日上午10時,台中水湳「空軍三廠」(第三飛機製造廠)少將廠長雲鐸與民軍談和並交出武器,此時台中市區以及近郊悉數為民軍控制。3月5日上午,虎尾、嘉義、高雄、台北各地的民軍都向台中作戰本部求援,作戰本部乃將彈藥交付支援作戰。3月5日下午,謝雪紅另組「特別志願隊」支援虎尾機場的戰鬥。3月6日,作戰本部將在地八部隊,及四百餘名青年、學生,與二戰後退伍的台籍日本兵等改組為「二七部隊」,由鍾逸人擔任二七部隊的部隊長。
這是一張1930年代的烏牛欄吊橋明信片,此處即為二二八事件之《烏牛欄之役》戰場,圖中可見烏牛欄吊橋上面有汽車在行駛。
二二八事件之烏牛欄之役中,二七部隊警備隊與國軍廿一師交戰戰場現在的模樣。
二七部隊的基本隊伍,包含黃信卿的埔里隊、何集淮與蔡伯勳的中商隊(台中商業學校學生隊)、呂煥章的中師隊(台中師範學校學生隊)、黃金島的警備隊(獨立治安隊)、李炳崑的建國工藝學校學生隊、林大宜從農村招募當過日軍的農民、延平學院學生、吳振武的民主保衛隊離隊隊員,以及包含霧社地區泰雅族原住民青年的陳明忠的突襲隊等等。職務分配以鍾逸人為隊長、古瑞雲為副官、蔡鐵城為宣傳部長、黃信卿為參謀長、石朝耀為聯絡官、何集淮負責祕書處、吳崇雄為救護軍醫。
3月6日下午,二七部隊的埔里隊成功逮捕以蔡志昌為首的軍統特務份子四十多名,並將之拘禁於台中監獄。3月7日,二七部隊正式成軍,並駐紮於台中「干城營區」、進駐干城營房,同時修理戰車、高射砲、機關砲、迫擊砲,並整修機場。3月8日,二七部隊馳援嘉義的戰鬥。3月12日,二七部隊得知國軍大批增援部隊逼近台中的消息,考量自身實力有限,以及避免與國軍在台中市區進行正面的戰鬥因而波及台中市民,於是部隊轉往南投埔里,並改稱「台灣民主聯軍」。二二八事件期間,二七部隊除攻佔台中各政府機關之外,亦武裝支援嘉義、南投民眾反抗國軍的戰鬥。
二七部隊因得知國軍二十一師於3月12日已進逼台中。而當時已全盤控制台中市警、政、軍機關的二七部隊為避免與國軍於台中市區戰鬥而波及市民,毅然決定於3月12日下午三時起撤出台中,並將部隊,以及武器、彈藥、糧食、車輛等物資暫時集結於埔里國民學校,台中至埔里間卡車來往不絕,沿途民眾紛紛向民軍戰士致意。3月13日上午,台灣民主聯軍(即二七部隊)派出宣傳隊,分乘兩輛卡車到埔里鎮內各地進行宣傳;宣傳部長蔡鐵城(《和平日報》台中總社採訪主任)於車上演講,說明該部隊遷入埔里的任務,並號召埔里鎮民同心協力抵抗國軍21師。3月13日中午,台灣民主聯軍(二七部隊)本部進駐埔里武德殿(現埔里鎮公所位置)。3月13日下午三時許,國軍21師先遣部隊開抵台中,並侵占民間店鋪與住宅以為營舍。3月14日,國軍21師146旅436團之一部(兵力800人)進駐草屯,並繼續前進至水里龜子頭地方,企圖向埔里推進,二七部隊分隊於下午五時獲悉後在中途截擊,迫使國軍退回草屯。3月15日,另一路國軍部隊(兵力一個營)由二水經集集前進至水裡坑(今南投縣水里鄉),並佔領日月潭與門牌潭兩發電廠。又一路國軍部隊(兵力一個連)試圖經由魚池地方包圍埔里。國軍分路夾擊二七部隊,並縮小包圍圈,此時埔里對外通道均為國軍封鎖。當時身為台中農學院學生的突襲隊隊長陳明忠於晚上十時率部夜襲,兵分三路,包圍魚池警察所,16日凌晨二時,與國軍21師146旅436團第2營第4連在日月潭附近發生激戰,國軍頗有傷亡潰退水裡坑。3月16日,增援國軍進攻埔里,警備隊指揮官黃金島率領三十餘名學生軍駐守烏牛欄吊橋西南邊600公尺處的南、北兩側小山巒迎戰,乘地利之便,由上午十一時激戰至黃昏,戰場上槍聲與爆炸聲持續不斷,國軍21師146旅436團第2營傷亡逾200人,此役重創國軍,史稱「烏牛欄之役」。不久後因當地原住民不支持游擊作戰,民軍孤立無援又無法與他處隊伍聯繫,又兩軍兵力火力差距過大、腹背受敵,加上彈藥用罄,於3月16日晚間遂行解散,結束了中部地區的武力抗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NWabK-Y26c/hqdefault.jpg)
和平日報 在 為世界和平健走活動-更生日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為世界和平健走活動-更生日報. 22 views22 views. Oct 4, 2014. 0. Dislike. Share. Save. 更生日報ks videos. 更生日報ks videos. 2.73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和平日報 在 和平日報、好報、千島日報在PTT、社群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印度尼西亚日报Harian Indonesia, 雅加达. 979 likes · 3 talking about this · 22 were here. ──創刊於1966年9月12日──2006年12月1日,《印度尼西亞日報》易名 ... ... <看更多>
和平日報 在 陸二村家Village LUL - 二村和平日報- 貳貳捌今年是第73周年 的推薦與評價
二村和平日報- 貳貳捌今年是第73周年,雖然歷史無法改變,但二村希望當時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能時時刻刻警醒台灣村民們,不要重道覆轍。 ✌愛與和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