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總動員 孩子沒有上課的夏天
今年因為疫情,校園裡冷冷清清,已經許久不曾聽聞孩子的笑語,但是這一段時間內,學校的整潔、整備和消毒並沒有停下來。
各校從校長到廚工媽媽,依舊守著校園、等待孩子們回來。光宏的母校大同國小,在盧淑娟校長的帶領下,也在雨後進行例行性的校園大掃除。
同樣的畫面、正發生在嘉義市的每一個國中小、幼兒園。
今年我們也通過了校園的廁所改善計畫的預算,一間一間的改善學校的廁所通風和照明,讓學校的廁所更安全、更友善和美觀,而在改善完成前,各校也將加強廁所的清潔,務必不讓孩子因為洗手間的光線和味道,對廁所產生恐懼。
諾大的校園、有限的人力,嘉義市的教育夥伴們辛苦了。期待下個月、孩子們能重返校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Boiz Dorm男生宿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男生宿舍》Vlog Season 2 Episode 17 這天在家裡突然聊起了在台灣學校的回憶和美國學校發生的趣事,學生對於學校果然都有很多事情可以講(抱怨)不完的呢。 主題曲:I was by Sven Karlsson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
「和美國小校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傾聽您的聲音 嘉義市議員鄭光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俏媽艾瑪 x NA星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Boiz Dorm男生宿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彰化縣和美國小- 首頁|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彰化縣和美國小歷任校長 :: 公私立幼兒園543 - morePTT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校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校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校長 :: 全台國小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校長、貢寮國小、福隆國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校長、貢寮國小、福隆國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和美國小校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和美國小校長 在 俏媽艾瑪 x NA星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見歌再唱 是孩子校慶當天,校長包場讓老師與部分家長看的一部電影,也是最近教育界很紅的一部電影。裡面以 #布農族 孩子的歌聲、老師不放棄的精神,貫穿整部片。
這篇文章我沒有打算爆雷。也許大家不知道,我跟老爺是大學在服務類型社團認識的。當時我們社團寒暑假最大的活動,就是去 #花蓮 和 #台東 的國小帶孩子、以及帶活動。原因是因為寒暑假孩子的雙親還在外地工作,孩子沒地方可去,很多都是阿公阿罵帶孫,或是大孩子帶小孩子,所以我們自願去7-10天,設計一些好玩的課程,讓孩子玩樂當中學習一些事情,也陪伴他們。
但,有些父母去外地工作,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他們工作遇到了意外。於是,家裡剩大孩子帶小孩子,或是和鄰居一起長大。😢
我們在花蓮玉里的時候,孩子光要去學校的路,需要一個小時🥺。我一個都市人,每次走都嫌遠,但我在那邊10天而已,怎麼好意思說累?孩子不畏艱難,還是開心走路去上學,或是有些上國中的大孩子,用摩托車帶小孩子去上學。在小學紮營用午餐的時候,你一定不敢相信,是成群的蒼蠅在我們旁邊,我們需要一手揮蒼蠅、一手吃飯,但是孩子的純真和熱情,讓你忘記一切環境的惡劣。💛
在台東鸞山,上野、下野的路程也是一個小時。好幾個小女孩一直偷偷傳紙條給我,即使短短幾天,他們已經跟我們建立深厚的情感,像是他們的姊姊,又像是他們的媽媽。晚間我們躺在學校的草坪上,滿天是數不清的星星;我們還學原住民在溪邊玩跳水,不諳水性的我還差點溺水,幸虧一位原住民朋友跳下去把我撈起,我才免於死亡。😓 他們的純真和美好的大自然相互照映這片土地的美好,即使環境再艱困,我也未曾聽說他們一句怨言,但每當要離別時,我總是紅了眼眶,因為離開了,我不知道他們的下一步會在哪裡?他們是否能夠克服環境的惡劣,好好生活下去?🥺當時,也正在傳言鸞山國小因為人數不到50人,即將面臨廢校的命運...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因為和過去的經驗結合在一起,我哭慘了。雖然電影的節奏和轉折略顯生硬,瑕不掩瑜,幾乎貼近真實生活的劇情、充滿勇氣和愛的台詞,以及和孩子清亮充滿勇氣的聲音,都會讓你感動落淚。我告訴NA星人,你們這些都市孩子真的太幸福,一定無法體會在其他地方有這麼艱困的環境;而這些孩子從不喊苦,也不當一回事,他們還是用自己的歌聲,走出人生的一條路。
都市的孩子坐高級遊覽車🚍去比賽 vs.
布農孩子出村的路坍方了
都市的孩子穿著漂亮訂做的制服🎀 vs.
布農族的長輩用一針一線幫孩子做衣服
『我不知道我做了會怎麼樣,可是我很清楚知道如果我不做會怎麼樣。』
用這句我最喜歡的台詞,送給所有身處困境的你們、或是人生徬徨的你們、或是少一點自信的你們。日子再怎麼難過,喝杯小米酒,明天還是開心地迎向朝陽。
聽見歌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
#電影小記
#我的出隊經驗
#鸞山國小 #古風國小
#俏媽艾瑪xNA星人
和美國小校長 在 Boiz Dorm男生宿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男生宿舍》Vlog Season 2 Episode 17
這天在家裡突然聊起了在台灣學校的回憶和美國學校發生的趣事,學生對於學校果然都有很多事情可以講(抱怨)不完的呢。
主題曲:I was by Sven Karlsson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iz_dorm/
關注FB: https://www.facebook.com/BoizDormTJAC/
不定期更新,訂閱Youtube頻道時可以開個鈴鐺
#男生宿舍 #紐約 #學校生活
和美國小校長 在 和美國小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和美國小校長 在 彰化縣和美國小歷任校長 :: 公私立幼兒園543 - morePTT 的推薦與評價
和美國小.最後更新時間:2021-09-0608:17:31.51+0800CST.國小普通班(點擊收合)...校長人數,男教師人數,女教師人數,護理師人數,職員人數,工友人數 ...,全國各校統一編號 ... ... <看更多>
和美國小校長 在 彰化縣和美國小- 首頁|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本校施打第二劑疫苗,晏逸會長準備了鮮奶蛋糕獎勵勇敢打疫苗的小朋友,疫苗可降低九成新冠肺炎嚴重度表現,「先打先好」,讓身體更有保護力更健康。也感謝校長、所有 ... ... <看更多>